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 水资源与水文学有何关系?
2. 工程水文学与水文学有何联系?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3. 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系统,设年降水量为Pc、年蒸发量为Ec、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为R、陆地蓄水量年末与年初之差为ΔS,试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列出R的计算方程。
第二章河川径流
1.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
3.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所引起(____) a、 径流 b、水循环 c、蒸发 d、降水 4.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____)
a、 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水文循环 5.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 6. 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7. 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 8. 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 9. 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
10.对流层中气温随高程变化的曲线有层结曲线和状态曲线,二者一致吗? 11.为什么气旋区的气流呈反时针旋转?并为云雨天气。 12. 在高压区,高空气流运动的方向是(____)
a. 指向高压一侧; b. 指向低压一侧; c. 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反时针旋转; d. 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顺时针旋转。 13.露点是表示空气状态的一种指标(____) a. 压力; b. 温度 ; c. 湿度; d. 密度。
14.从大气环流看,在北半球近地面层存在哪4个纬向的气压带? 15.从空气的动力抬升作用看,降水可分为哪4种类型? 16. 累积雨量过程线与降雨强度过程线有何联系? 17. 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____)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 18. 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____)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
19.同一地区的多年平均雨量山区的往往大于平原的,而多年平均蒸发量则往往相反,为什么?
- 1 -
20.蒸发对水文循环有何影响? 21.土层的包气带是指[____]
a.土壤的表层 b.地面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 c.地面以下的整个土层 d.地下潜水面以下的土层 22.下渗率总是[____]
a.等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23.田间持水量可以转化为[____]
a.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 c.地面和地下径流 d.蒸、散发水量 24.某流域(为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 ) 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 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25.对于闭合流域来说,为什么径流系数必然小于1?
26.河川径流是由流域降雨形成的,为什么久晴不雨河水仍然川流不息?
第三章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
1.水文测站观测的项目有(____)
A. 风 B.水位 C.流量 D.湿度 E.泥沙 F.降水 G.蒸发 H.辐射 I.水质 2.根据测站的性质,水文测站可分为(____)
A.水位站 B.雨量站 C.基本站 D.专用站 E.流量站 3.对于测验河段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原则是(____)
A.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测站的水位与流量之间呈单一关系 B.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距离城市近的地方 C.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应更能提高测量精度 D.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任何河段都行 4.基线的长度一般(____)
A.愈长愈好 B.愈短愈好 C.长短对测量没有影响 D.视河宽B而定,一般应为0.6B 5.水文站布设的断面一般有(____)
A.基本水尺断面 B.流速仪测流断面 C.浮标测流断面 D.比降断面 6.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________)
A.大沽基面 B.吴淞基面 C.珠江基面 D.黄海基面 7.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________) A.1m B. 0.1m C. 0.01m D. 0.001m
8.当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时,计算日平均水位应采用(________) A.加权平均 B.几何平均法 C.算术平均法 D.面积包围法
9.当一日内水位较大时,由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推求日平均流量,其水位是用(________)
- 2 -
A.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 B.12时的水位
C.面积包围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 D.日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平均值
10.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_A_)时至(_D_) 时,计算日降水量的日分界是从(_B_)到(_C)。 A.0时 B.当日8时 C.次日8时 D.24时 11.水文测验中断面流量的确定,关键是(____)
A.施测过水断面 B.测流期间水位的观测 C.计算垂线平均流速 D.测点流速的施测 12.用流速仪施测点流速时,每次要求施测的时间(____) A.越短越好 B.越长越好 C.大约100s D.不受限制
13.一条垂线上测三点流速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时,应从河底开始,分别施测(____)处的流速。 A. 0.2h B. 0.4h C. 0.6h D. 0.8h
14.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的(____)。 A.转速 B.水力螺距 C.摩阻常数 D.测速历时
15.我国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_A)时至(D_)时,计算日蒸散发量的日分界是从(B_)到(C_)。 A.0时 B.当日8时 C.次日8时 D.24时
16.用浮标法测流,断面流量等于断面徐流量再乘以(____)。 A.风速 B.水位 C.浮标系数 D.糙率
17.河流中的泥沙,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_______)三类。 A.悬移质 B.推移质 C.河床质 D.沙石质 18.常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有(______)。 A.含沙量 B.输沙率 C. 流量 D. 输沙量
19.在输沙率测验中,取样垂线上测点的分布主要与(______)有关。 A.水深大小 B.断面情况 C.垂线数目 D.要求的精度
20. 人们从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当(______)时,断面平均含沙量与断面某一垂线或某一测点的含沙量之间有稳定关系,通过建立其相关关系,便可大大地简化了泥沙测验工作。
A.断面比较稳定 B.河道比较窄 C.河道比较宽 D.主流摆动不大 21.水文调查包括(____)
A.洪水调查 B.枯水调查 C.暴雨调查 D.专项调查
22.当洪水痕迹高程确定以后,可推算出相应于此洪水位的洪峰流量,常用的方法有(____) A.水位流量关系法 B.临时曲线法 C.连时序法 D.比降法 23.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是由(____)得到的。
A.在调查断面进行测量 B.由调查的历史洪水的洪峰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C.查当地洪峰流量的频率曲线 D.向群众调查 24.进行水文调查的目的(____)。
A.使水文系列延长一年 B.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代表性 C.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一致性 D.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可靠性 25.天然河道中,影响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____) 等。
- 3 -
A.洪水涨落 B.断面冲淤 C.回水影响 D.结冰和生长水草 26.某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受洪水涨落影响时,则(____) A.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抬 B.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降
C.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顺时绳套状 D.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逆时绳套状
27.当受回水顶托影响时,水位流量关系的点据,是在原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____) 。 A.以下 B.以上 C.上下摆动 D.不变
28.某站水位流量关系为单一线,当断面淤积时,则(____) 。 A.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抬 B.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降 C.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绳套状 D.水位流量关系无变化
29.某河流断面,在同一水位情况下,一次洪水中涨洪段相应的流量比落洪段的流量(____)。 A. 小 B. 相等 C. 大 D.不能肯定
30.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低水延长方法中的断流水位为(____)。
A.水位为零 B.河床最低点 C.流量等于零的水位 D.断面中死水区的水位
第四章水文统计
一、选择题
(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________]。
a、不可能性; b、偶然性; c、必然性; 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 (2)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________]。
a、必然变化特性; b、自然变化特性; c、统计变化特性; d、可能变化特性。 (3)一棵骰子投掷一次,出现4点或5点的概率为[____]。 a、
; b、
; c、
; d、
(4)一棵骰子投掷8次, 2点出现3次,其概率为[____]。 a、
; b、
; c、
; d、
(5)一阶原点矩就是 [____]。
a、算术平均数; b、均方差 c、变差系数; d、偏态系数 (6)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 [______]。 a、出现大于均值 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 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 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 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 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 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 的机会为0。
(7)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 [____]。 a、负偏; b、对称; c、正偏; d、双曲函数曲线。
(8)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________]。 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 4 -
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 (9) 百年一遇洪水,是指 [________]。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10)正态频率曲线绘在频率格纸上为一条 [________]。
a、直线; b、S型曲线; c、对称的铃型曲线; d、不对称的铃型曲线。 (11)无偏估值是指 [____]。
a、由样本计算的统计参数正好等于总体的同名参数值;
b、无穷多个同容量样本参数的数学期望值等于总体的同名参数值;
c、抽样误差比较小的参数值; d、长系列样本计算出来的统计参数值。 (12)用样本的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统计参数时,则 [____]。 a、计算出的统计参数就是相应总体的统计参数; b、计算出的统计参数近似等于相应总体的统计参数; c、计算出的统计参数与相应总体的统计参数无关;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13)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 [____]。
a、增大样本容量; b、提高观测精度; c、改进测验仪器; 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14)皮尔逊III型曲线,当Cs≠0时,为一端有限,一端无限的偏态曲线,其变量的最小值a0 = (1- 2Cv /Cs);由此可知,水文系列的配线结果一般应有[______]。
a、Cs<2Cv; b、Cs=0; c、Cs≤2Cv; d、Cs≥2Cv。 (15)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 a、抽样误差最小的原则; b、统计参数误差最小的原则;
c、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 d、设计值偏于安全的原则。 (16)已知y倚x的回归方程为: a、 c、
b、 d、
,则x倚y的回归方程为 [____]。
(17)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____]。
a、r﹥0; b、r﹤0; c、r = -1~1; d、r = 0 ~1。 (18)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d ]。
a、推求设计值; b、推求频率曲线; c、计算相关系数; d、插补、延长水文系列。 二、是非题
(1)由随机现象的一部分试验资料去研究总体现象的数字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称为概率论?
- 5 -
(2)偶然现象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现象? (3)在每次试验中一定会出现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4)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
(5)x、y两个系列的均值相同,它们的均方差分别为σx、σy,已知σx>σy,说明x系列较y系列的离散程度大。
(6)统计参数Cs是表示系列离散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7)我国在水文频率分析中选用皮尔逊III型曲线,是因为已经从理论上证明皮尔逊III型曲线符合水文系列的概率分布规律。
(8)正态频率曲线在普通格纸上是一条直线。
(9)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在频率格纸上是一条规则的S型曲线。 (10)在频率曲线上,频率P愈大,相应的设计值xp就愈小。
(11)改进水文测验仪器和测验方法,可以减小水文样本系列的抽样误差。
(12)由于矩法计算偏态系数Cs的公式复杂,所以在统计参数计算中不直接用矩法公式推求Cs值。 (13)由于样本估算总体的参数,总是存在抽样误差,因而计算出的设计值也同样存在抽样误差。 (14)水文系列的总体是无限长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无法得到它。 (15)水文频率计算中配线时,增大Cv可以使频率曲线变陡。
(16)给经验频率点据选配一条理论频率曲线,目的之一是便于频率曲线的外延。 (17)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 、Cs不变,增加Cv值时,则该线呈反时针方向转动。 (18)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 当 、Cv不变,增大Cs值时,则该线两端上抬,中部下降。 (19)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 x~p,当Cv、Cs不变,增加 值时,则x~p线上抬。 (20)相关系数是表示两变量相关程度的一个量,若r = -0﹒95,说明两变量没有关系。 (21)相关系数也存在着抽样误差。
(22)y倚x的回归方程与x倚y的回归方程,两者的回归系数总是相等的。 (23)y倚x的回归方程与x倚y的回归方程,两者的相关系数总是相等的。 (24)已知y倚x的回归方程为 y = Ax + B,则可直接导出x倚y的回归方程为(25)相关系数反映的是相关变量之间的一种平均关系。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偶然现象?有何特点?
(2)何谓水文统计?它在工程水文中一般解决什么问题? (3)概率和频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两个事件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相应出现的概率为多少? (5)分布函数与密度函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6)不及制累积概率与超过制累积概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7)什么叫总体?什么叫样本?为什么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推估总体的概率分布? (8)统计参数 、σ、Cv、Cs的含义如何? (9)皮尔逊III型概率密度曲线的特点是什么?
- 6 -
。
(10)何谓离均系数Φ?如何利用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的离均系数Φ值表绘制频率曲线? (11)何谓经验频率?经验频率曲线如何绘制?
(12)重现期(T)与频率(P)有何关系?P=90%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为多少年?含义是什么? (13)什么叫无偏估计量?样本的无偏估计量是否就等于总体的同名参数值?为什么? (14)简述三点法的具体作法与步骤?
(15)权函数法为什么能提高偏态系数Cs的计算精度? (16)何谓抽样误差?如何减小抽样误差?
(17)在频率计算中,为什么要给经验频率曲线选配一条\"理论\"频率曲线? (18)为什么在水文计算中广泛采用配线法?
(19)现行水文频率计算配线法的实质是什么?简述配线法的方法步骤? (20)统计参数 、Cv、Cs含义及其对频率曲线的影响如何? (21)用配线法绘制频率曲线时,如何判断配线是否良好? (22)何谓相关分析?如何分析两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23)怎样进行水文相关分析?它在水文上解决哪些问题? (24)为什么相关系数能说明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25)什么叫回归线的均方误?它与系列的均方差有何不同? (26)什么是抽样误差?回归线的均方误是否为抽样误差?
(27)当y倚x为曲线相关时,如y = a x b ,如何用实测资料确定参数a和b?
第五章 设计年径流的分析与计算
一、选择题
1、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____]。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c、分布基本均匀; d、自西向东递增。 2、径流是由降水形成的,故年径流与年降水量的关系[____]。
a、一定密切; b、一定不密切; c、在湿润地区密切; d、在干旱地区密切。 3、人类活动对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一般[____]。 a、很显著; b、显著; c、不显著; d、根本没影响。 4、流域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____]。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肯定。
5、人类活动(例如修建水库、灌溉、水土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墊面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量,一般说来,这种影响使得[____]。
a、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c、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d、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6、一般情况下,对于大流域由于下述原因,从而使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减小 [____]。 a、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 b、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 c、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 d、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
- 7 -
7、在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 [____] 的同名统计参数相比较,当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a、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 b、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 c、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 d、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非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
8、某流域根据实测年径流系列资料,经频率分析计算(配线)确定的频率曲线如图5-1所示,则推求出的二十年一遇的设计枯水年的年径流量为[ ____] 。 a、Q1 b、Q2 c、Q3 d、Q4 9、设计年径流量随设计频率 [____]。
a、增大而减小; b、增大而增大; c、增大而不变; d、减小而不变。 10、衡量径流的年际变化常用 [ c ]。 a、年径流偏态系数; b、多年平均径流量;
c、年径流变差系数(离势系数); d、年径流模数。
11、用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求图5-10所示的设计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y0为[____]。
a、y0= y1 b、y0= y3 c、y0= y5 d、
12、在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成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____] 。
a、增加系列的可靠性; b、增加系列的一致性;c、增加系列的代表性; d、考虑安全。 13、用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求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时,其值等于[____]。 a、该流域出口处等值线值; b、该流域重心处等值线值; c、以上二值的平均值; d、该流域离出口处最远点的等值线值。
14、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灌溉工程应选取 [____]。 a、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b、非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c、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d、丰水期较长,但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15、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水电工程应选取 [____]。 a、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b、非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c、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d、丰水期较长,但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二、填空题
1、某一年的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的年径流量之比称为______。 2、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______变化和______变化来描述。 3、下墊面对年径流的影响,一方面______,另一方面______。
4、流域的大小对年径流的影响主要通过流域的_______而影响年径流的变化。 5、为方便水文分析计算而划分的年度称为______。 6、为方便兴利调节计算而划分的年度称为______。
7、在一定的兴利目标下,设计年径流的设计频率愈大,则相应的设计年径流量就愈______,要求的水库兴利库容就愈______。
8、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______、______和______进行审查。
- 8 -
9、对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审查是建立在气候条件和下墊面条件稳定性上的,一般认为______是相对稳定的,主要由于_______受到明显的改变使资料一致性受到破坏。
10、当年径流系列一致性遭到破坏时,必须对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时期的水文资料进行______计算,使之-______状态。
11、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可以基于参证流域用______法来推求设计流域的年、月径流系列。 12、年径流设计成果合理性分析,主要是对______进行合理性分析。
1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雨量与年径流量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若引入______为参数,可望改善年雨量与年径流量的关系。
14、设计代表年法选取典型年后,求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所需的缩放系数K等于______。 15、实际代表年法选取典型年后,该典型年的各月径流量______。 三、是非题
1、湿润地区,降水量多,年径流系数小,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 2、湿润地区,降水量较多,年径流系数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 3、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年蒸发系数较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 4、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年蒸发系数较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不密切。 5、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年径流系数较小,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不密切。 6、设计年径流的计算中,设计频率愈大其相应的设计年径流量就愈大。 7、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是指该样本对年径流总体的接近程度。
8、利用相关分析展延得到的年径流资料不宜过多,否则有使设计站设计年径流量减小的趋势。 9、参证变量与设计断面径流量的相关系数愈大,说明两者在成因上的关系愈密切。
10、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灌溉工程,应该选取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又较枯的年份。
11、设计年径流中,典型年的选择不只一个时,对于水电工程,应选取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又较枯的年份。
12、在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中,若已知年径流频率曲线便可推求符合某一设计保证率的年径流量及年内分配过程。 四、问答题
1、何谓年径流?它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是什么?
2某流域下游有一个较大的湖泊与河流连通,后经人工围垦湖面缩小很多。试定性地分析围垦措施对正常年径流量、径流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有何影响?
3人类活动对年径流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其中间接影响如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影响年径流及其变化?
4、何谓保证率?若某水库在运行100年中有85年保证了供水要求,其保证率为多少?破坏率又为多少? 5、简述年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的主要特性?
- 9 -
6、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指的是什么?如何审查资料的代表性? 7、如何分析判断年径流系列代表性的好坏?怎样提高系列的代表性?
8、若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回归线近似为幂函数,试以分析法为例说明推求其回归方程的方法步骤? 9、资料情况及测站分布如表4223和图4223,现拟在C处建一水库,试简要说明展延C处年径流系列的计算方案?
10、缺乏实测资料时,怎样推求设计年径流量?
11、为什么年径流的CV值可以绘制等值线图?从图上查出小流域的CV值一般较其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12、资料情况及测站分布如表4226和图4226,已知甲、乙、丙三站的流域自然地理条件近似,试简要说明插补丙站流量资料的可能方案有哪些?
13、推求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时,应遵循什么原则选择典型年?
14、简述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情况下,用设计代表年法推求年内分配的方法步骤?
第六章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1.一次洪水中,涨水期历时比落水期历时(____)。 A.长 B.短 C.一样长 D.不能肯定 2.设计洪水是指(____)。
A.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 B.设计断面的最大洪水
C.任一频率的洪水 D.历史最大洪水 3.设计洪水三个要素是(____)。
A. 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历时 B. 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线 C. 设计洪峰流量、1天洪量、三天洪量
D. 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4. 大坝的设计洪水标准比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____)。 A.高 B.低 C.一样 D.不能肯定 5. 选择水库防洪标准是依据(____)。
A.集水面积的大小 B.大坝的高度 C.国家规范 6.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峰流量选样的方法是(____)。
A.最大值法 B.年最大值法 C.超定量法 D.超均值法 7.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量选样的方法是(____)。
A. 固定时段最大值法 B. 固定时段年最大值法 C. 固定时段超定量法 D. 固定时段超均值法 8. 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是(____)。
A.根据适线确定 B.按暴雨资料确定C.按国家规范确定 D.由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 9.某一历史洪水从发生年份以来为最大,则该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为(____)。
- 10 -
A. N=设计年份 - 发生年份 B. N=发生年份 -设计年份 + 1 C. N=设计年份 - 发生年份 + 1 D. N=设计年份 - 发生年份 – 1 10.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是(____)。
A. 插补展延洪水资料 B. 代表性分析
C. 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 D. 选择设计标准 11. 资料系列的代表性是指(____)。
A. 是否有特大洪水 B. 系列是否连续
C. 能否反映流域特点 D. 样本的频率分布是否接近总体的概率分布 12.三点法配线适用于(____)。
A.连续系列和不连续系列 B.连续系列C.不连续系列 D.视系列的长短而定 13. 对设计站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对比分析的目的是(____)。
A.检查洪水的一致性 B.检查洪水的可靠性C.检查洪水的代表性 D.检查洪水的大小 14. 对设计流域自然地理、水利化措施历年变化情况调查研究的目的是(____)。
A.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检查系列的可靠性C.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D.检查系列的长短 15. 对设计流域历史特大洪水调查考证的目的是(____)。
A.提高系列的一致性 B.提高系列的可靠性C.提高系列的代表性 D.使洪水系列延长一年 16. 对设计流域洪水资料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相互对比的目的是(____)。
A.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检查系列的可靠性C.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D.检查系列的长短 17. 对设计站与上下游站平行观测的流量资料对比分析的目的是(____)。
A.检查洪水的一致性 B.检查洪水的可靠性C.检查洪水的代表性 D.检查洪水的大小 18. 在峰、量相关分析中,随洪量统计历时的加长,则(____)。
A.相关程度愈高 B.相关程度愈低C.相关程度不变 D.相关程度可能高也可能低 19. 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法(按峰的倍比)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____)。
A.峰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 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C.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D.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 20. 用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____)。
A.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C.峰等于设计洪峰、各历时量等于设计洪量 D. 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
21. 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法(按量的倍比)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____)。
A.峰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 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C.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D. 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 22.一般水库在由典型洪水放大推求设计洪水时,常采用(____)。
A.同频率放大法 B.同倍比放大法C.可任意选择两种方法之一 D.同时用两种方法 23.选择典型洪水的原则是\"可能\"和\"不利\",所谓不利是指(____)。
- 11 -
A. 典型洪水洪峰靠前 B.典型洪水洪峰居中 C. 典型洪水洪峰靠后 D.典型洪水洪量较大 24. 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的次序是(____)。
A.短历时洪量、长历时洪量、峰 B. 峰、长历时洪量、短历时洪量 C.短历时洪量、峰、长历时洪量 D. 峰、短历时洪量、长历时洪量 25.对放大后的设计洪水进行修匀是依据(____)。
A. 过程线光滑 B.过程线与典型洪水相似 C. 水量平衡 D.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变化趋势 26. 入库洪水包括(____)。
A. 入库断面洪水、区间洪水、库面洪水 B. 洪峰流量、洪量、洪量水过程线 C. 地面洪水、地下洪水、库面洪水 D. 上游洪水、中游洪水、下游洪水 27. 入库洪水过程线较坝址洪水过程线(____)。
A. 峰值相同、同时出现 B. 峰值变小、提前出现 C. 峰值变大、提前出现 D. 峰值变小、推后出现 28. 推求分期设计洪水的原因是(____)。
A. 各分期的洪水成因和洪水大小不同 B. 水库库容的大小不同 C. 各分期灌溉和发电用水不同 D. 各分期气候变化无常 29. 分期设计洪水各分期的划分是(____)。
A. 设计流域的大小和工程规模 B. 设计流域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工程要求 C. 根据工程设计标准选定 D. 根据设计规范选定 30. 分期洪水的选样是采用(____)。
A. 各分期年最大值法 B. 全年年最大值法 C. 各月年最大值法 D. 季度年最大值法 31. 分期洪水系列的CV比年最大洪水的CV(____)。 A. 小 B.大 C.相等 D.可能大也可能小 32.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方法有(____)。
A. 同倍比法和同频率法 B. 典型年法 C. 同频率法 D. 典型年法和同频率法
第七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选择题
1. 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 )。
A. 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 B. 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 C. 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 D. 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 2.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一般假定( )。
A. 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B. 设计暴雨的频率小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C. 设计暴雨的频率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D. 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3.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步骤是( )。
- 12 -
A. 暴雨选样、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 B. 暴雨观测、暴雨选样、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 C. 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
D. 暴雨选样、推求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选择典型洪水、推求设计洪水 4. 对于中小流域,其特大暴雨的重现期一般可通过( )。 A. 现场暴雨调查确定 B. 对河流洪水进行观测
C. 查找历史文献灾情资料确定 D. 调查该河特大洪水,并结合历史文献灾情资料确定
5. 当一个测站实测暴雨系列中包含有特大暴雨时,若频率计算不予处理,那么与处理的相比,其配线结果将使推求的设计暴雨( )。 A. 偏小 B.偏大 C. 相等 D.三者都可能 6. 暴雨资料系列的选样是采用( )。 A. 固定时段选取年最大值法 B. 年最大值法
C. 年超定量法 D. 与大洪水时段对应的时段年最大值法
7. 若设计流域暴雨资料系列中没有特大暴雨,则推求的暴雨均值 、离势系数CV可能会( )。 A. 均值 、离势系数CV都偏大 B. 均值 、离势系数CV偏小 C. 均值 偏小、离势系数CV偏大 C. 均值 偏大、离势系数CV偏小 8. 对雨量观测仪器和雨量记录进行检查的目的是( )。
A.检查暴雨的一致性 B. 检查暴雨的大小C.检查暴雨的代表性 D. 检查暴雨的可靠性 9. 对设计流域历史特大暴雨调查考证的目的是( )。
A.提高系列的一致性 B.提高系列的可靠性C.提高系列的代表性 D.使暴雨系列延长一年 10. 暴雨动点动面关系是()。
A. 暴雨与其相应洪水之间的相关关系 B. 不同站暴雨之间的相关关系 C. 任一雨量站雨量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D. 暴雨中心点雨量与相应的面雨量之间的关系 11. 暴雨定点定面关系是( )。
A. 固定站雨量与其相应流域洪水之间的相关关系 B. 流域出口站暴雨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C. 流域中心点暴雨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D. 各站雨量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12. 某一地区的暴雨点面关系,对于同一面积,折算系数α( )。 A. 随暴雨历时增长而减小 B. 随暴雨历时增长而增大 C. 随暴雨历时的变化时大时小 D. 不随暴雨历而变化
13. 某一地区的暴雨点面关系,对于同一历时,折算系数α( )。 A. 随流域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B. 随流域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C. 随流域面积的变化时大时小 D. 不随流域面积而变化 14. 用典型暴雨同倍比放大法推求设计暴雨,则( )。
- 13 -
A. 各历时暴雨量都等于设计暴雨量 B. 各历时暴雨量都不等于设计暴雨量 C. 各历时暴雨量可能等于、也可能不等于设计暴雨量
D. 所用放大倍比对应的历时暴雨量等于设计暴雨量,其它历时暴雨量不等于设计暴雨量 15. 用典型暴雨同频率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 )。
A. 各历时暴雨量都不等于设计暴雨量 B. 各历时暴雨量都等于设计暴雨量 C. 各历时暴雨量都大于设计暴雨量 D.不能肯定
16.选择典型暴雨的原则是“可能”和“不利”,所谓不利是指( )。 A. 典型暴雨主雨峰靠前 B. 典型暴雨主雨峰靠后 C. 典型暴雨主雨峰居中 D. 典型暴雨雨量较大 17.对放大后的设计暴雨过程( )。 A. 需要进行修匀 B. 不需要进行修匀
C. 用光滑曲线修匀 D. 是否修匀视典型暴雨变化趋势而定
18. 用经验法(Pa,P=KIm )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Pa时,在湿润地区设计标准愈高,一般( )。 A. K愈大 B. K愈小 C. K不变 D. K值可大可小
19. 用经验法(Pa,P=KIm )确定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Pa时,在湿润地区的K值,一般( )。 A. 小于干旱地区的K值 B. 大于干旱地区的K值 C. 等于干旱地区的K值 D. 不一定
20. 当流域设计暴雨远远超过实测暴雨时,该流域的设计净雨,可以( )。 A. 直接查本流域由实测雨洪资料制作的降雨径流相关图 B. 直接查用其它流域制作的降雨径流相关图
C. 将本流域的降雨径流相关图合理外延后查用 D. 凭经验估计 二、计算题
1.某水库属大(2)型水库,已知年最大7天暴雨系列的频率计算结果为 确定大坝设计洪水标准,并计算该工程7天设计暴雨。 提示: 已知适线结果的情况下,推求设计值均用如下公式:
2. 某工程设计暴雨的设计频率为P=2%,试计算该工程连续2年发生超标准暴雨的可能性? 3. 已知某流域多年平均最大3天暴雨频率曲线: 设计暴雨。
4. 已求得某流域3d暴雨频率计算成果为=185mm、CV=0.55,CS=3CV,并求得(x3d+Pa)系列的频率计算
结果为 =240mm、CV=0.50,CS=3CV,且Wm=80 mm,试求该流域百年一遇情况下的前期影响雨量Pa。 5.试用下表所给某流域降雨资料推求流域的逐日前期影响雨量,该流域的最大土壤平均蓄水量
,这段时期的流域蒸发能力近似取为常量=7.0mm/d。7月10日前曾发生大暴雨,故
取7月10日= 日期(d)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雨量(mm)
=432mm、CV=0.48,CS=3CV。试
或
=210mm、CV=0.45,CS=3.5CV,试求该流域百年一遇
2.1 0.3 3.2 24.3 25.1 17.2 - 14 -
5.4 (mm) 90.0 6.已知某流域50年一遇24h设计暴雨为490mm,径流系数等于0.83,后损率为1.0mm/h,后损历时为17h,试计算其总净雨及初损。
7. 已知某流域百年一遇设计暴雨过程如下表,径流系数等于0.85,后损率为1.5mm/h,试用初损、后损法确定初损和设计净雨过程。
时段(Δt=6h) 1 雨 量(mm) 6.4 8. 已知百年一遇的设计暴雨试用初损、后损法确定初损时段( 雨量(mm) ) 1 6.4
2 5.6 2 5.6 3 176 4 99 5 82 6 51 ,后损 6 51 ,
,其过程如下表,径流系数
及设计净雨过程。 3 176 4 99 5 82 9.已知百年一遇暴雨为460mm,暴雨径流系数
,后损历时,试确定其初损。
10.某流域雨量站测得1985年7月10日至7月21日雨量分别为99、5、0、0、25.8、0、18、75.5、11.2、0、0、0、88.0,暴雨径流系数为0.75。试求最大一、三、七天雨量及其净雨量各为多少? 11.经对某流域降雨资料进行频率计算,求得该流域频率
的中心点设计暴雨,并由流域面积
,查水文手册得相应的点面折算系数 ,一并列入下表,选择某站1967年6月23—24日
暴雨作为设计暴雨的过程分配典型,如第2表,试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 的三日设计面暴雨过程。
时段 项目 6h 1d 306.0 0.938 3d 435.0 0.963 设计雨量(mm) 192.3 折算系数
时段顺序 雨量 (mm)
1 2 3 4 5 0.912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4.8 4.2 120.5 75.3 4.4 2.6 2.4 2.3 2.2 2.1 1.0 1.0 222.8 12.已求得某流域百年一遇的一、三、七日设计面暴雨量分别为336mm、560mm 和690mm,并选定典型暴雨过程如下表,试用同频率控制放大法推求该流域百年一遇的设计暴雨过程。 时段(Δt=12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雨 量(mm) 15 13 20 10 0 50 80 60 100 0 30 0 12 5
提示: 此类问题,先求放大倍比,然后进行同频率控制放大。因为推求的时段设计雨量,故不需要象推求设计洪水那样进行修匀。
- 15 -
13. 已求得某流域百年一遇的一、三、七日设计面暴雨量分别为320mm、500mm和700mm,并选定典型暴雨过程如下表, 试用同频率控制放大法推求该流域百年一遇的设计暴雨过程。
14. 某流域面积为625km,流域中心最大24h点雨量统计参数为:
2
=130mm、CV=0.50,CS=2.0,线型为
P-Ⅲ型曲线,暴雨点面折减系数为0.87,设计历时为24h,24h内以3h为时段的设计雨量时程分配的百分比依次为:5.0、8.0、11.0、13.0、44.0、8.0、6.0、5.0。降雨初损25mm,后损率 该流域百年一遇设计净雨过程。
15. 某水文站有1970~1996年的连续实测暴雨记录,系列年最大3天暴雨之和为6460mm,另外调查考证至1870年,得2个最大3天暴雨分别为862mm、965mm,求此不连续系列的3d暴雨平均值。
16.某流域根据实测暴雨和历史调查大暴雨资料,已经绘制出7d暴雨量经验频率曲线,现从经验频率曲线上读取三点(945,5%)、(345,50%)、(134,95%),试按三点法计算这一7d暴雨系列的统计参数。 17.某流域面积为400km,1975年7月15日发生一次暴雨洪水过程如下表,试按水平分割法求地面径流深,并按初损后损法确定各时段的净雨及损失。
时间(月、日、时) 实测流量Q(m/s) 流域平均雨量 7 15 19 16 1 7 13 19 17 1 7 13 19 18 1 18.已知某流域设计频率为 能力 时段( 雨量(mm) ,求该流域 ) 1 20 2 60 10 9 30 100 300 180 90 30 9 10 的24h暴雨过程如下表,设计暴雨初损
的24h设计地面净雨过程。 3 105 4 10 合计 195
,后期平均下渗
8.5 60 32
=1.0mm/h,试求
19.某流域百年一遇设计净雨(△t=6h)依次为10,30,50,20mm,6h10mm单位线的纵坐标依次为0、36、204.4、269.1、175、88.3、30.3、9.8、4.1、0.8、0 m/s,设计情况下基流为10m/s,试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
20.某中型水库流域面积为300km,50年一遇设计暴雨过程及单位线如下表,初损为零,后损率 =1.5mm/h,设计情况下基流为10 m/s,试推求50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 50年一遇设计暴雨 时段(△t=6h)
32
3
3
1 2 - 16 -
3 4 设计暴雨(mm)
35 180 55 30 设计流域的6h10mm单位线 时段 (△t=6h) 单位线q (m/s) 30 1 2 3 4 5 6 7 0 0 14 26 39 23 18 12 7 0 21.已知某站8月12日至14日各时刻的露点温度如下表,试计算其持续12小时最高露点。 某站8月12日至14日各时刻的露点温度 日期 时间 12/8 13/8 14/8 8:00 14:00 20:00 2:00 8:00 14:00 20:00 2:00 8:00 23 24 25 24 23 22 25 22 露点(℃) 22 22.已知某场暴雨雨峰发生在7月6日零时附近,根据入流站露点资料(见下表),确定该站代表性露点值(表中露点已换算至1000hpa地面处)
月日 时 00 20 7月4日 06 21 12 22 18 23.4 00 24 7月5日 06 25 12 18 7月6日 00 23.8 时间 露点(℃) 25.7 24.2 23.已知某流域地面高程500m,测得地面露点为26℃(已化算至1000hPa地面),要求计算该地面至水汽顶界(200hPa等压面)的可降水量。 24.已知某站频率 雨力
的不同历时的最大暴雨强度
(mm/h)和衰减系数 。
1 62.0 2
如下表,试求所给暴雨公式
中的
时段T(h) (mm/h) 25.某流域面积为 式为 、
2 38.0 3 28.5 及坡度
4 23.5 5 20.0 500km,主河道长度
,
2
分别为30km、6.5‰,其综合纳希瞬时单位线公
为瞬时单位线一点原点矩。
、
、
,式中
单位分别为h、km、km、‰,求该流域瞬时单位线参数n、k。
,其中
表示历时
内的平均降雨强度(mm/h);
为雨力,等于100mm/h,
26.已知暴雨公式
n为暴雨衰减指数,等于0.6,试求历时为6、12、24h的设计暴雨各为多少?
- 17 -
27.某小流域如下图所示,其流域面积为3.0
等流时面积(
域汇流时间,而,设计暴雨公式
设计暴雨损失率 ,试按公式(
面汇流和仅 部分汇流的洪峰流量,并比较之。
, ,其中
为成峰
),流为历时(h),
的汇流面积)计算全
第八章 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
1. 推理公式中的损失参数μ,代表( )内的平均下渗率。
A. 降雨历时 B. 产流历时 C. 后损历时 D. 不能肯定 2. 经验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一般( )。
A. 仅推求设计洪峰流量 B. 仅推求设计洪量 C. 推求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 D. 仅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3. 纳希瞬时单位线完全由参数( )。
A. m1和n决定 B. m2和n决定 C. n、K决定 D. m1、m2、n、K决定 4. 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概括起来有( )。 A. 推理公式法、经验单位线法、瞬时单位线法
B. 流域水文模型法、产汇流计算法、综合瞬时单位线法 C. 水文手册法、水文图集法、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法 D. 推理公式法、地区经验公式法、综合瞬时单位线法
第九章 兴利计算
一、列表法年调节计算
(一)资料:已知某拟建水库坝址处逐年月平均流量表(见表1)
(二)要求:(1)如果水库各月均匀供水,Q调=30m/s,试用列表法求1964年3月至1965年2月这一年所需兴利库容(不考虑水库蒸发、渗漏损失)。
(2)分析该年什么时候兴利库容必须蓄满,什么时候兴利库容供水结束。 (3)分别用早蓄方案和迟蓄方案求水库蓄水变化过程和各月弃水量。
(三)交阅成果:(1)逐月流量调节计算表;
(2)绘出入库流量、出库流量、早蓄(或迟蓄)方案弃水量过程线; (3)绘出早蓄和迟蓄方案水库蓄水过程线。
表1 某站逐年月均流量表 单位:m/s 月 年 3 4 214 105 5 216 300 6 7 8 9 10 11 12 1 2 年平均 100.1 90.6 3
3
1930-31 121 31-32 131
161 60.2 28.8 69.0 46.7 15.6 41.4 37.6 155 168 102 32.8 109.0 18.4 21.7 25.0 13.1 60.2 - 18 -
32-33 44.8 123 33-34 141 34-35 118 155 225 321 201 141 394 64.6 29.5 48.7 12.6 29.5 18.7 44.0 122 407 108 68.6 30.7 14.2 14.7 7.7 10.9 17.6 104.1 98.6 71.3 98.7 103.7 107.1 40.8 61.4 64.5 92.0 102.9 86.8 90.5 63.5 112.5 68.5 115.6 109.4 91.0 83.7 121.8 104.5 122.0 74.4 81.4 66.3 93.6 74.7 87.0 72.6 107.2 61.0 69.0 78.0 66.4 186 14.8 8.5 18.5 9.0 14.8 19.1 46.7 54.8 35-36 82.3 178 91.5 386 77.6 92.6 44.5 16.2 37.8 37.4 54.0 85.8 36-37 148 37-38 187 282 208 186 182 348 69.0 96.9 28.7 5.5 6.5 6.5 10.4 57.5 331 35.4 145 28.0 18.3 14.2 7.0 33.6 95.4 112 47.5 24.6 9.8 4.0 2.8 2.8 2.7 14.3 38-39 78.5 29.1 163 39-40 116 152 78.8 100 111 18.7 23.8 20.4 35.4 18.0 19.6 44.0 1940-41 155 20.4 62.3 41-42 150 61.5 172 42-43 101 144 214 63 57.9 18.8 96.2 157 20.7 8.0 32.7 84.6 194 201 95.7 80.0 9.1 46.0 33.8 11.3 50.5 126 7.3 7.4 15.2 12.2 38.7 6.4 31.2 77.5 492 63.7 8.0 377 43-44 112 62.5 113 44-45 48.0 195 226 116 75.0 13.0 50.8 6.3 161 29.5 78.3 36.0 56.7 147 22.0 33.1 54.3 45-46 69.4 48.5 44.5 87.3 121 21.5 209 37.3 41.2 38.0 10.8 33.0 46-47 253 93.5 232 47-48 44.8 43.2 145 48-49 169 80.0 281 49-50 125 195 149 160 270 59.5 49.1 17.7 29.5 61.0 64.2 63.4 208 70.1 46.4 23.5 28.5 10.2 13.7 15.6 175 248 294 355 88.0 48.0 10.6 9.0 40.0 23.0 40.0 174 97.0 16.4 77.0 13.2 51.0 21.1 102 1950-51 90.0 88.5 187 51-52 209 52-53 206 53-54 101 258 87.0 77.0 131 25.0 15.6 19.4 38.0 75.0 226 68.0 171 38.0 18.5 47.0 24.0 23.3 31.3 31.3 119 102 102 285 208 350 273 233 83.5 118 36.9 11.4 9.5 50.4 54.5 309 22.6 87.3 92.7 38.6 166 68.0 74.3 35.4 452 228 62.3 8.6 5.0 3.8 4.0 5.2 2.5 4.8 63.1 5.2 21.3 54-55 69.7 213 55-56 104 89.7 182 56-57 106 97.7 291 57-58 82.8 214 58-59 171 129 407 34.5 26.8 13.8 2.9 105 11.5 66.7 199 25.3 7.1 5.4 12.7 50.3 220 98.8 15.5 39.6 16.3 34.7 12.6 15.0 12.3 34.5 356 42.2 26.9 25.8 82.4 33.9 8.7 4.9 14.1 229 59-60 27.3 20.7 255 1960-61 101 89.3 131 61-62 104.5 102 62-63 120 188 220 281 238 97.6 50.5 128.5 7.4 14.9 14.4 35.6 9.9 173 195 74.5 96.0 3.3 17.4 8.3 19.0 134 203 49.7 38.1 66.3 25.7 21.5 108 22.4 9.4 270 170 98.4 62.3 43.5 25.5 13.2 5.8 8.8 63-64 20.7 62.9 196 64-65 80.4 72.2 210 165 28.5 39.0 67.7 7.4 22.1 12.3 62.9 48.9 316 27.4 28.1 11.7 38.0 7.3 3.2 2.8 32.1 65-66 52.2 186 94.0 170 54.4 48.9 15.7 39.2 69.9 85.6 56.9 63.7 66-67 118
199 55.3 138 172 11.8 26.2 8.2 - 19 -
6.6 15.6 6.7 40.6 67-68 93.5 105 295 282 38.4 8.6 227 176 258 3.6 1.8 3.2 3.6 2.8 15.2 71.0 79.5 81.3 68-69 56.4 93.4 135 69-70 99.4 87.3 273 1970-71 179
二、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计算
170 218 227 10.9 13.7 9.2 3.4 15.4 51.4 112 7.0 27.2 36.6 179 37.5 31.0 14.1 9.1 125 (一)资料(1)某站逐年月平均流量表(见表1)
(2)水库水位与水库容积、面积关系(见下表) Z(m) V(10m) F(km) 363170 290 14.8 190 600 16.2 210 940 17.8 230 1320 19.8 250 1740 22.2 270 2200 24.9 (3)已知水库死水位=190m,用水保证率P=90%。
(二)要求:(1)各月固定用水,Q调=40m/s,不计损失,用简化水量平衡公式法求1960年至1969年各年所需库容。(1930年至1950年各年库容已求出,其结果如下。)
年 份 V[(m/s)11.2 月] 年 份 V[(m/s)58.6 月] 年 份 V[(m/s)62.0 月] 66.6 62.2 17.4 172.6 209.0 109.5 139.5 98.4 3333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04.1 1949 34.7 1959 119.8 81.8 61.0 144.2 155.3 28.6 142.4 98.9 219.0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59.8 119.2 92.3 24.9 39.7 32.8 108.5 77.4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m 公式点绘40年的库容频率曲线,求P=90%的兴利库容和正常蓄水位。 n+1
(三)交阅成果:(1)1960年1969年各年所需库容;(2)库容经验频率曲线; (2)根据P=
(3)所求兴利库容和正常蓄水位。 三、差积曲线法年调节计算
(一)资料:某站逐年月平均流量表(见表1)。
(二)要求:(1)取Q0=60m/s列表计算和绘制1964年3月至1965年2月流量差积曲线,同时绘出相应流量比尺。
(2)如果该年各月需水均匀Q调=30m/s,不计水量损失,试用图解法求该年所需库容。 (3)如果已知该年V=130(m/s)月,在绘制的差积曲线上求该年可提供的均匀供水流量。 (4)用简化水量平衡公式法推求上述两项结果进行比较。
- 20 -
3
3
3
(三)交阅成果:(1)差积曲线计算表;
(2)差积曲线图,标明调节计算过程和所求库容及调节流量; (3)在差积曲线上绘出迟蓄方案的水库蓄水过程和总弃水量; (4)列出图解法和简化水量平衡公式法的计算结果。 四、水库多年调节计算
(一)资料:某站逐年月平均流量表(见表1)
(二)要求:(1)各月固定用水,Q调=75m/s,不计损失,求1960年至1969年各年所需库容。(1930年至1959年各年库容已求出,其结果如下。) 年 份 V[(m/s)月] 年 份 V[(m/s)月] 年 份 V[(m/s)月] 3333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89.7 275.0 277.4 360.6 413.8 185.1 334.9 295.9 662.4 824.7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957.7 224.3 321.5 291.8 205.7 281.6 242.6 356.6 279.4 196.3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202.0 311.6 212.3 52.6 372.2 489.0 274.2 515.1 361.1 294.8 m(2)根据P= 公式点绘40年的库容频率曲线,用时历法求P=90%的兴利库容。
n+1
(3)已知年径流变差系数CV=0.22,CS=2CV,用数理统计法求β多;按Q调选三个典型年分别计算年库容,
取其平均值为V年,然后求总库容。
(三)交阅成果(1)1960年至1969年差积曲线计算表; (2)1960年至1969年差积曲线;
(3)列出时历法所求1960年至1969年各年库容;
(4)列出典型年法求V年的计算成果和线解图法求得的β多及相应总兴利库容; (5)比较时历法和统计法所求结果。 第十章 防洪计算 水库调洪演算
(一)资料:(1)设计洪水频率P=1%(2)设计洪水过程线
设 计 洪 水 过 程 △T=2(h) T(日/小时) Q(m/s) T(日/小时) Q(m/s) T(日/小时) Q(m/s) 33312/2 280 20 5750 14 1260 4 318 22 7650 16 1060 6 342 24 6830 18 906 8 370 13/2 5310 20 755 10 405 4 4700 22 660 12 480 6 3960 24 561 14 640 8 2900 14/2 505 16 1930 10 2180 4 450 18 3020 12 1590 6 410 (3)水库水位容积关系 水位Z(m) 库容(亿m)
3224 12.05 226 12.43 228 12.81 230 13.20 - 21 -
232 13.60 234 14.02 236 14.44 238 14.85 (4)泄洪设备及其尺寸
a.滚水坝(无闸门,自由式溢洪道)堰顶高程=正常蓄水位=224m,宽度B=80m,q=m1Bh12gh1=1.77Bh1,m1=0.40。b.当水位在224m以上时,水轮机过水流量为Q=370m/s。c.防洪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224m。
(5)水库防洪操作方式
洪水来临前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224m,当天然来水量超过水轮机最大过水能力Q=370(m/s)时,一方面水轮机继续工作,另一方面,水库水位被迫抬高,超过224m时自由式溢洪道开始泄洪。 (二)要求: 用半图解法进行水库调洪演算,求出所需防洪库容V防和最大下泄流量qm及水库设计洪Z设。 (三)交阅成果:
(1)调洪演算工作曲线计算表; (2)调洪演算工作曲线;
(3)调洪演算表(列出P=1%的水库设计洪水位); (4)水库入库、出库流量过程线。
3
3
3/2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答:水资源是水文循环引起陆地上一定区域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 --降水量、径流量及其变化,这些可根据水文、水质观测资料通过水文学分析计算推求,水资源评价(包括水环境质量)工作,就是由各级水文部门进行的。
2、答: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迫切需要,水文工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试验研究,使水文学发展到工程水文学阶段。它主要包括水文预测及水文预报两方面的内容。 3、答:R = Pc-Ec-ΔS。 第二章河川径流
1、答: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2、答: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3、B; 4、C。
5、答:不对。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这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
- 22 -
忽略不及,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
6、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7、答:(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2)径流系数小于1;(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8、答:(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9、答: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10、答:层结曲线是因为不同高程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不同,所形成的气温自地面向高空递减的曲线,其递减率约为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5
;状态曲线则为气块上升过程中,因气块膨胀消耗
内能,气温随上升高度递减的曲线,坡度较前者陡。所以,二者不一致。
11、答:气旋为有闭合等压线包围的低压区,空气在向低压中心辐合时,因受地球偏转力的作用,在北半球该力总是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方,从而使气流呈反时针旋转。向低压区辐合的暖湿空气,上升过程中,动力冷却作用,导致云雨天气。 12、D;13、C。
14、答:有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15、答:一般可分为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气旋雨4种类型。
16、答:累积雨量过程线是降雨强度过程线的积分,可由逐时段的雨量累加求得;各时段的雨量可由累积雨量过程线差分得到,除以相应的时段长,得各时段雨强,从而绘出降雨强度过程线。 17、B;18、A。
19、答:山脉对气流有地抬升作用,与平原区相比,更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因此,在同一气候区内,山区的降雨量往往大于平原。山区地势高,气温比平原低,山坡陡峭,雨水不易滞留,土壤常常不如平原的湿润,故蒸发量往往比平原的小。
20、答:水文循环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蒸发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水量平衡原理可知,蒸发增大,将使径流减少,因此,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蒸发;蒸发增大,将使水汽加大,可能使降水有所增加,但数量甚微。 21、B;22、D;23、D;24、C。
25、答:因为流域出口的径流过程是相应的降雨扣除损失后的净雨形成的,其径流量必然比相应的降雨量小,所以径流系数必然小于1。
26、答:河川径流是流域降雨通过产流、汇流过程形成的,汇流包括地面汇流和地下汇流,前者主要受河网、湖泊的调蓄作用,后者主要受地下水库的调蓄作用,使径流过程变的远远比降雨过程平缓和滞后,尤其是地下汇流速度极其缓慢,使河川径流常年不断。
- 23 -
第三章 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
1、B、C、E、F、G、I;2、C、D;3、A;4、D;5、A、B、C、D;
6、D;7、C;8、C;9、C;10、A、D、B、C;11、D;12、C;13、A、C、D;14、A;15、A 、D、 B 、C;16、C; 17、A、B、C;18、A、B、D;19、A、D;20、A、C;21、A、B、C、D;22、A、D;23、B;24、B;25、A、B、C、D;26、D;27、B;28、A;29、D;30、C。 第四章 水文统计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5、A;6、B;7、C;8、D;9、B; 10、A; 11、B; 12、B; 13、A; 14、D; 15、C; 16、C; 17、C; 18、D. 二、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24、×;25、√。 三、简答题 (答案略)
第五章 设计年径流的分析与计算 一、选择题
1、A ;2、C ;3、C ;4、A;5、B;6、D;7、C;8、D;9、D; 10、C; 11、C; 12、C; 13、B; 14、A; 15、C. 二、填空题
1、某一年的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的年径流量之比称为:年径流量的模比系数 ; 2、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径流年际变化和径流年内变化来描述 ;
3、下墊面对年径流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流域蓄水能力上另一方面通过对气候条件的改变间接影响年径流量 ;
4、流域的大小对年径流的影响主要通过流域的调蓄作用而影响年径流的变化; 5、为方便水文分析计算而划分的年度称为水文年度; 6、为方便兴利调节计算而划分的年度称为水利年度;
7、在一定的兴利目标下,设计年径流的设计频率愈大,则相应的设计年径流量就愈小,要求的水库兴利库容就愈大;
8、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
- 24 -
9、对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审查是建立在气候条件和下墊面条件稳定性上的,一般认为气候条件是相对稳定的,主要由于下墊面条件受到明显的改变使资料一致性受到破坏;
10、当年径流系列一致性遭到破坏时,必须对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时期的水文资料进行还原计算,使之还原到天然条件状态;
11、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可以基于参证流域用水文比拟法来推求设计流域的年、月径流系列; 12、年径流设计成果合理性分析,主要是对配线所得的均值、离差系数、偏态系数进行合理性分析; 1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雨量与年径流量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若引入年蒸发量为参数,可望改善年雨量与年径流量的关系;
14、设计代表年法选取典型年后,求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所需的缩放系数K等于 K= Wp/W实; 15、实际代表年法选取典型年后,该典型年的各月径流量就是实际代表年的各月径流量。 三、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 四、问答题
1、答:一个年度内在河槽里流动的水流叫做年径流。年径流可以用年径流总量W(m3)、年平均流量Q(m3/s)、年径流深R(mm)、年径流模数M( mm /s﹒km2 )等表示。
2、答:由于水面蒸发减小,使年径流增加;由于调蓄能力减小,使年际、年内变化加剧。
3、答:有直接与间接两方面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的实质是改变下墊面性质而影响年径流,它们将使蒸发增加,从而使年径流量减少;调蓄能力增加,从而使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趋于平缓。 4、答:用水的保证程度。p = 85% ;q =1-85% = 15% 。
5、答:(1)年内变化具有一年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2)年际变化具有丰、枯年组的交替现象,但周期很不固定;(3)年内、年际变化还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我国北方的径流变化一般比南方多雨地区剧烈。 6、答:(1)\"三性\"是指水文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2)代表性可通过两个方面论证:①用与设计变量(n年)关系密切的具有长期观测资料的参证变量(N年)论证,n年的参证变量系列与N年参证变量系列的概率分布应比较接近;②用水文变化的周期性论证,即设计变量应包括几个丰、中、枯交替年组。
7、答:从两方面判断年径流系列代表性的优劣:①年径流系列是否足够长,是否包括几个丰、中、枯年组;②与关系密切的长系列参证变量资料比较,从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是否相近上判断。
8、答:幂函数y = a xb 两边取对数后变为直线方程 Y = A + bX ,其中Y = lgy,X=lgx,A=lga。因此,此时建立回归方程的步骤为:①将xj,yj变换为Xj,Yj;②按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A、b;③将 A取反对数得a;④把a、b代入y = a xb 中,即得要推求的回归方程。
9、答:①分别建立C ~ D、C ~ A、C ~ B 相关方程,并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②取相关最密切及延长年份比较长的作为展延C站年径流系列的方案。
- 25 -
10、答:缺乏实测资料时,一般可采用水文比拟法或年径流量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分区图法求得均值、Cv、Cs ,并确定线型,推求年径流理论频率曲线,再由设计频率查此曲线得设计年径流量。
11、答:因年径流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后者在地区上的变化具有缓变的规律性,因此,年径流CV值可绘成随地区变化的等值线图。因CV等值线图大多是由中等流域资料计算的CV值绘制的,而中等流域比小流域有较大的调蓄补偿作用,故从等值线图上查得的小流域CV值常常比实际的偏小。
12、答:插补丙站流量资料可能方案有:①通过甲站流量资料插补延长;②通过乙站流量资料插补延长;③通过丙站、丁站的降雨资料插补延长。
13、答:选择典型年的原则有二:①典型年的年径流量应接近设计年径流量;②对工程设计偏于安全。 14、答:方法步骤为:①根据长期年径流系列进行频率计算,推求设计年径流量Qp;②按选择代表年(典型年)的原则,在实际资料中选择典型年Q典;③以 K=Qp/Q典 分别乘典型年各月的月径流量,得设计年径流的各月径流量,即设计年径流的年内分配。 第六章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1、B;2、A;3、D;4、A;5、C;6、B;7、A;8、D;9、C;10、C;
11、D;12、A;13、B;14、A;15、C;16、A;17、B;18、B;19、B;20、C;21、C;22、A B;23、C;24、D;25、C;26、A;27、C; 28、A;29、B;30、A;31、B;32、D。 第七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选择题
1、C;2、C;3、A; 4、A; 5、A; 6、A; 7、B; 8、D; 9、C; 10、D;
11、C; 12、B; 13、A; 14、D; 15、B; 16、B; 17、C; 18、A; 19、A; 20、C。 二、计算题
1、解:因为该水库属大(2)型水库,根据水利部2000年颁发的编号为SL 252-2000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水库工程为Ⅱ等,大坝为2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500~100年一遇,从工程的重要性考虑,最后选定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因为暴雨和洪水同频率,因此要推求500年一遇的设计暴雨,即
mm。
2、解:因为暴雨是随机事件,每年都有P=2%的可能性发生超标准暴雨,连续2年发生超标准暴雨的概率为:
3、解:4、解:
- 26 -
mm mm
mm mm
5、解: 1、求该流域土壤蓄水量日消退系数
2、推求逐日
按上式推求逐日
日期(d) 如下表: 10 11 12 0.3 13 14 3.2 15 16 17 18 19 20 5.4
按下式计算
,否则取
=
雨量(mm) 2.1 (mm) 因为限制条件为
24.3 25.1 17.2 90.0 84.9 78.3 72.5 66.8 64.6 81.9 90.0 90.0 83.0 76.5 ,所以
mm。
mm
6、解:总设计净雨量为:
因后损率
=1.0mm/h,后损历时17h,故总后损量为17mm,则初损为:
mm mm
7、解:总设计净雨量为:
按
=1.5mm/h将降雨过程从后向前逐时段扣除后损,并累加净雨,当累加净雨量等于总设计净雨
量时,其前的降雨即为初损I0,从下表可知,I0=27 mm。 8、解: 1、设计总降雨量为
=0.88×420=369.6mm
2、按 =1mm/h在降雨过程线上自前向后计算累计净雨
面的降雨即为,依此求得=27.0mm
用初损、后损法确定初损和设计净雨过程:
时段(Δt=6h) 1 雨 量(mm) 6.4 初损 △t(mm) 6.4 2 5.6 5.6 3 176 9 15 152 4 99 9 90 5 82 9 73 6 51 9 42 ,当
=369.6mm时,其前
后损I0(mm) 设计净雨(mm) 9、解: P1%=460mm, Ic +
=0.87,
) P1%
=1mm/h,tc=24h
tc=(1-
所以 Ic=(0.13×460)-1×24=59.8-24=35.8mm
10、解:最大一天雨量99.5mm,三天雨量104.7mm,七天雨量218.8mm
- 27 -
最大一天净量74.6mm,三天净量78.5mm,七天净量164.1mm 11、解: 设计暴雨量 P6h,1%=192.3*0.912=175.4mm P1d,1%=306.0*0.938=387.0mm P3d,1%=534*0.963=418.9mm
典型暴雨量 P6h=120.5mm, P1d=204.8mm,P3d=222.8mm 放大倍比 K6h=175.4/120.5=1.46
K6h~1d=(287.0-175.4)/(204.8-120.5)=1.32 K1d~3d=(418.9-287.0)/(222.8-204.8)=7.33 设计暴雨(P=1%)时程分配
时段 =6h 1 2 4.2 3 4 5 6 2.6 7 2.4 8 2.3 9 2.2 10 2.1 11 1.0 12 1.0 典型雨量mm 4.8 120.5 75.3 4.4 放大倍比 K 1.32 1.32 1.46 设计暴雨mm 6.3
5.5 1.32 7.33 7.33 7.33 7.33 7.33 7.33 7.33 7.33 7.3 175.4 99.4 32.3 19.1 17.6 16.9 16.1 15.4 7.3 12、解:P1d=160mm; P3d=320mm; P7d=395mm;
同频率控制放大法推求设计暴雨过程:
时段(Δt=12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典型雨量(mm) 15 13 20 10 0 50 80 60 100 0 30 0 12 5 倍比k 1.73 1.73 1.73 1.73 1.73 1.40 1.40 2.10 2.10 1.40 1.40 1.73 1.73 1.73
设计雨量(mm) 26.1 22.5 34.6 17.3 0 70.0 112 126 210 0 42.0 0 20.8 8.7 13、解:设计暴雨量:Ps,1天=320mm,Ps,3天=500mm,Ps,7天=700mm, 典型暴雨量:PD,1天=160mm,PD,3天=320mm,PD,7天=393mm, 计算放大系数:K1天=2.0, K1-3天=1.125, K3-7天=2.74 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暴雨过程: 时段 1 2 13 3 20 4 10 5 0 6 50 7 80 8 9 10 11 30 12 0 13 10 14 5 (1h) 典型暴15 雨 K 60 100 0 2.74 2.74 2.74 2.74 2.74 2.74 1.13 2.0 2.0 2.74 2.74 2.74 2.74 2.74 36 55 27 0 56 90 120 200 0 mm
- 28 -
设计暴41 雨 14、解:
34 0 27 14
设计暴雨及设计净雨时程分配
时段(Δt=3h) 1 分配百分比设计暴雨(mm) 初损(mm) 后损(mm) 设计净雨(mm) 5 15.9 2 8 25.4 3 11 34.9 3 mm
4 13 41.3 3 5 44 6 8 7 6 19.0 3 8 5 15.9 3 合计 100 317.3 25.0 18.6 139.6 25.4 3 3 15.9 9.1 0 0.6 0 31.9 38.3 136.6 22.4 16.0 12.9 258.1 15、解:N=1996-1870+1=127(年)
n=1996-1970+1=27(年)
特大暴雨个数 a=2,其中实测系列内特大暴雨个数
mm。
16、解:
(1)计算S=(945+134-2×345)/(945-134)=0.48,由S查S=f(CS)关系表得CS=1.70。 (2)由CS查离均系数Φ值表得:
计算 (3)
=267.7/417.3=0.642
=(9-9)+(30-9)+(100-9)+(300-9)+(180-9)+(90-9)+(30-9)+(9-9)=676
mm
mm
,
。
。
(4)CV=σ/ 17、解:m/s
3
地面径流深 R面 =
3
=676×6×3600/(400×10)=36.5mm。
×
/(F×10)
3
第一时段降雨在流量起涨之前,全部为初损,故地面径流全为第二时段降雨产生,即第二时段净雨为36.5mm
第一时段损失I1=8.5mm, R1=0
第二时段损失I2=60-36.5=23.5mm, R2=36.5mm 18、解:列表计算P=1%的设计24 h地面净雨如下:
时段( =6h) 1 20 20 0 2 60 10 10 40 3 105 12 93 4 10 10 0 合计 195 30 32 133 雨量(mm) 初损(mm) 后期下渗(mm) 地面净雨(mm) 19、解:设单位线时段数为n,净雨时段数为m,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线时段数 =m+n-1。单位线汇流计算
- 29 -
的通式为:
计算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 时段 (△t=6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单位线q 净雨 (m/s) (mm) 0 36 204 269 175 88 30 10 5 1 0 10 30 50 20 3
各时段净雨产生的地面径流(m/s) 基流 Q1 0 36 204 269 175 88 30 10 5 1 0 Q2 0 108 612 807 525 264 90 30 15 3 0 Q3 0 180 1020 1345 875 440 150 50 25 5 0 Q4 0 72 408 538 350 176 60 20 10 2 0 Q基 (m/s)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33设计洪水QP (m/s) 20 56 332 1081 2094 2386 1727 910 381 146 68 35 22 20 320、解:设单位线时段数为n,净雨时段数为m,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线时段数 =m+n-1。单位线汇流计算的通式为:
计算50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 时段 △t=6h 0 1 2 3 4 5 6 7 8 9
单位线q 暴雨 3净雨 各时段净雨产生的地面径流(m/s) Q1 0 36 68 101 60 47 31 18 0 Q2 0 239 445 667 393 308 205 118 0 Q3 0 64 120 179 106 83 55 32 - 30 -
3基流 Q基 3设计洪水QP 3(m/s) (mm) (mm) 0 14 26 39 23 18 12 7 0 35 180 55 30 26 171 46 21 Q4 0 29 55 82 48 38 25 (m/s) (m/s)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46 317 620 886 684 537 364 221 67 10 11 0 15 0 10 10 25 10 21、解:持续12小时最高露点,即在12h内是最小值,在移后6h的每个12h相比是最大值。根据其定义,从上表资料可确定持续12小时最高露点为24℃。 22、解:入流站代表性露点为td,代=24.2 ℃.
23、解:①计算0~200hpa的可降水量,W(0~200hPa)=88mm ②计算0~500m的可降水量,W(0~500)=11.5mm ③可降水量W(500m~200hPa)= W(0~200hPa)-W(0~500)=88-11.5=76.5mm 24、解: Sp=62 mm/h 因
=Sp/T 故T= Sp/
0.30.1-0.06
n
n
两边取对数得:n=25、解: M=nk M=0.8FLJ n=0.69F
J
(1)(1)
=0.8×500×30×(0.65%)
0.224
0.30.1-0.06
=9.81
0.2240.092
=0.69×500(6.5%)
0.092
=1.75
k=9.81/1.75=5.6
26、解: 已知S=100mm/h, n=0.6, 由PT=ST得: 6h设计暴雨 P6h=100×6=204.7mm 12h设计暴雨 P12h=100×12=270.2mm 24h设计暴雨 P24h=100×24=356.5mm 27、解: tc=[(1-n)S/
]=[(1-0.7)120/10]
1/n
1/0.7
0.40.40.4
1-n
=6.24h
tc> 全面汇流,洪峰:
Qm=0.278×(55.5-10)×3=37.95m/s i=120/t=120/3=55.5mm/h tc< 部分汇流洪峰
Qm’=0.278×(90.3-10)×2.5=55.81m/s i=120/1.5=90.3mm/h
Qm’>Qm,因全面汇流面积增加不能抵偿净雨强度的减少。 第八章 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 1、B; 2、A; 3、C; 4、C。 第九章 兴利计算 (答案略)
- 31 -
0.7
3
0.7
0.7
3
第十章 防洪计算 (答案略)
- 3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