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人性:
人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本能和本性。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性如同人心脏和血液一样与人的生命同生共死(精神病患者除外)。只要人的生命倘存,人性便会身不由已地表现出来,尽管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时而强烈,时而舒缓,但它恒久地、永不消失地在人体内跃动,而且总有一种淋沥尽致展现自己的欲望。人性并存,且相互交织,互相影响。个性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诸多人性综合的结果。人性无论好坏,总是顽强地潜伏在人心灵的深处,遇到适合的条件,便会突然勃发。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一部分人性会展示出来,而另一部分人性由于受环境、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会潜藏起来。但只要是人性,永远不可能消失。
十二人性理论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征兵教授首先提出的,最早见于他发表在《科技导报》2003(10)的文章“人性探论”。他认为:人性有十二种,即善良、权欲、赌博、贪财、好色、食欲、情感、爱美、好奇、逍遥、嫉妒和乐于被称赞。人性决定着人的动机,而动机又决定着人的行为。了解了人性,便可顺应规律对人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二、何为民族性:
某一个体所确定个人身份的方式以及某一具有共同起源的人群所形成的社会阶层类型。
三、浅谈人性与民族性关系:
人性永远是高于民族性的东西。
人性是极其广泛极其普遍的东西,一而一旦浓烈的民族性暴发,它很容易被忽略。比如《南京!南京!》没有足够的力量让我们超越民族理解人性,那他只会引燃我们的民族性。日耳曼民族与犹太民族之所以可以拼劲的坐在一起打探人性是因为彼此对那段历史都有了正确的认识。大和民族没有当他们扭曲的民族性泯灭了人性的时候我们如何还能在受过屈辱什么都没得到的情况下拚心静气得与他们谈相同的人性。既然在进行大屠杀的时候我们没有被视作与他们相同的物种,现在,又如何让我们相信他们是我们天性未泯的同类?更何况,我们至今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又比如发生在3月11日日本九级地震中,又有很多闪现着人性光辉的伟大事迹,这是超越狭隘民族性的大爱。在如此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不仅看到了日本民众理性而坦然的应对姿态,更看到了许多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感人细节。有通过广播通知全县居民紧急撤离,坚守岗位直至自己被巨浪卷走的远藤未希;有组成人群传送带,将老人和孩子送到安全地带的年轻人。而更让我们感动的,则是日本男子舍命救助20名中国人。这名叫佐藤充的日本人,在将20名中国研究生带到高处的安全地带后,返身去找妻女,却不幸被海啸卷走,妻女三人也失踪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