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旅游业在职员工培训现状及对策
[摘 要]随着尤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增长迅猛,旅游从业人员数量聚增,培养一批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尤溪旅游推向世界的基石。本文就以当前我县旅游业在职员工培训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为我县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旅游业;在职员工培训;现状;对策
一、尤溪县旅游企业及在职员工培训发展现状 (一)旅游企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位交通条件的改善,尤溪旅游业被摆上了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围绕打造“朱子文化城”发展战略和建设“海西朱子文化和生态休闲旅游胜地”目标,从2008年开始,连续八年把旅游业列为全县“十大重点产业\"之一进行培育,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努力挖掘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潜力,狠抓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有旅行社10家、星级旅游饭店2家、“农家乐”餐馆140多家,涉旅企业100多家,旅游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旅游产业链初现雏形。
(二)在职员工培训现状。目前,我县在旅游业员工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组织的培训,如全省、全市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市
1
导游员年审培训等;二是全县景区讲解员培训班等;三是各旅游企业对本企业从业人员进行的培训,内容包括普及性的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如员工入职培训、厨师培训、餐饮培训、导游员培训等;四是各级各类旅游协会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培训;五是劳动部门进行的岗位培训。随着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队伍扩大,接受旅游员工培训的人次逐年增高,到2014年旅游从业人员全年接受各类旅游员工培训达850人次。
2015年8月对我县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4类旅游企业的691名已培训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同时走访了部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调查结果对于反映我县旅游业在职员工教育培训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尤溪县旅游业员工教育培训情况调查表 其中:管项 目 总计 理人员 旅游饭店 旅行社 旅游景区 车船公司 506 26 114 25 50 4 12 2 以下 142 2 5 0 50岁 以上 316 24 97 25 48 0 12 0 及以下 431 18 108 24 以上 52 5 6 1 23 3 0 0 25岁 25—50岁 高中、中专大专 本科 以上 0 0 0 0 研究生备注:本表调查旅游饭店2家,旅行社2家,旅游景区4家,旅游车船公司1家。
二、尤溪旅游业在职员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业员工自身素质较低。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县旅游业员工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专业技能和专业
2
水平较低,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二)对员工培训存在盲目性.尤溪旅游是正在兴起的后发之县,对在职员工的培训没有经验可循,每年旅游行政部门要求的培训对他们而言只是“纸上谈兵\",把往年培训计划稍作修改就算完成培训,新入职的员工也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学习,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有些旅游企业是在顾客发生投诉或发生事故后,才想到对在职员工要培训,试图通过临时培训来弥补服务缺陷和解决问题。有些旅游企业发现缺失某专业人才时,首先想到的是招聘,而不是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导致员工整体素质难以提升,旅游人才大量流失.
(三)对员工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利润逐渐缩小,旅游企业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对在职员工的培训因为无法立竿风影地见到效益,被认为是可有可无,因此这几年企业很少搞什么培训。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旅游团队急剧下滑,旅行社经营困难,更没精力再去为员工培训,浪费财力。加上我县旅游业没有建立专门的培训基金,员工培训经费相当低.
(四)对员工培训内容一成不变。上至中高层管理者,下至基层员工,主要的培训方式都只有入职培训和在岗培训两种,脱产培训和社会教育培训所占的比例很小。作为一线员工最为关键的行业性、专业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系统的学习和专门的培训,这就导致我们的在职人员,无法进一步实现自身能力的突破,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内涵。而
3
具体工作岗位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以及基础的社会、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无法落到实处,从长远看,这将成为我们县旅游业致命的硬伤。
(五)对员工培训考核简单划一.注重落实员工培训的同时,配套的考核机制也是必不可缺的,这样才能将培训内容真正的质化。传统培训内容和模式的沿用,导致员工培训活动往往倾向于走过场,最终流于形式.过于单一的考试形式,无法根本考查培训员工真实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际应用能力,无法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也无法有效监督培训质量,更不能正确评估培训效果。无法真实的反馈员工学习掌握到的信息量,自然不能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就必然导致培训工作的无针对性。与此同时,过于简单的考核形式,使员工们都能轻松应对,毫无压力可言,自然动力寥寥,真实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针对我县的旅游业在职员工培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培训目标。旅游企业在创办、经营、管理、服务的过程中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要改变以往以导游、宾服人员等旅游一线从业人员为重点培训对象的模式,将培训对象重点放在中高层管理人员。一是旅游企业应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结合起来,采取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为旅游业培训一批有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二是旅游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系统,包含旅游业务知识的培训、当地传统文化的培训、业务开发的培训和服务礼仪方面的培训等等。来优化员工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水平、
4
提高自身素质,使之更加迎合尤溪“千年古县”的文化传承.
(二)增加培训经费.旅游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在职员工的培训,旅游企业应加大对在职员工的培训,增加培训经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培训基金,对我县急缺的旅游人才进行免费或低费培训,对我县旅游业在职员工,根据其培训计划的经费需求与企业当年的盈利状况,旅游企业将经费划入培训基金.做好培训前的摸底预算工作,保证每个在职员工的权益,只有将培训经费投入加大,才有可能实现培训的目的,才能满足我县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丰富培训内容。在现有培训的基础上,拓宽在职员工培训的面。横向上来说,在既定目标的指导下,培训内容不能仅局限在简单的景点知识,专业用语,职业道德等方面,应该更具层次感和多元化,可以把我县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培训当中,令培训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适时开展景点现场授课、技能比武,来提升员工沟通、应变、驾驭能力和职业素养。纵向上来说,要积极尝试改革和创新,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等培训形式,积极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如根据行业培训需求,在旅游企业开展分层次、分岗位、分类别的“点菜式”培训,既增强教育培训吸引力,又提高掌握业务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渗透性。培训内容除了要能满足当前任务需求,帮助员工各方面成长,给予其极大提升以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应该结合我县旅游业长远发展的目标进行考虑.
5
(四)注重培训结果。明确了培训目标和内容后,却不注重培训结果,无疑是虎头蛇尾,终将前功尽弃。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对培训结果的验收自然也不能只是走走过场,这既是为了不浪费培训资源,也是对员工负责,对我县整个旅游事业负责.因此在检测结果方面,除了基本的笔试考试外,还可以加入口试答辩,临场模拟检测,如突发事件处理等内容。除了考核形式多元化,考核结果等级评估化也是一个不错的能激励员工更加重视培训的方法,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中,切实提高自身能力,为我县的旅游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就目前而言,我县旅游业的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其完善的空间还是很大的。面对发展如此迅猛的行业,员工的培训应采取多样化、实质性的培训,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以适应旅游业发展新形势的需求,为我县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参与文献:
[1]谢玥.旅游业在职员工培训问题研究.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2012
[2]大连旅游业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2013 [3]李志刚.旅游业员工在职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2010
6
[4]伏梅.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7):151.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