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 3 f ̄3 Sci……dTe 麓 。m 。呲h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3.03.012 黑龙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戚宏亮,王翔宇 (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摘要:以黑龙江省五大高技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模型,选取2006--2010年相关指标的 数值进行因子分析。进行结果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因子分析;效率 中图分类号:F276.44;17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3)03—0051—04 Evaluation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ifciency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 Hongliang,WANG Xiangyu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27,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factor analysis to calculate the innovation efifciency of five sectors of high—tech industry in Hei- longjiang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0.It proposes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ya— tion efifciency of the high—tech industy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Key words:high—tech industyr;technological innovation;factor analysis;efifciency 1 引言 问的关系。Raab和Kotamraju(2006)运用DEA方 法对美国50个州的高技术投入与产出进行了分析研 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将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 究,发现一些州的高技术产业是经济绩效的主要贡 增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支撑 献者。赵琳,范德成(2011)基于因子分析定权法 和引领力量,把高技术产业摆在日益突出的重要战 构建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模型,对我 略地位来抓。而高技术产业是研究开发投入较高的 国五大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横向差异性的 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渗透性 比较及纵向动态演化状况的观测。黄永兴,张国庆 和高创新性的特点…。技术创新成为高技术产业发 (2007)运用因子分析定权法测算安徽省高技术产业 展的战略核心,随着黑龙江省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 技术创新效率,发现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其技术创 新投入的不断增加,反映技术创新投入要素有效利 新效率较低,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其技术创 用程度的技术创新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新效率反而较高。魏芳,赵玉林(2008)运用DEA 本文将以黑龙江省五大高技术产业作为研究对 方法中评价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的C2R模型和 象,分别是:医药制造业(H1)、航空航天器制造 评价技术有效性的C2G2S2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 业(H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H3)、电子计 业中的17个行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比较行 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H4)、医疗设备及仪器仪 业间的差异,并根据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对各 表制造业(H5)。选取这些产业2006--2010年相关 个行业的发展状态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指标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 方福前,张平(2009)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究1999年至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相对 2文献回顾 有效性的连续变化情况,对造成有关行业非有效的 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善建议。荣美平,王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 斌会(2010)基于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对比 率十分关注,并取得丰硕成果。Jarunee Wonglimpi— 分析了我国30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技术效 yarat(2006)研究了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绩效之 率、投人产出比例。 收稿13期:2012—06—11。修回日期:2012-08—20 52 戚宏亮等:黑龙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3构建模型 3.1指标体系 在相关文献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 据数据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 将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来构建黑龙江高 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1)创新投入指标。本文对创新投入指标具体 从物资投入、人员投入、经费投入三方面考虑,包 括新增固定资产(X )、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 量(X )、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X )、R&D经 费内部支出(X )、新产品开发经费(X )。 (2)创新产出指标。本文对创新产出指标具体 从科技成果与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指标评价,包括 专利申请数(Y )、新开工项目(Y )、利润 (Y )、新产品产值(Y )、新产品销售收入(Y )。 3.2评价模型 效率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产出与投入比,即以各 种科技资源为投入,以各种效果为产出,通过上述 的指标体系建立适当的模型进行综合比较,进而分 析最终的资源配置效果 】。本文采用的技术创新效 率评价模型表示如下: E=E =O /I (1) 其中,E。为i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 值越 大,说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效果越佳,E 越小, 则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效果越差。0 为i行业的技 5 术创新产出综合值,0 =Zo ̄jO 0 ( =1,2,3, 4,5)为i行业的五项技术创新产出值,to (. =1, 2,3,4,5)为五项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的权重;, 5 为i行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综合值,, = oj , ( =1,2,3,4,5)为i行业的五项技术创新投入 值,or(. =1,2,3,4,5)为五项技术创新投入指 标的权重。 通过以上模型可知,为了计算E 值,必须解决 两个问题:一是指标数据无量纲化,二是指标权重 的确定。 3.2.1指标数据无量纲化。为消除指标量纲的影 响,本文采用的标准化的公式如下: Z =( 一 )/S (2) 其中,z 为标准化后的变量值;X 为实际变量 值;X)为各变量的算术平均值;s,为各变量的标 准差。 3.2.2指标权重的确定。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来确定 权重,即对原始资料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 因子负荷来计算各指标权重。 假设对5项创新投入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后,得 到F 、 、… ,共k个主因子( ),利用因子 得分系数矩阵,可得出因子得分函数, 即 F,:b 71 1+6『2 2+…+6 5 (j.=1,2, … 后) (3) 再将各行业创新投入指标的标准化样本数据值 ( 。、 … )带人(3)式可求得其在各公共因子 (F,)上的得分。 依据其对所有解释变量的贡献率o 可以确定每 种投入因子的权重A =ah/∑。 ,以表示不同投入因 子的相对重要程度,最后可通过对不同投入因子的 加权平均获得总投入因子得分F投入=A F +A F + …+A ,同理可以求出加权平均的总产出得 分F产l_{。 这样总投入因子与总产出因子既涵盖了绝大部 分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信息,又反映了不同指标 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因此,评价模型中i行业的 创新投入综合指标值, 与创新产出综合指标值0 就 可以用该行业加权的总投入因子得分F村 与加权的 总产出因子得分F产出来代替,相应的该行业的技术 创新效率值就可以有总产出因子得分和总投入因子 得分比较来计算。 4 实证分析 4.1 KMO and Bartlettg Test检验 使用SPSS1 7.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对投入指标 和产出指标做因子分析。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 KMO and Bartlett,s Test检验,KMO值分别为0.568 与0.650,均大于0.5,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水 平均是0.000,小于0.05,数据具有相关性,适于 做因子分析。 4.2提取主因子 本文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采用主成分分 析法,对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分别选取 了2个主因子来代替原来的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 4.3计算因子载荷并分析因子含义 载荷矩阵的具体形式可供我们分析每一主因子 对各原始变量的贡献。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产 出的原始因子载荷矩阵需要采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旋 转,使载荷系数取值更加极端,便于主因子的解释 和命名。具体如表2所示: 戚宏亮等:黑龙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表2因子载荷矩阵 续上表 53 由表2可知,主因子F 主要用于解释R&D活 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X:)、R&D经费内部支出 (x )、新产品开发经费(X )三个指标。这三个指 标基本反映技术创新的研发方面,因此,可以把该 主因子命名为研发因子。 主因子F :主要用于解释新增固定资产(X )、 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x,)两个指标。这两个指 标基本反映各产业技术创新人力规模与新增投资规 模,因此,可以把该主因子命名为规模因子。 主因子F 主要用于解释新产品产值(Y )、新 产品销售收入(Y )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都是与 新产品相关的指标,反映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后取 得的成果,因此,可以把该主因子命名为新技术应 用因子。 5结果分析及启示 根据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结果,绘制黑龙 江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发展演化折线图 主因子F 主要用于解释专利申请数(Y )、新 开工项目(Y )、利润(Y,)三个指标。这三个指 标既有反映技术创新产出中的知识产出,也有反映 产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因此,可以把该 主因子命名为产出综合因子。 4.4计算综合得分 根据上文所述,我们可以根据主因子所代表的 贡献率确定权重,另外,各主因子的得分SPSS软件 已经直接给出,故可以得到下列三式与表3: = ×Fx + ×Fx2 (图1)。由于评价模型是产出比投入,其数值越高, 说明技术创新效率较高。所以在效率趋势图(图1) 中,折线越高,技术创新效率越高。由下图我们 可知: 医药制造业(H1)表现差强人意,由技术创新 效率因子得分表(表3)看出,近年来无论是在技 术创新投入方面还是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均处于较 高的水平。由效率趋势图(图1)所示,医药制造 业近年来的技术创新效率有一定起伏波动,且技术 创新效率并没有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2008年仅为 0.201543,但近三年逐步提高。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H2)技术创新效率大致呈 ‰= ×Fy。+ ×Fy2 Ei=F产出/F投入 表3技术创新效率因子得分表 倒V形。从技术创新效率因子得分表(表3)中, 我们发现,近年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投 入总得分一直处于最高,但相较于逐年增加的技术 创新投入水平,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并不能令人满意, 甚至在2010年产出总得分最低,仅为一0.243,相 应技术创新效率值为一0.10806,在五大产业五年来 的排名倒数第一。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H3)技术创新效率大 致上是逐年提高的趋势,五年来的技术创新效率值 均在1以上,其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在五大产业中一 直居于中等水平,但近两年技术创新效率却居于五 大产业之首。与之相比,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 造业(H4)的技术创新效率发展演化则比较平稳, 大致在1附近。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H5)一定程度上呈下降趋势,仅在2010年表现 较好。 54 戚宏亮等:黑龙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图1 黑龙江五大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趋势图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到以下启示: (1)可以看出2006--2010年黑龙江省各高技术 产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各产业不 断提高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同时还要看到黑龙江省 高技术产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方面,各产业 得分均不高,技术创新效率也比较低,技术创新仍 处于较为基础的阶段。 (2)黑龙江省各高技术产业中,医药制造业与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在各方面都占有极大比例,而且 拥有哈药集团、哈飞集团等全国闻名的龙头企业, 是黑龙江省高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两个产业无 论是技术创新投入水平还是技术创新产出水平都远 远高于其他三个产业,但是两个产业在技术创新效 率方面并没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说明为了促进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 如何能够令投人更好地转化成技术创新效率,更是 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当然我们也看到,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黑龙江力争成为我国北方重要 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抓住机会,依托现有产业基 础,发挥黑龙江省技术、人才优势,涌现如哈尔滨 光宇集团等优秀企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3)提高黑龙江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 根本途径就是优化其发展环境。首先,根据黑龙江 省经济自然状况与科技发展特色,利用自己的比较 优势,确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与重点领域,优 先支持并重点突破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关键技术、共 性技术及重大项目。其次,创造更为宽松与开放的 人才发展环境、融资环境与区域创新环境。加强创 新人才建设,创建产、学、研、中介和政府构成的 创新网络,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最后,抓住当前国 际产业梯度转移和技术扩散加快这一有利时机,以 国际化带动产业的高级化,实现黑龙江省高技术产 、I 的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赵玉林.高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4 [2]黄鲁成,张红彩.北京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54—58 [3]JARUNEE W.The Boston Route Model of High—tech Industry De— 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6,10:47—63 [4]RAAB R L,PRADEEP K.The Efifciency of the High—tech Econo— my:Conventional Development Indexes Versus A Performance Index [J].Journal ofRe ̄onal Science,2006,46(3):545—562 [5]赵琳,范德成.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及动态演 化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定权法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28(11):111—115 [6]黄永兴,张国庆.安徽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安 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6):20—22 [5]杨东奇,杜军.基于因子分析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 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175—177 [7]魏芳,赵玉林.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J].工业 技术经济,2008(8):114—117 【8]谢伟.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重庆:重庆大 学,2008 [9]方福前,张平.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J].中 国软科学,2009(7):48—55 [1O]荣美平,王斌会.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综合评 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4):25—28 作者简介:戚宏亮(】975一),副教授,硕导,黑龙江依兰人,研究 方向为技术经济;王翔宇(1987一),硕士研究生,山东滕州人,研 究方向为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