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2 水与人的亲近 文/滕星 摘要:水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水培育地球人类的生命、城市和文明,成为不同文化的发祥之地,繁衍出灿烂的丈化,中 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然也与其作为母亲河的长江黄河相辅相成,而中国古代聚落遗址和古村落的环境空间特点,同样 也体现出水与人的亲近才是人类理想的居住模式。 关键词:四大文明古国,人类理想居住模式,和谐共生 从原始人类的居住选址到现代城市的繁华,从园林理水到都 市景观的艺术设计都与水密切相关。《玄中记》中载遘天下之多者 水也,浮地载天,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其与人类息息相 关,对人类的生存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有着重要 意义。并且,随着环境问题的国际化、全球化,作为支持一切生命 系统的水及水环境,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将其视 为第二生命。 纵贯古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把自己国土上流淌的河 流比作自己的母亲,是这些的河流培育了那里的生命、城市和文明, 也哺育着那里的人类,成为不同文化的发祥之地,繁衍出灿烂的文 化。在人类文明史中所出现的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例外的都诞生于 大河流域,并且这些流域的历变也直接决定着这些古代文明的历史 演进和发展。世界其他 期文化的代表,他们也都在富饶的水域陪 伴下熠熠生辉,照耀着后人。 尼罗河造就了古埃及农业的高度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 社会分工不断加强,也带动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古埃及的文学作品、 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建筑艺术以及科学技术、包括天文学等方面 都已经十分发达。其中,让人深刻铭记的代表作就是屹立于尼罗河 河畔的史诗般古建筑奇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它是埃及文明的 象征与丰碑。 而两河流域则孕育了西亚文明,创造了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 一的“空中花园”,至今仍让人称赞。古代西亚不仅在建筑上卓有成 就,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也都处于相当先进的行列,还有著名的 汉谟拉比法典,《一千零一夜 故乡巴格达至今还有许多以其故事 为题材的雕塑吸引着游人。两河文明的灿烂还影响了近五千年历史 的波斯文化,即公元前伊朗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汉朝的张骞出 使西域,曾派副使访问过在波斯的故地所建立的中亚大国安息。安 息国王优礼相待并派使者回访中国,丝绸之路也因之由安息连接地 中海东岸及古罗马等地,成为贯通欧亚大陆的经济文化纽带。明朝 的郑和也曾两度访问过波斯。两河流域如今还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 石油生产地,不仅为西亚而且为世界大部分国家提供了宝贵的能源 财富。 印度是最具代表性的古代文明国家之一,它也是一个大河对 文明萌生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影响的例证。恒河和印度河不仅沐浴 了印度的宗教信仰,而且还推动了沿岸宗教建筑艺术的发展,伊斯 兰建筑艺术的明珠泰姬陵就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壮举。 黄河是我们国家的国魂、性格与象征。从中华文明史的演变 来看,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自远古到北宋前就已 经形成,自尧、舜、虞而至,夏、商、周三代以及秦汉、隋唐和北 宋都先后在黄河流域建立都城。历史上,我国六大古都的一半如长 安、洛阳、开封均建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还是几代帝王的都城所 在地。从大量的出土青铜器、牙雕、玉石器和10多万版的甲骨书契 可见早在3000年前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十分发达,当时 的殷商王朝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共称为世界三大文化中心 汉书、 沟洫志》记载道:“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足 以证明黄河流域在我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和重要 性。发展至今,黄河流域仍强烈的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快速、 持续健康发展。与黄河一样,长江一直被历代人们赞颂,与黄河一 样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两大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江流域物华天 宝,资源富足,集“天府之国”、“鱼米之乡”和“人间天堂”为一 体,贯穿中国西东,并将全国几十个重镇名城串在一起,成为全国 继黄河流域之后的又一重要经济带和文明家园。长江流域文化中分 别以著名的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巴蜀文化为典型代表,对中华文化 的整体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次,我们再来总结古代聚落遗址和古村落的环境空间的特 点,其大多是依山傍水,靠近水源。究其原因,是因为近水依山,生 活生产方便,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中国传统聚落受中国早期的大地有 机自然观的影响,认为大地是一个有机的自然整体,人必须融人自 然,融于水。俞孔坚在1990年运用心理统计的方法对人们理想居住 地的景观模式作了一个调查,被调查对象是不同背景的具有中等以 上教育水平的中国公民。结果发现他们之间具有较为普遍一致的审 美偏好,如图所示(见附录),理想居住地的景观无一例外的将水及 水环境直接融入到人类的生产活动环境中,这与水在人类文化形成 过程中所占重要地位是完全吻合的,这种理想居住地与古代村落的 环境空间同出一撤。以徽州为 徽州的古村落可以作为古代村落 的一个代表。根据清同治辛未年刊《黟县志、艺文志》所描述:“黄 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傍槛流”,“山擒佛席起,溪水入庭流”,那 种“背山而水,或枕山临流,或依山跨水,而且开见山,槛外是水, 家家户户都有山水相伴”的村落环境在徽州实为平常,其中黟县的 宏村则因水而闻名,并因其独特的山水组景被国外游人赞誉为“世 界上最美的村庄之一”。该村依托雷岗山,山上古木参天,被抬高水 位的牛泉河引入村内,以九曲十八弯流经街巷和人家,成为天然自 来水。村中心的月塘,如一面明镜,将周围的崇祠建筑映得格外引 人注目。 再深入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古村落的地域差异比较分析,我 们可看出,不论华东地区还是华南地区,华中、西南、华北这些村 落的选址和形式几乎都是以山水为伴。在江南水乡地区,许多村镇 聚落临水而建,聚落形态因其河道的流向、形状和宽窄变化而各异, 多随河流两侧排列呈带状分布,河道的曲折蜿蜒,变化多姿也给沿 河的村落形态创造了丰富的景观观赏感受和环境审美对象。河道上 穿梭往来的小舟与两岸的袅袅炊相映成辉,诗情画意甚浓。正如宋 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说:“以山水为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 云为神采”建构的系统。这些都无不体现出水与人类的亲近和重要。 附录:统计心理学的理想居住模式图(俞孑L坚) 243 大学一年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文/1王尧,2王洪威 摘要:大学一年级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一步,对学生一生都具有重大导向作用。高等学校在新生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本文在分析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了一年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若干建议和思考。 关键字:教育管理模式,大学一年级,新生 一、研究背景 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1、生活自律方面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重要衔接点,是 年级不能马上适应大学生活,无法融入学校当地文化。大部 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之一,如何完美地 实现这一过渡,对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作家柳青所说 分的学生都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父母,离开多年熟悉的生活 的“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却常常仅有几步,特别是当 环境,他们进入大学后不习惯于集体的生活方式,同时,各地的文 人年轻的时候。”对于大学生来讲,大学一年级就是这紧要的一步。 化生活、风俗习惯存在着差异,从而也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不 因此,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管理模式就越发显 适应。当新生面对幻想中的大学与自身目前的种种不适应相去甚远 得重要起来,它有利于提升对大学一年级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时,他们会产生对大学生活环境的迷茫和困惑。 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漉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大学生 2、学习方式方面 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等。本文希望通过 学生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在内容和性质上与高中阶段的学习差异 分析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大学一年级学 较大,属于更为高深的范畴,相应地,要求新生在学习方式上一定 生教育的有效管理模式,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要采用全新的,即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它更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也 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思想生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是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学习方式。同时,它也要求学生积极主 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讲,步人大学,他们要学会如何独立地 动地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往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对 生活,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是学生进入社会化过程的开端。 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讲,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需要这种学习方式,这 例如不能接受老师一节课讲几 而大部分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独立能力、自我调节控制能力相 就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上出现了困惑,对较低,因此,他们要花费很长时间来适应大学生活,才能完成从 十页的速度;课余时间较多,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等等,甚至部分 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目前,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存在的问 学生产生学习紧张焦虑情绪、厌学情绪等。 理想居住地景观 A … 、典型描述 “居室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 抱”,“眼前是草地和宽阔的水 选中率% 参考文献: 余谋昌《生态伦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9 吴良镛 关于人居环境科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一 0 j≮≥器 B 一 面,白鸭戏水草地上有许多花,水中有 使人感到心旷神 ,72.4 1999 怡”,“一条小路穿过水域通向 对岸的树丛,可以游泳草地上可以休息,曲折幽深,水中 ,郑国铨《水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8 王翊亭等((环境学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 9 8 5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 7 l0.3 林中可以散步” 水在房子和山之间,远可观山 ?。 丘及树林,近可观水中之倒 影,一条小路过桥之后,通向 ≤ 山林。 刘昌明等《今日水世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0 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8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一条小路穿过树丛,曲折幽 5.7 深,来到一水面,开阔舒畅。 挚 D “我想让我的小屋背靠山 丘”,“我想屋前有片树 林………‘我想屋前有片小小 的空地,我可以尽情的活动”, “我想道路弯弯,爬过山丘, 通向外部世界”,“最好有清清 3.4 薯 其他 的小溪从门前流过”。 8.2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