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2023-07-25 来源:客趣旅游网
浅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作者: 陈亮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第2期

【摘要】大学生素质涉及学生个体的处事能力、文化水平、思想道德、审美观念、个性发展、身陈亮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直接决定着其未来的工作状况与生活质量。因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音乐教育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和声基础、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等诸多内容,不仅强化了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以及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悟性,对其思想道德、审美观念、心理健康的发展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在简要论述大学生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并总结了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几方面措施。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法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通过富有组织性、节奏性、旋律性的声音表现人们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等,使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实现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沟通,从而达到审美观念、思想内涵、心理情感上的转变与升华,因此,音乐对人的健康发展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正在经历着急剧的发展、变化,逐渐走向成熟。而学校教育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极为突出,尤其是除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之外的艺术教育活动,包括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对其心理与情感的健康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大学生音乐教育现状与学习特征概述

1. 大学生音乐教育现状

人们在很早便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贝内特·雷默在19 世纪40 年代便提出:“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学生对音响审美因素的反映来进行的感觉教育。”我国教育部于1952 年明确提出了美育的地位与重要性,尤其规定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歌唱、乐理、音乐欣赏等。1956 年,我国教育部不仅颁发了第一部音乐教学大纲,而且还制定了系统的大学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等法规文件,从而使我国大学音乐教育走向了正规的道路。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学音乐教学指导方案形成了明确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当前我国大学音乐教育还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乐器、识谱等。从具体的大学音乐教学活动角度来说,目前大部分院校都开始了音乐教育课程,并形成了自身的音乐教育模式。一类采取的是音乐通识教育,即对所有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知识普及,开设音乐作品的学唱与欣赏课程,实施国家的大学音乐教学大纲,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兴趣。另一类学校在对大部分学生进行音乐通识教育的同时,也根据特定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专业化的音乐教育活动,核心目标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创作与表演人才。总体来说,目前大学音乐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在提升学生音乐素质、艺术修养、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大学生音乐学习特征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大学生比中学生更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满足或者是培养自己的兴趣。同时,他们又没有高中生那样的学习压力与高考的紧迫性,因此,对学校的音乐、美术等通识教育活动要更加感兴趣。其次,在音乐课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加倾向于学习演唱具体的歌曲作品,特别是对流行歌曲比较感兴趣,而对于音乐欣赏与识谱课程则相对比较冷淡,认为这方面知识比较难或者是枯燥无味等。事实上,这与大学生追求时尚、

流行、自我的生活习惯以及简单、实用的学习心理存在直接联系。因此,这便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满足大学生的音乐演唱需求并且激发其音乐欣赏与识谱的兴趣,成为大学音乐老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最后,音乐作为一种娱乐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即使没有学校的音乐教育活动,大学生往往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欣赏或者是学习相应的音乐作品。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数经常听音乐,他们平常听的音乐主要为声乐,而喜欢的唱法多数为通俗唱法。因此,音乐教学活动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音乐欣赏与学习兴趣,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必然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性研究1.音乐教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还提高了学习效率首先,在音乐课上,许多情况下都是群体性的音乐表演与欣赏活动。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也是一种典型的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与人生价值等。其次,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围,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2. 音乐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

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如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特定音乐作品的时候,能够用心体会作品传递出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了解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爱情的意义,从而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珍惜生命中的各种情感。另外,一些励志类的歌曲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发挥着重要的鼓舞和促进作用,由此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大学音乐教育的最大目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 音乐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

音乐是全世界人民都听得懂的语言。音乐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文科学紧密连在一起。在一系列的歌唱、欣赏、表现过程中,同学们通过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一步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4. 音乐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个人能力以及演出水平能不能得到很好发挥,甚至还影响其未来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自信心与积极性等。而音乐既是一种自我娱乐、自我熏陶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良好机会。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众人面前进行歌唱活动,并且赢得喝彩,那么这必然极大地增强其心理素质和自信心。他在以后其他场合的发言、对话、才艺表演中也必将出类拔萃,从而很快地融入群体中去,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5. 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人生观是指人生的态度,人生的目的以及人生的价值等有关人为什么活着,以及怎样活着的问题。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人生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及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他们也会不断地对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会对人生和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了解及掌握,会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升大学生音乐教育

质量的几方面建议1. 根据学生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音乐教学活动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音乐欣赏特点与学习兴趣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必然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性研究1.音乐教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音乐心育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在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以及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施加心理影响并与学生自主构建相互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因此,在具体的大学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同学生心理发展的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有效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在音乐课上通过说、唱、舞、画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感知、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3. 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大学生音乐素养、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与培养还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黑板报、墙报、橱窗等都可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比如宣传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介绍经典歌曲作品、开展音乐歌唱比赛等,由此形成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大学校园内应开设音乐教师信箱,让学生反映自己的心声,形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由此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最后,各个高等学校内还可以利用“校园之声”之类的广播节目定时播放校园歌曲,定期举办校园歌曲演唱比赛活动,努力营造高雅的音乐环境,使大学生融入音乐氛围中,提高其对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欣赏音乐作品的积极性和兴趣,由此促使其身心健康、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大学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展望

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归咎于“现实音乐”。虽然学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理性知识的引导,诸如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故事介绍等,但是真正能够感染、触动并诱发他们进入音乐艺术境界之中,必定是直观的、直觉的、现实的音乐。唯有通过这个“现实的音乐”,他们才可能不仅在感性上得到满足,还能更进一步产生美感,在感觉中把理性的知识与感情融为一体。“现实的音乐”就是把直观体验作为感性接受的主要途径。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只有直接通过听觉器官才能得到那种音乐感受,也只有通过这样的直观体验才能使音乐的感性接受成为可能,使听者拥有自己的理解及想法。这种体验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开发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增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使其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发现美、欣赏美。与此同时,音乐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创新能力,这两点都要求学生有很高的音乐素质。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我们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音乐元素大胆进行创新,使我们的音乐得以继承和发展。

总体来说,当前大学音乐教育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和声基础、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舞台表演、舞蹈等诸多内容,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当前大学音乐教育还存在一系列急需改进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音乐学习习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根据学生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面,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融入音乐氛围中,提高其对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习、欣赏音乐作品的积极性和兴趣,由此促使其身心健康,达到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长沙大学学报》2005 年第3 期,第56-58 页。

[2]刘元平:《对当前大学生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甘肃教育》2005 年第2 期,第15-20 页。

[3]康晓丹:《音乐教育现状的弊端与对策》,《湖南教育》2005年第7 期,第12-15 页。

[4]顾笑瑜:《论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第3 期,第6-8 页。

[5]邵萍:《音乐素质教育的功能》,《艺术百家》2005 年第5期,第7-11 页。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陕西西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