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之感悟
――民族舞蹈的前世今生
刚读完明文军老师的这本关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发展的介绍,我深深
被明老师关于民族民间舞的庞大而严谨的专业知识以及语汇震撼着!这是明老师的博士论文而成,其中参考文献只专著就一百一十二本也让我看到了中国舞蹈文化之博大精深。
脱离自然形态的启蒙,二十世纪伴随着“五四运动”中国的舞蹈在老前辈的带领下开始探索、建立一个既能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乘接,又能适应现代城市文化空间,满足剧场需求的、“科学”的中国舞蹈体系。本质而言,中国民族民间舞从自然形态予以升华的号角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吹响的。同时“新秧歌运动”轰轰烈烈的浪潮也掀起了像民间艺术学习的浪潮。一直到现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在老一辈舞蹈家的带领下历经“长征”般的一代代的延承着。这本书明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前世今生,首先,他
阐释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实质。 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概念里起码包含着两大类舞蹈样式: 其一,各个民族在民间流传着的“原生形态”舞蹈;其二,艺术家根据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提炼加工,创作的舞台艺术品。 这两种貌似相悖的
发展趋向,恰恰是由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的出现而实现了“居中调和,达到平衡”的状态:以艺术创造性提升了原生性舞蹈,又以文化传承性“约束”了舞台创作的过度“随意性”。 首先明确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在专业化舞蹈教育中的“生态位”,是认清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实质的关键。其次,明教授谈及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的沿革。 从先行者的启蒙性传习阶段,到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的建立,又到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再到“元素教学”引入课堂,对原生形态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进行“革命性”的分解及整理,使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有了质的飞跃,是追求科学化训练的重要开端。
再次,明教授-分析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面临的现实困惑。第一,过度求“全”:教材的盲目扩充,有忘却教材在选取和提炼审美特质的前提下应遵循的“少而精”的原则之虞。第二,过度趋“新”:过分追求教材的“新”、“奇”就淡化了应遵循的相对稳定和持续的“训练性”宗旨,要把握好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平衡关系。当我们更多地把民族民间舞蹈看成一种文化系统,那些更宏观性、终于原生性的认知会得到升华;当我们更多地把民间舞看作一种身体技能的训练,那些具有操作性的、有利于把握动作风格的教学认知,也会不断推进。在目前形势下,我们更需要探索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系统化认知理念。咱们全国现在从上至下都在提倡“工匠精神”要求我们做事情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
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小到一支钢笔、大到一架飞机,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向内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这才是我们穷尽
一生所要追求的价值观。
第三,过度“范式”:教学过程的过度“规范化”失掉了舞之风格韵味,致其舞蹈的生命力缺失。总回
避不了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建立职业化民族民间舞教育体系时所受到的古典芭蕾的影响。通过实践以及时间的累积我们发现,因为过分的规范化的教学要求中会不经意间扼杀了民间舞的个性差异和灵动,致使民族民间舞蹈失去自身的魅力。不仅会导致民族民间舞蹈的生命里缺失,也会错失民间舞蹈中最具艺术价值的创造能力的培育。致使我们发现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与原生型的民间舞蹈之间不应该存在勃反的艺术价值取向,民间舞蹈的灵动之美不应该在“规范化”的要求中散失。所以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应注重个性的引导和舞蹈形态的规范性。第四,过度“变形”:由于施教者的主观立场而对教材任意进行人为变形,是当前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现代舞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舞蹈界越来越呈现出表现出一种极度的身体自由和表达自由,特别是它对于舞蹈语言的发掘,在肩负着传统文化意义传承之责的中国民族民间舞看来,的确是耳目一新,具有很强的诱惑力。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现代性体验,我们民族民间舞蹈凝固传统文化的那些相对固定的程式和形态构成特征及呈现规律,对自由的表达的艺术创作来说肯定是一种“限定”。我们会看到一种趋势,即舞台上以民族民间舞语汇为创作元素的舞目逐渐远离了民俗文化和传统审美的舞目渐成趋势,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应该有一套基础理论的引领和一个方法体系的支撑,以总结相对分散的理论成果。越来越多的试图依赖现代舞的解构来进行发展与创新,就不知不觉脱离了自身文化背景,偏离了自身文化价值,尤其是过度的把民族舞平面化、碎片化彻底的动作化与技术化。而忽略了民族民间舞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当这个整体被被便以夸大时,这个具有文化底蕴的整体也就不复存在了,不再具有整
体性的审美意义。因此当文化底蕴严重缺失,民族属性日益淡化,动作就变成了可以任意拆卸、组合的无生命元素,不再具有历史深度和文化约定,不能激发起这一族群的认同了,也谈不上文化的多元和多样发展的问题了。
最后,明教授提出了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思考。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的构建不应局限在“就舞论舞”――“就教论教”的探讨,而应拓展视野去思考问题的全局与本质,选取恰当的切入点作为“抓手”去解决的问题。在发现问题的时候改进问题,并且在改进过程中仍然需要经过实践去检验随时调整,绝不能为变而变,不能在一种浮躁的心态下,盲目“趋新”“求奇”。与我们要观念随时更新,还需要理论的支撑,不仅作为一个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传承的“自觉”的教学体系,中国民间舞教学体系的实施及其文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特殊的代表性。“舞蹈生态学”为一艰巨工程提供了基础性方法论,而如何将其在实践中运用得恰到好处,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条探索之路,但我们坚信,只要脚踏实地地去研究探索,变革之路是充满希望的。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发展至今,面对不断变革、更新的生存环境与时代机遇,又一次处在了发展道路的关口。我们既不能沾沾自喜于以获得成绩,也无需陷入迷茫与混沌。以科学的理念与方法继续完善这样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教学体系,才是我们的目标与责任。这个体系业已形成的中国特色,令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们去坚持“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传承的文化自觉”之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