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汉被动句语用对比分析

2022-05-26 来源:客趣旅游网


日汉被动句语用对比分析

【摘 要】被动句作为一个特殊的句式,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大量存在。我们在具体运用时不难发现,有时二者不能互译,日汉被动句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就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从语法和语义方面对被动句的研究比较集中。本论文拟从语用学方面入手,使用中日对译语料库等分析日汉被动句的语用条件及语用功能。 【关键词】日语被动句;汉语被动句;语用分析 一、日汉被动句语保持篇简洁、连贯的语用分析

当要叙述某件含有大量信息的事件时,为了使叙述意图明确、有条理、简洁,可以采用被动句。下面我们来分析两个例子: (1)小父さんが弟をほめた。弟はとてもうれしそうだった。/ 叔叔夸奖了弟弟,弟弟很高兴。

(2)弟は小父さんに褒められて、とてもうれしそうだった。/弟弟被叔叔夸奖了,很高兴。

例(1)和例(2),使用两种句式叙述了同一件事,例(1)使用了主动句,例(2)使用了被动句。根据合作原则及四个准则中的方式准则要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井井有条的要求,例(1)中不论日语还是汉语的句子中都重复出现了两次“弟弟”,使表述显得松散、累赘,违反了简练的要求,而例(2)中“弟弟”作为受事,被置于主位,属于已知信息(旧信息),后面的述位部分作为新信息,围绕主位展开,就没有再次强调“弟弟”的必要,因此被动句的使用避免了已知信息的重复,使整个句子显得紧凑、

简洁、在紧密联系的上下文中结成一体。 二、日汉被动句视点选取的语用分析

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理解是一个根据话语提供信息或假设去寻找最佳关联性的推理过程。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听话人需要一系列的语境假设去处理说话人话语里的新信息或新架设,推导出话语含义及说话人的意图。

(3)a:太郎が次郎を殴った。/太郎打了次郎。 b:次郎が太郎に殴られた。/次郎被太郎打了。

根据例(3)的句意,我们可以想象次郎可能是哭着回到了家里,那么此时日语方面,b句更适合表达这一事态。在具体语境中,选用被动句,说话人的意图是说明“次郎被打”的这一结果及影响,并且强调被打的对象是“太郎”,其中带有一种对次郎的同情,以及对“太郎不满”的言外之意。此时听话人由被动句的视点选取,可以推测出说话人会话意图,有可能会表达对“次郎”的同情等,反之,如果听话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可能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但是汉语方面,更习惯于使用a句表达,从主动句中可以感受到次郎对太郎(突出的焦点是太郎)的怒气以及不满,如果使用被动句,强调的就是“次郎”受害的意义。日语和汉语的这种不同的表达习惯源于各自社会背景及民族心理的不同,本论文就该问题将在第四章进行详细地分析。因此,在表述同一件事时,被动句和主动句的视点不同,话语突出的信息也不同。 三、日汉被动句婉曲表达的语用分析

日语被动句婉曲表达的语用功能与礼貌原则的关系密不可分。礼貌作为一种社会规约,是人们从小就需要掌握的一种处事方式,也是存在人类交际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准绳,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何自然(1998)曾提到,礼貌通常被理解为说话人为实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策略,如为了增加或维护交际双方的和睦关系。i在交际过程中给与或维护对方尊严或面子的最好方式是使用礼貌的语言。

布朗和列文森提出了“面子保全原则”,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权威和最具说服力的礼貌原则。该原则认为“面子”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面子,另一种是消极的面子。即前者是希望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和善、友好的心愿,后者是不希望被强迫、不希望受到伤害的自由的心愿。ii而日语被动句的应用恰恰符合了这一原则。通过被动句的使用使说话人充分利用被动结构省略说话人“私”或“私たち”等,从而使表达的观点更委婉,信息听上去更具“客观性”。相对于主动句经常需要在主语的位置上出现说话人,容易给人造成主观臆断的感觉,日语被动句避免了自己观点与他人观点的直接冲撞,在一致原则上,尽量减少自己与他人观点的不一致。

(4)富士山はこの世で一番美し山だと言われている。/都说富士山是这世界上最美丽的山。

由以上两个例句可见,说话人想要表述自己的观点,但是由于自己的观点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如例(4)中说话人认为“富士山是最美丽的山”,但是听话人及其他人未必这样认为,为了避免双

方观点发生冲撞,根据一致准则减少双方的分歧,说话人使用了“言われている”这样一种从大众观点切入的叙事方式,为自己的观点保留了余地,从而使语言行为更得体,保证会话进行的更为顺畅。同样,汉语中也存在表达客观、中立的被动表达,如在一些法律文件中,经常会出现“……被裁决”、“……被释放”等,但这是为了表述的准确,以及一种客观的态度,并不具有委婉表达的语用功能。 (5)a:今日は、あのレストランにご飯をしましょうか?/今天去那家饭店吃饭吧?

b:味は悪いと評価されている。/都说味道不怎么样。 话语表达是否得体也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具体分析。例(5)中,当b不想同a一起去饭店用餐时,由于不愿与对方发生摩擦,而采用了被动句的形式,假托他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语气上避免了主观、独断与直接,相对主动句更加客观、谦虚、委婉。由此可见,在社会交际中,日语被动句具有婉曲表达的语用功能,使语言更得体。

相比日语被动句在礼貌原则方面的应用,汉语被动句在这方面应用是极少的,由以上三个例句可见,在表达客观、委婉的说法时,对应的汉语句式为主动句。并且,由于汉语被动句的语义色彩多为表示“不幸”或者“不愉快”,这就决定了汉语被动句很少用于例如像政论语体之类的语体之中,汉语一般通过敬语、委婉语(如:将“胖”用“富态的”、“丰盈的”等委婉语来代替)及模糊限定语(如:据说、听说等)等,来维护语言交流的礼貌得体。

注释:

i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ii 孟瑾.日语语用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参考文献】

[1]影山尚之,鈴木義和等.日本語と表現の工夫[m].双文社,1993.

[2]森田良行.日本語の類義表現[m].創拓社,1988. [3]张兴旺.现代汉语被动句的界定及其分类[j].阴山学刊,2008.

[4]孟瑾.日语语用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何自然.当代语用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