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宏观经济复习题选

2024-04-14 来源:客趣旅游网


1.为什么说GDP是重要但有局限性的宏观经济指标?

答:GDP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主要功效是1、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2、用于国际间和地区间进行比较。3、用于指定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4、用于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GDP指标为经济学家分析经济运行状况、政府调控管理经济提供了广泛的用途。

GDP的局限性:

作为总产出测量方式的不足:1、不能反映家庭产出,非市场活动;如家庭主妇或煮夫做家务。2、不能包括地下经济;隐匿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和出售,原因:非法交易;避税;避开规制。

作为福利测量的不足:1、不能反映人民的生活质量,闲暇的价值。2、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代价:污染及其他负效应。3、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

2.GDP由哪四个部分组成?价格水平变化是如何影响GDP的?

答:GDP包含的四个部分是: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价格水平变化是通过以下效应影响GDP的:

1、财富效应:物价水平影响消费。

P↑→资产实际价值↓→相对贫穷→C↓→Y↓

2、利率效应:物价水平影响投资。

P↑→货币需求增加↑→利率↑→I↓→Y↓

3、外贸效应:物价水平影响净出口。

P↑→本国产品相对价格↑→出口↓进口↑→NX↓→Y↓

3.乘数效应是指什么?结合加速原理解释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

乘数效应包括正反两个方面。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加速原理考察产量变动率与投资变动率的关系,认为产量变动导致投资的加速变动,投资变动率大于产量变动率。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使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的作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消费和投资的变动(加速数的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国民收入自发增长而形成繁荣,或自发减少而形成萧条,从而形成经济周期。

4.宏观经济的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分别指什么?都有什么政策工具?

答: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需求管

理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目标。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供给管理政策具体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

5.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何影响?如何计算通货膨胀率?

答:关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三是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1)促进论。这种观点认为,从总体上看,通货膨胀能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发展经济学家提出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他们的理由是:第一,发展中国税收体系不健全,税收来源有限,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来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资金,并把这些资金投资于生产。第二,通货膨胀可以产生一种有利于高收入阶层而不利于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效应。由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高于低收入阶层,这样,就可以借助于通货膨胀来增加高收入阶层的储蓄,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第三,通过通货膨胀可以降低实际工资水平。这就增加了利润,刺激投资者投资积极性。 (2)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导致经济效率低下,从而阻碍经济增长。原因:第一,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尤其是破坏了价格作为社会供求关系的指示器的作用,使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失衡,从而引起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率低下。第二,通货膨胀导致投机活动和助长囤积心理,从而使社会资金不是用于生产性活动而是用于投机性活动,这就降低了经济增长率。第三,通货膨胀

降低了储蓄,不利于储蓄增加。第四,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与工资增加的不对称性易于引起社会动荡,降低经济效率。第五,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从而不利于投资增加。第六,政府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诸如控制物价、采取配给制、进行外汇管制等第会降低经济效率,进一步加深经济混乱。 (3)中性论。认为,在短期中,由于政府政策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也许会影响产量,但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对产量和经济增长没有什么影响。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其中基期就是选定某年的物价水平作为一个参照,这样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物价水平通过与基期水平作一对比,从而衡量现今的通货膨胀水平.其实,上面所说的只是三种衡量通货膨胀水平方法之一的消费指数折算法,但它是最常用的,此外还有GDP折算法和生产指数折算法.

6.减税对经济有何作用与影响?

7.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什么?试分析高储蓄率的利弊?如何降低储蓄率?

答: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1、收入差距,两极分化。2、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充分。3、预期不确定性。4、家庭结构紧密与遗产动机。5、传统与文化因素:节俭、克制、中庸(低调)、反对奢华。

高储蓄率的利弊:

高储蓄现象是把“双刃剑”,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将具有两面性。从有利的方面

看:改革开放以来,高储蓄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近l0年来我国以远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根本原因在于高储蓄为国内投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银行角度看,我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在背负大量不良资产的情况下还能正常运行,其原因也在于银行有源源不断的储蓄流入。从不利的方面看:l.抑制了最终消费需求的扩大。居民储蓄大量增加必然减弱对即期消费需求,表现为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并存,在储蓄高增长的背后,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下降。今年初的中央工作会议,把拉动消费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但居民较高的储蓄意愿会成为拉动消费的障碍。2.造成产能过剩的局面。高储蓄率必然导致高投资率,也会造成产能过剩的局面。我国连续增长的投资不能完全吸收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形成的产能又不能被国内消费吸纳,形成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国内需求相对不足。3.金融部门的潜在风险加大。储蓄率的增长加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由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不高,导致银行业的风险积累。

降低储蓄率的办法:1、居民储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失业救济等。适度发展消费信贷。2、政府与企业储蓄:降低并消除能源及其他资源、土地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扭曲,提高环保收费;加大政府在社保、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的支出,扩大国企分红比例,加大对居民的收入再分配,将部分国企股份注入社保基金;发展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帮助企业更好地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税收和公共财政体系进行改革,将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从投资和土地出让转变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来。

8.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政策建议。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的(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政策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效促进就业,保持经济增长良好势头成为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劳动力数量庞大且总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应通过多种途径,一方面加强就业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就业及再就业能力,降低失业率;另一方面,加强各地区间人才交流及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并通过合理技术壁垒方式,阻止外来流动人员的无序进入。同时,鼓励灵活就业,以减轻就业压力。 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偏低,劳动力素质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增长。因此应当控制人口数量,优化劳动力结构, 提升劳动力素质。物质资本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应加强对投资的科学管理,提高投资效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