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发展历程
公元前后,一些文明古国已有了早期的医学和护理活动。希波克拉底创立了“液体学说”,提倡保持病人清洁卫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并采用冷热和泥敷等疗法。强调在病人的床侧对病人进行仔细的观察;重视生活条件,周围环境对病人康复的意义。
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受西方护理的影响,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ie,1820—1910年)被誉为近代护理学的创始人。1820年5月12日,在意大利的弗罗伦萨城,南丁格尔诞生在一个富有的英国名门之家。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影响,培养了南丁格尔优秀的品质。她从小就经常照看附近村庄的病残人,以解除他们的痛苦,立志将来成为一个为病人带来幸福的人。1851年,她开始投身于护理工作。在1852年到1856年间,沙皇俄国与土耳其之间发生在克里米亚的战争十分残酷,双方伤亡惨重,大量的伤病员无人照顾。当时。英国有一位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女士名叫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她自愿组织战地救护队,率领38名女救护队员负责伤病员的护理,在她的领导下,建立了医院管理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使伤病员的死亡率从50%降到2.2%,并完成题为“影响英军健康,效率和医院管理的问题摘要”的战地报告。1860年,她又在英国的圣多马医院办起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为推动世界各国护理工作和发展护士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丁格尔以最高贵的奉献精神把一生献给了护理事业。英国人把她看作是英国的骄傲,为她在伦敦街头树立了铜象,并把她的大半身像印在10英镑纸币的 背面。美国大诗人朗弗罗为她作诗,赞美她的精神是高贵的,是女界的英雄。 1912年,国际护士会倡议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以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 ,以此纪念人类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弗罗伦斯•南丁格尔。
在中国古代也有护理方面的发展,早期的中医药学与护理学密不可分,医学与护理学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三分治,七分养”,是我国古代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做出的高度概括。中医把人体看成作是统一的有机体,并把人的健康与内在心理状态和外在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中医药学为护理学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直至鸦片战争后,各国传教士来到中国,除建教堂传教外,还盖了医院和学校。1835年第一所西医医院在广东省建立,以短期训练形式培养了护理人员,此后在上海也开设护士培训班。1888年在福州成立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继而全国各地陆续开办了护士学校,招收初中、高中毕业生,学制3~4年,开始形成了我国护理专业队伍。1934年,教育部成立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规定高级护士职业教育。在此期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全国其他5所教会大学合办学士学位的护士学校,学制5年,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级护理人才。1949年新中国诞生,护理事业迅速发展。l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士教育列为中等专业教育之一。1984年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召开会议,决定在高等医学院校内增设护理专业或护理专修科,恢复了护理高等教育。
护理专业作为一门学科,也和其他专业一样,在不断的提高和发展中,通过晋级考核,评定出不同层次的初、中、高级的护理技术职称。
中华护理学会是中国护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早期称中华护士会,于1909年成立,l936年改称中华护士学会,l964年改称现名。l954年中华护士学会的学术委员会创刊《护理杂志》。
在建国后的17年中,护理事业和全国其他事业一样,欣欣向荣地发展着。但\"文革\"期间中华护理学会被迫停止活动,全国护士学校大部分停办,医院护理制度也被彻底打乱,导致全国护理人员短缺和护理质量大幅度下降。1977年以后,中华护理学会恢复活动。同
年9月《护理杂志》复刊,1981年改名为《中华护理杂志》。此外,向全国发行的护理杂志还有多种。学会恢复以后,总会和各地分会经常召开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学术会议,交流和总结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和护理临床等方面的经验课题。通过各种业余或脱产进修学习,扩大和更新了护士的知识领域,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日益深人,护士国际间双边活动也越来越广泛,如互派护理代表团进行访问、学习、讲课,这种友好的交流活动推进和发展了我国护理界同世界各国护理界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设置,其中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级学科,与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等一级学科平行,为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护理工作正在跟上现代医学科学前进的步伐,迎接未来的挑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