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氢氧化铜及有关反应的实验探究

2020-07-01 来源:客趣旅游网
实验研究 关于氢氧化铜及有关反应的实验探究 党文祥,李旭娃” (秦安县第三中学,甘肃秦安741607) 摘要:中学化学教材中对cu 与OH一反应的生成物的叙述,存在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会对教学产生误导。通过实验探 究,揭示了cu 与OH一反应的生成物随时间、浓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提出了溶解性表中对生成物相应符号的合理表 述。指出了Cu(OH) 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教材的局限性。建议对Cu(OH) 的制取从量化着手,才能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并对 其量化的具体操作进行了举例说明。 关键词:Cu 与OH一的组合;溶解性表;氢氧化铜;量化操作范围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2—007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中学化学教材中,对于Cu 与OH一反应的生 造有利条件。 成物都叙述为Cu(OH),。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下 称溶解性表)中,Cu 与OH一的组合对应的符号是 “不”,根据表中的含义可知,“不”对应的物质也 是Cu(OH) 。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可溶性铜盐溶液与碱 1实验探究 实验l (1)取2支小试管,分别编为1号和 2号。向1号中加入20滴0.1 tool・L 的CuSO 溶 液,再加入12滴0.2 otol・L一的NaOH溶液(吸取 两种溶液时,分别用相同型号的胶头滴管,以减小 溶液混合时,除了看到有蓝色沉淀之外,还会看 其体积之差,下同),振荡后静置。向2号试管中 到有绛蓝色溶液、绛蓝色悬浊液以及蓝色沉淀变 加入20滴0.1 mol・L 的CuSO 溶液,再加入50 黑等多种现象。不同的现象对应着不同的物质。 Cu(OH) 的有关问题是化学教学的内容之-一,不同 滴0.2 mol・L 的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两个 试管中,上部都是无色液体,下部都是沉淀。1号 物质及其现象的出现,会干扰有关教学的顺利进 中沉淀为浅蓝色,2号中沉淀为蓝色。1号试管放 行。例如,向2O滴0.1 tool・L 的CuSO 溶液中加 置几十天(塞紧试管口,以防水分蒸发)也不变 入l0滴0.2 otol・L 的NaOH溶液时,其生成物是 黑,而2号试管放置1小时后,蓝色沉淀中出现了 浅蓝色(接近浅绿色)的物质,而且并非絮状,显 黑色,而且黑色越来越深。 然不是Cu(OH) 。但根据教材内容,不仅会将碱式 硫酸铜误认为是Cu(OH) ,而且会将其浅蓝色(接 近浅绿色)误认为是蓝色,将其非絮状误认为是絮 状。这样,对物质的颜色和状态的印象、概念的形 成以及判断标准的形成都会产生干扰或误导。因 什么物质,这些物质分别是在什么条件下制取的, 才有可能避免与教学无关问题的出现,为教学创 通讯联系人。E-mail:1901927902@qq.com。 (2)再取2支试管,分别编为3号和4号。向 3号试管中加入浓度和体积与1号中完全相同的 两种溶液,振荡。向4号试管中加入浓度和体积与 2号中完全相同的两种溶液,振荡。显然,3号和4 号中的生成物应该分别与1号和2号中的生成物 此,为了教学需要,必须弄清楚不同现象分别对应 相同。分别用酒精灯加热,当刚出现沸腾现象时移 离火焰,等待片刻,再接触火焰。如此反复,使液体 温度保持在80 ̄C与沸点之间。可以看到,3号试管 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用变化的观点研究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HJ20150010)。 【3]王程杰.关注氯离子效应在实验中的应用rJ].化学教学, 2015,(12):53N56. 【4]谈小强.关于钢铁腐蚀的理论探讨和实验分析 化 学教学,2012,(5):47N49. [5]刘怀乐.理性解读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 70 性L『】.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26(3):29-31. 【6】【7】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 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下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760 ̄784. 化学教学 2016年第12期 实验研究 如此加热几分钟都没有黑色出现,而4号试管加 Cu 不会被完全沉淀。但上部的液体无色,说 热至还未沸腾就出现变黑现象,当刚沸腾时,就全 明cu 基本上被完全沉淀了,即cu 基本上都 部变为黑色的液体混合物了。 实验2取2支小试管,分别编为1号和2号。 进入到沉淀中 而沉淀是电中性的,在沉淀中, 除了加入的OH一和水电离的OH~(这部分的量 向l号中加人20滴5 mol・L 的NaOH溶液,再 很小),肯定还有一种阴离子,这种阴离子只能是 加入5滴0.5 mol・L 的CuSO 溶液,振荡后静置。 可以看到上部出现绛蓝色液体,下部出现蓝色沉 淀(蓝色因受绛蓝色的影响而不明显)。十几分种 后,液体还未澄清,沉淀就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 向2号试管中加入20滴14 mol・L 的NaOH溶液, 再加入3滴0.5 mol・L 的CuSO 溶液,充分振荡。 可以看到试管中只有绛蓝色的溶液。 实验3取2支小试管,在1支中加入20滴 0.1 mol・L 的CuSO 溶液,向另1支试管中加入50 滴0.2 mol・L 的NaOH溶液,同放于80℃以上 的水浴中加热数分钟,使两种溶液的温度都升至 80℃以上。趁热将NaOH溶液倒人装CuSO 溶液 的试管中。可以看到,液体混合时立刻变黑,静置 后分层,上部为无色液体,下部为黑褐色沉淀。 实验4取1支小试管,重复实验2中的2号 实验,使其用量和操作与其完全相同。得到绛蓝色 的[Cu(OHh] 一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原混合液总 滴数(23滴)6倍(138滴)的水,振荡后静置。1天 后倾斜试管观察,试管底部和试管壁上是黑色或 黑褐色的沉淀CuO(因分布多少和疏密不同,其颜 色有所不同),从其上部看到液体由绛蓝色变为无 色。而实验2中2号试管中的绛蓝色溶液放置约 10~40天,溶液颜色仍未改变,但其下部有很少量 黑色沉淀出现,而且逐渐增多。 2问题分析 (1)实验1中:①1号和2号试管中沉淀的 颜色不同;②3号和4号试管中的沉淀,在加热时 产生的现象不同。说明1号和2号试管中的沉淀 是不同物质。由资料n 可知,Cu(0H) 受热易分解, 在溶液中加热至8O ,就变为黑褐色的CuO。由 此可以推知,4号试管中的沉淀是Cu(OH),,进而 可以推知2号试管中的沉淀也是Cu(OH),。 在1号试管中,n(Cu +): (OH_)=[c(cu +)・V(Cu )]: [e(OH-)・F(OH-)]=(0.1 mol・L一×20滴):【0.2 mol・L ×12滴)=1:1.2(在此,虽然单位不一致,但对于比 值的计算没有影响,没必要将滴化为L)>1:2。 若以加人的OH一沉淀Cu ,显然OH-是不足的, 化学教学 2016年第12期 sol一。说明1号试管中Cu 、OH一、sO 一共同参与 了沉淀反应,生成物是碱式硫酸铜,其化学式为 3Cu(OH)2・CuSO4【2Jo 实验1不仅说明2号试管中的沉淀是 Cu(OH) ,而且说明Cu(OH) 不稳定,在20 ̄C时,会 随时间的变化缓慢地转化为CuO和H:0。 (2)实验2中的绛蓝色物质是[Cu(OH) ]扣。1 号中的沉淀变黑,说明其沉淀是Cu(OH) 。但由于 绛蓝色液体浑浊不清、沉淀密集、沉淀变黑快的影 响,难以看清Cu(OH),的性质特征。 实验1和实验2说明,Cu 与OH一反应时, 其生成物会随着混合液中两种离子浓度的变化 而变化。①浓度较小的两种溶液混合时,会生 成3Cu(OH) ・CuSO 和Cu(OH):,不会生成绛 蓝色的[Cu(OH) 】 一(后面叙述)。②当NaOH溶 液浓度较大时生成Cu(OH) 和[Cu(OH)4] 一的混 合物;当NaOH溶液浓度足够大时,不会生成 3Cu(OH):・CuSO ,生成Cu(OH) 的趋势也是很小 的,主要生成【Cu(OH) 广。 (3)实验3说明,当温度高于80%时,Cu 与 OH一不会生成Cu(OH)2,直接生成CuO和H20。 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知,当混合液中的cu 与 OH一以1:2反应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成物是 不同的。 (4)为什么上述绛蓝色溶液中加水后会发生 变化呢?Cu(OH),具有两性,不仅能溶于强酸,而 且能溶于强碱p】。在强碱溶液中溶解时,形成络离 子[Cu(OH) ] 。由实验2的2号及实验4说明,在 绛蓝色混合物中存在着平衡关系[Cu(OH) ]扣一 Cu(OH) +20H一。在实验2的2号中,足够大的OH一 浓度,使Cu 几乎都以[Cu(OH)4] 一存在。使平衡 右移的趋势很小。所以,相对来说[Cu(OH) 】 一是很 稳定的,能够存在很长时间。而在实验4中,加水 之后,使两边的离子浓度都因稀释而减小。在这种 情况下,平衡就向着离子计量数大的方向移动,即 向右移动。所以就生成了Cu(OH) 。Cu(OH) 不稳 定,不断转化成了黑色的CuO和H 0。I-I 0的不断 实验研究 生成,使两种离子浓度不断地减小,使平衡不断地 应,不论什么隋况,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其生成物 右移,使[Cu(OH) 1z'最终完全转化成了CuO和 就是Cu(OH) ,都会理所当然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H20f4_。 Cu +20H一一Cu(OH) ,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将相 所以,当OH一浓度较小时,只能生成 应物质的颜色和状态认为就是Cu(OH),的颜色和 3Cu(On) ・CuSO 和Cu(OH):,而不会生成 状态。这样,教材必然会对Cu(OH),的教学产生负 [Cu(OH)4r。 3归纳总结 由上述内容可知: 面影响。 4.3建议对Cu(OH),的制取采取量化处理 鉴于上述原因,必须弄清cu 与OH一在什么 (1)Cu 与OH一反应的生成物随时间、浓 条件下的生成物是Cu(OH) ,Cu(OH) 在什么条件 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生成物有多种, Cu(OH):只是其中之一。Cu(OH) 只能在一定时段 内存在,是过渡性物质。 (2)溶解度概念中,温度是一定的。而在溶解 性表中,又规定了其温度为2O℃。所以,在20℃时, 对于cu。 与OH一的组合:①如果两种离子在混合 液中的浓度一定,仅从时间变化的角度来审视,在 溶解性表中的符号应该是“不(变)一”;②如果不 考虑时间因素,仅从浓度变化的角度来审视,在溶 解性表中的符号应该是“不(或)一”。而在实际教 学中,在判断复分解反应或离子反应能否进行时, 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综合起来,可以用“不,一” 来表示。 所以,对于溶解性表,要用变化的观点、从不 同的角度来研究,才能得出更为合理、完善、科学 的结论。 4对氢氧化铜的教学建议 4.1 Cu(OH),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Cu(OH):的制取及其有关性质,主要是在初中 介绍的。其目的之_就是让学生知道生成Cu(OH), 的原理,并通过观察初步感知Cu(OH),的蓝色和 絮状,形成印象和概念,帮助其形成对其他颜色和 物质状态的分辨能力。所以,教学中制取Cu(OH1 时,明确地显示其标准的蓝色和絮状特 ,显得尤 为重要。 4.2教材的局限性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是 有限的,教材中对知识内容的介绍不宜太多太深。 所以,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不论是图文内容还 是溶解性表,都只说cu(OH) ,而对其他问题避之 不谈(当然这不能说成是错误的)。但教材内容 的回避,是回避不了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的。因为根据教材内容,只要是Cu 与OH一的反 72 下才会充分显示其标准的性质特征,为此,就要从 溶液的量化着手。经反复验证,用O.1~0.3 mol・L 的CuSO 溶液和NaOH的溶液,其效果最好, 而且对其用量(体积)的多少容易调节和掌 控。当混合液中n(Cu ):,z(0H一)=1:2时,得到的是 3Cu(OH):・CuSO 与Cu(OH):的混合物。在实际操 作中,当两种溶液的浓度在O.1~0.3 mol・L一 的范 围内时,所用体积的量以1:10≤n(Cu b:n(OH一)≤1:3 为大致条件。这样,浓度的限制,避免了[Cu(OH) ] 一 的生成,体积的限制,又避免了碱式硫酸铜的生 成。在此条件下,就可以放心地制取“纯度高”、疏 密适宜、标准蓝色、絮状明显、放置相对较长时间 才会变黑的最适宜示范教学的Cu(OH),沉淀。 例如,教学中用0.1 mol・L 的CuSO 溶液与 0.2 mol・L- 的NaOH溶液制取cu(ola),,应取两种 溶液各为多少?答:首先对n(Cu +): (0H_)在1:10~1:3 之间任取一个值,例如取1:6,那么[c(cu +)・ⅥCu )]: [c(OH一)・V(OH一)]=[0.1 mol・L X Cu )]:[0.2 mol・L x V(OH-)]=1:6,则V(OH-)=3V(Cu +),其中 的单位可 以是滴,也可以是mL。当V(Cu +)=20滴时,V(OH-) =60滴。当ⅥCu +)=1mL时,V(OH-)=3mL。…… 观察用较小浓度的溶液制取的Cu(OH),时, 建议最好在20分钟之内完成。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等编.无机化学(下册)【M】.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81:847 ̄848. (2】武汉大学等编.分析化学(第二版)[M】.武汉:高等 教育出版社,1982:15. [3]朱华英,刘怀乐.碱性Cu(OH):浊液检验一CHO的 作用机理探究【J1l化学教学,2015,(2):51 ̄53. 【4】李红萍,丁伟.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条件探究 [J1.化学教学,2014,(2):49~51. 化学教学 2016年第1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