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要做这十件事

2024-02-28 来源:客趣旅游网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要做这十件事

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下是十项重点措施:

一、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包括将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落实到医生个人,加强团队建设,完善签约团队工作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同时,根据服务能力和需求,不断完善签约服务内容,包括拓展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以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感受度。

二、提升门诊医疗服务能力。这包括明确本地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种,有针对性地提升门诊疾病咨询、诊断与治疗能力。重点加强全科医学建设,乡镇卫生院应当设全科医学科。同时,结合本地区服务需求,可发展康复、妇科、儿科等专业科室,鼓励开设慢性病联合门诊,提高基层慢病诊疗能力。

三、提升急诊急救能力。这包括加强急诊、院前急救、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独立设置抢救室,合理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改善急救硬件条件。同时,完善医务人员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制

度,加强急救技能的指导与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急救技能水平,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能力。

四、加强住院能力建设。这包括提高医院的住院服务质量和治疗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五、加强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这包括加强医疗设备和药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确保医疗设备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利用率和效益。

六、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这包括建立健全电子病历、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推广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技术,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七、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这包括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八、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这包括加强医学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提高医疗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九、加强医疗卫生宣传教育。这包括加强医疗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十、加强医疗卫生监管。这包括加强医疗卫生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落实医疗卫生法规,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为了满足当地区域的医疗卫生需求和医疗机构的基础条件,需要合理设置床位数,并加强住院服务能力建设。同时,需要开展与人员资质、技术准入、设施设备相适应的住院、手术、分娩等服务。此外,可以积极探索与上级协作医院开设联合病房,提升住院诊疗服务能力,提高床位使用效率,方便居民群众就医。根据分级诊疗的需要,住院服务重点向社区护理、康复方向发展,必要时可设置安宁疗护、老年养护病床。

为了提高检验检查和药品服务能力,需要加强检验检查能力建设,合理配置和更新必要的设施设备,并开展常规检验、心电、超声、X线摄片检查服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发挥远程会诊作用,建立影像、心电、检验、消毒供应等区域中心,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同时,根据分级诊疗工作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备所需药品品种,满足患者用药需求。鼓励开展药事服务,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

为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需要加强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并独立设置中医馆形式的中医综合服务区,突出中医文化特色。此外,需要加强中西医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大力推广针刺类、灸类、刮痧类、拔罐类、中医微创类、推拿类、敷熨熏浴类、骨伤类、肛肠类等中医药技术方法,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中医规范化诊疗服务能力。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人群的健康管理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内容,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中医药咨询、体质辨识及健康干预服务,大力推广普及中医药健康理念和知识。

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需要强化依法执业,加强医务人员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依法执业意识。同时,需要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相关病种临床路径,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培育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文化意识。同时,需要加强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等临床用药管理,运用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降低抗菌药物、静脉输液使用率。同时,需要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需要执行严格的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加强中药使用和质量管理。同时,我们也要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严肃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消毒器械等索证和验证工作。对于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我们要严格执行清理、消毒等环节管理,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卫生。

为了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我们需要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并严防流向社会。另外,我们也要完善投诉管理制度,加强医疗纠纷防范,引导患者依法处理化解医疗纠纷,维护医疗秩序。

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成效,我们需要加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力度,集中开展一次宣传月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服务项目的认识。此外,我们也要大力开展项目规范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服务内容、标准、要求的执行能力。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我们要加强筛查力度,及时发现病人并纳入健康管理,强化防治结合,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过程中开展随访服务。对于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我们要提高对主要健康问题的识别能力,并对于筛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我们还要加强社区卫生诊断能力,以健康档案、健康体检、临床诊疗数据为依据,分析辖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干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村委会、驻镇单位的协作,不断丰富辖区健康教育手段和形式,普及健康和公众自救互助知识与技能,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了规范疫苗管理,我们需要统一采购、全程冷链,确保预防接种安全。

为了改善服务环境和居民体验,我们需要优化门诊功能布局,设置醒目引导标识,完善服务流程。同时,我们也要保持院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温馨舒适,提供便民服务措施。我们还要大力推广一人一诊室,保护患者隐私。工作人员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识别。我们提倡文明礼貌用语,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为了推进居家医疗卫生服务,我们需要开展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巡回医疗等居家医疗卫生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

为了提升信息化水平,我们需要优化完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功能,实现对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签约服务的有效支撑。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条块整合,实现系统互联互通,避免基础数据重复采集录入。我们要推动业务协同,有效发挥电子健康档案在临床诊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中的载体作用。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机构运行和服务情况的监测与评价。我们还要推广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中心的建设和应用,促进优质资源纵向流动。利用临床指南知识库、循证医学临床路径应用指南等辅助诊断技术,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