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作业通过学习《上好课—教学策略》课程_结合实际教学中的案例_谈谈基于情感体验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4-07-22 来源:客趣旅游网
通过学习《上好课—教学策略》课程,结合实际教学中的案例,谈谈基于情感体验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作业内容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本次培训作业分三批发布,您需要完成6份作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培育的是学生的情感情怀,要要实施的是对学生“无条件的关怀”。它需要教师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和现代教育理念观,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情感修养,不断充实自己的情愫底蕴,不断强化自己的情感根基,有“把整个心灵给孩子们”情怀。通过对学生“无条件的关怀”,将仁爱润泽在教育的全过程,流淌在孩子的心田,使学生充满爱的情感环境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打下厚重的情感底色。安徽省砀山县曹庄镇魏庙小学的“编外教师”查文红在课堂上送给学生的47个吻称得上是高尚的吻,博大的爱,她传递了教师对学生的拳拳爱意,她吻在孩子们的脸上,烙在孩子的心灵,爱的情感将伴随孩子们一生。

每一位教师都去吻学生显然不切实际,但每一位教师都给予学生“无条件的关怀”是必需的。“爱”是情感教育的核心,是敞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无“爱”谈情感无异痴人说梦。

“挚爱型”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学生情感,养育学生情怀的基石。 一、创设情感化的教学情境

人的情感总是通过在一定的情境中体验而产生的,离开了情境体验的情感应是苍白的。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是使学生

对数学问题产生亲切感,激发探究欲望的催化剂。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反映学科新旧知识的联系,激起学生认知需求和诱发自主探究意识的;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和改造;有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促成学生注意、记忆、思维的凝聚,达到活动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如“6、7的加减法”的教学情境设计: 师:听,什么音乐!(播放《生日快乐》) 生: 生日快乐。

师:猜一猜,有人在过什么节日? 生:在庆祝生日。

师:生日我们每年都过,今年你几岁了? 生1:我今年6岁。 生2:我今年7岁。 ……

师:大家不是6岁就是7岁,和6、7俩兄弟真有缘,今天我们就邀请这俩兄弟和大家一起过生日,高兴吗?

生:高兴(掌声)。

师:过生日咱们要举行什么活动? 生:吃蛋糕,还有点蜡烛。

师:这是老师送给××的蛋糕(模型),(蛋糕上插上5根蜡烛),去年他过5岁生日,你猜他今年过几岁生日?(蛋糕上又插上1根蜡烛)

生:6岁。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蛋糕上有6根蜡烛就知道是6岁) 师:还可以怎么想? 生:5加上1就等于6。 ……

通过情感化教学情境的诱发,辅以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暗含期待的发问构成的宽松的、令人愉悦的教学环境,能有效调动、感染和调节学生的情感。

创设情境是实施情感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实施自主、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是“知情并行”,即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其情感品质也得到升华,而情感教育的实施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育人观的转变。新课程是一种新的生命教学,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它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改善课堂氛围,通过合作、交流、协作等活动方式,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给学生搭建好一个让他们展示自己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舞台,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时间能自主、思维不受束缚、心理放松的教学环境中,在一种无须遮盖自己情感的氛围里,有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的权利和展示劳动成果的舞台,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涌起不可言喻的美妙情感体验。

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思维训练课中,我给同学们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王大伯想用一段20米长的铁丝网围成一个长方形的鸡圈,请你帮王大伯设计一下,长和宽各取多少米时围成的鸡圈面积最大?

例题出示后,学生的探究兴趣特浓,各小组同学信心十足,课堂上呈现一派浓浓的合作探究氛围。有的用假设法、有的用枚举法、……。经过讨论、交流,通过填表观察从中找到

问题的答案。

长(米) 宽(米) 面积(平方米) 9 1 9 8 2 16 7 3 21 6 4 24 5 5 25 并由学生自己总结出:

(1)、长与宽的米数相差越少,围成的图形面积就越大。 (2)、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

教师通过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自主、合作探究功能,给学生提供了激发探究欲望的素材和自主探究的空间,促使学生思维积极、学习兴趣浓厚,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即是他们今后人生的生活及生存方式。 三、注重怡情悦性的美育熏陶

美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经历美的情感的体验,精神上产生一种喜悦和欢乐,有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促使他们心灵向善,使人真诚,走向人格的完美。同时美育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有助于在理智上获得启示,精神上得到满足和怡情悦性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完整个性与人格的塑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人的智力和技能的发展,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促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等多种功能。

数学科不论是它的从内涵和表象都承载着大量美的因素,蕴涵着丰富的美的旋律,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如:数学计算公式、运算定律呈现的简洁美和形态美;数和形(圆、轴对称图形、幻方、数阵……)中的对称美、形式美和均衡美;回文数、幸运数、神奇的莫比乌斯圈等展现的奇异美;闻名遐迩的“黄金分割法”显示的和谐美等。

数学中的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而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学生处于美的教学资源情境中会唤起他们美好的情感,长期的审美熏陶能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结构定向,对他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在数学活动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计算: 12345679×(9×1)=111111111; 12345679×(9×2)=222222222; 12345679×(9×3)=333333333; ……

12345679×(9×9)=999999999。

使学生通过 对“无8数” 神奇特性的初步探究,既切身感受到数学王国的神奇莫测、奥妙无穷,又体验到赏心悦目、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同时,精神得到丰富、智能得到开发、情感品质也得到滋养。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美育因素,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审美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重视审美感的培养。

教师应是美的种子的积极播种者。 四、倡导激励性的“绿色”评价

当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情感关怀,而以人为本的情感培育的终极目标是生命关怀。现代教育理论为我们课堂教学评价开辟了新视野,倡导的是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它要求教师要自觉实现由传统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人文情感关怀者的角色转变,要以“关心、理解、尊重、信任”为支撑点来建构我们的新教育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应顺应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注重

发挥评价激励的功能,将传统的“定向评价”侧重向情感性的“绿色评价”——“定性评价”转变;要充分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评价中赋予教师期望的积极效应。通过对学生的激励、赏识和关怀,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自信、梦想、激情和愉悦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经历维护自己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

“赏识”、 “期望”应是我们课堂教学评价的主旋律。 这是特级教师吴正宪《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1/2,接下来请你们用一张纸迅速折出1/2,并用彩笔画出来。

……

师:这位同学,请你把刚才折的拿出来。 师:(面向大家,高高举起)这是什么意思呀? 生:(好多学生抢着说)1/4。 ……

师:哎,刚才老师叫你们折多少? 生:1/2。

师:可他却折了1/4。对这件事大家怎么看,评价评价。 生:他多折了。 生:他跑题了。 生:他折错了。

生:但我认为他的做法很创新。您只教了我们1/2,他超出了您教的范围,折出了1/4。 师:终于有一个不同的声音。

生:他的想法比我们超前,是捷足先登。

师:你们想不想听听我的意见? 生:想。

师:(面向折出1/4的哪个学生)你叫什么名字? 生:王文涛。

师:我要向你深深地鞠一躬(行鞠躬礼),我真佩服你。(面向全体学生)王文涛先前已折出了1/2,后来自己又想办法折出了1/4。像王文涛这样的学习,就叫做创新性学习。王文涛现在折出了1/4,你们的手痒不痒啊?

……

面对学生的“跑题”,教师的“赏识”、“呵护”凸现了对学生情感的滋养、信念的养成及整体生命健康成长的关注。师生共同创造的正是极富情感性的课堂教学,彰显了人文情感教育的内涵。

评价应是有情物,当作春泥更护花。

情感是教育的基石,丧失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数学课堂教学如果只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脱离了情感教育,就游离了“以人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实施情感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应是我们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实践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