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痹
一、概说:
心痹是指以心胸憋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心痛彻背,如锥刺心。
心痹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指出其发病机理是“脉不通”。在《灵柩·厥病篇》里就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记载,这里的“真心痛”,指的就是心痹的危重证候,倘若治疗不当,或久病失治,则予后不良,到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又有进一步论述,对本证的证治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指出主证是“心痛彻背”,命名“胸痹”,并提出了“瓜萎薤白半夏汤”“瓜萎薤白桂枝汤”等治疗方剂。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记载较欧州早2000余年。直至清朝中期,在世界医学史上仍处于先行地位。
二、病因病机
(一)外邪内侵
祖国医学认为六淫之邪皆可内侵,致发本病,但其中与本病关系较大的是寒、湿、火三气。它们都可能造成气血运行的障碍。关于寒,《素问·举痛论篇》说“寒气入经而稽迟,脉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后世医生也有“大寒触犯心君”之说。对于湿,一般多与寒邪相结,诱发心痹。至于火,主要指“壮火食气”即热盛导致的气虚心阳衰败。
(二)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或精神紧张,致肝郁气滞,进而气滞血瘀,血瘀则脉不通而发本病。《古今医鉴》说:“素有顽痰死血,或因恼怒气滞……”都是诱发本病的因素。
(三)饮食不节
素嗜肥甘厚味之品,或饮酒成癖,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浊内生,上犯胸中,阻遏胸阳,气机失畅,发为心痹。《儒门事亲》提到“夫高梁之人……酒食所伤,胀闷痞膈,酢心”。
(四)脏腑失调
祖国医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脏腑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衡协调关系,这种关系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发生疾病,与本病相关性最大的是肝、脾、肾三脏的虚损,而肾尤为关键环节。生理情况下,肾水上升以滋心阴,心火下降以壮肾阳,水火相济,阴阳平衡,身体机能正常。若心肾阳虚,不能温煦中土,脾失健运,水浊停滞,浊气归心可发本病;若水浊停滞不行,久而化热,消灼以成痰浊,阻于脉道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心痹。若心肾阴虚,使肝木失养,则相火偏亢,灼烁津液而成痰浊,阻塞心脉,亦发心痹。
综上所述,心痹是一个本虚标实性疾病,可用不足与不通概括之。不足即是本虚,是以肾阴阳失衡为主导的平衡协调关系的;不通即是在肾虚的基础上,由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气滞血瘀,进而造成气血运行的障碍,构成临床上的一些实症表现。所以以治疗上,以不足和不通,即一虚一实的辩证关系进行妥善的辩证论治。
三、辩证论治
(一)阴虚阳亢
主证:头晕头痛,目胀干涩,心悸烦闷,失眠多梦,急躁易怒,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或加重,甚者出现心痛。舌红少津、苔薄,脉弦细。
辩证:多素体阴虚或久病耗阴,致阴虚于下而阳亢于上,亦可致心火独亢“上冒巅顶”故头晕,头痛,目胀。阴虚肝木失养,相火妄动,故急躁易怒,阴虚神不守舍,故心悸烦闷,失眠多梦。烦劳易耗阴,恼怒引起相火,火灼阴枯,加重阴虚,故使病情加重,阴血虚,心脉失养,致发心痛,舌红少津,脉弦细均为阴虚阳亢之象。
治法:滋养心肾,平肝潜阳
方药:一贯煎、天麻勾藤饮化裁
首乌,生地、夏枯草,菊花,元参,桑寄生,牛夕,丹参,勾藤,珍珠母等。
(二)气阴两虚
主证:时发心痛,郁闷气短,心悸易惊,自汗畏寒,时而五心烦热,少寐多梦,易梦中惊醒,口干少饮,舌红苔薄少津,脉弦细或沉细无力。
辩证: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所累,导致气阴两虚,气虚则气短自汗,时有畏寒;阴虚则五心烦热而盗汗,口干。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少寐多梦,易梦中惊醒。气阴两虚最易导致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则经脉痹阻而发心痛。舌脉表现乃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通脉宣痹。
方药;生脉散加味
党参,麦冬,五味子,黄精,枸杞子,川芎,丹参,当归,赤芍,木香,三七粉等。
(三)气滞血瘀
主证:多见于善感易怒,性情多变之人,常因情志异常而诱发。情志抑郁则气滞不舒,气滞日久则血流不畅,心脉痹阻,而发心痛。气滞致心气不畅故见心悸气短,心烦不安,胸部郁闷心气不足之症,气滞血瘀,故时发刺痛,舌质暗紫有瘀斑,瘀点,脉沉弦等。
治法:行气活血,通脉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化裁
当归,赤芍,红药,桃仁,川芎,降香,瓜蒌,元胡,三七等。
(四)胸阳不振,痰湿内阻
主证:胸脘满闷,善太息,心性少寐,时发胸痛,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口淡无味,每因劳动及饱餐后症状加重,舌胖苔白腻,脉象濡滑。
辩证:多见于脾胃素虚之人。因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阳不足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产生痰浊,故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舌胖苔白腻,脉濡滑。痰浊为阴邪,阻遏胸阳,故胸脘满闷,善太息。心居胸中,心阳痹阻则心脉不畅,故时发胸痛。心胸不畅,
血不养心,神无所附,则心悸少寐。劳动及饱餐后加重心脾之负担,故症状每每加重。
治法:通阳宣痹,豁痰宽胸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
瓜蒌,薤白,半夏,桂枝,郁金,丹参,赤芍,川芎,降香,菖蒲、三七等。
(五)阴竭阳脱
主证;神色大衰,烦躁不安,精神恍惚,甚至朦胧,四肢不温,津津汗出,身潮如油,气息短促,心痛不止,舌质红绛,少津唇燥,舌苔厚或剥,脉象细数或沉迟欲绝,或涩而结代。
辩证:多因久病不愈而又突然暴发。多系在阴阳之气逐渐耗竭的基础上,加之暴发因素的袭击,动摇根本,致使真阳虚损于上,失去阴阳互根、平衡的关系。虚阳上扰神明,见烦燥不安,或神脱,阴不剑阳,气脱于上则气息短促。阳脱,卫阳不固则汗出如油。阳不温煦四末,则四肢不温。阴阳分离则脉沉涩,甚至散乱。舌剥少津为土气绝,后天之本将竭。
治法:回阳固脱,兼敛真阴
方药:四逆汤合生脉散化裁
附子,干姜,力参,五味子、炙甘草,丹参,黄精等。
参考资料:冠心病辩证论治:《中医内科临床》经验汇编。
1.本病病机是心的阴阳平衡失调为本,气滞血瘀为标,而心的阴阳平衡则有肾的元阴、元阳调节,故临床多数伴有心,肝、脾、肾的虚损,且每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所以治疗上也要酌情考虑,全面均衡。(席时华)
2.“补气”在本病治疗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血在脉中周流不息,有赖心气或心阳之推动。气行血行,气滞血瘀,心血瘀滞又可导致心阴不足,心脉失养,则心气更加衰退,造成恶性循环,在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一书中就有“元气即虚,必不能达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的论述。所以在药方中加入黄芪,人参或党参等补气药物,可打断此恶性循环。(席时华)
3.此病多虚,多瘀,所以在辩证中不论何种类型均可佐以活血化瘀药物,其中常用和有效药物有瓜蒌,葛根,丹参,川芎,参三七,赤芍,红花,毛冬青,黄精,玉竹,桑寄生,菟丝子等。尤其是参三七,川芎,毛冬青既能增大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又有降低心肌耗氧量。
另外,芳香类动植物药物,如丁香,麝香,安息香,零陵香,荜拨等,均含有挥发性物质,能反射性的调节冠脉血流时,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具有作用快,效果好的特点,近年来多放在成药内治疗心绞痛,可在一定范围内取代硝酸甘油制剂。
还有人认为,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因此,降低血脂就成了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课题。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制首乌,杜仲,黄精,玉竹,桑寄生,枸杞子,菖蒲,槐米,芡实等,均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这些药物大多为补肾药,具有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调整了内环境,平衡了失调的脂肪代谢,而
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不论是实验室,还是临床观察,都证明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四逆汤(制附子,干姜,甘草)以及麝香,鹿茸,葶苈子,何首乌,生熟地,元参,桂枝,参三七,太子参,夏枯草等,均有明显的强心生脉作用,特别是生脉散和四逆汤,效果更为显著,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于辩证施治之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