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一(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Word+答案)

2024-03-01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一(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Ⅰ(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熔融NaHSO4:NaHSO4═Na++H++SO42

B.熔融NaHCO3:NaHCO3═Na++H++CO32

C.NaHSO4水溶液:NaHSO4═Na++H++SO42

D.NaHCO3水溶液:NaHCO3═Na++H++CO32

2.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CO2通入足量的CaCl2溶液:CO2+H2O+Ca2+═CaCO3↓+2H+ B.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OH+CO2═HCO3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2Br+Cl2═2Fe3++Br2+4Cl

D.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OH+SO42═BaSO4↓+H2O 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钠的密度比煤油小 B.碳酸钠俗名小苏打 C.钠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过氧化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碳酸钠 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正确的是( ) ①电解质:纯碱、明矾、冰醋酸、氯化银

②化合物:CH3COOH、BaCl2、Ca(OH)2、HNO2、HT ③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银无水硫酸 ④同素异形体:液氧、臭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液氯、碘酒 C.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B.干冰、纯铁、冰水共存物 D.碱石灰、氮气、胆矾

6.下列叙述均是正确的,但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并消失

B.“朝霞喷薄光万道,东风劲吹气势豪”

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泡 D.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空中烟尘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水的质量数值上等于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等温等压等体积的氢气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16:1

C.若1mol空气体积约为22.4L,则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D.等温等压等质量的氢气和氦气体积之比为2:1

8.为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质,某学生做了如表实验。由上述实验可得新制氯水的性质与对应的解释或离子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

实验 ① ② ③ ④

A.实验①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HClO

装置 试剂a 紫色的石蕊试液 NaHCO3溶液

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KI溶液、淀粉溶液

现象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蓝

B.实验②发生的反应为:HCO3+HClO═ClO+CO2↑+H2O C.实验③说明新制氯水中有Cl,Cl+Ag+═AgCl↓

D.实验④说明水合氯分子具有强氧化性,Cl2+2I═2Cl+I2

9.为探究氯气和氯水的性质,向一个带刻度的针筒(容积为100mL)里吸入50mL氯气后再吸入50mL的水,密封后在强光照条件下放置(针筒内压强保持不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吸入水后,黄绿色气体体积逐渐缩小;

②针筒内溶液为浅黄绿色,光照一段时间后颜色逐渐变浅; ③针筒内最后得到无色液体和无色气体,其气体的体积约为50mL A.仅①②

B.仅②③

C.仅①③

D.①②③

﹣﹣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B.可用CO2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C.可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

D.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二、单选题Ⅱ(每题4分,6题共24分)

11.海水提溴过程中发生反应: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中,Br2为氧化剂,Na2CO3为还原剂

B.每消耗含10.6g溶质的Na2CO3溶液,理论上生成NaBr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反应中每消耗0.3mol Br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5×6.02×1022 D.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图表示N2O在Pt2O+表面与CO反应转化成无害气体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2O转化成无害气体时的催化剂是Pt2O2+ B.每1mol Pt2O+转化为Pt2O2+得电子数为3NA

C.将生成的CO2通入少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D.1g CO2、N2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电子数为0.5NA

13.已知SO2称亚硫酸酐,SO3称硫酸酐;ClO3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绿色杀菌剂;FeSO4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可用Cl2和NaClO2反应来制备ClO2;氧化性物质杀菌效果可用该物质单位物质的量得电子多少来衡量,得电子越多杀菌效果越好。则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在Cl2和NaClO2反应制备ClO2反应中,n(氧化剂):n(还原剂)=1:2

B.ClO2处理饮用水时残留的ClO2可用FeSO4除去:ClO2+4Fe2++4H+═Cl+4Fe3++2H2O

C.ClO2称为氯酸酐

D.等物质的量的ClO2的杀菌效果比HClO好

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6.8g铁丝在足量O2中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9NA B.8g的NH4NO3含有的氮原子总数为0.2NA

C.5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CH3CH2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 H2与Cl2混合气体化合反应后恢复原状,剩下的混合气体分子总数为0.1NA

1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根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①NH3+H2O+CO2+NaCl═NaHCO3↓+NH4Cl ②2NaHCO3

Na2CO3+H2O+CO2↑ 利用如下实验装置制备Na2CO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为稀硫酸,Y为碳酸钙,则可用装置甲制取CO2 B.装置乙中会有白色沉淀析出

C.将装置丙中所得滤液蒸干可得到NH4Cl固体 D.用装置丁加热NaHCO3固体可制得Na2CO3

16.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且反应后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B两种单质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3 B.生成物C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生成物C中A、B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1 D.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之比为1:4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6分)

17.(1)A图表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请在A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反应:H2+CuOCu+H2O所属的区域 。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B图表达。其中Ⅰ为化合反应,则Ⅱ为 。写出有水生成的符合反应类型Ⅲ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要写离子方程式) (a)水为反应物是还原剂不是氧化剂: 。

(b)水为反应物是氧化剂不是还原剂: 。 (c)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水跟某单质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 (e)水跟某化合物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

18.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烧心”等症状。目前市场上的抗酸药主要有如NaHCO3、CaCO3、MgO、Al(OH)3等。

(1)上述所举抗酸药中(写化学学名) 是正盐。 (2)CaCO3作抗酸药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 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除了作抗酸药中和胃酸外,也可临时涂在被火碱溶液烫伤的皮肤上生成偏铝酸盐(含AlO2)等,其化学方程式为 。

(4) (填“可以”或“不可以”)服用BaCO3来治疗胃酸过多,理由是 。

(5)另有纯碱和小苏打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混合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后再逐渐滴加一定浓度的盐酸,当慢慢小心通入到0.1mol HCl气体时才开始出现气泡。(假设CO2不溶于水,CO3得H能力远大于HCO3) a:产生气体前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b:在下列坐标系内画出滴加盐酸物质的量(横坐标)与产生CO2体积(纵坐标,折算成标准状况)的函数关系图象 。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Na2O2的有关性质探究如下:向100mL滴有2滴酚酞的水中投入0.39g Na2O2,观察到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过一会儿溶液又变为无色。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甲、乙、丙三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甲同学认为是Na2O2与水反应放出氧气,氧气有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使溶液褪色;乙同学则认为是Na2O2与水反应时产生了H2O2,H2O2的强氧化性使酚酞褪色;丙同学认为是因为生成的NaOH浓度过大导致溶液褪色。

查阅资料可知: ①2H2O2

2H2O+O2

②酚酞在不同条件下,存在不同结构并有如图转化关系:

(1)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在滴有2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3%的H2O2溶液并振荡。若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甲同学针对乙同学的上述验证实验提出还应增做实验才能更直接证明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H2O2,甲同学提出要增加的实验是 。

(3)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

(4)要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取约 g(保留1位小数)NaOH固体缓缓加入100mL滴有2滴酚酞的水中。结果是实验现象为溶液变红后颜色不褪,证明丙的猜想 。(填“正确”或“错误”或“无法确定”)

20.浓盐酸与氯酸钾固体反应制氯气时发现所得气体颜色偏深,经分析该气体主要含有Cl2和ClO2两种气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分离制得混合气体,并测定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查阅资料可知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气体,其溶点为﹣59.5℃,沸点为11.0℃,能溶于水,不溶于浓硫酸、四氯化碳,有强氧化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其中一种为NaClO3。另外又知氯气易溶于四氯化碳或苯等有机溶剂,精馏又可分离。 (1)实验加药品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2)若装置D中试管内收集的液体为纯净物,则它的摩尔质量是 。 (3)装置C、E及橡皮管的作用分别是:

① 。 ② 。 ③ 。

(4)F中Cl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在一定条件下,测得浓盐酸与氯酸钾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ClO2和Cl2的体积比为1: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一(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Ⅰ(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解:A.熔融NaHSO4只能电离为Na+和HSO4,故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故A错误;

B.熔融NaHCO3只能电离为Na+和HCO3,故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B错误;

C.NaH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Na+、H+、SO42,故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C正确;

D.NaHCO3在溶液中只能完全电离为Na+和HCO3,故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D错误。

故选:C。

2.解:A.碳酸酸性小于盐酸,所以二氧化碳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故A错误;

B.CO2过量,二者反应生成NaHCO3,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故B正确;

C.氯气足量,亚铁离子、溴离子都完全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C错误;

D.溶液呈中性,则二者以1:2反应,生成硫酸钡、水和硫酸钠,离子方程式为Ba2++2OH+SO42+2H+═BaSO4

↓+2H2O,故D错误; 故选:B。

3.解:A.钠保存在煤油里,则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故A错误; B.碳酸钠俗称为苏打,小苏打为碳酸氢钠,故B错误;

C.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都反应,则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应用沙土盖灭,故C错误; D.过氧化钠和空气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会变成碳酸钠,故D正确; 故选:D。

4.解:①纯碱、明矾、冰醋酸、氯化银都是电解质,故正确; ②HT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错误; ③水银和无水硫酸都是纯净物,故错误;

④液氧、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正确。 故选:D。

5.解:A.烧碱是NaOH,是化合物;液氯即氯气,是单质;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故A正确; B.冰是固态的水,故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故B错误;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C错误;

D.胆矾是CuSO4•5H2O,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6.解:A.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是胶体的聚沉,与胶体性质有关,故A错误; B.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当早晨日光穿过大气层时,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氯化铁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无色气泡时发生的双水解,与胶体性质无关,故C正确; D.胶体具有电泳性质,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与胶体性质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7.解:A.当以g和g/mol为单位时,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即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故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与其摩尔质量相同,而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应指名质量的单位,故A错误;

B.等温等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故氢气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32=1:16,故B错误; C.当气体摩尔体积是22.4L/mol时,不一定是标况下,故若1mol空气体积约为22.4L,则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故C错误;

D.等质量的气体,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成反比;而等温等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故等温等压等质量的氢气和氦气体积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即两者体积之比为4:2=2:1,故D正确。 故选:D。

8.解:A.紫色的石蕊试液遇到酸显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HClO,故A正确;

B.氯水中含有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次氯酸不反应,故B错误; C.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C正确;

D.氯水中含有氯气,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碘,故D正确。 故选:B。

9.解:氯气呈黄绿色,氯气溶于水,溶液呈黄绿色,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但由于HClO不稳定,见光发生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2HClO

2HCl+O2↑,平衡不断向右移动,最终氯气耗尽,全部转化为氧气,

导致气体体积缩小和黄绿色消褪,若50mL氯气参加反应,转化成氧气的体积约为25mL, 故选:A。

10.解:A、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放入水中有气泡生成的为过氧化钠,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但反应过程中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用CO2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故B错误; C、氧化钠加热生成过氧化钠,不能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故C错误;

D、氧化钠加入酚酞试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使碱,溶液变红色,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是碱使酚酞变红色,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溶液褪去,所以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故D错误; 故选:A。

二、单选题Ⅱ(每题4分,6题共24分)

11.解:A.该反应中只有Br元素化合价变化,Br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a2CO3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故A错误;

B.1L0.1mol•L1Na2CO3溶液中含碳酸钠物质的量为:1L×0.1mol/L=0.1mol,由于CO32部分水解,导致CO32

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故B错误;

C.反应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中,消耗3molBr2生成1molNaBrO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5﹣0)=5mol,则反应中每消耗0.3mol Br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2mol1×0.5mol=5×6.02×1022,故C正确;

=0.5mol,

D.反应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中,Br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则还原产物NaBr,溴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5价,则氧化产物NaBrO3,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故D错误; 故选:C。

12.解:A.催化剂是先被消耗,后又生成,故N2O转化成无害气体氮气时的催化剂是Pt2O+,故A错误; B.每1mol Pt2O+转化为Pt2O2+消耗1molCO,而碳元素由+2价变为+4价,故转移2mol电子即2NA个,故B错误;

C.生成的CO2通入少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生成溶解度更小的NaHCO3,故溶液变浑浊,故C错误; D.CO2和N2O的摩尔质量都为44g/mol,一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都为22个,则1g CO2、N2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故选:D。

13.解:A.Cl2和NaClO2制备ClO2,发生反应为:Cl2+2NaClO2=2NaCl+2ClO2,Cl2为氧化剂,NaClO2为氧化剂,则n (氧化剂):n (还原剂)=1:2,故A正确;

B.ClO2处理饮用水时残留的ClO2可用FeSO4除去,发生反应为:ClO2+4Fe2++4H+═Cl+4Fe3++2H2O,故B

mol,含有电子数为

mol×22×NA=0.5NA,故D正确。

正确;

C.酸酐和酸分子中,其中心元素化合价应该相同,而ClO2与氯酸中Cl的化合价不同,则ClO2不是氯酸酐,故C错误;

D.ClO2作为氧化剂,由+4价降低到﹣1价,化合价变化5价,杀菌效果比Cl2、HClO强,故D正确; 故选:C。

14.解:A.16.8g铁的物质的量为n=个电子,故A错误;

B.8g的NH4NO3的物质的量为n=子为0.2NA个,故B正确;

C.乙醇溶液中除了乙醇,水也含O原子,5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CH3CH2OH)水溶液中含有的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

=0.5mol,含O原子为0.5mol;含有的水的物质的量为n=

=1.5mol,故含

=0.1mol,而硝酸铵中含2个N原子,故0.1mol硝酸铵中含N原=0.3mol,而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变为+

价,故0.3mol铁失去0.8NA

O原子为2mol,故此溶液中共含O原子为2mol,个数为2NA个,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2.24L H2与Cl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氢气和氯气的反应是个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仍为0.1NA个,故D正确。 故选:A。

15.解:A.利用启普发生器制备CO2,选用稀硫酸会和碳酸钙生成微溶物硫酸钙影响后续反应进行,故A错误; B.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含氨的饱和食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中就有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晶体,有白色沉淀析出,故B正确; C.氯化铵受热分解,将装置丙中所得滤液蒸干,不能得到NH4Cl固体,故C错误;

D.加热 NaHCO3固体时会生成水,试管口向上容易引起领凝水倒流,引起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D错误。 故选:B。

16.解: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同温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比为1:1,

由密度变化知固体单质A的质量是气体单质B的3倍,即生成物C中A的质量分数为75%,由于A、B单质的组成不定,不能获得原子之间的比例。 故选:B。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6分)

17.解:(1)H2+CuO═Cu+H2O中铜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置换反应,在A

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该反应为:,

故答案为:;

(2)Ⅰ、Ⅱ均有部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若Ⅰ为化合反应,则II为分解反应;III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如酸碱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分解;NaOH+HCl═NaCl+H2O;

(3)(a)水为反应物是还原剂不是氧化剂,说明水中某元素被氧化,只能是O元素被氧化成氧气,如:2F2+2H2O═4HF+O2,

故答案为:2F2+2H2O═4HF+O2;

(b)水为反应物是氧化剂不是还原剂,说明水分子中某元素被还原,如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

(c)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如电解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故答案为:2H2O

2H2↑+O2↑;

2H2↑+O2↑,

(d)水跟某单质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可以是氯气与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e)水跟某化合物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可以是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

18.解:(1)电解质溶于水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根据盐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碱式盐、复盐,以上四种抗酸药物其中CaCO3、NaHCO3 属于盐,CaCO3属

于正盐,NaHCO3 是弱酸的酸式盐, 故答案为:碳酸钙;

(2)CaCO3用作抗酸药,是因为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发生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

(2)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Al(OH)3+NaOH=Na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NaOH=NaAlO2+2H2O;

(4)不可以服用BaCO3来治疗胃酸过多,因为BaCO3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Ba2+是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

故答案为:不可以;Ba2+是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

(5)a:CO32结合氢离子能力大于HCO3,CO32+H+═HCO3,

故答案为: CO32+H+═HCO3;

b:根据题意Na2CO3+HCl═NaHCO3+NaCl 1 1 1 0.1mol 0.1mol 0.1mol NaHCO3 总物质的量为0.2+0.1=0.3mol NaHCO3+HCl═CO2+NaCl+H2O 1 1 1 0.3mol 0.3mol 0.3mol V=0.3mol×22.4mol/L=6.72L

即通入氯化氢0.1mol无气体产生,通入氯化氢0.4﹣0.1=0.3mol则产生6.72L二氧化碳气体, 如下图。

故答案为:。

19.解:(1)双氧水具有漂白性,能够漂白红色的酚酞溶液, 故答案为:溶液的红色褪去;

(2)H2O2在MnO2催化下能放出氧气,可在加入过氧化钠后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有气泡放出可直接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H2O2生成,

故答案为:待反应完成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有气体放出,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有H2O2生成; (3)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氧气,若红色褪去,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正确,反之,则不正确, 故答案为: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氧气,若红色褪去,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正确,反之,则不正确; (4)0.39g Na2O2物质的量=

=0.005mol,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Na2O2+2H2O=

4NaOH+O2↑,生成氢氧化钠溶质质量=0.005mol×40g/mol=0.2g,应取约0.2gNaOH固体缓缓加入100mL滴有2滴酚酞的水中。结果是实验现象为溶液变红后颜色不褪,证明丙的猜想错误, 故答案为:0.2;错误。

20.解:(1)制备气体的实验步骤通常是:连接仪器组成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试剂等等,故加药品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D冷凝分离出二氧化氯,则它的摩尔质量是67.5g.mol1,

故答案为:67.5g.mol1;

(3)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和题中信息,氯气易溶于四氯化碳,二氧化氯不溶于四氯化碳、较易液化,从而可实现它们的分离;装置C的作用是溶解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氯气,装置D可使二氧化氯冷凝成液体,装置E作为安全瓶能防止F中溶液倒吸至D中,橡皮管是平衡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液体上下的气压,使瓶中的液体顺利流下, 故答案为: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l2;安全瓶防倒吸;平衡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液体上下的气压,使瓶中的液体顺利流下;

(4)F中NaOH溶液能吸收氯气、二氧化氯,防止污染空气。因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数相等,ClO2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其中一种为NaClO3,另一种只能是NaClO2,其离子方程式为2ClO2+2OH=ClO3+ClO2+H2O,

故答案为:2ClO2+2OH=ClO3+ClO2+H2O;

(5)两种气体ClO2和Cl2的体积比为1:2,则A中生成ClO2、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KClO3+10HCl═2ClO2↑+4Cl2↑+3KCl+5H2O, 故答案为:3KClO3+10HCl═2ClO2↑+4Cl2↑+3KCl+5H2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