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芳
【摘 要】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水平,对“三农”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深入探究农村支付结算中的问题,对辽南某县级市农村非现金支付结算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基于此,在简单介绍农村金融支付结算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出农村金融支付结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农村金融支付结算工作的几点建议。
【期刊名称】《乡村科技》 【年(卷),期】2016(000)011 【总页数】2页(P90-91)
【关键词】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支付方式 【作 者】张淑芳
【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832.2
调查资料显示,2012年末辽南某县级市是一个拥有61万农村人口,占人口总量76%的农业大县,所辖21个行政乡镇、4个街道的260个行政村。从调查情况看,在农村金融机构中,主要是以农村商业银行为主导、中国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为辅的支付结算格局,为61万农村人口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其中,农村商业银行25家网点,中国农业银行14家网点,邮政储蓄银行仅1家网点。由于农村乡镇
邮政机构办理的储蓄业务归属邮政局,不属于邮政储蓄银行管辖。这些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在21个农村行政乡镇的25个农村行政村。
从支付结算方式和工具调查看,在农村支付方式中,是以现金支付为主要支付工具。而相对于非现金结算方式如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银行票据、大小额支付系统等主要适用于农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付结算方式,非现金结算工具的银行卡是农民除现金结算之外的重要结算工具。据调查统计,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乡镇的银行卡发卡量为53.7万张,占总量的43%,人均持卡量0.9张,消费金额60.43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0.00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商品额128亿元比重的1%。其中,惠农卡为5.9万张,特约商户889户。布放ATM机48台,布放POS机889台,主要是以布放电话POS机798台为主,占总量的41%。农村单位结算账户为2 311户,个人结算账户71万户,分别占24%和37%。农村地区机构网点数量40个。加入支付清算系统网点数量中,大小额支付系统29个,支票影像系统0个,票据交换系统1个,行内支付清算系统65个,农信银支付系统53个。
农村乡镇使用支票支付结算1.36万笔,金额75 851万元;银行卡支付结算72万笔,金额221 793万元;汇兑及银行承兑支付结算1.1万笔,金额88 802万元;电子支付系统支付结算1.1万笔,金额1 419万元。 2.1 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的网点少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服务,基本上是依靠以农信社为主体、以邮储行和农行为补充的组织体系来完成的。2012年年底之前,辽南某县级市共有农村金融网点40家,农村商业银行25家,占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62%,居于主导地位。服务网点人员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制约了支付结算服务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不合理,不能充分满足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的总体需求,支付结算服务集中在乡镇所在的行政村,而一些偏远、经济较为落后、占比高达90%的农村则缺少银行支付结算网点,制约农村银行支付结算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农村布放
的ATM取款机、POS刷卡机极少,致使银行卡在农村支付结算中的作用无处发挥。
2.2 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的宣传不够深入
从调查情况看,金融机构对农村支付结算服务认识偏低,拓展业务专注于城市化,却忽视农村这一广阔天地,缺乏一种激励和长远的眼光。3家涉农银行没有主动地开展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的宣传,只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要求下才开展支付结算宣传。宣传次数少,年平均仅一两次。宣传时长短,不足半个工作日,投入的人员少,宣传形式单一化,如只是发几份宣传单、宣传手册等,吸引不了农民对支付结算的几种具体方式以及有关支付结算的一些基本知识作较为深入细致的了解,没有产生很好的宣传效果,真正的宣传目的也并没有达到。农村居民支付结算工具的种类除现金外,主要就是银行卡。调查显示,农民很少去银行用支票、委托收款或电话支付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多数农民甚至不清楚借记卡、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相对而言,农民使用银行卡结算方式的频率和比率正在逐步提高,但是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农民还是倾向于现金支付结算,关键在于银行对非现金结算方式的宣传不到位。
2.3 农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依存度和信任度低
调查显示,这主要体现在银行卡支付结算方式方面,农民对银行卡的认知中有三大忧虑。一是银行卡的成本高。银行办理一张银行卡,农民需要交纳15元的费用,同时每年还收取10元年费。二是银行卡的风险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银行卡诈骗手段的多样化,农民认为银行卡的风险过大,不如现金安全无风险。三是银行卡的操作难。体现在银行卡存取款操作的环节过于麻烦,多数农民记不清银行卡密码,动辄输错,导致多次重复操作,影响其用卡情绪。四是农村银行卡的持有人群主要集中在20~35岁年龄段。
3.1 合理布局农村地区开展支付结算服务金融机构的网点
为解决最基层的农村行政村的支付结算服务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充分调动商业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采取变被动为主动、变城镇为农村、变盈利为营销的经营模式。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结算网点要实行多样化布局,增设机构网点,确保行政村至少有1个结算机构。如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摆放POS电话机具等措施,方便农村支付结算的需求。
3.2 认真开展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的宣传工作
作为县级人民银行应发挥其基层央行的金融服务作用,从人、财、物三方面下功夫。加强人员自身的有关支付结算知识的业务培训,适当投入财力和物力,用实际行动感化农民,加深农民对支付结算常识的认可度,发挥中国人民银行的宣传导向作用。 引导和组织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多种形式的支付结算服务宣传,把宣传工作作为一种义务来开展,而不是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自觉主动地以银行网点的柜面宣传为基础,向农民宣传支付结算知识,使支付结算业务的宣传长期化。通过在农村摆放银行非现金支付结算业务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等多种形式,向农村百姓宣传非现金支付结算知识。
在宣传中,要亲身现场帮助农民讲解各种支付工具的操作方法,培养农民使用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自觉性,习惯成自然。让农民亲自办理和使用银行卡,了解其功能,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宣传支付结算工具和方式。开展体验式宣传,借助于现场办理业务等方式,提升农村居民对非现金支付的便利、实惠等优势的感受,增强宣传的立体感、趣味性,提高农民群众的服务意识,耐心细致地进行答疑解惑、示范操作,切实增强宣传效果。
3.3 推广农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
银行卡在农村是一个较为普遍并常用的结算工具,银行应积极开发受理银行卡市场,让农村持卡人能方便地使用银行卡,发挥银行卡的支付功能。银行需要从农民的利益角度出发,适当降低银行卡的收费标准,实行免费办卡。增强农民对银行卡使用
的风险防范认识,确保银行卡中的资金安全。
解决农民使用银行卡操作难的问题,使银行卡存、取款操作方便和安全,推广银行卡在农村支付结算中的应有价值,提高非现金支付结算的依赖度。完善银行卡的使用方法,在操作上确保农民使用银行卡方便、账户密码容易记住、操作方法简单等功能的改进。积极推介面向“三农”金融服务的特色产品——POS机、支付电话、借记卡、惠农卡和信用卡等工具。指导农民大胆尝试ATM机、POS机、转账机和网银体验机等工具,为农户提供存取款、理财、贷款等多种快捷方便的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从而提高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