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设计模型且模型进度满足L3(参考附录1)的情况(如不能满足可向业主进行沟通协商):
1、在接收到模型时首先通过软件对模型进行审核,确保模型本身不会存在问题,如模型存在问题第一时间将问题统计并与业主、设计进行沟通协商;
2、在模型经过审核无问题时,我司首先将模型按分类文件夹(参考附录2)进行存放并上传至服务器一份进行备份;
3、将模型根据精度要求结合施工方案、设计要求、规范标准等要求进行施工模型深化(深化包括如:砌块排版、构造柱布置、预留洞设置、管线排布等信息);
4、在施工期间将现场施工信息(如:柱-混凝土强度、施工时间、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试块强度、混凝土供应商等信息)录入至模型中;
5、根据业主对运维情况的要求在工程后期进行相关运维信息(一般为设备/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补充。
一般的工作内容有:a、深化设计;b、可视化交底,方案可行性论证;c、多专业设计协同,协调;d、冲突/碰撞检查;e、管线综合布置;f、机电综合管道图和结构预埋预留图;g、模型量统计;h、虚拟漫游及动画制作等。
Q2、若万达轻资产把BIM工作都交给我们我们将如何实施。 一 前期策划
1、成立专业BIM小组建立组织架构
图1组织架构图
2、制定部门工作职责
部门名称
工 作 职 责
接收施工图设计模型,对合约范围内的施工图设计模型进行必要的校核和调
总包BIM团队
整,完善成为施工深化设计模型,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更新,保持适用性,成为施工过程BIM模型。统筹管理各分包方BIM团队施工深化设计模型和施工过程模型,方便各专业间模型互用,以及配合技术部进行图纸会审工作。 接收自身合约范围内的施工图设计模型,进行必要的校核和调整,完善成为
土建BIM团队
施工深化设计模型,并利用BIM解决可能存在的设计问题、碰撞、施工关键工艺问题等隐患,并进行校核和调整。在项目全生命期内配合总包BIM团队完成相关BIM工作
基于施工图设计模型等资料,检查各个机电专业间综合管线碰撞的同时,符合整体管线净高,并进行必要的校核和调整。对于涉及其他承包单位的问
机电安装BIM团队
题,向总包BIM团队提交相关碰撞检查报告、机电管线综合优化报告。基于施工深化设计BIM模型,针对设备机房,进行设备和管线的综合碰撞检查,优化机房内部设备、管线,支吊架布置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校核和调整。在项目全生命期内配合总包BIM团队完成相关BIM工作
接收自身合约范围内的施工图设计模型,进行必要的校核和调整,完善成为
钢结构BIM团队
施工深化设计模型,与其他专业施工深化设计模型进行综合碰撞检查,并进行校核和调整。对于涉及其他承包单位的问题,向总包BIM团队提交相关碰撞检查报告。在项目全生命期内配合总包BIM团队完成相关BIM工作 基于幕墙施工图设计模型及图纸进行深化设计,与其他专业施工深化设计模
幕墙BIM团队
型进行综合碰撞检查,并进行校核和调整,对于涉及其他承包单位的问题,向总承包单位提交相关碰撞检查报告。在项目全生命期内配合总包BIM团队完成相关BIM工作
接收自身合约范围内的施工图设计模型,进行必要的校核和调整,完善成为
其他专业BIM团队
施工深化设计模型,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更新,保持适用性。向总包BIM团队提交自身合约范围内的施工深化设计模型和施工过程模型。在项目全生命期内配合总包BIM团队完成相关BIM工作
3、根据各专业工作内容明确人员配置:建筑5万㎡/人(不含外立面); 结构5万㎡/人(不含钢筋);机电3万㎡/人(单系统);幕墙1万㎡/人(幕墙面积);专业协调10万㎡/人;钢
结构3万㎡/人。以上人员可根据实际工期情况进行相应人员调整以满足施工需要。 4、建立文件传递交互平台,在BIM实施过程中信息的及时传递和交互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面上有较多的信息信息传递平台,实施时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以下介绍3款常用的平台,不作为推荐项目实施时可自行选择能满足项目实际需要的信息交互传递平台)
1) 爱数 EISOO
爱数是一家提供智能数据管理的云计算公司,其业务划分为私有云、托管云、公有云三大部分,组成一个端到端(含IaaS/PaaS/SaaS)的、开放的混合云。2015年IDC公布的《中国备份一体机市场预测与分析,2014-2019》报告显示,2014年爱数在备份一体机市场份额为24.0%,连续三年蝉联备份一体机市场中国品牌第一。(以上数据来自于网络)
2)鲁班 LUBANSOFT
鲁班软件是一家专注建造阶段BIM技术项目级、企业级解决方案研发和服务的供应商。公司成立于1999年,由行业资深专家杨宝明博士创建于上海张江软件园。16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以期成为中国建造BIM领航者,推动中国建筑业进入智慧建造时代,努力成为占全球50%的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以上数据来自于网络)
3)BIM360
6
Autodesk 360 是一个可以提供一系列广泛特性、云服务和产品的云计算平台,可随时随地帮助客户显著优化设计、可视化、仿真以及共享流程。(以上数据来自于网络)
5、根据项目特点与业主要求制定相应的BIM应用流程
图2 BIM应用总体流程图
6 制定项目BIM实施总体计划
编号 1
BIM准备
任务描述
时间计划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备注
1.1. 制定项目BIM实施目标
1.2 制定项目BIM实施详细分工计划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1.3 组建BIM团队 1.4 建立BIM IT环境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融人项目各个管理活动 随工程进度不断进行集成 按照各专业管理计划进行 按照各专业管理计划进行 按照各专业管理计划进行 按照各专业管理计划进行 实时进行 协商确定时间节点
2 深化设计
2.1 机电深化设计
2.2 钢结构深化设计 2.3 幕墙深化设计 3
施工组织设计
3.1 接收(创建)模型
3.2 施工进度模拟与优化 3.3 施工平面布置模拟优化 3.4 重点施工方案模拟与优化 4
施工过程管理
4.1 模型信息集成 4.2 进度管理
4.3 成本管理 4.4 技术管理 4.5 现场管理 4.6 多方协同 5
竣工验收
7、会议制度
在项目例会上,BIM工作列为讨论议项。BIM工作包含项目实施BIM应用过程中在团队建设、软硬件配备、工作流程、协同工作等相关工作内容。BIM工作在例会上的议程包括: 1. 2. 3. 4.
对上一次例会中关于BIM工作要求落实情况的检视; 本例会中出现的BIM问题及落实解决要求; 对下一阶段BIM工作的要求; 其他关于BIM的工作。
项目里程碑节点时,召开专项BIM工作会议,对BIM工作进行相关内容的讨论和决议: 1. 2. 3. 4. 5. 6. 7. 8. 9. 10.
项目总承包管理BIM实施方案审议; 各专业分包方招标文件编制时; 主要专业承包单位进场时; 工程重大里程碑节点开始及结束时; 主体结构完工封顶时; 幕墙安装工程完工时;
各机电主要设备、管道安装完成时; 各机电系统调试完成时; 全系统系统联动调试完成时; 工程整体竣工时。
二 BIM应用实施
一、冲突检测及三维管线综合 1 目的和意义
冲突检测及三维管线综合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各专业模型, 应用 BIM 软件检查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碰撞,完成建筑项目设计图纸范围内各种管线布设与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和竖向高程相协调的三维协同设计工作,以避免空间冲突, 尽可能减少碰撞, 避免设计错误传递到施工阶段。 2 数据准备
1) 各专业模型。 3 操作流程
1)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整合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模型,形成整合的建筑信息模型。 3)设定冲突检测及管线综合的基本原则,使用 BIM 软件等手段,检查发现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冲突和碰撞。编写冲突检测及管线综合优化报告,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后调整模型。其中,一般性调整或节点的设计优化等工作,由设计单位修改优化;较大变更或变更量较大时,可由建设单位协调后确定优化调整方案。
4)逐一调整模型,确保各专业之间的冲突与碰撞问题得到解决。
注: 对于平面视图上管线综合的复杂部位或区域,宜添加相关联的竖向标注,以体现管线的竖向标高。
冲突检测及三维管线综合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如图。
图3 冲突检测及三维管线综合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图
4 成果
1) 调整后的各专业模型。模型深度和构件要求详见附录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各专业模型内容及其基本信息要求。
2) 优化报告。报告中应详细记录调整前各专业模型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记录冲突检测及管线综合的基本原则,并提供冲突和碰撞的解决方案,对空间冲突、管线综合优化前后进行对比说明。其中,优化后的管线排布平面图和剖面图,应当反映精确竖向标高标注。
二、竖向净空优化 1 目的和意义
竖向净空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各专业模型,优化机电管线排布方案,对建筑物最终的竖向设计空间进行检测分析,并给出最优的净空高度。 2 数据准备
1) 冲突检测和三维管线综合调整后各专业模型。 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确定需要净空优化的关键部位,如走道、机房、车道上空等。
3) 在不发生碰撞的基础上,利用 BIM 软件等手段,调整各专业的管线排布模型,最大化提升净空高度。
4) 审查调整后的各专业模型,确保模型准确。
5) 将调整后的建筑信息模型以及相应深化后的 CAD 文件,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 其中,对二维施工图难以直观表达的结构、构件、系统等提供三维透视和轴测图等三维施工图形式辅助表达,为后续深化设计、施工交底提供依据。 4 成果
1) 调整后的各专业模型。模型深度和构件要求详见附录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各专业模型内容及其基本信息要求。
2) 优化报告。报告应记录建筑竖向净空优化的基本原则,对管线排布优化前后进行对比说明。优化后的机电管线排布平面图和剖面图,应当反映精确竖向标高标注。
三、虚拟仿真漫游 1 目的和意义
虚拟仿真漫游的主要目的是利用 BIM 软件模拟建筑物的三维空间,通过漫游、动画的形式提供身临其境的视觉、空间感受,及时发现不易察觉的设计缺陷或问题,减少由于事先规划不周全而造成的损失,有利于设计与管理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辅助设计与方案评审,促进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投标、报批与管理。 2 数据准备
1) 整合后的各专业模型。 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将建筑信息模型导入具有虚拟动画制作功能的 BIM 软件,根据建筑项目实际场景的情况,赋予模型相应的材质。
3) 设定视点和漫游路径,该漫游路径应当能反映建筑物整体布局、主要空间布置以及重要场所设置,以呈现设计表达意图。
4) 将软件中的漫游文件输出为通用格式的视频文件,并保存原始制作文件,以备后期的调整与修改。
4 成果
1) 动画视频文件。动画视频应当能清晰表达建筑物的设计效果,并反映主要空间布置。
四、施工深化设计 1 目的和意义
施工深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深化后建筑信息模型的准确性、可校核性。将施工操作规范与施工工艺融入施工作业模型,使施工图满足施工作业的需求。 2 数据准备
1) 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 2) 设计单位施工图。
3) 施工现场条件与设备选型等。 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施工单位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与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根据自身施工特点及现场情况,完善或重新建立可表示工程实体即施工作业对象和结果的施工作业模型。该模型应当包含工程实体的基本信息。
3) BIM 技术工程师结合自身专业经验或与施工技术人员配合,对建筑信息模型的施工合理性、可行性进行甄别,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同时,对优化后的模型实施冲突检测。
4) 施工作业模型通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相关顾问单位的审核确认,最终生成可指导施工的三维图形文件及二维深化施工图、节点图。
施工深化设计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如图
图4 施工深化设计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图
4 成果
1) 施工作业模型。模型应当表示工程实体即施工作业对象和结果,包含工程实体的基本信息, 并清晰表达关键节点施工方法。
2) 深化施工图及节点图。 施工图及节点图应当清晰表达深化后模型的内容, 满足施工条件,并符合政府、行业规范及合同的要求。
五、施工方案模拟 1 目的和意义
在施工作业模型的基础上附加建造过程、施工顺序等信息,进行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并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对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方案审核的准确性,实现施工方案的可视化交底。 2 数据准备
1) 施工作业模型。
2) 收集并编制施工方案的文件和资料,一般包括: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图纸、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要求、可调配的施工资源概况(如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资料等。 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根据施工方案的文件和资料,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定义施工过程附加信息并添加到施工作业模型中,构建施工过程演示模型。该演示模型应当表示工程实体和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机械的运行方式、施工方法和顺序、所需临时及永久设施安装的位置等。
3) 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对施工作业模型进行施工模拟、优化,选择最优施工方案,生成模拟演示视频并提交施工部门审核。
4) 针对局部复杂的施工区域,进行 BIM 重点难点施工方案模拟,生成方案模拟报告,并与施工部门、相关专业分包协调施工方案。
5) 生成施工过程演示模型及施工方案可行性报告。 施工方案模拟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如图
图5 施工方案模拟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图
4 成果
1) 施工过程演示模型。 模型应当表示施工过程中的活动顺序、相互关系及影响、施工资源、措施等施工管理信息。
2) 施工方案可行性报告。 报告应当通过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并记录不可行施工方案的缺陷与问题。
六、构件预制加工 1 目的和意义
工厂化建造是未来绿色建造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 BIM技术提高构件预制加工能力,将
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建筑质量等。 2数据准备
1 )施工作业模型。
2 )预制厂商产品参数规格。 3 )预制加工界面及施工方案。 3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与施工单位确定预制加工界面范围,并针对方案设计、编号顺序等进行协商讨论。 3 )获取预制厂商产品的构件模型,或根据厂商产品参数规格,自行建立构件模型库,替换施工作业模型原构件。建模应当采用适当的应用软件,保证后期可执行必要的数据转换、机械设计及归类标注等工作,将施工作业模型转换为预制加工设计图纸。
4 )施工作业模型按照厂家产品库进行分段处理,并复核是否与现场情况一致。 5 )将构件预装配模型数据导出,进行编号标注,生成预制加工图及配件表,施工单位审定复核后,送厂家加工生产。
6 )构件到场前,施工单位应再次复核施工现场情况,如有偏差应当进行调整。 7 )通过构件预装配模型指导施工单位按图装配施工。 构件预制加工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如图
图6 构件预制加工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图
4 成果
1) 构件预装配模型。 模型应当正确反映构件的定位及装配顺序, 能够达到虚拟演示装配过程的效果。
2) 构件预制加工图。 加工图应当体现构件编码,达到工厂化制造要求,并符合相关行业出图规范。
七、虚拟进度与实际进度比对 1 目的和意义
基于 BIM 技术的虚拟进度与实际进度比对主要是通过方案进度计划和实际进度的比对,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实现对项目进度的合理控制与优化。 2 数据准备
1) 施工作业模型。
2)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资料及依据。 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将施工活动根据工作分解结构( WBS)的要求,分别列出各进度计划的活动( WBS工作包)内容。根据施工方案确定各项施工流程及逻辑关系,制定初步施工进度计划。
3) 将进度计划与三维建筑信息模型链接关联生成施工进度管理模型。
4) 利用施工进度管理模型进行可视化施工模拟。检查施工进度计划是否满足约束条件、是否达到最优状况。 若不满足,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优化后的计划可作为正式施工进度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报建设单位及工程监理审批,用于指导施工项目实施。
5) 结合虚拟设计与施工( VDC)、增强现实( AR)、三维激光扫描( LS)、施工监视及可视化中心( CMVC)等技术,实现可视化项目管理,对项目进度进行更有效的跟踪和控制。
6) 在选用的进度管理软件系统中输入实际进度信息后,通过实际进度与项目计划间的对比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的偏差, 分析并指出项目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对进度偏差进行调整以及更新目标计划,以达到多方平衡,实现进度管理的最终目的,并生成施工进度控制报告。
虚拟进度与实际进度比对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如图
图7 虚拟进度与实际进度比对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图
4 成果
1) 施工进度管理模型。 模型应当准确表达构件的外表几何信息、施工工序、施工工艺及施工、安装信息等。
2) 施工进度控制报告。报告应当包含一定时间内虚拟模型与实际施工的进度偏差分析。
八、工程量统计 1 目的和意义
从施工作业模型获取的各清单子目工程量与项目特征信息,能够提高造价人员编制各阶段工程造价的效率与准确性。 2 数据准备
1) 施工作业模型。 2) 构件参数化信息。
3) 构件项目特征及相关描述信息。 4) 其他相关的合约与技术资料信息。 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针对施工作业模型,加入构件参数化信息与构件项目特征及相关描述信息,完善建
筑信息模型中的成本信息。
3) 利用 BIM 软件获取施工作业模型中的工程量信息,得到的工程量信息可作为建筑工程招投标时编制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格的依据,也可作为施工图预算的依据。同时,从模型中获取的工程量信息应满足合同约定的计量、计价规范要求。
4) 建设单位可利用施工作业模型实现动态成本的监控与管理,并实现目标成本与结算工作前置。 施工单位根据优化的动态模型实时获取成本信息, 动态合理地配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资源。
工程量统计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如图
图8 工程量统计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图
4 成果
1) 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应当准确反映实物工程量,满足预结算编制要求,该清单不包含相应损耗。
九、设备与材料管理 1 目的和意义
运用 BIM 技术达到按施工作业面配料的目的,实现施工过程中设备、材料的有效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 数据准备
1) 施工作业模型。 2) 设备与材料信息。 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在施工作业模型中添加或完善楼层信息、构件信息、进度表、报表等设备与材料信息。建立可以实现设备与材料管理和施工进度协同的建筑信息模型。其中,该模型应当可追溯大型设备及构件的物流与安装信息。
3) 按作业面划分,从建筑信息模型输出相应的设备、材料信息,通过内部审核后,提交给施工部门审核。
4) 根据工程进度实时输入变更信息,包括工程设计变更、施工进度变更等。输出所需的设备与材料信息表,并按需要获取已完工程消耗的设备与材料信息、以及下个阶段工程施工所需的设备与材料信息。
设备与材料管理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如图
图9 设备与材料管理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图
4 成果
1) 施工设备与材料的物流信息。 在施工实施过程中, 应当不断完善模型构件的产品信息及施工、安装信息。
2) 施工作业面设备与材料表。 建筑信息模型可按阶段性、区域性、专业类别等方面输出不同作业面的设备与材料表。
十、质量与安全管理 1 目的和意义
基于 BIM 技术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是通过现场施工情况与模型的比对,提高质量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并有效控制危险源,进而实现项目质量、安全可控的目标。 2 数据准备
1) 施工作业模型。 2) 质量管理方案、计划。 3) 安全管理方案、计划。 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根据施工质量、安全方案修改、完善施工作业模型,生成施工安全设施配置模型。 3) 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视化功能准确、清晰地向施工人员展示及传递建筑设计意图。同时,可通过 4D 施工过程模拟,帮助施工人员理解、熟悉施工工艺和流程,并识别危险源,避免由于理解偏差造成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
4) 实时监控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情况,并更新施工安全设施配置模型。
5) 对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在建筑信息模型中通过现场相关图像、视频、音频等方式关联到相应构件与设备上,记录问题出现的部位或工序,分析原因,进而制定并采取解决措施。同时,收集、记录每次问题的相关资料,积累对类似问题的预判和处理经验,为日后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供依据。 质量与安全管理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如图
图10 质量与安全管理 BIM 应用的操作流程图
4 成果
1) 施工安全设施配置模型。模型应当准确表达大型机械安全操作半径、洞口临边、高空作业防坠保护措施、现场消防及临水临电的安全使用措施等。
2) 施工质量检查与安全分析报告。施工质量检查报告应当包含虚拟模型与现场施工情况一致性比对的分析,而施工安全分析报告应当记录虚拟施工中发现的危险源与采取的措施,以及结合模型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十一、竣工模型构建 1 目的和意义
在建筑项目竣工验收时,将竣工验收信息添加到施工作业模型,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以保证模型与工程实体的一致性,进而形成竣工模型,以满足交付及运营基本要求。 2 数据准备
1) 施工作业模型。
2) 施工过程中修改变更资料。 3 操作流程
1) 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时,应当检查施工作业模型是否能准确表达竣工工程实体,如表达不准确或有偏差, 应当修改并完善建筑信息模型相关信息,以形成竣
工模型。
3) 所需的竣工验收资料宜通过 BIM 软件导出或自动生成。 4 成果
1) 竣工模型。 模型应当准确表达构件的外表几何信息、材质信息、厂家信息以及施工安装信息等。其中, 对于不能指导施工、 对运营无指导意义的内容, 不宜过度建模。
2) 竣工验收资料。 资料应当通过模型输出,包含必要的竣工信息,作为政府竣工资料的重要参考依据。
附录1 模型精度说明:
L1、方案设计模型细度
与传统二维方案设计阶段所要求的设计深度相对应。模型构件仅需表现对应建筑实体的基本形状及总体尺寸,无需表现细节特征及内部组成;构件所包括的信息应面积、高度、体积等基本信息,并可加入必要的语义信息。
L2、初步设计模型细度
与传统二维方案设计阶段所要求的设计深度相对应。模型构件应表现对应的建筑实体的主要几何特征及关键尺寸,无需表现细节特征、内部构件组成等;构件所包含的信息应包括构件的主要尺寸、安装尺寸、类型、规格及其他关键参数和信息等。
L3、施工图设计模型细度
与传统二维施工图设计阶段所要求的设计深度相对应。模型构件应表现对应的建筑实体的详细几何特征及精确尺寸,应表现必要的细部特征及内部组成;构件应包含在项目后续阶段(如施工算量、材料统计、造价分析等应用)需要使用的详细信息,包括:构件的规格类型参数、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性能参数及技术要求等。
L4、施工深化设计模型细度
与施工深化设计需求对应。模型应包含加工、安装所需要的详细信息,以满足施工现场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为施工专业协调和技术交底提供支持,为工程采购提供支持。
L5、施工过程模型细度
与施工过程管理需求对应。模型应包含时间、造价信息,足以满足施工进度、成本管理需求。 L6、竣工验收模型细度
与工程竣工验收需求对应。模型应包含(或链接)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资料,以及工程洽商、
设计变更等文件。
L7、运维管理模型细度
与建筑运维管理需求对应。面对运维管理需求,如:空间管理、设备管理、应急管理等,模型做对应的简化和调整,模型应包含(或链接)持续增长的运维信息,作为运维效果评估分析的基础资料
附录2 文件夹分类:
BIM_Workshop 00_GNRL 01_GRID 02_Family 03Standards 04Templates 05Titleblocks 01_ARCH 01_Attach 02_MOD 01_Phasas1 02_Phasas... 03_Other 04_Link 存放内容说明 项目工作标准、规则、族、图框、轴网等 公用轴网 族文件 标准文档 样板文件 图框文件 建筑专业文件夹 外部参照文件(*.dwg *.jpg等) 模型文件 阶段设计模型 参考资料等其他技术文档 建筑专业模型链接 成果图纸输出文件 阶段成果图纸 结构专业文件夹 暖通专业文件夹 给排水专业文件夹 强电专业文件夹 弱电专业文件夹 其他专业文件夹 效果图片文件夹 图片文件夹 动画漫游文件夹 模型链接文件 轻量化文件夹 03_Publish 02_STRU 03_MECH 04_PLUM 05_ELEC 06_TELE 07_... 11_Media 01_Rendering 02_Animation 12_Link Files 13_Light weight 01_Phasas1 02_Phasa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