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2022-04-26 来源:客趣旅游网
精心整理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加强我校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的构成

教学工作量是指把实际教学学时按照规定计算办法折算的标准学时。

教学工作量(指标准学时,以下同)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指导学科竞赛、教材编写工作量等。 二、教学工作量计算原则 (一)教学工作量以教学执行计划为依据,按照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和实际执行情况予以计算;增加开课学时或增设课程必须于开学前办理教学计划异动申请手续,批准后开设或增加的学时方可计算,否则不予统计。 (二)教学工作量任务定额:专任教师每学年教学工作量为360课时(每学期180学时), 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全年教学工作量最多不能超过720个学时。 行政及教辅人员以搞好本职工作为主, 兼课平均每周(授课总学时÷18周)不超过4.5学时为宜(不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指导和利用晚上、周末排课的公共选修课和由于教学资源有限需安排晚上、周末授课的实验实训课)。行政及教辅人员未按要求办理兼课审批手续执行兼课的,不予以核算学时酬金。 兼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的,按月发放补贴,不计工作量。 三、各类教学环节工作量计算办法 (一)理论教学工作量(含由同一老师指导一体化教学或有课内实验且不分批的课程) 任务含量:制定教学文件、备课、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命题(A、B两套)、评阅试卷(正考)、质量分析、成绩登记等。 计算公式:G=S×C×R G——教学工作量(以下同) S——不超出教学计划的实际学时数

C——第1教学班为1,重复班的系数为0.8(重复班是指课程大纲、教材相同的课程)。 R——教学班级人数系数,60人以下时R=1;61-80人,R=1.l;81-100 人,R=1.2;101-120 人,R=1.3;121-141人,R=1.4;141人以上,R=1.5。

(二)分多批进行或多人指导的实验课工作量计算

实验课含分多批进行的课内实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实训课(与理论课一样进行排课、

精心整理

按课堂纪律要求进行上课的、不含集中整周(连续数天)进行或者分散指导的实践教学环节)。

任务含量:做好实验课的备课、准备相关实验教学文件、预排实验、指导实验、批改实验报告、填写实验日志、考核、成绩评定、整理实验环境等。

计算公式:G=S×C×R×W S——不超出教学计划的实验学时数

C——重复班系数或自然班实验分批系数,第1教学班或第1批时C=1,重复教学班或第2批开始C=0.8

R——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系数,60人以下时R=1;61-80人,R=1.l;81-100 人,R=1.2;101-120 人,R=1.3;121-141人,R=1.4;141人以上,R=1.5。有多位实验指导老师时,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总学生人数/总指导老师数。 W——为教师身份系数,一人指导时,W=1;多人共同指导,主讲教师(负责讲课、辅导、批改报告、填写实验日志等)取W=1,每位辅导教师取W=0.8。 实验课安排多人指导的需经过学院、教务处审批,并于开学时落实好任务,临时安排增加的指导教师不予以计算工作量。所有教师必须全程在场共同开展教学。除了由于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不足、场地限制等客观原因,严禁拆班上课、或者随意增加实验指导教师。

(三)多名老师提导的一体化教学 视教学情况和实验设施可安排多名教师开展教学,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能低于15人(上机课人数不低30人),需经过学院、教务处审批,所有教师必须全程在场共同开展教学。 主讲教师工作量计算公式:G=S×C×R×W S——不超出教学计划的实际学时数 C——第1教学班为1,重复班的系数为0.8 R——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系数,60人以下时R=1;61-80人,R=1.l;81-100 人,R=1.2;101-120 人,R=1.3;121-141人,R=1.4;141人以上,R=1.5。有多位实验指导老师时,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总学生人数/总指导老师数。 W——教师身份系数,主讲老师系数为1(负责编写教案、教学进度安排、讲课、辅 导、填写教学日志等),辅导教师系数为0.8。

(四)课程设计、实训实习(不包括生产性实习、认识性实习)

任务含量:准备、现场指导、过程管理、总结与考核等,指导教师在完成教学全过程后并提供具体指导的日程安排,才能核定教学工作量。

计算公式:G=T×6×R×K

T——实际到点指导的天数(按照6学时/天、5天/周、30学时/周计算,不足一天按相 应的比例计算)

R——教学班级人数系数,60人以下时R=1;61-80人,R=1.l;81-100 人,R=1.2;101-120

精心整理

人,R=1.3;121-141人,R=1.4;141人以上,R=1.5。

K——是指导类型系数,全程指导的集中进行的K=1;部分指导的集中进行的K=0.5;分散进行的K=0.5;

全程现场指导的集中进行的是指集中整周(或连续数天);教师一直在教学场所每节课均按课堂教学纪律要求,全程进行指导。

部分现场指导的集中进行的是指不含集中整周(或连续数天);学生一直在教学场所训练,但教师只是有时到场进行指导,其余时间有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主完成。

分散进行是指不是集中进行的,分散至各周(天)零星进行;老师有时候召集学生进行指导,其余时间由学生自主完成。 各班分散进行的课程设计,工作量采取包干制,若多人指导的按各人工作量大小分配。 (五)认识性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含第六学期的毕业实践、顶岗实习)(所有环节都完成,并把成绩报送教务处后再上报工作量) 任务含量:准备、现场指导、过程管理、批改实习报告、考核、负责实习指导工作总结和成绩上报教务处等。 计算公式:G=T×3学时/天×K T——实际到点指导的天数,不足一天按相应的比例计算 K——带队在校外单位参观(认知)实习;或者在校外单位(含实习基地)驻地全天全程现场跟踪指导学生实习K=1;带队教师在校外实习单位驻地分散指导实习的(有时候到场,非全天跟踪指导)K=0.5。 属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表中规定开设的,批改实习报告、给学生成绩评定并按时录入教务系统的,补助1.5元/生。 (六)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公式:G=学生数×4学时/生 任务含量含毕业设计(论文)全部环节:选题、编写任务书、过程指导、答辩、批阅等。 只承担部分环节,则按相应的环节给付:完成选题、编写任务书和过程指导3.5学时/生;批阅毕业设计(论文)为0.5学时/生。

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同时两名教师或者多名教师指导,但工作量采取包干制。 参与非本人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环节的每生0.2学时,包干,属非本人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参与教师平分。

(七)按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入学教育与军训教育、劳动教育课程、形势与政策的过程管理和成绩评定:

计算公式:G=学生人数×1.5元/生·学期

计算报酬学期规定:入学教育与军训教育第1学期、劳动教育课程第2学期、形势与政策第4学期。

精心整理

(八)其他环节的工作量计算或补助标准

1.非本人授课的命题50元/套;评阅补考、重考试题1.5元/份。

2.经过批准为师生作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示范观摩课,工作量=实际学时×K(校级K=1.5,院级K=1)。

3.体育课补考、重考补助:1.5元/生,不再计算学时。 4.完成非公开发行、校内使用教材的工作量计算方法

经过教务处立项审批的教材编写方可计算工作量,教材编写的工作量采取包干制,多人参与的,由主编根据各人承担工作情况进行二次分配。 (1)教材、实验实训(实习)指导书 计算公式:G=相应课程内容计划学时×0.5×K (2)习题集和其他教学参考资料 计算公式:G=总字数(万字)×15学时/1万字×K K为编写类型系数:自编类型K=1、汇编类型K=0.5、修订类型K=0.3。 自编是指教师运用广泛搜集的资料,经自己长期教学实践和研究,编写出的我校以往没有的新教材、实验指导书,内容不得抄录已有的教材或现成实验仪器设备厂商提供的实验说明书。汇编是指即选用现成的文章和资料(包括厂商提供的资料)编写而成的。修订是指在已有教材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进行修订的,并修订量不低于原教材的20%,低于20%不予以计算工作量;三年内的修订不予以计算工作量。 5.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工作量计算办法: 给予计算辅导工作量的竞赛需经教务处同意申报立项参赛,有以下几种类别:校级学科竞赛(指以学校名义组织并行文公布的全校性学科竞赛);省级学科竞赛(指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或省级学术团体组织的全省性或跨省区的学科竞赛);全国性学科竞赛指国家政府部门或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的全国性学科竞赛;国际性学科竞赛(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世界性学科竞赛)。学校重点支持省级以上的学科竞赛项目,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 (1)校级的电子设计竞赛、艺术设计等各类竞赛的,每届竞赛给予30学时工作量。由承办学院根据所各指导老师负责工作的情况进行二次分配。

(2)省级以上电子设计竞赛,采取项目包干,工作量=参赛小组数×25,工作任务包括了选拔培训阶段、强化培训阶段,比赛期间现场指导的工作量。

(3)省级以上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C语言组和Java组培训,采取项目包干制,给予25工作量(包含多组)。

(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采取项目包干制,每个老师给予25工作量(需指导2—3参赛小组队)。

(5)全国职业院校计算机类技能竞赛、“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竞赛,采取项目包干制,

精心整理

给予25工作量(包含多组)。

(6)省级以上的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实际讲课学时数×1,每个比赛项目工作量不超过25工作量(包含多组)。

(7)省级以上体育竞赛,辅导工作量=实际在场辅导天数×1.5个工作量,不足一天的按比例计算。每个比赛项目工作量不能超过15工作量(包含多组)。

(8)其他比赛(如沙盘比赛、汽车技能比赛等)的辅导工作量:实际在场辅导天数×1.5个工作量,不足一天的按比例计算。每个项目不宜超过30工作量(包含多组),有多位教师参与的按比例分配。 以上各类比赛均包括了比赛期间的指导工作量,填报工作量时需提供具体的指导日程安排表。比赛期间仅负责参赛的组织和管理且并不具体指导技能的人员,不予计算工作量,按财务规定给予差旅费补助量。 四、实验室资实管理及实验教学辅助工作量计算方法 实验室工作人员分实验室管理员、实验教师。 实验室管理员按行政管理人员定岗位工资,实行每周40小时坐班。实验室管理员在坐班时间内应保证实验教学课程开出,完成实验课工作量;同时完成实验岗位工作(包括实验

室筹备建设工作,实验设备设施的预算、仪器设备管理、购低值及消耗材料、实验室环境清洁等);寒暑假实验室安排值班。 实验教师按教师系列定岗位工资,并按教师系列需完成相应的工作量。实验教师工作量包括兼管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由各学院视情况分配具体管理的实验室)、实验教学辅助工作量、实验教学指导工作量、兼课(非实验课)工作量等。实验教学辅助工作量是以实验室为单位核算;实验辅助工作量的任务含量:课程实验的准备与实验过程辅助工作,实验准备要求:准备器件、工具、元件、器皿,配套药品,整理实验环境、卫生、开关门等工作。

计算公式: G=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实验教学辅助工作量+实验教学指导工作量+兼课工作量 =∑每间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每间实验室按开课任务开出总学时数×K×0.1+∑每个实验指导工作量(含主讲和辅导)+兼课工作量

其中:

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每学年每间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为10学时。 K为实验准备与辅助的难度系数,根据实验类型取值如下:

计算机上机类实验K=1;外语语言上机类实验K=0.5;文经管类实验K=1;艺术设计类实验(不含服装工程类实验)K=1;理工科类实验(含服装工程类实验)K=2。

实验指导工作量(含主讲和辅导)、兼课工作量计算办法参照专任教师按课工作量计算办法计算。

非专任实验员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兼管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量参照上述计算办法,计算公

精心整理

式为:G=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实践教学辅助工作量。

专业教师或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等偶尔参与实验室建设、日常没有全面管理实验室的不计算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同一间实验室的资实管理工作量不能重复多人计算。使用率较高的计算机类实验室、外语语言类实验室、画室等应由专职实验室管理员管理。

五、说明

(一)教师的年度工作量是指教师在一个考核年度中完成岗位职责的量化数额。每学年度考核一次。

(二)行政及教辅人员的课酬按同类教学人员超课时标准计发。 (三)工作量的统计必须实事求是。各管理机构领导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严禁弄虚作假。如发现有虚假不实现象,除扣除相应的工作量外,在年终考核时对有关个人和部门一票否决,评定为“不合格”。 六、附则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