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教学方式探讨
逻辑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思维科学。学好逻辑学 , 对于提升思维能 力 , 开发智力 , 增强逻辑论证与反驳力度 , 乃至交际能力 , 都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但因其抽象难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望而生畏 , 知难而退 为此,作为逻辑学教师 , 就应该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教 学方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逻辑知识的 积极性。
一、对比教学法
对比就是把两个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 , 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 , 以便对事物进行界定和区分 , 以达到全面、准确、深刻地认识 事物本质及特征的目的。在逻辑学教学中 , 我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开展 对比教学。一是把逻辑学的相关知识同汉语语言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对比。大家都知道 ,逻辑和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 , 思维的逻辑形式 和语言形式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命题和推理的存有和表达 , 要借助语词和语句 ,离开了语词和语句 , 概念、命题和推理也就无法生 存,更无从表达 ,而这些语词、语句等语言知识 ,对学生来说已十分熟悉。 因此,逻辑教师在讲解学生较为陌生且又很抽象的逻辑知识时 , 若能与 学生比较熟悉且已掌握的汉语语言知识结合起来 , 将大大有助于学生理 解和掌握新知识。比如 ,任何概念都要用语词表达 , 汉语中的实词一般 表达概念 ,而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 任何命题都要用语句来表达 ,陈述句 和反诘句都表达命题 ,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达命题。简单 命题用单句表达 ,复合命题用复句表达 , 汉语中的并列复句、递进复句 和转折复句表达联言命题 , 选择复句表达选言命题 , 假设复句表达假言 命题。再如 , 推理是由语句或句群表达 , 汉语中一般用“因为”、“所 以”、“因此”等关联词来表达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因此 , 我们可 根据汉语语言标志来判定命题和推理的种类 , 既方便又快捷。
通过这种对比 , 可以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尽快地理解和掌握逻辑知 识,从而打消其畏难情绪 , 增强学好逻辑学的信心。二是就逻辑知识本
身而言,凡是学生们学习中难以区分 ,容易混淆的问题 ,均可采用对比教 学法。例如在学习逻辑规律时 , 学生们容易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混淆, 我运用对比教学法进行讲授。首先指出其共同点为三者都是保证 思维确定性的规律。若是将三条规律表达成三个复合命题 , 同一律表达 为“如果A,那么A ,(符号表示为AyA),矛盾律表达为“并非-A并且 非A. ” (符号表示为z(ACzA)),排中律表示为“A或者非A (符号表示 为ADzA),那么通过真值表法,我们可以证明三个复合命题之间是等值的。 不同点为:
保证思维确定性的角度不同。同一律是从正面表达一个思想的自身同 一;矛盾律则从反面指出既肯定又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 ; 排中律又进一 步指出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假。此外 , 还可从三者各自的内容、 适用范围、逻辑错误的表现形式、作用等方面进一步做出区分。通过 对比, 找到三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学生对三者的认识也就加深了。 还有如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 反对关系与矛盾关系 , 反证法与归谬法 等问题的讲授都可使用此法。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印象更为 深刻, 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明显增强。
二、趣味吸引法
逻辑学知识较抽象 , 学生们往往难以理解。如果此时教师在讲授中单 纯讲逻辑理论知识 , 那么必然会使学生感到单调
枯燥 , 索然无味 , 不利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 甚至走向一个难学— —不学——更难学的恶性循环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其学 习兴趣, 我采用了趣味吸引法教学 ,即在教学中用有趣的故事 ,名人佳作 , 真实的案例和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学生身边的一些实例来讲 授相关的逻辑学理论知识 , 例如, 在讲授二难推理时 , 引用元朝姚燧写的 一首曲子中的四句:“欲寄君衣君不还 ,不寄君衣君又寒 , 寄与不寄间 , 妾身千万难。”还有范仲俺的名篇《岳阳楼记》之中:“士大夫或处 江湖之远 , 或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 则忧其君 ; 居庙堂之高 , 则忧其 民, 是进亦忧 , 退亦忧。”在讲授命题与语句的关系时运用了“名落孙 山”的典故 ;在讲授三段论第二格的用途时 ,引用《三国演义》中《诸 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等等。运用趣味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们在轻松愉 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抽象的逻辑学知识 , 同时也可使学生感到逻辑学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感到逻辑学不是抽象空洞的教条 , 而是对人 们说写和掌握新知识大有用场的思维工具 , 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性, 主动性的目的。
三、置疑引导法
针对逻辑课内容较多 , 而课时相对较少的实际情况 ,同时也为了让学生 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 ,养成独立思考 , 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 我采用了置疑引导教学法。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下一节课 将要学习的内容 ,巧妙地设置疑难 , 然后利用下课前《— 1”分钟向学生 置疑,引发学生思考 ,在下一节课讲授时 ,再由教师来排疑解难 ,从而使 学生获得新知识。这种方法可以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它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 ,而且更能锻炼和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讨论式教学法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 , 针对学生学习中较难理解 , 较易混淆 , 分歧较多 的知识点 ,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当然 , 此方法亦不拘一格 , 既可专门组织 一次讨论课 , 也可在讲授中出现较大分歧时 ,随即进行讨论。例如 , 在讲 授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之后 ,我给学生出了十道习题 , 让学生指出命 题中划线部分的语词 , 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 ,表达集合概念 ?还是在非集 合意义下使用 , 表达非集合概念 ?其中对以下两个命题中的“人民”概 念,分歧最大,争论激烈。命题为:A,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 真正动力;B,在我们国家里,人民享有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 用社会主义纪律约束自己。归纳起来有四种意见:第一种认为两命题 中的“人民”概念均为集合概念 ;第二种认为两命题中的“人民”概念 均为非集合概念;第三种认为A命题中的“人民”为集合概念,B命题中 的为非集合概念;第四种认为A命题中的“人民”概念为非集合概念,B 命题中的为集合概念。经过讨论 , 结合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分的 标准以及分析语词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 , 最终全班取得了共识 , 第三种
意见是准确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思维 , 促使其积极主动思考 有助于学生之间交流思想 ,探讨问题,并可相互启发 ,明确知识。
五、辩论式教学法
学习逻辑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 , 为了突出逻辑课的实用性 ,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我采用了辩论式教学法。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学生 掌握了一定的逻辑知识之后 , 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辩 论活动。例如 ,在讲授了论证与反驳的知识后 , 我组织了一次辩论活动 , 辩题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辩 论
中 , 学生们运用学过的论证与反驳的相关知识 , 如直接论证、间接论 证等论证方法和例证反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二难反驳,归谬反驳等反驳方法。正反双方你来我往 ,唇枪舌战,十 分激烈。通过辩论 , 学生们既明白了事理 , 又熟练地掌握了论证及反驳 的常用方法。与此同时 , 学生的普通话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 的培养和锻炼。因为这种方法与大学生喜好争辩 , 富有激情的个性相符 合, 所以深受学生欢迎 ,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逻辑学教学中 , 以上五种教学方法既可单独使用 , 也可综合使用。但 不管使用何种教学方法 ,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应始终坚持理论性、 知识性,突出实用性,强化趣味性的教学思想。只有将这一思想贯穿于 整个教学过程 , 才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调动学生学习逻辑学 的积极性 ,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逻辑学教学方式探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