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上unit1教案

2022-01-30 来源:客趣旅游网


课题 年级 计划授 课时间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 第一课时 六年级 4、5 科目 英语 执教人 课型 刘环 新授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难点 实际授 未按计划授4.5 课时间 课原因阐明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on foot,by bike,by bus,by train。 2.能够听、说、认读短语:by plane,by ship,by subway。 3.能用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Canada/…?”来替换有关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并能够用句子“I go by…”进行回答。 4. 能够听懂、会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四会短语和A Let's learn部分中运用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的表达法,并能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有效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Warm---up (热身及预习展示) 师生自由问答: T: Hello, nice to meet you! Ss: Nice to meet you!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s: It's sunny! T: Can you spell \"sunny\"? Ss: Yes, S-U-N-N-Y, sunny. T:Good!What's this in English? Ss:A book. T:Yes,It's my book. T:Show me your fingers,please.Touch your nose,touch your face,touch your head...touch your foot. T:Good!Can you spell \"foot\"? Ss:Yes,F-O-O-T,foot. T:Good.This is a big foot.(出示脚的图片)Now,say after me. T:This is my foot.I have a big foot. Do you have a big foot?I can draw a foot.... T:Look,one foot,two...... Ss: Two feet. T:Good,two feet.I have two feet.How many feet do you have? How many feet can you see? These are my feet.My feet are big. T:Look! I can draw a picture.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精讲点拨)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座房子,说:This is my home..再画一所四层的大楼,为我们小学,(它们之间很近)教师画一条路,再画一个闹钟,说:"look,what time is it?”学生看后说;“It„s nine o‟clock.\"\"Good,it's time to go to school!My home is near,I go to school on foot.\"教师边说边做背书包上学的动作,同时脚踏地慢慢往前走,让学生感受句型,教师多说几遍,把句型书写在黑板上,划出词组,让学生跟读,自己体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说自己是走路上学,体会on的意思. (2)教师再画一座房子,离学校很远,说:\"Now,this is my home ,my home is here.It' s far from my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bike.(教师边说边做骑车的动作)\"把此句型写在黑板上,教读,学生体会,并介绍自己是骑车来上学. (3)教师出示几个国家的国旗(图片)问学生: T:Look,is this Japan? Ss:No,it's Canada. T:Good,how do you go to Canada? Ss:(教师拿飞机的卡片)I go to Canada by plane. 教师出示自教师行车的卡片,同时多问几位拿出别的交通工同学,让学具的卡片,放在句生感受问型中bike 的上面,句.教师书进行替换,学生说写问句,带完整的句子,I go 领学生读,to school by ship.I 师生交换go to school by 读,(多种方bus.I go to school 式读) by plane.(4)出示 train的图片,问: \"What's this in English?Oh,it's a train.train. 教师带领学 生组词造句,巩固 此单词. S1:This is a train. S2:I have a train. S3:There is a train. 以同样的方法教单词 subway 尽量让学学生进行操生当堂掌握所练,先同桌互练,学知识 再在全班表演. 学生反复造句,自由问答

同课集体备课研讨教案(第二页)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三)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拓展延伸) (1)让学生采访老师 S:How do you go to school? T:I go to school on foot. S:How do you go to Canada? T:I go by plane. 教师书写此句在黑板上,讲解省略的部分.学生补充完整省略的部分. (2)听磁带,跟读,感受语音语调. (四)Sum-up(总结) (学生互相批阅限时作业,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且反馈矫正。 板书设计 Unit 1 Lesson 1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on foot. 图画 I go to school by bike. I go by plane. 学生有效活动设计 学生练习 . The limited—time exercise (限时作业) Check and explain(检查限时作业并反馈) 学生互相批阅限时作业,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且反馈矫正。 设计意图 作业布置 学生自主练习

课题 年级 计划授 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六年级 4、5 科目 实际授 课时间 4.5 英语 执教人 课型 未按计划授课原因阐明 刘环 新授 1、能听、说、读、写四会掌握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Usually I go to school on foot. Sometimes I go by bike. 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 2、能够表述自己以何种方式上学并简单陈述原因。 重点:听、说、读、写句型: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Usually/Sometimes I go by… 难点:学生书写四会句子并能简单陈述选择某种交通方式上学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有效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重点 难点

(一)Warm---up (热身及预习展示) (1)复习上一课时对话 (2)放Let‟s sing 的歌曲 (3)预习展示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精讲点拨) Let‟s talk 教师提问学生,通过体温,一步步地呈现课文内容。并在黑板上重点板书以下单词:near (由此引出far) ususlly sometimes (由此引出 never often) 四会句子的书写 (教师在课前准备四会单词的打乱词卡) (三)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拓展延伸) 让学生把打乱的词卡的顺序排列整齐。 Group work 让学生对单词产生深刻的印象 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的情境中 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教师让学生四人一组,通过提问:How do you Group work go to school?了解同… 学用何种交通方式上(四)Sum-up(总结) 学,并鼓励学生简单阐(五)The limited—time exercise (限时述原因,如:My home 作业) is near. It‟s fast. It‟s 学生做限时作业. cheap. It‟s good (六)Check and explain(检查限时作业exercise 学生互相批并反馈) 阅限时作业,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且反馈矫正。

课题 年级 计划授 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第三课时 五年级 4、5 科目 数学 执教人 课型 孙照刚 新授 实际授 未按计划授4.5 课时间 课原因阐明 1、能够充分理解并正确朗读对话,能完成文后回答问题的练习 2、能够了解辅音/p/ /b/ /t/ /d/ 与元音/i:/ /i/的发音规则,并能读出相关例词 3、了解Good to know部分的内容,能够辨认常见的交通标志。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正确朗读对话。 难点:如何指引他人在不同地点换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到达某一目的地

同课集体备课研讨教案(第一页)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有效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Warm---up (热身及预习展示) (1)教师放C Let‟s sing部分的录音,学生跟唱。 (2)预习效果展示 。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精讲点拨) Let‟s read (1)“最佳路线”活动 教师用简笔画呈现两个情境:Bob家住在山上,山脚有一条河,河对岸有公交车站通向学校。 May家离学校很远,家附近有个地铁站,她的学校附近虽然没有地铁站,但有一条公路直通地铁站。 (2)朗读课文对话 (3)完成课后习题 (4)分角色完成对话。 (5)放课文录音。 (三)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拓展延伸) Pronunciation (1)教师先让学生听录音、认音标,再试读例词。 (四)Sum-up(总结) (五)The limited—time exercise (限时作业) 学生做发的限时作业. (六)Check and explain(检查限时作业并反馈)

学生之间围绕话题组织对话。 根据这种情况,让学生看图设计最佳上学路线,注意连词first next then 的运用。 请同学来说说他们的路线。 充分展现学生的想象力 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且反馈矫正。 (2)让学生试着将课本上的单词和图片连线。 学生互相批阅限时作业,

课题 走进军营 执教人 孙照刚 作业布置

学生自主练习 年级 计划授 课时间 五年级 4、5 科目 实际授 课时间 4.5 数学 课型 未按计划授课原因阐明 新授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 目标 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一、提出问题 学生有效活动设计 从一列队伍中确定位置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在方阵中确定事物的位置打下基础,同时为设置矛盾激发探究欲望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这节课咱们 一起去看看夏令营时同学们的训练情况吧。看,这 是小强那一队的队列,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小强 的位置吗? (出示课本情境图中小强那一列同学的队列) 学生可能说:第2二、交流问题 个、第4个、从前面数1.(出示信息窗情境图) 第2个、从后面数第4同学们这是小强全班同学的队列图,现在你能个等 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学生思考一段时间交流,可能出现的说法有: 析,要在一列队伍中确横着数,第2排第3个 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竖着数,第3排第2个 说清数的方向和第几从左数第3排第2个 个就行了。 从右数第4排第2个 从前数第2排第2个 2.教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把情境图上的每有列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数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同学互相指一指。 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情境图上的每有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学互相指一指。 同课集体备课研讨教案(第二页)

教 学 过 程 课题 走进军营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3.教师介绍: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认识数对 1.谈话:同学们,如果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同学,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点子图。(隐去人物图,出示点子图)用点子图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点子图的简洁。 2.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 3.个性化表示位置,学习“数对”这一概念。 谈话: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刚才我们用一句话描述了小强的位置,能不能想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呢? 教师介绍:小强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3,2)。数学上把这一对数叫做“数对”。 谈话: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三、展示点评 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1.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小青、小亮等) 2.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再根据数对确定是班中哪一个同学。 3.找生活中的数对。(找坐位、找楼座等) 1.展示方格图。(将圆点连起来,成为方格图) 四、检测反馈 1.自主练习1、2、3 2.自主练习6、7 3.利用所学的方向和数对的知识绘制一张你的座位图。 五、作业 观察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数对?用数对可以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 作业布置

执教人 学生有效活动设计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小强的位置。(第3列第2行) 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教室中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 2.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学生的个性化表示可能有:第3列第2行、3列2行、列3行2、3/2、3-2、3+2、2/3等 孙照刚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忆数对的抽象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回忆有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的过程,体会用数对表示事物位置的简洁,理解研究数学的方法。 在描述一列队中事物位置的基础上设置矛盾——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学生个性化表示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理解数对的过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深刻理解概念。 将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孕伏“坐标”知识。 学生自主练习 年级 计划授 课时间 五年级 4、5 科目 实际授 课时间 4.5 数学 课型 未按计划授课原因阐明 新授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 目标 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一、提出问题 学生有效活动设计 从一列队伍中确定位置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在方阵中确定事物的位置打下基础,同时为设置矛盾激发探究欲望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这节课咱们 一起去看看夏令营时同学们的训练情况吧。看,这 是小强那一队的队列,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小强 的位置吗? (出示课本情境图中小强那一列同学的队列) 学生可能说:第2二、交流问题 个、第4个、从前面数1.(出示信息窗情境图) 第2个、从后面数第4同学们这是小强全班同学的队列图,现在你能个等 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学生思考一段时间交流,可能出现的说法有: 析,要在一列队伍中确横着数,第2排第3个 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竖着数,第3排第2个 说清数的方向和第几从左数第3排第2个 个就行了。 从右数第4排第2个 从前数第2排第2个 2.教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把情境图上的每有列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数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同学互相指一指。 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情境图上的每有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学互相指一指。 同课集体备课研讨教案(第二页)

教 学 过 程 课题 走进军营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3.教师介绍: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认识数对 1.谈话:同学们,如果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同学,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点子图。(隐去人物图,出示点子图)用点子图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点子图的简洁。 2.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 3.个性化表示位置,学习“数对”这一概念。 谈话: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刚才我们用一句话描述了小强的位置,能不能想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呢? 教师介绍:小强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3,2)。数学上把这一对数叫做“数对”。 谈话: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三、展示点评 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4.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小青、小亮等) 5.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再根据数对确定是班中哪一个同学。 6.找生活中的数对。(找坐位、找楼座等) 2.展示方格图。(将圆点连起来,成为方格图) 四、检测反馈 1.自主练习1、2、3 2.自主练习6、7 3.利用所学的方向和数对的知识绘制一张你的座位图。 五、作业 观察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数对?用数对可以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 作业布置

执教人 学生有效活动设计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小强的位置。(第3列第2行) 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教室中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 2.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学生的个性化表示可能有:第3列第2行、3列2行、列3行2、3/2、3-2、3+2、2/3等 孙照刚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忆数对的抽象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回忆有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的过程,体会用数对表示事物位置的简洁,理解研究数学的方法。 在描述一列队中事物位置的基础上设置矛盾——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学生个性化表示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理解数对的过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深刻理解概念。 将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孕伏“坐标”知识。 学生自主练习 年级 计划授 课时间 五年级 4、5 科目 实际授 课时间 4.5 数学 课型 未按计划授课原因阐明 新授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 目标 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一、提出问题 学生有效活动设计 从一列队伍中确定位置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在方阵中确定事物的位置打下基础,同时为设置矛盾激发探究欲望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这节课咱们 一起去看看夏令营时同学们的训练情况吧。看,这 是小强那一队的队列,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小强 的位置吗? (出示课本情境图中小强那一列同学的队列) 学生可能说:第2二、交流问题 个、第4个、从前面数1.(出示信息窗情境图) 第2个、从后面数第4同学们这是小强全班同学的队列图,现在你能个等 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学生思考一段时间交流,可能出现的说法有: 析,要在一列队伍中确横着数,第2排第3个 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竖着数,第3排第2个 说清数的方向和第几从左数第3排第2个 个就行了。 从右数第4排第2个 从前数第2排第2个 2.教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把情境图上的每有列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数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同学互相指一指。 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情境图上的每有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学互相指一指。 同课集体备课研讨教案(第二页)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3.教师介绍: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认识数对 1.谈话:同学们,如果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同学,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点子图。(隐去人物图,出示点子图)用点子图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点子图的简洁。 2.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 3.个性化表示位置,学习“数对”这一概念。 谈话: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刚才我们用一句话描述了小强的位置,能不能想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呢? 教师介绍:小强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3,2)。数学上把这一对数叫做“数对”。 谈话: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三、展示点评 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7.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小青、小亮等) 8.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再根据数对确定是班中哪一个同学。 9.找生活中的数对。(找坐位、找楼座等) 3.展示方格图。(将圆点连起来,成为方格图) 四、检测反馈 1.自主练习1、2、3 2.自主练习6、7 3.利用所学的方向和数对的知识绘制一张你的座位图。 五、作业 观察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数对?用数对可以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 作业布置

学生有效活动设计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小强的位置。(第3列第2行) 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教室中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 2.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学生的个性化表示可能有:第3列第2行、3列2行、列3行2、3/2、3-2、3+2、2/3等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忆数对的抽象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回忆有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的过程,体会用数对表示事物位置的简洁,理解研究数学的方法。 在描述一列队中事物位置的基础上设置矛盾——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学生个性化表示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理解数对的过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深刻理解概念。 将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孕伏“坐标”知识。 学生自主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