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卷第7期 读与写杂志 2010年7月 Vo1.7 No.7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July 2010 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读的作用 袁俊 (四川省南部县实验小学 N Jll 南部63730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7-0151-01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 学法,议重点。这样层层探究,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在逐步养成。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 3 图示导读 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 所谓图示导读.就是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运用图 一翼,而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阅读力的培养则需要我们倾 画、图表、板书、地图等媒体指示思考方向.揭示文章思路,认识 注更多的精神和心力。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就应该 文章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借助直观、形象、艺术的网示读书学习、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导读方法。 认识事物的一种导读方法。图示导读按其媒体特点,可分为图画 我们可用的导读方法很多,例如:设问式导读、程序式导读、图示 导读、图表导读、板书导读、地图导读四种类型。根据教材特点和 式导读、比较式导读、质疑式导读、赏析式导读等。 教学目的,我们可灵活采用其中任一方法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 4 比较导读 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 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 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 何谓“导读”?概括而讲,就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 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导读可 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以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 以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辨别,在比较中抓住特点,在比较中培养 阅读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式,师生之间 各方面的能力。 进行多边交流.通过扎实有序的训练,全面打好读写基础的一种 比较导读就是把一篇文章中意思相近、相反或相对的部分 教学模式。 相互参照对比.或者是把题材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 叶圣陶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于‘导’。导者,多方 而题材不同的文章,引导学生分析,辨别,从而加深理解的一种 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授之谓也。”他还 导读方式。 指出:“所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我们从叶老的这些 5 质疑导读 话清楚地知道:教师应突破“系统讲授”和“满堂灌一言堂”那种 学贵有思,思起于疑。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要从培 被绝对化、凝固化的教学模式,多方设法致力于导,增强阅读教 育问题意识人手,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学会释疑,怀揣 学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 “问号”步入语文殿堂。 的创新精神,从而比较彻底地改变阅读教学的陈旧面貌。 6 赏析导读 根据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不同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感情丰富、语言优美生动的诗 的教材,我们应该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导读方法。我们常采用的导 歌、散文及记叙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将课文所表达的 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美的思想、美的意境和美的感情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 1 设问导读 审美能力,培养自己高尚的情趣。赏析导读形式是多样的,下面 导读的方式之一是以问促读。要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必须 就简单讲几种吧! 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 (1)体验情感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 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来指引思维方向.引导解决问题的途径. 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有 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学会怎样读书。 它自身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读书,读而后思,思而后问,问而后读, 渲染情境,再现情景,在情景交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读而后悟,悟而后答,在提高阅读能力上下功夫。这样才利于充 (2)感受意境型。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展示的意境丰富的 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境界。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想像文章中所描写 2 程序导读 的情境。 遵循阅读教学“整体——部分——整体”的程序,从整体着 (3)鉴赏语言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每一篇都是语言的佳 眼,把学生阅读过程划分成一个个小小的部分,使学生一步一步 作。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 地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的深刻的理解,达到对整篇文章有比 精髓,欣赏优美的语言 较全面的认识。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着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 指导议读,把课文的第三部分作为训练重点。结合预习中学 将导与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使阅读教学成为紧扣教材、学会 生提出的疑问,让学生讨论、交流,议中读,读中议,畅所欲言,想 读书的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课堂气氛也活跃。学生议结构,议中心,议 一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