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政法学院社
会工作08-1
李佳轩
2008090201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摘要: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年代。现代化理论并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体系,而是一个基于一种一致理论观点的理论流派。现代化理论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学者根据发达国家自身的发展经验抽象出来的一套发展理论,并试图把它推广
到发展中国家。中国最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运用现代化理论来打造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现在国家建设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关键字:现代化理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化。一.背景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以某些既定特征的出现作为完结的标志,表明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现代化理论从萌芽至成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阶段以总结和探讨西欧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为主,其中主要的学者有圣西门、孔德、迪尔凯姆和韦伯等。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时期。从二次世界大战
后至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学者有社会学家帕森斯、政治学家亨廷顿等。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处理非西方的后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现代化理论并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体系,而是一个基于一种一致理论观点的理论流派。现代化理论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学者根据发达国家自身的发展经验抽象出来的一套发展理论,并试图把它推广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发展理论,有着很明确的界定:指二战之后首先在美国兴起的、关于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发展的理论。我们最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
需要从中借鉴相关经验,来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国家。
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及现状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早在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首次系统阐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根据小平同志的设想 ,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是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显然,第三步战略目标不同于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它是一个跨度50年的动态目标,是以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为参照系的。
目前,我国已进入第一次现代化发展期,第二次现代化进展喜人。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是较早重视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好于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快车道。2000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为76%,比1999年提高2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医疗服务、婴儿存活率、平均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等4个指标已经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1999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居108个国家的第64位。1980~2000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平均每年上升约1个百分点,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差距在缩小。如果保持1990~2000年平均发展速度不变,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大约在2015年前后达到100%。1999年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在108个国家中排第56位。我国生活质量指数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80~1999年,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差距在缩小。
我国34个地区现代化现状。2000年全国有8个地区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其中,香港、澳门和台湾第一次现代化的10个评价
指标全部达标;北京、天津、上海有九个指标达标,辽宁和广东有六个指标达标。此外,江苏、浙江、黑龙江和山东有5个指标达标,其他22个地区只有2~4个指标达标。1970~2000年我国大陆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程度在迅速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和台湾等6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已经超过世界平均值,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80~2000年西藏、浙江、湖北、江苏、山东、陕西、福建和广东等8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值。我国大陆各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排名在不断变化,反映了各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相对发展水平的差异。例如,2000年与1999年相比,有9个地区排名上升,7个地区排名下降,15个地区排名没有变化。1999年我国有6个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数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香港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澳门进入起步期,它们的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北京和台湾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准备期,北京、天津、上海和台湾的第二次现代化指数都已经超过世界平均值,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80~1999年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陕西、西藏、江苏、山东和天津等9个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值,也高于世界平均值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值。1980~1999年我国大陆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排名在不断变化,反映了各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相对发展水平的差异。1999年与1998年比,有7个地区排名上升,有15个地区排名下降,有9个地区排名没有变化。我国各地区现代化发展不平衡。2000年,香港和澳门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北京、天津、上海和台湾处于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期,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4个地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成熟期,黑龙江等15个地区处于发展期,安徽等9个地区处于起步期。三.理论分析
1. 注重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社会发展并不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只是社会整体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应注重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现代化理论首次将社会、文化、人格等非经济因素引入社会发展理论,分别探讨了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及国民人格与社会发展关系。后期的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还应包括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文化层面的现代化。现代化理论将社会发展视为一个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整体性发展过程,这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中国的现代化不仅要注重经济方面的建设还要注重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2. 注重社会发展的渐进性
现代化理论将社会发展视为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进化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阵营于现代阵营一直进行着尖锐的对立和斗争,二者力量此消彼长,一开始是传统阵营占优势,而随着现代文明的进一步输入和冲击,现代阵营逐渐增强,最终战胜传统阵营。可见,现代化学者们意识到,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的此消彼长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现代化是传统社会逐步引进和采纳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克服传统的束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的渐进过程。对社会发展渐进性的强调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更加有效的推进本国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经历了改革旧体制、新旧体制并存、构建新体制、完善新体制等连续的四个阶段,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道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这种渐进式特征特点突出表现:
首先,市场主体转轨的渐进性。一方面,在市场主体培育途径上,先培育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使之充当市场经济的排头兵,然后推动公有制经济改革,促进公有制企业逐渐走向市场,向市场主体转变;另一方面,公有制经济企业向市场经济主体的转变也经历一个渐进的改革
过程,具体来说,经历了放权让利、责任制、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等多个阶段。
其次,市场机制形成的渐进性。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价格体制的形成过程上。价格市场化,是价格反映供求关系、进行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提条件,因此,市场价格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总体来讲,我国的价格体制是逐渐由计划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的。价格体制改革的策略是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即先对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进行调整,再逐步放开商品和服务价格,然后再逐步放开生产资料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则先采取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双轨并行,然后双轨价格向单轨市场价格转变。
第三,体制改革推进领域的渐进性。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一个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等多个方面的过程,在经济领域,涉及不同产业部门,不同区域,不同地域。如果按照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改革应该在各个领域齐头并进,同时进行。但是,中国在改革领域的推进上也开辟了一条渐进式道路。例如,在改革领域推进上,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再逐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在改革的地域推进上,先进行农村改革,再进行城市改革,再将两者整合起来。在改革的产业推进上,先进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再进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以及整个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在开放的区域推进上,先开放沿海局部城市,建立经济特区,再开放沿海区域,形成沿海开放带,再实现整个区域的开放。在改革的推进方式上,每一项改革都是在“经济特区”、“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特定区域内先行试点,再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
实践证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这种改革领域的渐进式推进方法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与政治格局的整体稳定,而且有利于改革本身的稳定有序推进。3. 注重社会发展的内因
以“传统—现代”为核心概念的现代化理论侧重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研究。该理论认为,以一定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社会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社会的内部。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之所以落后,根本原因在于其社会内部的传统性,在于其现代性的缺乏,具体而言,就是现代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价值取向等现代因素的缺乏。因此,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改造其社会内部的价值观念、制度结构和行为取向。在社会内部探寻社会发展的原因,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理论注重社会发展的内因,具有进步意义。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改变了毛泽东时期共产主义极限状态的社会制度,使中国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代中国现行的行为取向在改革开放以前,集中体现为以执政党的政治任务为核心,在意识形态领域追求思想的一元化、统一化;在经济发展领域起初强调快速发展,后来以经济发展服从政治需求为取向,从而完全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中心地位;在社会发展领域则强调片面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为中心,并从盲目在维持社会与经济均衡发展进步、依法行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继续维护和加强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和权威性,但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远发展的态势,思想观念的交流、融合、碰撞与更新十分普遍、频率很高,从而孕育出旺盛的创新活力,各种社会思潮、流行、时尚层出不穷,社会思想的包容性、开放性空前提高,并出现了政治淡化倾向。在政府管理方式上,已基本由计划体制下的直接管理为转向市场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为主,但直接管理的习惯性行为尚未完全剔除。但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环境条件差异很大,加之,对促进经济发展进步的理解水平高低不一,于是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取向。
4.注重社会发展的主体
现代化理论在对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时,尤其注重对社会发展主体----人的关注。社会现代化是为了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水平。现代化理论对人的价值取向于行为取向的重视,体现了对社会发展主体的关注。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取之于民,用之为民。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了,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祖云,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 翁光明,马克思主义原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