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3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毛泽东:“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
(1)基本动力、直接动力、一般动力
(2)建设性的方式推动社会发展
(3)破坏性的方式推动社会发展
(4)负功能 、正功能
例如:民主与矛盾。维权问题。化解这些矛盾和摩擦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
4.研究社会矛盾应当注重矛盾的复杂性。
第一,非线性。 第二,不确定性。 第三,动态性。 第四,开放性。
二、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方法论意义。
●解释经济社会形态的变迁
●确定整个社会制度的性质
●理解和说明政治活动、立法活动和各种意识形态现象
●研究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变革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决定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的战略与策略
●解释一切历史冲突
●评判一定社会的制度和政策及一定政党的主张和行为
●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以及其他领域改革的任务
●分析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选择
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
毛:“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一万年以后还是有的。一个矛盾克服了,又一个矛盾产生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总是有矛盾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它揭示的是矛盾着的双方在发展特定阶段普遍存在的关系”,
即矛盾双方的斗争处于没有发展到彼此不能共存而出现的可能状态。”
●自觉认识和自觉解决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表现,社会主义改革正是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为前提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特殊研究对象。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1.不同过程和阶段的矛盾具有特殊性。(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2.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3.如何解决当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第一,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我们要反对“马教条”
第二,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时代的特殊性,所以我们要反对“古教条”。
第三,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民族的特殊性,所以我们要反对“洋教条”。
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能站在西方的思想立场上,照搬西方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原封不动地套用西方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结论,“言必称美国”,而是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从中国现阶段的特殊矛盾出发,探讨解决矛盾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1.矛盾地位和作用具有特殊性
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性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
(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
3.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差别性、特殊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1.矛盾的性质和斗争形式具有特殊性。
社会生活中复杂多样的矛盾,按其性质和斗争形式不同,区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2.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3.研究社会矛盾应当重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新发展、新特点、新趋势。
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重视总结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经验,结合具体矛盾的特殊性,研究新的章法、新的政策、新的措施,探索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办法、新途径、新经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土地占有制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一样,首先
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第一,具体地分析一定社会的利益关系格局。
◆分析各个社会主体思想行为背后的利益动因;
◆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利益关联;
◆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倾向、利益关切和利益诉求;
◆分析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群体)的形成过程、经济地位、政治主张、力量对比以及变化趋势;
◆科学研究建立和完善利益评判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补偿机制,有效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第二,根据一定社会的利益关系格局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利益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在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利益矛盾已经不复存在,但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各种局部利益矛盾、暂时利益矛盾依然存在,利益关系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利益分析方法仍然是认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二、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基本方法。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必然地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的结局都使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
●阶级社会中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是革命的首要的基本标志;
●无产阶级只有组织成为革命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阶级社会中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如何运用阶级分析法?
●第一,在分析阶级状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阶级关系格局。
●第二,在进行经济分析的同时注重政治、思想分析。
●第三,在进行阶级状况分析的同时要重视对阶级矛盾的动态考察。
●第四,在分析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国际阶级矛盾的分析。
●第五,根据阶级矛盾的整体状况决定对策与思路。
注意:
●要严格区分带阶级性和不带阶级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 。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有阶级的社会,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将长期存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研究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阶层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
其一,是指同一阶级内部按照不同的经济地位和
相关标准划分成的社会群体。
其二,是指按照某种特定标准如谋生方式、从业范
围社会地位等而区分的不同社会群体。
马克思主义的阶层分析方法,要求科学地分析各阶层的形成过程,分析各阶层的经济地位、思想状况、政治主张、利益诉求、分析各阶层的利益矛盾、力量对比及其变动趋势,分析社会阶层的状况、历史及其社会影响,寻求有效化解各阶层间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的途径和方法。
当代中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利益分析、阶层矛盾与阶层分析
●其一,阶级分析与利益分析是相辅相成的。
●其二,阶层分析,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社会阶层中的利益分析,是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其三,阶层分析与阶级分析是互补的关系
案例七: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阶级路线和阶级政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