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探析

2022-03-08 来源:客趣旅游网
经济视角渊双月刊冤2018年第2期总第269期No.2袁2018TotalNo.269

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的路径探析

孙海燕

杨梦颖

吉林长春130024)(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摘要院现今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袁同时我国经济也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遥农业作为构建现

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袁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新时代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遥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的基本方略和野十三五冶规划的灵魂袁以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遥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其基本原则袁切实做到勇于创新袁激发农业发展新动力曰协调推进袁补齐农业发展新短板曰绿色生产袁营造农业发展新环境曰开放发展袁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曰共享成果袁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遥

关键词院新发展理念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曰新时代

作者简介院孙海燕渊1992-冤袁女袁甘肃武威人袁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硕士研究生袁研究方向院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研究曰

杨梦颖渊1993-冤袁女袁河北蠡县人袁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袁研究方向院中国经济史遥

中图分类号院F213

文章编号院1672-3309渊2018冤02-10-07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3969/j.issn.1672-3309渊s冤.2018.02.01

一尧引言

中央一号文件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文件里强调:“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因此,2018年作为“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开局之年,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走好质量兴农之路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的根本方向。

二尧充分认识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

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矛盾不断突显。以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新时代质量兴农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10

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探析

渊一冤创新发展是为了破解农产品野多而不优冶的困境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精准判断。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时代,从需求侧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早已不是只能满足于解决温饱层面的问题,而是朝着绿色化、多样化和品牌化的方向转变;从供给侧来看,我国的农产品供给仍然呈现出中低端的特点,粗加工、不安全、低质量的农产品充斥着农业市场。由此,便产生了农产品供给质量跟不上消费者需求提高步伐的尴尬现象。此外,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创新成果难以及时投入到农业生产,致使生产的农产品无法有效地满足需求,从而引发大量的滞销问题。加之,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划分不清晰,“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致使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这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在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核心出路就在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渊二冤协调发展是为了解决农业发展野结构扭曲冶的现象

把协调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已是新时代破解农业经济效益低、自然风险大等难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呈现出多方面问题:从狭义的农业发展角度看,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矛盾并存,供需错配;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不平衡,区域间缺乏有效联系,致使种植结构重复交农叉,进而产生了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不高,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从广义的农业发展角度看,从而影响乡业、农村、农民内部发展参差不齐、融合程度不高,这严重地制约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之间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农业的战略地位和重视程度不一致,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些问题的存的发展关系错位,导致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国际整体水平不协调,区域的协调发展,进而破解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进程在,倒逼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不同产业间、部门、中的难题。

渊三冤绿色发展是为了回应农业生产野资源短缺冶的难题

回顾过去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我们追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产量问题,农药、农膜的使用,不仅使绿色、优质和安全的农产求的高产出都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一方面,化肥、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过渡耕作品得不到保障,而且这些化学用品的处理方式不当,影响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产量低下,耕地撂荒则是因为土地利用率不高,使和耕地撂荒问题同时存在,过渡耕作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地下水资源开采超标,部分地区得农户种植面积较大,收入却相当微薄;此外,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而且制约了“美丽中国”的建设。因此,迫切需要以绿色土地荒漠化严重。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农业增效,发展理念为引导,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

渊四冤开放发展是为了化解农产品野进出失衡冶的矛盾

只会越来越大”习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进但是,在“走出去”的广度和深程中,虽然我国农业“走出去”取得了一定成果,也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这致使农业产业度上,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一方面,我国涉农企业在生产和服务水平方面现代化程度较低,导致进口大组织在国际产业利益链的分配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国外“走进来”和我国“走出去”的程度差别较大,于出口,从而使我国在农产品的使用方面过渡依赖国际市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话使得我国农业发展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环境日趋严峻,、“资源掠语权阐述上占有主导地位,用霸权主义思维给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的投资合作贴上“新殖民主义”

11

经济视角2018年第2期

夺”的标签,我国农业“走出去”面临着较大的舆论压力。开放发展理念的提出旨在加强我国农业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共同体的价值理念阐释中国农业发展的故事,表明中国愿和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决心。

渊五冤共享发展是为了突破农民增收野效果不佳冶的瓶颈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矛盾,最大的不平衡就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表现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不充分。由于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交通、水利、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民持续增收缺乏稳定的环境;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对于扶贫工作还是局限于从需求侧给予帮扶,缺少从供给侧发力的新思维。此外,农业经营主体老龄化问题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年劳动力流向城市,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这样会造成农业劳动力资源短缺,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农村青年也无法在城市取得与市民同等的福利保障,使得农业发展陷入两难局面。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难题,保证农民增收动力不减,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尧准确把握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

准确把握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必须在改革的方向、目标、方法和底线方面有深刻的认识,否则就会犯颠覆性、方向性的错误,延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进而影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进程。

渊一冤坚持以调整农业结构尧提升产品质量为根本方向

第一,调优产品结构,解决供需错配问题。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矛盾的化解,不仅要用创新理念从供给端依据区域优势充分挖掘特色品牌、提升产品品质,更要以协调理念为指引,把需求端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建立需求与供给互相匹配的信息对称机制,解决好市场需求信息无法及时抵达供给侧生产源头的掣肘,让市场的力量引领产品结构调整,增加农产品的中高端供给,从源头上消除无效供给,实现买卖双方的互利共赢。

第二,调好生产方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不仅要以提质增收为目的,更要注重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绿色发展的理念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这要求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抛弃过去“唯GDP”的旧观念,树立“绿色GDP”的新思维,有步骤、有计划地治理和修复生态脆弱、肥力下降的耕地,从源头上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进而促进食品安全战略的有效实施,同时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使走绿色发展之路的策略能够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振兴乡村的过程得到落实。

第三,调顺产业体系,助推农村产业兴旺。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是新时代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的重要抓手。从纵向角度分析,应着力延伸产业链、完善价值链,通过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把科技的力量有效融入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进而健全农业从科技推广到投入生产再到产品销售等服务体系;从横向角度分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调顺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兴旺的关键,应系统开发农业的非传统功能,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特色村镇、农耕文化体验馆等,使这些新型产业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柱性产业,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夯实产业基础。

渊二冤坚持以农民持续增收尧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为奋斗目标

写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可能会经历阵痛期,但要始终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动力不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目标。农民是否能够持续增收、农业现代12

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探析

化进程是否推进,已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一方面,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要以共享发展理念引导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凝心聚力,在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力衔接方面发挥中坚作用,为增加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打造稳定平台,进而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步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作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环,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但是,在参照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方案时,一定要在考虑我国实际农情、农力的基础上,对农业发展实行更全面、更深入、更长远的布局,逐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让作为本体的农业、主体的农民、载体的农村,即“三体”共同步入现代化。

渊三冤坚持以谷物基本自给尧口粮绝对安全为基本底线

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具备底线思维。去库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要强调的是,去库存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生产,绝不意味着可以不再关心基本供给,像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没有一定的数量保证是绝对不行的。在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城市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会逐步增加,粮食的过度“去库存”,会打击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推动粮食价格上涨,导致城市人口生活费用增加,不利于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要树立底线思维,心中不慌,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藏粮于坚守“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这条底线,做到手中有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的地重在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保护耕地肥力;藏粮于技旨在创新科学技术,只有确保谷物基本自能力。一定程度上允许粮食在不同年度间小范围波动,但必须保证产能稳定并不断提高。给,才能维护农村和城市的基本稳定,国家的繁荣富强才有坚实的物质保障。

渊四冤坚持以改革体制机制尧唤醒沉睡资源为制度保障

旨在以制度供给的现代化坚持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是新时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党的十九大做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唤醒农村沉睡资源、激活农村内生动力。首先,创新土地基本管理制度,为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样化实现形式后再延长30年的庄严承诺,这表明了党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决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管理办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在农村宅基地管理方面,应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让法,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拓宽渠道;此外,创新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最市场决定产品价格,划清农业补贴和市场定价的界限,让农业经营主体依据价格信号合理安排种植结构;要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后,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改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赖资金的流向和供给。因此,应积极倡导PPP模式,改革,探索多样化的农业投资融资模式。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拓宽融资渠道,激活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充分涌推动政策性、投资性金融资金向农村回流。通过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流,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较好的制度环境。

四尧全面探索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决对策

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发展的基本方略,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此过程中,要利用创新理念激发新动力、协调理念补齐新短板、绿色理念营造新环境、开放理念拓展新空间、共享理念开辟新渠道,进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渊一冤勇于创新袁激发农业发展新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表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以创新发展的

13

经济视角2018年第2期

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从主体角度理清政府、市场和微观涉农主体各自的职能,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打造持久动力。

首先,创新政府宏观调控方式。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促使有为的政府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无疑会开启农业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一是要继续推动政府简政放权,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政府应逐步退出农产品的价格竞争领域,最大程度地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在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培训、农村基层治理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二是在宏观调控方面,十九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涉农政府部门内部应加强有效整合,提高在农业投资、土地规划、技术推广、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调控能力。

其次,创新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新时代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要发力点。农产品供需结构失衡,一定程度上与政府越位和市场缺位有关系,政府干预农产品价格,给农民释放错误的价格信号,导致供需失衡。要想有效减缓并解决这一现象,就要实行市场定价,使农产品的价格与政府的补贴政策分离,消除产品的无效供给。同时,在现阶段尝试规模经营的背景下,要防止出现市场垄断行为,涉农企业如果垄断市场,则会降要让有效的市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充低资源的配置效率,阻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因此,分发挥竞争优势,助推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建设。

家庭经营农户构成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最后,创新微观主体涉农方式。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更要注微观基础,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新体系的主力军。一是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领军者,改变经营模式、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充分发挥重发扬企业家精神,在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组织化特点的“三位一体”合作组织,让农业自身作用;二是创新农业合作社的涉农方式,要发展具有市场化、三是把提升家庭农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作经营合作社、基层群众组织与行政机构实现有效沟通和融合;着力培养现代化农业发展为改变涉农方式的主要发力点。政府要鼓励掌握农业技术的青年劳动力返乡务农,的严峻问题。的接班人,解决好“谁来种地”

渊二冤协调推进袁补齐农业发展新短板

要促进从横向角度分析,推进“四化”协同发展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曾经指出:旨在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带动其他方面共同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优先发展意味着率先考虑薄弱环节,“四化”短板的瓶颈这一阻碍,通过对农业、农村优先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突破农业现代化是要把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工置人力、财力、物力、权力,补齐发展短板。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打通城乡要素的流通渠道,让城市的资本、业化融入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第一,通过提升城镇化的质量,第二,通过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为农业技术、人才实现向农村的回流,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农村互联网普及,用“互联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技术。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立足点,通过工业的转为农民加出新希望;第三,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具等,避免“洋铁犁走红”的尴尬现象。型升级,鼓励产业工人发挥“工匠精神”,为农业发展打造精致的农机、

从纵向角度分析,协调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是解决农业供给侧问题的关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政府握好战术和战略的协调关系,既要解决当下问题,又要立足长远发展。当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品质、促融合等突出问题,但是也要考虑长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重在强调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调结构、14

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探析

的发展效益,比如去库存,决不能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强调开发农业非传统功能,绝不意味着可以背离农村的长久稳定。改革的过程中始终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协调好当前和未来的关系,才能保障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能够如期实现。

渊三冤绿色生产袁营造农业发展新环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创造世界发展奇迹的同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接近“红线”。绿色作为农业的本色,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并未得到有效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旨在从探索农业生产新模式和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两方面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新环境。

一方面,探索农业生产新模式,打造绿色健康新品牌。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以绿色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在农业生产新模式的探索方面多下功夫。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发展有机农业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化肥农药的零投入,无法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当前发展绿色农业对我国更具现实性,绿色农业既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又重视产出效益,试图达到生态、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但是,从宏观层面如何平衡生态和经济效益并没有确定的标准;从微观层面,化学用品的合理使用度也很难把握。从长期来看,尝试超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今更具有可行性。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这种发展方式继承了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优势,

无疑另一方面,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障生产方式绿色化。以最严密的制度来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从化肥、农药等产品的研发到农会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具实效性。一要构建化学用品引进的监督制度。户的购买,都应有系统的机构负责管理,对于超标的化学用品要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二要健全环境保护评价也要检测单位面积产出时所耗费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党员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在考察农产品产量的时候,对于农户生产的产品,在出售时,要有相应的的水资源、化学产品等指标。三要完善绿色生产的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上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主管部门负责检查,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

渊四冤开放发展袁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党的十九大表明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习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指出:

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种资源,在推进中国农业稳步实现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要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代化的同时,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中国的发展成果。

尤其是以俄一方面,推进中国农业大步“走出去”,要有明确的战略布局。一是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并且与我国距离较近,方便技术人员的流动和农罗斯为代表的远东国家。这些国家具有较大的农业开发优势,

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产品的有效流通。二是要推动我国涉农企业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交流,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大型的农业跨国公司遍布全国各地,应该积极鼓励我国的外贸农业公司通过协商对话,把我国的先进技术在这些国家推广,帮助他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是通过扩大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为中国自身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国们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向世界各国展示大国外交的风采,际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了另一方面,着眼“一带一路”,创造我国农业发展新契机。沿线国家在现代化农业发展方面的合作交流,推动建空间。一是要构建开放型的合作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完善市场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投设农业产业合作区、自由贸易港;二是要充分利用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5

经济视角2018年第2期

资融资平台,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夯实物质基础,进而增强我国在国际粮农事务中的话语权。习总书记强调:“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我国农业发展在为自身创造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欢迎世界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以互惠共赢的理念,打造各国利益发展共同体。

渊五冤共享成果袁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马克思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建立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因此,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现发展成果共享,让农民和广大城市市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始终。

第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从供给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方式。首先,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提档升级。各级地方政府要利用耕地休耕时期,修建现代化的新型沟渠,保证节水高效。其次,强化农村运输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农产品能够运出去,外面的特色产品能够运进来。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立适合大宗农产品的贮备仓库,增加特色新鲜产品的保质期。再次,健全娱乐设施,建立农家书屋、健身会馆,在满足农民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把走文化兴盛之路的理念贯穿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第二,从供给端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工作不养懒汉。习总书记指出:淡薄农村”。我们要坚决抵制“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现象。以往的需求侧扶贫方式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扶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到精准扶贫工作中,贫效果,滋生了贫困人口“等”“要”、“靠”、的惰性思维。因此,就要强调从供给侧发力,抛弃过去“输血”式扶贫方式,而要立足于“造血”。通过挖掘农村特色产业、对农民的宅基地进行确权和引导农民入股国有企业等方式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确保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

第三,大力培养职业农民,提升经营主体的人力资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农业现代化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缺乏懂知识、会技术、爱经营的青年劳动力。所以,要通过建设农民夜校、健全新型经营主体网络课程培训体系等方式,让农民掌握种地的核心技术。此外,要取消城乡二元结构分割的户籍关系以及附加在上面的各种福利制度,让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进而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人才保障,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难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破解人才瓶颈。

参考文献

[2]**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N].新华社,2018-04-10.[1]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7-12-29.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新华社,2018-02-28.[N].人民日报,2017-10-18.

[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明知识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