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科护理学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2023-01-21 来源:客趣旅游网
 内科护理学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知识点

1. 食管的三个狭窄:①第一个狭窄位于食管入口处,也就是食管咽喉部位。②第二个狭窄位于食管和左主支气管分叉处。③第三个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食管的三个狭窄也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2. 食管是咽喉到胃的肌性管道,没有浆膜层,食管病变容易扩散到膈肌。

3. 胃的外分泌腺主要有贲门腺、泌酸腺和幽门腺,其中泌酸腺分布在胃底和胃体。

4. 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盐酸可以激活胃蛋白酶原变成胃蛋白酶,胃为胃蛋白酶的生物活性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内因子是维生素B12肠道吸收的必须因子。

5.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6.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球部是消化性溃疡的好发部位,胆总管和胰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

7.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小肠内消化是整个食物消化的主要阶段。小肠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食物在其中停留时间长,且食物已经被消化到适于吸收的小分子面积,这些都为小肠的吸收创造了有利条件。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使食物得以分解,营养物质被吸收。

8. 回盲括约肌的作用:使得回肠内容物间歇进入大肠,延长其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还有活瓣样的作用,阻止大肠内容物倒流。

9. 幽门梗阻呕吐宿食;低位肠梗阻有粪臭味;急性胰腺炎频繁剧烈呕吐,呕吐胃内容物甚至胆汁;上消化道出血时呕吐物棕褐色甚至鲜红色。 10. 小肠疾病疼痛在脐周;大肠疾病疼痛在下腹;急性胰腺炎中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或阵发性加剧,并向腰背部呈放射。 11. 胃炎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 12.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直接损害胃黏膜。 13. 慢性胃炎最主要病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4.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胃酸、胃蛋白酶)而形成的溃疡。最常见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消化性溃疡好发于男性。十二指肠溃疡(DU)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GU)多见于中老年。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 15.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

16. 消化性溃疡典型临床特征:①慢性过程②周期性发作③节律性上腹痛,与进食有关。 17. DU和GU疼痛比较:①GU:餐后半小时-1(餐后痛),上腹部偏左疼痛,少有午夜痛,进食-疼痛-缓解。②DU:餐后3-4小时(饥饿痛或空腹痛),脐周或偏右疼痛,多有午夜痛,疼痛-进食-缓解。 18.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无症状性溃疡常以出血和穿孔为首发症状;老年人溃疡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复合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并存;幽门管溃疡容易发生幽门梗阻、出血、穿孔。 19. 消化道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出血引起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量。 20. 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是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 HP检查非侵入性方法常用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侵入性检查中胃粘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也是HP检测的“金标准”之一。 21. 消化性溃疡降低胃酸的药物包括抗酸药(氢氧化铝、铝碳酸镁)和抑酸药(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22. 常用的护理诊断/问题:①疼痛:腹痛,与胃酸刺激溃疡面,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有关。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疼痛导致摄入量减少及消化吸收障碍有关。③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有关。④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消化性溃疡病病因及预防知识。⑤潜在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23. 抗酸药餐后1-2小时或者临睡前服用、片剂嚼服,乳剂摇匀,不宜与奶制品及酸性饮料食物同服;H2受体拮抗剂餐中、餐后或者睡前顿服,与抗酸药应该间隔1小时以上,静脉用药速度不能过快。 24.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多病因引起,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炎症,有终身复发倾向。主要类型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25.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局限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反复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直肠和乙状结肠最常见。 26. 活动期肠粘膜充血、水肿、粘膜脆弱,易出血,灶性出血。黏膜及黏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出现大片溃疡活动期标志为白细胞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慢性期慢性反复发作过程中出现炎性息肉;粘膜不断修复与破坏瘢痕形成导致肠腔狭窄。 27. 并发症中中,毒性巨结肠以横结肠最为严重,结肠扩大结肠袋消失。 28. 内镜检查:多从直肠开始呈现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充血、水肿、糜烂、溃

疡、脓性分泌物,黏膜血管纹理模糊、假息肉、桥状黏膜,结肠袋消失或变钝。 29. 肝硬化是一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假小叶的形成是金标准。 30. 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晚期常常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 31. 乙型肝炎病毒是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炎一般不发展为肝硬化。慢性酒精中毒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病因。 32. 蜘蛛痣和肝掌的出现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33. 正常门静脉压力为5-10mmHg,当门静脉压力持续>10mmHg称为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为腹水、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脾大。 34.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腹水的形成机制包括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加和淋巴液生成过多。 35. 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肝性脑病。 36. 肝硬化病人限制水钠的摄入,每日摄入钠盐500-800mg,水限制在1000ml左右。 37. 利尿剂常用保钾利尿剂联合排钾利尿剂,利尿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 38. 排放腹水加输入白蛋白,用于顽固性腹水治疗,每放1000ml腹水输注白蛋白8g,易于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39. 大部分肝性脑病由各型肝硬化以及门-体分流手术引起。 40. 肝性脑病分期:0期(潜伏期)没有行为或者性格的异常,只有在心理测试和智力测试的时候有轻微异常;1期(前驱期)轻度精神异常、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正常。2期(昏迷前期)以嗜睡、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为主,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扑翼样震颤明显,脑电图异常。3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病人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4期(昏迷期)病人神志完全丧失不能被唤醒。 41.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胆道疾病,西方国家以大量饮酒多见。 42. 腹痛是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 43.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和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等引起的出血。 44. 上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一般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占循环血量的20%病人表现呕血和黑便。

45.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有消化道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胃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