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民族山水舞蹈诗
作者:孙剑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6期
摘 要:《凤飞羌舞·古羌新韵》的道具设计既保持古羌文化原生态的基础形态和民族特色,又能体现出旅游演出观众审美心理的现代需求,既有艺术提炼和夸张,又注入了现代审美意识和科技内涵,对传统民族剧目的舞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凤飞羌舞;古羌文化;铠甲舞;莎朗舞;羊皮鼓;羌笛;羌绣;羌红;咂酒;肩铃;释比祭祀;月亮馍馍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66-01
凤县坐落于陕西宝鸡的秦岭深处,山灵水秀,是我国古羌文化的旅游胜地之一。近年来,凤县政府以文化旅游促经济的发展模式,受到全国广泛的注目和赞誉。此次又大手笔创作“大型民族山水舞蹈诗《凤飞羌舞·古羌新韵》”,并特聘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编导团队进行编创,我有幸被邀请担任该晚会的道具设计。
全剧由《迁徙》、《家园》、《祭祀》、《情爱》、《羌年》、《祝福》几个篇章组成。在设计时,我遵循“古中求新、土中求洋、大中求精、虚中求实”的理念,道具既保持古羌文化原生态的基础形态和民族特色,又能适应观众审美的现代需求。并跟随主创团队到四川阿坝州的茂县、理县等羌族聚居区实地采风,获取了大量的资料,也了解和学习到很多羌族特有的艺术。
序幕《迁徙》,表现古羌人艰难跋涉、含辛迁徙远行,所留下历史的足迹。重点展示为了整个族群出生入死的羌族勇士们,但编导又不想很实地用真人来表演。经过商讨,我设计了一组高大的羌族铠甲,来象征这些勇士,并加了机关装置。在表演时,这些铠甲可以自由的在舞台上移动,最后根据剧情瞬间倒地,表现勇士的牺牲。
第一章《家园》,选取羌族著名的英雄史诗《羌戈大战》为主题,表现羌族人民百折不挠、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和向往幸福、重建美好家园的生活愿景。道具重点凸显羌族生活道具的别样性,如:羌族木梯、织布机、尖底背篓、玉米筛、锄头、连枷、木杵,还有特有的羌绣、羌笛等,这些都是在保持羌族原生态生活品基础上,根据舞台特点进行加工和美化。例如:歌舞《撕玉米皮》,根据剧情设计了一个直径3米的大竹筛,外饰羌族图案,内里钢条加固。表演中,编导让这个筛子成为一个载体:演员一会儿藏到筛子下,一会儿筛子被竖起推动,一会儿演员又坐到筛子里颠簸搞笑,一物多用,效果纷呈。舞蹈《筛玉米》则设计了一组小竹筛,玉米粒用黄光LED,外饰LED编织的网格。表演筛玉米的瞬间舞台灯灭,演员按动机关点亮LED,舞台呈现出几十个LED编织的竹筛造型,黄色的玉米粒配合音乐上下翻飞,效果非常惊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二章《祭祀》,以羌族祭祀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塔子会”为载体,选取释比主持祭祀的过程,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释比文化神秘悠远的人文蕴含。道具除了展示释比的手杖、法器,以及祭祀神架、太阳馍馍、月亮馍馍和大三叉馍馍、各类祭品外,还重点设计了羊皮鼓和大羊头,羊皮鼓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又装饰了羌族纹饰,使其更具舞台美感和表现力。大羊头(高80cm×宽150cm)则根据舞蹈要求大而轻、结实易拿的需求,经过反复试验,最终用聚苯乙烯做成的羊头又轻又结实,演员能轻松地举起完成动作,其自身的造型放在舞台上也能单独竖立,并加了隐形挂钩,配合威亚能够错落地悬浮在舞台半空,与舞美场景融为一体。 第三章《情爱》以羌族“瓦尔俄足”(歌仙节)为载体,选取羌族最具特色的原生态歌舞、服饰、羌绣等艺术元素,再现节日里羌族歌舞竞秀的欢乐景象和古老婚俗的情景展示。道具设计有羌族的咂酒酒缸、酒杆杆,特色香包、挂件、绣花鞋垫等饰品,及羌红、花伞等喜宴用品,在保持羌族原生态物品的特色上,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如:出嫁的花伞就采用传统油纸伞面绘制羌族特有的杜鹃花图案,新娘出嫁打开伞时,一下就把观众的视线抓住了。歌舞《花夜》中,在舞台顶部设计了隐藏地悬垂红绸,花灯升腾的瞬间,红绸由顶部绵绵不断,急速奔泻地向下垂落,象征了一种内心对幸福的憧憬。实际演出中,效果非常震撼。《肩铃舞》中的羌族特色“肩铃”,也是不断地实验铃的轻重、肩花大小、绳子粗细等,使其既适宜表演,又能呈现理想效果,最终“肩铃舞”表演将节日里歌舞狂欢的场面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第四章《羌年》,表现羌族人民庆丰收、敬祭天神的还愿仪式,以及跳铠甲舞、莎朗舞、举行推杆比赛等羌年独有的民俗活动,展现喜庆羌年热闹的民俗场面。其中,为舞蹈《铠甲舞》特别设计了牛耳刀。羌族传统的牛耳刀造型普通,如果直接用在舞台上缺乏效果。所以我参照了波斯弯刀并进一步夸张,做成半圆弧刀,刀柄饰银和宝石。当舞台上手执牛耳刀的将士们整齐地列阵而舞时,英武雄壮的气势非常有冲击力。
尾声《祝福》,在鼎沸的歌舞声中,上百名舞者手捧吉祥的羌红,在舞台上向观众传递出最古朴、最真挚、最热烈、最神圣的祝福……
经过两个月紧张的设计、制作,当400多件既有艺术提炼和夸张,又注入现代审美意识和科技内涵的道具,融洽地成为整体晚会的一部分展现在舞台上时,我觉得所有付出的辛苦和劳累都是值得的。
该剧自2013年5月首演以来,持续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各地旅游者纷纷慕名前去观赏,并在2014年“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中荣获“优秀剧目奖”等多项大奖,成为宝鸡凤县旅游演出的靓丽品牌,也成为陕西的一道独特的民族歌舞风景线。 参考文献:
[1]陈蜀玉.羌族文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焦虎三.云端的阿尔村:一个羌族村寨的田野记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赵曦.神圣与亲和:中国羌族释比文化调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