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23-01-21 来源:客趣旅游网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注入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

A以讲授法为主 B.强调教师主导作用

C.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容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D.教学缺少提问

5.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6.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 )。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7.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8.(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A.人口的性别结构 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的文化结构 D.人口的阶级结构

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17.(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夸美纽斯 B.苏霍姆林斯基 C.加里宁 D.马卡连柯18.学生的个别差异给教师劳动造成了(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9.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20.“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是( )。

A.赞科夫 B.瓦•根舍因 C.布鲁纳 D.保罗•朗格朗

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命题,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对的打“勾”;错的打“叉”。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 )

2.学校有专职教师,有各种设备,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必定无疑的。 ( )

3.现在世界各国一般都说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目的也有共同的一面。 ( )4.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 ( )

5.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不能听任学生自由地独立自主地活动,教师必须时时紧紧跟着,以防出现差错。 ( )

6.新形势要求学校思想品德工作必须把重点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 )7.教学具有教育性。 ( )

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即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 )9.发展智力和掌握知识有联系,但不同步。 ( )

10.教育对象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完成了某一道德行动,即表明他已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 ( )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学 2.人的发展 3.教育 4.教学方法 5.讲授法

四、简述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第3、4小题各4分,共20分)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2.简述教学的任务。

3.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4.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五、论述题(任选一题做答,每题10分,共20分)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2.试述以教为主教学程序的具体环节,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B 3. C 4.C 5.C 6.C 7.D 8.B 9. 10.D

11.C 12.A 13.A 14.C 15.D 16.D 17.C 18.B 19.A 20.B二、判断题(共20分)

1.× 2.√ 3.× 4.× 5.× 6. √ 7.√8.√ 9.√ 10.×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诞生到生命结束,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变化的全过程。

3.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们的知识或技能,发展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即指学校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阶级或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4.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5.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

读、讲解三种方式。

四、简述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第3、4小题各4分,共20分) 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3.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1)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 (2)引导学生勤奋学习; (3)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五、论述题(共20分)

1.(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

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4分)

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④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4分)

①忠诚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 ④为人师表

2.(1)①备课②上课③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④课外辅导 ⑤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生必须答出具体的内容方能得全分 (每小点各1分,共5分) (2)结合自己理解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教育代表作是(   )

A.《教育论》 B《普通教育学》 C 《人是教育的对象》D《教育漫

话》

2.人类历史上曾出过的“狼孩”事例,说明了( )

A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B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C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 D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于( )

A.《论语》B.《说文解字》C.《孟子》D.《四书集注》4.普通中学双重任务是

A 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

C 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 D培养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5.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的教育论著是( )A.《论语》B.《孟子》C.《学记》D.《师说》6.初中生生理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

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脑重增大C 心脏增大增厚D性成熟

7.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关系,这是因为

A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B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C 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能力 D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具有的8.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9.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 教育学生学好功课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了解和研究学生

10.提出“教育即社会”,“教育无目的论”等教育主张 的是( )A 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夸美纽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由 所决定;而教育的性质则主要由 所决定。

2.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 社会必须予以保护的国民们教育。

3.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在一定年龄阶段内, 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  的特征。

4.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与评价。它包括两个方面。一

是 ,二是 。

5.教育学是研究  和 ,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 、 、 。

7.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史存在两种错误理论,一是 起源论;一是 起源论。

8.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命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二是 三是 。

9. “春风化雨”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法;老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法。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步骤是一确立班集体的 ,二选择和培养 ,三培养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四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

A. 学校教育 B生活教育 C社会教育 D业余教育 E家庭教育2、前苏联后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其著作有( )

A.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B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C 马卡连科《教育诗》 D凯洛夫《教育学》 E斯米尔诺夫《心理学》3、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A. 教育即生活 &

nbsp; B学校即社会 C教育为主导 D课堂中心论 E从做中学 4、世界近代教育史上西方著名的教育家和论著有( )

A. 洛克的《教育漫话》 B卢梭的《爱弥儿》 C斯宾塞的《教育论》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E.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其论著有( )A.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B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C.朗格朗德《终身教育引论》D.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E.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教育 2.教学 3.教育目的 4.课程 5.德育

五、解答题:(每题8分,共21分)1.简述教师职业角色多重性的表现。2简述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3. 德育的意义是什么?六、论述题:(共14分)

联系实际说说,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答案:1.C 2.D 3.A 4.C 5.C 6.D 7.B 8. A 9.D 10.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力,政治经济基础 2国家 3身体和心理 4品德认识  品德评价 5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6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7生物起源 心理起源  

8学生是人,学生是发展这的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9情景陶冶 榜样示范  

10工作目标  领导核心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ACE 2. D 3. ABE 4. ABCDE 5. ABCD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门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所积累的文明成果的一种认识活动。3.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4. 课程:课程的含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传授进程。

5.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五、简解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案要点:

⑴传道者的角色;⑵智能开发者的角色;⑶管理者的角色;⑷榜样角色;⑸父母或监护人的角色;⑹朋友的角色;⑺研究者的角色。2.答案要点:

⑴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⑵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⑶重视能力的培养。⑷重视个别差异。

3.⑴德育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⑵德育是年轻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⑶德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需要。五、论述题:(共16分)答案要点:

⑴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⑵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⑶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

⑷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受锻炼得发展。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关于教育的产生主要有四种学说,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起源说、__________起源说、__________起源说和社会生活需要起源说。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一般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4. 教学过程既是_____________过程,又是_____________的过程。5.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________和______的分配。6. 智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和___________,发展学生智力________的教育活动。

7. 教育学的科学发展阶段是指_________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科学化的道路,使教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8。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_________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9.我国教育内容由_________构成。_________是学校的中心工作。10.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_________ ,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校教育始于__________。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教育过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

A.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状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B. 教育要求 D.教育影响

3.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4.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 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5.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

6.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__________。

A. 各门文化课 B思想品德课 C 课外活动 D.少先队工作

7.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A. 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8.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 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9.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A. 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10.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三种教学计划。

A. 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C.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培养

11.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    )环境。A. 宏观的 B间接的 C一般的 D. 特殊的

12.(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 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开放教学 D.电化教学

1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

A. 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技术教育 D.初等教育

14.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

A. 理论加实践 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C读书加劳动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15.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把发展(    )的责任交给地方。

A. 基础教育 B中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16.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有的(    )乃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条件。

A.生物性和社会性 B.生物性和阶级性 C.历史性和阶级性 D.受教性和可教性

17.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

A. 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18..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A. 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B.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19.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    )。

A. 讲解 B讲读 C讲述 D讲演

20.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入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 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课的结构 2教育目的 3课程 4.教学 5. 德育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2.通常我国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主要遵循哪些原则?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物 心理 劳动 2.遗传 环境 教育 3.说明 本文 4.一种特殊的认识 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5. 顺序 时间分配

6.技能训练 智力 7.马克思主义 8.修业年限 9.德、智、体、美、劳 教学

10.夸美纽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B 3.C 4.B 5.C 6.A 7.B 8.B 9.D 10.C 11.D 12.A 13.C 14.D 15.A 16.D 17.C 1 8. D 19.C 20.C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2.教育目的就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3.课程广义上说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所获得的全部经验,即为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份量和过程的总和。狭义上的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具体教学科目。

4.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5.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 答:因为:(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2. 我国德育的基本原则有: (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2)言行一一致原则;

(3)正面引导原则; 4)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5)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6)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7)照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特点的原则。五、论述题(共24分)答题要点:

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1)对事业无私奉献; (2)对学生,真诚热爱;

(3)对同志,团结协作; (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2.(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4.注入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 )。

A以讲授法为主 B.强调教师主导作用

C.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容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D.教学缺少提问5.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6.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 )。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7.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8.(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A. 人口的性别结构 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的文化结构 D.人口的阶级结构

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 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 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6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6÷2=8(人) 16÷4=4(人),16÷1=16(人),16÷8=2(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17.(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夸美纽斯 B.苏霍姆林斯基 C.加里宁 D.马卡连柯18.学生的个别差异给教师劳动造成了(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9.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20.“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是( )。

A.赞科夫 B.瓦•根舍因 C.布鲁纳 D.保罗•朗格朗

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命题,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对的打“勾”;错的打“叉”。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 )

2.学校有专职教师,有各种设备,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必定无疑的。 ( )

3.现在世界各国一般都说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目的也有共同的一面。 ( )4.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 ( )

5.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不能听任学生自由地独立自主地活动,教师必须时时紧紧跟着,以防出现差错。 ( )

6.新形势要求学校思想品德工作必须把重点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 )7.教学具有教育性。 ( )

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即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 )9.发展智力和掌握知识有联系,但不同步。 ( )

10.教育对象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完成了某一道德行动,即表明他已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 ( &n; )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学 2.人的发展 3.教育 4.教学方法 5.讲授法

四、简述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第3、4小题各4分,共20分)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2.简述教学的任务。3.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4.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2.试述以教为主教学程序的具体环节,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四(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B 3. C 4.C 5.C 6.C 7.D 8.B 9. C 10.D

11.C 12.A 13.A 14.C 15.D 16.D 17.C 18.B 19.A 20.B二、判断题(共20分)

1.× 2.√ 3.× 4.× 5.× 6. √ 7.√8.√ 9.√ 10.×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诞生到生命结束,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变化的全过程。

3.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们的知识或技能,发展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即指学校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阶级或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4.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5.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四、简述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第3、4小题各4分,共20分) 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3.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1)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 (2)引导学生勤奋学习; (3)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五、论述题(共20分)

1.(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

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4分)

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④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4分)

①忠诚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 ④为人师表

2.(1)①备课②上课③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④课外辅导 ⑤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生必须答出具体的内容方能得全分 (每小点各1分,共5分)

(2)结合自己理解

* 评分注意:学生的回答只要分析合理, 就可以酌情给分。(共5分)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五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于( )

A.《论语》 B.《说文解字》 C.《孟子》 D.《四书集注》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的教育论著是( )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3、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 )A伯拉图的《理想国》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斯宾塞的《教育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4、一般认为,教育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伯拉图的《理想国》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斯宾塞的《教育论》 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5、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伯拉图 B夸美纽斯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6、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A华生 B斯金纳 C霍尔 D孟禄

7、世界上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8、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 )

A 教育的阶级性 B教育的社会性 C教育的生产性 D教育的科学性9、所谓教育要素是指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 )

A.最基本的因素 B所有因素   C一般因素 D特殊因素10、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教育的( )A普遍性 B特性 C目的性 D方向性

11、人类教育赖于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社会生产 B人口质量 C自然环境 D政治因素12、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13、人的发展是指人的(C)的发展。

A.社会性 B.智力 C.身体和心理 D.个性14、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A.霍尔B.高尔登C.华生D.洛克

15、我国现在实行的是( )义务教育制度。A.6年 B.5年 C.8年 D.9年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A.1991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17、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从事智力的劳动B.从事体力的劳动C.接受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8、当代中国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个性教育 D.特长教育19、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布鲁纳 C.克伯屈 D.怀海特20、实用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杜威D.夸美纽斯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教学的辅助形式有

A.作业 B.参观 C.个别教学 D.讲座 E.辅导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9.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

A.教育场地 B.教育者 C.教育管理 D.受教育者 E.教育影响10.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的( )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饿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恶论

三、是非题(判断下列命题,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对的打“勾”;错的打“叉”。每小题1分,共11分)

1.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 )

2.学校有专职教师,有各种设备,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必定无疑的。 ( )

3.现在世界各国一般都说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目的也有共同的一面。 ( )4.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 ( )

5.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不能听任学生自由地独立自主地活动,教师必须时时紧紧跟着,以防出现差错。 ( )

6.新形势要求学校思想品德工作必须把重点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道德

思维和判断能力。 ( )7.教学具有教育性。 ( )

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即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 )9.发展智力和掌握知识有联系,但不同步。 ( )

10.教育对象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完成了某一道德行动,即表明他已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 ( )

11.我国中小学美育过程中通过艺术手段进行教育是指通过音乐课和美术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 )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说服法 2.人的发展 3.教育结构 4.教学方法 5.讲授法五、简述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6分,第3、4小题各4分,共19分)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2.简述教学的任务。 3.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4.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六、论述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共25分)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2. 试析产生男女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及其教育策略。参考答案 (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D 5.D 6.D 7.C 8.B 9.A 10.B

11.A 12.B 13.C 14.D 15.B 16.C 17.D 18.B 19.B 20.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CDE 2.ACD 3.ACDE 4.ABDE 5.ABC 6.ABCE 7.ACE 8.BDE 9.BDE 10.BDE三、判断题(共11分)

1.× 2.√ 3.× ; 4.× 5.× 6. √ 7.√8.√ 9.√ 10.× 11.√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2.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诞生到生命结束,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变化的全过程。

3.教育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4.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5.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五、简述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6分,第3、4小题各4分,共19分) 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3.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1)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 (2)引导学生勤奋学习; (3)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六、论述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共25分)

1.(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4分)

A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B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C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D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4分)A忠诚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严于律己 D为人师表

2. (共10分)产生男女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有多方面:⑴生理因素;⑵传统观念的影响;⑶学校教育的不足。因此,学校和教师应有的态度是:

⑴要树立正确的观点,既要承认性别差异,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各自的特点,又要明确男女学生智力发展可能达到的高度是相同的。关键是教育要切合学生实际,有效促进其发展。

⑵各阶段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时期,要切实把握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做到扬长补。

⑶要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得深入,使男女学生都有远大理想,富有社会责任感,自立、自强,不因某一阶段成绩不佳而气馁。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原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3.注入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 A.以讲授法为主 B.强调教师主导作用

C.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容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D.教学缺少提问

4.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5.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 )。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6.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7.(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A.人口的性别结构 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的文化结构 D.人口的阶级结构

8.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9.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是对教育上的( )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

A.自然性与社会性 B.受动性与能动性 C.共性与个性 D.方向性与现实性

10.“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霍尔 C.高尔登 D.洛克11.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新学制的时间(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8年12.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 B.智力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D.体力与能力 13.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 )制约的标志。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C.文化传统 D.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14.不属于社会公益劳动的项目是( )。

A.打扫校园 B.植树造林 C.拥军优属 D.帮老助残

15.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16.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 )。

A.基础 B.延伸 C.补充 D.提高17.(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夸美纽斯 B.苏霍姆林斯基 C.加里宁 D.马卡连柯18.学生的个别差异给教师劳动造成了(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9.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20.“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是( )。

A.赞科夫 B.瓦•根舍因 C.布鲁纳 D.保罗•朗格朗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其论著有(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C.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D.卢梭的《爱弥儿》 E.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2.学校的产生一般需要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B.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 C.脑、体劳动的分离 D.教育经验的积累 E.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3.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教育的价值取向 B.教育的内容 C.学校课程的结构 D.教育的方法 E.教材的编排 4.教育的本体功能是( )。

A.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B.经验和人才的选择 C.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

D.人的培养 E.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5.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指(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顺序性 D.平衡性 E.互补性6.教育目的具有( )作用。

A.导向 B.评价 C.激励 D.规范 E.选择7.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活动课程 B.核心课程 C.潜在课程  D.融合课程 E.广域课程

8.课程计划主要由( )几部分组成。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E.学周安排

9.美育的内容包括( )几个方面。

A.艺术美 B.文学美 C.自然美 D.社会美 E.科学美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以下权利( )。A.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C.按时获取工资报酬 D.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E.参加进修和其他方式的培训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义务教育:2.教育目的:3. 学科课程:

4. 教师的职业道德:5.课程计划: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如何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2. 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3. 简述德育的任务。

4. 简述实用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 试述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2. 从各国教育表现出的总特征看,教育现代化有何表现?参考答案(六)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C 5.C 6.D 7.B 8A 9.C 10.D

11.C 12.A 13.C 14.A 15.A 16.A 17.C 18.A 19.A 20.B二、多项选择题

1.ACE 2.ABCD 3.ABCDE 4.BCD 5.ABCD 6.ACE 7.CDE 8.ABCDE 9.ABC 10.A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是通过法律对某年龄阶段的儿童实行的强制性的由国家、学校和家庭保障予以的教育。

2.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3. 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限期。

4.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为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

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5.课程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首先,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有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主动学习,富有主观能动性地参与教育活动,也可拒绝某种教育要求,他是有主观思想认识,有自身选择的。

其次,学生是在掌握知识、提高认识的过程中,同时与老师、同学进行着情感交流,培养积极情感,既是教育内容,又是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另外,人类社会成员都是有个性特征的,每个学生同样有个性。人人有个性既是客观存在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⑴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⑶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成长。⑷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

3.⑴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⑵使学生具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⑶形成学生活泼开朗的个性和良好的意志品质。⑷形成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4.实用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

⑴他们认为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在儿童的生活经验中包括了各方面的知识。

⑵学校课程应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与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以活动为中心,依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建立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依据学科知识体系和社会需要进行。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⑴教育的自身状况。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

⑵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⑶家庭环境的效应。表现在家长的职业类别、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气氛、家长的期望水平等方面。⑷社会发展状况。它包括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

传统和民族心态、公民整体素质等方面。

2.⑴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教育现代化的宏观表现是教育必须首先适应社会的现代化。一方面,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来确定人的现代素质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教育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与社会的其他方面现代化协调,不能抛开本国的社会现代化的规划和现实来笼统谈教育现代化。

⑵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等一系列具体内容。

⑶从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追求看,教育现代化要通过自身的现代化进而实现教育的普及化、国际化、民主化、法制化、个性化、多样化、整体化、终身化等价值追求和具体目标。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七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每空1分,共20分)1.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四种学说,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起源说、__________起源说、__________起源说和社会生活需要起源说。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一般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4. 教学过程既是_____________过程,又是_____________的过程。5.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________和______的分配。6. 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___________,学校教育始于__________。

7. 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_________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8. 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_________和_________。9.对于学校教育来说,_________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10.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_________ ,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1分)1.注入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    )。

A.以讲授法为主 B.强调教师主导作用

C.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容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D.教学缺少提问

2.教育过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

A.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状 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C.教育要求 D.教育影响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4.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

A.各门文化课 B.思想品德课 C.课外活动 D.少先队工作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A.顺序下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7.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9. 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C.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培养

10. 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是对教育上的( )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 A.自然性与社会性 B.受动性与能动性 C.共性与个 D.方向性与现实性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6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6÷4=4(人) 16÷2=8(人),16÷1=16(人),16÷8=2(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4.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5.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

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6.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17.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18.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19.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 )。

A.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B.经验和人才的选择 C.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

D.人的培养 E.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    )。

A.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B.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C.发展速度的不匀衡性

D.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E.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3.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4.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 E.终身性和未来性5. 理解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的关系的正确观点应该是(    )。

A课外教育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B课外教育工作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C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可以互相取代 D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可以互相补充

E课外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教育: 2.教学方法 : 3.课程: 4.说服法: 5. 德育过程:五、简答题(任选3题做答,每小题7分,共21分)

1. 通常我国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主要遵循哪些原则?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3.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六、论述题(任选1题做答,共13分)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2. 试述以教为主教学程序的具体环节,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七) (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物 心理 劳动 2.遗传 环境 教育 3.说明 本文 4.一种特殊的认识 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5. 顺序 时间分配 6.中、小学教育 奴隶社会

7.修业年限 8.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9.教学 10.夸美纽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1分)

1.C 2.B 3.B 4.A 5.C 6.C 7.A 8.B 9.C 10.C

11.C 12.A 13.C 14.D 15.A 16.D 17.A 18.B 19.C 20.B 21.C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CDE 2.ACD 3.BCDE 4.ACDE 5.ABDE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们的知识或技能,发展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指学校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阶级或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

动的方法。

3.课程广义上说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所获得的全部经验,即为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份量和过程的总和。狭义上的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具体教学科目。

4.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5.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我国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言行一一致原则;正面引导原则; 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照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特点的原则。

2. (1)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 (2)引导学生勤奋学习; (3)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3.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4.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六、论述题(共13分)1. (共13分)答题要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2分)。(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意义是:(每小点各1分,共3分)

A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B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C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学生必须答出具体的内容方能得全分(每小点各2分,共8分) A对事业无私奉献;B对学生,真诚热爱; C对同志,团结协作; D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2. (共13分)答题要点:(1)*学生必须答出具体的内容方能得全分(每小点各2分,共10分)①备课 ②上课 ③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④课外辅导 ⑤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结合自己理解(共3分)评分注意:学生的回答只要分析合理,就可以酌情给分。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八)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其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凯洛夫 D克鲁普斯卡娅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3.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教育目的受( )

A 文化传统的制约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制约 C 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发展学生智力 C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D 教书育人

5.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

6.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可能的是( )

A 机器大工业生产 B社会主义制度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全面发展教育

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反映了师生关系的哪些个特点?( )

A 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辨证统一8. 班主任进行家长工作的最重要方式是( )

A家庭访问B召开家长会 C 建议书面联系 D打电话9.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 )

A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的三结合

C 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的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英国教育学家洛克的代表作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代表作是 。

2.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和 。

3.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 和 。

4.陶冶教育的方式主要有 、 和艺术陶冶三种。

5.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可分为 计划、 计划以及某些具体活动计划。 ,三培养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四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6. 目前,我国在课程管理方面,实行的是国家、 、 三级课程管理。

7.学校德育要进行主旋教育,主旋律教育主要指爱国主义教育、 、 。

8.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起着 作

用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成长起 作用。9.倡导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的教育家是 却代表作是 。

10.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方式有:互相访问、 、 组织家长委员会和举办家长学校。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德育2.学科课程论3.个人本位论4.教学大纲: 5.教育目的

四、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4.试论教育的直观性原则?五、论述题:(本题共同2题,1题10分,2题16分,共26分)

1.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其能动作用是如何体现的。2.试述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并对几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评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A 6A 7C 8B 9A 10D二、填空题:

1.《教育漫话》 《德国教师指南》2..创新精神 实际能力(可互换)3. .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可互换)4.人格感化 环境陶冶(可互换)5.学期 阶段或月和周(可互换)6. 地方 学校

7.集体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 8.承上启下的桥梁 关键9.布鲁纳 《教育过程》10建立通讯联系 召开家长会三、名词解释:

1.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2.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

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限期。3.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这种理论对反对神学、封建对人的禁锢,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上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排斥社会对教育和对人制约的观点是错误的。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

4. 教学大纲: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依据。

5.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四、简答题1. 因为: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 1)说理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实践锻炼法 (4)陶冶教育法 (5)指导自我教育法 (6)品德评价法 3.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会上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涵义: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之间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这一原则是在总结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根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的,它的提出也是由学会上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一是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二是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三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五、论述题

1.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人,是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人。

2. (1)社会依据:一是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二是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人的依据:从人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的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

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九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课堂教学 2课的结构 3教学方法 4道德认识 5.课程标准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4.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5.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6.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

A.加强德育工作B.确立教育目的C.设计课程体系D.选择教学方法7.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概括了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A.乌申斯基B.加里宁C.马卡连柯D.赞科夫8.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9.教育者运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B.榜样示范C.陶治教育D.指导自我教育10.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 )

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B.促进学生学的过程

C.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nb D.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给教师的建议》的作者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_____;结构主义学说的倡导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家_____。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_____法和_____法。3.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_____性和_____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5.学校教育制度简称_____,它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_____。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_____年;1958年我国学制改革确定了“_____”的办学方针。

7.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和教学相长。

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_____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_____教育。

9.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_____性和_____性。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俗语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因此,用体罚去整治学生也是可以的。 ( )

2.上课是学校里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 )

3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脱离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 )。

4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的过程 ( ) 。5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 ( )

6.技巧是反复练习,达到熟练化,自动化程度的技能。通常说: “熟能生巧”,熟是巧的基础,巧是熟的结。 ( )7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是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 )

8.每一节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一个教学原则。 ( )9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 )

10 .现场教学是经常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2.学校德育的任务是什么?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怎样正确地看待学生?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简要说明这一德育过程规律。六、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举例论述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总要求。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1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形式。

2.课的结构:指一节课所包含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相互关系。

3.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或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4.德育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5. 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

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依据。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A 3.D 4.D 5.D 6.B 7.C 8.A 9.B 10.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苏霍姆林斯基 布鲁纳2.演示 参观 3.带好班级 教好学生 4.顺序阶段 5.学制 总体系 6.1951 两条腿走路 7.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 8.思想 道德品质(或道德) 9.灵活 实践四、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错误2正确3.正确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错误9.正确10错误五、简答题答案要点:每小题6分,共24分。

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2分)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2分)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2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2分)

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2分)  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2分)

3.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2分)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2分)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分)

4.知指品德认识,情指品德情感,意指品德意志,行指品德行为习惯。(2分)

  知、情、意、行之间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知是基础,行是关键。(2分)

  在具体德育工作中,可有多种开端,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顺序。(2分)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本题满分13分。

(1)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1. 教学任务。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不同,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2分)2. 教学内容。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不同,以及具体教学内容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分)3. 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认识特点、知识水平等年龄特征。(2分) 举例论述。(2分) (2)运用教学方法的总要求: 1.综合性。要求教学方法本身不仅能完成具体教学任务,而且应有利于能力和品德发展,并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1分)2.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不拘泥于书本教条。(1分)3.创造性。要求教师在把握现

有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造。(1分)   举例论述(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