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郭 翠
(青岛大学文学院外文系,山东青岛 266071)
摘 要:语言迁移研究作为中介语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本文概述语言行迁移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普遍语法理论和认知主义为基础的语言迁移研究,分析语言可迁移性及其特征,指出语言迁移研究对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语言迁移;行为主义;普遍语法;认知主义
Abstract:Languagetransferisoneoftheimportantfactorsshapingthelearner'sinterlanguage,thestudiesofwhichhaveenrichedanddevelopedthetheor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hispapergeneralizesthede-velopmentofthestudiesoflanguagetransferonthebasisofBehaviorism,UniversalGrammarandcogni-tivism.Thispaperalsomakesananalysisoflanguagetransferabilityandcharacterizationoflanguagetrans-fer,andconcludesbypointingouttheimplicationsofthestudiesoflanguagetransferto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Keywords:languagetransfer;Behaviorism;UniversalGrammar;cognitivism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2001)02-0018-06
1.语言迁移研究与中介语研究
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术语表达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概念:一是指学习者在某一阶段所建立的目的语知识系统;二是指由这一系列目的语知识系统相互连接而形成的连续体。
自60年代以来,中介语这一理论概念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一直有着重要影响。但由于研究者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他们对表达这一理论概念采用的术语也不相同。Nemser(1971)使用“渐近系统”(approximativesystem)这一术语,认为学习者的知识系统从第二语言的零知识沿着一个连续体逐渐接近本族语使用者的能力。Corder(1971)把它称为“独特的语言”(idiosyncraticdialect),指学习者语言有其独特的语言规则。后来,Corder(1971)又使用了“过渡能力”(transitionalcompetence)这一术语,认为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知识系统是动态的,它随第二语言新知识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变化。1972年,Selinker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首先使用Interlanguage这一术语,确定了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Selinder在研究中,从认知主义观点出发,指出了中介语系统形成的五个中心过程:(1)语言迁移(languagetransfer),即学习者把本族说的特点投射到第二语言中。(2)过度概括目的语规则(over-generalizatinofL2rules),即对目的语规则、语义特点过度概括。(3)训练迁移(transferoftraining),即语言教学本身所创造出的不属于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4)第二语言学习策略(strategiesofL2Learning),即学习者通过学习构建个人的第二语言知识。(5)第二语言交际策略(strategiesofL2communication),即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中用来进行交际的策略。在此,他把语言迁移放在五个中心过程的首位。1992年,Selinker又在其RediscoveringInterlan-guage著述中称语言迁移为中介语理论概念的精华,强调语言迁移对学习者建立目的语知识系统所起的作
作者简介:郭翠(1953-),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收稿日期:2001.03.08
·18·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用。这进一步说明,语言迁移研究已具有更为宽泛的意义,是中介语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聚焦点。本文对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普遍语法理论和认知主义为基础的语言迁移研究进行概述,分析语言可迁移性,探讨语言迁移的特征,指出语言迁移研究对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启示。2.语言迁移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2.1早期的行为主义观点
早期的语言迁移研究可追溯到40年代Fries的研究和50年代Lado的研究。Fries主张对学习者的目的语进行科学描述,并与学习者的母语进行比较。Fries的研究推动了语言学习中的对比分析研究。Lado从斯金纳(B.F.Skinner)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出发,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输出和输入技能在语言文化层次上均受到第一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影响。Lado把语言看成一种习惯,认为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习惯”易于迁移到第二语言中,即第一语言或母语知识对第二语言或外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Lado迁移概念的核心是比较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异同。根据他的观点,学习者的困难程度取决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程度。研究这些异同可以预见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难易点。母语中与目的语相似的地方将促进目的语学习,而母语中与目的语相异的地方将对目的语学习产生困难。在此基础上,他发展了Fries的研究,提出“对比分析”假设(CAH)。这种假设就是对不同语言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比较,根据比较分析出的差异,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的难点及输出和输入中的错误,从而使学习者避免错误或尽可能少犯错误。
在对第二语言中出现的第一语言结构形式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对语言迁移作了进一步阐释,并区别了迁移的两种形式: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母语形式用于第二语言话语的输出并成为第二语言规则的一部分时,出现正迁移;第二语言输出中的第一语言形式同第二语言规则相异,而且生成的话语是错误的,出现负迁移。换言之,负迁移就是母语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或外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是学习者母语习惯负迁移的结果,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导致错误和学习困难的原因。
2.2普遍语法理论和认知语言研究观点
50年代后期开始,曾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受到挑战。乔姆斯基批判了斯金纳等人的行为主义观点,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和普遍语法(UG)理论。由此引发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强烈反抗早期的语言迁移研究观点(Corder,1993;Dulay,BurtandKrashen,1982)。持反对观点的学者通过实验发现,学习者往往在母语与目的语表面相似的地方更易犯错误。普遍语法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某些第二语言错误是包括操母语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内的所有语言学习者所共有的,而且许多错误同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所犯错误相似。Corder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他受母语习得中错误分析的启发,提出“错误分析”(er-roranalysis)观点,倡导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系统性分析,使第一语言习得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结合起来。
其后,在以认知主义为基础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拓展出新的视角。有些学者提出,学习困难并不总是由两种语言的结构相异所致,错误主要归咎于学习者的交际策略,而不是第一语言中误选的结构迁移。
1993,Corder在其题为《母语的作用》(ARolefortheMotherTongue)论文中指出,负迁移或干扰确实存在,但除了语音方面外没有得到验证。根据Corder的观点,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所起的作用更接近“借用”(borrowing),因此在第二语言学习和输出中是起促进作用的。他进一步指出,当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差异很大时,学习者往往求助于“回避策略”(avoidancestrategies),而不是母语结构的迁移。
Kellerman(1992)在语言迁移研究中区别了学习者回避现象的三种类型:(1)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则的理解有难点和疑点。(2)学习者知道目的语规则,但在特定情况下对使用感到困难。(3)学习者知道怎样表达但不愿表达,在他们看来如此表达是对母语文化中行为准则的轻视。这是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所致。
语言迁移研究已突破了早期的囿限,由从教学者的角度进行研究到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研究,由研究学习迁移到研究交际迁移,由对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分析到关注学习者的心理认知过程。
2.3跨语言影响研究
·19·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
认知语言学推动的语言迁移跨语言影响(cross-linguisticinfluence)研究,以生成语法和现代语言类型学为理论框架,并注母语不同的学习者的比较,通过对学习者在语言特性出现方面的输出进行比较,寻找跨语言的规律,揭示各种语言句法的特性与共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Gass和Selinker分别于1983年和1993年修订出版的著作《语言学习中的语言迁移》(LanguageTransferinLanguageLearning)和Gass于1996年发表的论文《迁移和干扰》(TransferandInterference);Kellerman和SharwoodSmith1986年出版的文集《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Cross-LinguisticInfluen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dlin1989年出版的著作《语言迁移》(LanguageTransfer);Dechert和Raupach1989年发表的论文《输出中的迁移》(TransferinPro-duction);Kellerman和Perdue1992年在跨语言影响专辑中发表的《第二语言研究》(SecondLanguageRe-search);Faerch和Kasper1987年发表的《语言迁移观》(PerspectivesonLanguageTransfer)和1992年发表的《语用迁移》(PragmaticTransfer);Ringbom1987年发表的《第一语言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TheRoleoftheFirstLanguageinForeignLanguageLearning);Schacher1993年发表的论文《语言迁移新论》(ANewAccountofLan-guageTransfer)。这些研究既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普遍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研究观点的折衷的融合,又是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创新。
Odlin(1989)指出,只有对母语不同的学习者进行研究和比较,才能观察学习者第一语言的作用。Kellerman和SharwoodSmith认为,“跨语言影响”是一个中性理论,应据其理论对“迁移”“干扰”“回避”和“借用”等现象进行归类,从而研究这些现象之间的异同。Kellerman(1987)在其进一步的研究中把迁移定义为“两种语言成分结合的过程”。
Gass和Selinker(1993)在研究中指出,第二语言习得受两个相关过程的影响:第一,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并在其中检测第二语言所得数据基础上建立的假设;第二,学习者对第一语言知识以及其他所熟悉的语言知识的使用。
Faserch和Kasper(1987)认为,传统的正迁移与负迁移之分的观点只注意迁移对第二语言话语的影响,过于强调输出。迁移研究还应该关注学习者的知识输入,只有把形成中介语的第一语言知识同第二语言规则进行比较,才能解释语言“正迁移”与“负迁移”现象。在此他们强调了迁移研究在输入和输出中具有同等重要性。
Schacher(1993)认为,中介语说话者在交际时求助迁移,例如,第二语言的输出和输入。输出中的迁移是要激活第一语言知识以达到交际目的。输入中的迁移是在理解话语时依赖第一语言形式,对话语进行“语际推断”(interlingualinferencing)。推断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起中心作用,所以学习者使用他的第一语言知识来构建第二语言规则。3.语言可迁移性分析
语言迁移出现在语言分析的各个层面上,如:音韵,形态,句法以及语义等。迁移程度在说话者的中介语中差异很大。语音迁移是母语言语中最普遍的,也是最没有争议的。听话者根据说话者的外国腔就可确定他是中介语说话者。而有些中介语说话者的外国腔特别重,原因是他们不能把其发音器官调整到同母语发音一样的程度。语法(形态和句法)的迁移涉及到从严格模仿第一语言词序到第一语言语法特征能够在第二语言话语中运用自如。因此,迁移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是处理迁移出现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这就是可迁移性分析。Faerch和Kasper(1987)对此提出了三个准则:语言准则、心理语言准则和社会心理准则。A语言准则
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特征可解释语言迁移现象。表面上看,有标记的语言形式可能发生迁移。实际上,一种结构的有标记性特征,由于它的显性和语义透明性,使学习者对迁移颇为敏感。恰恰是一种结构的语言共性而不是它的特性更可能导致迁移的发生。B心理语言准则
在输出中,尽管两种语言有本质的区别,但如果说话者感觉到两种语言极为相近,他就可能把第一语言成分迁移到第二语言中去。例如,荷兰说话者更可能把荷兰语特征迁移到德语中介语而不是英语中介语中。讲瑞典语的芬兰双语者可能把瑞典语的语言成分而非芬兰语的语言成分迁移到英语中去,而芬兰的单语者却更依赖他们的母语迁移(Ringbom,1987)。可迁移性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准则是说话者对语言
·20·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特定特征(languagespecific)和语言中性特征(languageneutral)的感悟,这会导致两种情况出现:(1)不易迁移。某些具有特性的语言项目一般不会发生母语迁移现象,如:谚语、俚语、习语、警句、具有屈折变化的词法等等。(2)易迁移。某些中性的语言项目往往发生母语迁移。这些项目既包括母语中一些带有语言共性特征的内容,又包括国际性的、源于拉丁语的词句以及从其他当代语言中借来的外来语等。在有些情况下,语言的标记性,语义透明性和说话者对可迁移的感知会极大重叠。因此,语言迁移的制约因素往往难以确定。
C社会心理准则
社会心理因素较为复杂。除了说话者的身份这一因素外,“言语附合”理论(AccommodationTheory)所描述的“趋同”(convergence)与“趋异”(divergence)也可能对说话者是否求助或回避第一语言特点产生影响。说话者的年龄、学习风格、第二语言水平和其他第二语言知识对迁移也起作用。其理论假设是:(1)成年人学习者比儿童更依赖先前的语言学习经验,这就使成年人比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更经常地出现迁移。
(2)由于中介语说话者有更多的时间对话语内容进行加工,而且又可能“借用”第一语言形式,因此,加工过的话语比“即兴话语”(spontaneousutterances)更具迁移性。(3)由于中介语说话者所得到的第二语言知识不能完全用来构建第二语言规则,早期阶段的语言学习更可能出现迁移。
(4)单项学习,如词汇项目等,比系统学习更可能出现迁移。
根据Faserch和Kasper的观点,以上所述语言、心理语言和社会心理因素能够促进或制约语言迁移。4.语言迁移的特征
4.1 迁移作为一种交际策略
迁移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可以使学习者更有效地进行交际。以Tarone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者和以Faserch和Kasper为代表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者在交际策略研究中对此有过阐释。在第二语言交际中,输入和输出过程者会出现迁移。在本质上有密切联系的两种语言中输入时求助迁移策略显得尤为突出,例如:挪威语与丹麦语,波兰语与斯洛伐克语。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无需先前的正式学习就能处理另一种语言中的话语,靠的是语际推断。
在输出中,迁移主要有两种形式:(1)母语直译。例如,用Heinvitedotherpersontodrink.表达目的语中的Theytoastedeachother.(2)语言转换。例如,用balon表达目的语中的balloon。另外还借助语音手段,用法语中coiffeut的谐音cuffer表达hairdresser(Poulisse,1994)。迁移作为一种交际策略构成了学习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在此,学习者依赖的是他们的第一语言知识而不是他们有限的第二语言知识。
4.2 自动迁移
许多实例表明,迁移的出现往往是高度自动化的,是说话者没有意识到的。Faserch和Kasper(1987:128)的研究提供了这方面的例子。学习英语的丹麦人对自己的居住情况这样描述:“IthinkIbetterliketomaybe(laughs)IreallydonotknowmenmaybeIbetterliketolivehere.”在此Men相当于丹麦语but。这种迁移错误即便是在第二语言高级学习者中也不足为奇。
在许多情况下,自动迁移的许多例子难以廓清。研究者们用“辅助迁移”(subsidiarytransfer)来处理这些模糊的例子。辅助迁移出现在第二语言话语中,使注意力暂时转移到第一语言中。例如,丹麦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中介语的条件句中表示出丹麦语词序的策略迁移:canIunderstandEnglishcanI-understand[Lidtamerikansk]well等于ifIunderstandEnglish,thenIalsounderstandalittleAmerican.(FaserchandKasper,1987:130)
4.3 语用迁移
中介语语用研究所关注的是学习者第一语言语用策略向第二语言的迁移。Kasper(1992:207)对语用迁移所下的定义是“学习者的母语语言文化语用知识对他们的理解、输出和第二语言语用知识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Kasper依据其他研究者的语用研究,把语用迁移分为两类:(1)语用语言迁移(pragmalinguistictransfer)。
·21·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
(2)社会语用迁移(sociopragmatictransfer)。语用语言迁移是指说话者使用句法上和语义上属第一语言形式的第二语言等值词来表达施为之力(illocutionaryforce)或表示礼貌。调查发现,学习英语的日本人受日语的影响,在表示拒绝时,使用英语中非常规的表达方式。例如,表示一种富有哲理的拒绝:toerrishuman,Ineveryieldtotemptations;表达对另一种行动的建议:Whydon'tyouasksomeoneelse?(Beebeetal,1990,quot-edinKasper,1992:215)
社会语用迁移是指说话者把第一语言中个人对社会距离、权力、说话者个人权利和义务、涉及不同语言行为的要求以及影响话语参与关系的语境因素照搬到第二语言中。例如,学英语的日本人在使用本民族的拒绝策略时同操母语的美国人差异很大。美国人使用拒绝策略取决于听话者与说话者的社会地位平等与否,不考虑上下级关系因素。而日本人使用拒绝策略却因上下级关系而异。这就是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迁移,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就会导致交际失误或失败。
语用迁移在下列情况下往往难以确定:(1)说话者是否正在把他的第一语言语用文化知识迁移到第二语言中去;(2)说话者是否在过度概括第二语言规则;(3)说话者是否在使用特定的语用策略但却依赖普遍的语用知识。同其他迁移现象一样,语用迁移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不易发生:(1)说话者把第一语言的语言文化特点看作是语言特定和文化特定而不具有普遍性;(2)对学习者正式教授和过分强调一些形式和模式。Kasper注意到,一些学习英语的德国人回避使用德语ichmeine的等值词Imean,因为根据他们所学的知识这种用法是德语式的。
有两个因素对增加语用迁移可能性起作用:(1)学习者第二语言达到高级水平;(2)学习者第二语言文化图式(culturalschemata)知识的匮乏。对第一个因素的解释是: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达到高级水平就更可能在第二语言形式中使用第一语言语用策略。对第二个因素的解释是:如果说话者在第二语言中不知如何表示道歉、抱怨、感激或使用第二语言行为,那么,尽管他的行为会反映出第一语言语用知识,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可以被认为是适宜的。
Kasper在语用迁移研究中强调,语用负迁移未必完全同交际的成败等同起来。在有些情况下,说话者可能坚持个人的文化模式以保持或表明个人的身份特征。而东道主文化成员倒期望他们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因为完全的融合对东道主文化成员来说是一种威胁。据此,语用迁移被看作是一种交际策略或中介语说话者的元语用策略(meta-pragmaticstrategy)。
4.4亚迁移(substratetransfer)
语言迁移的跨语言影响研究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指语言学习中的(如前所述),二是指社会环境中的。研究者们将后者意义上的迁移定义为“亚迁移”。亚迁移指的是一个社团在曾经操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又操一种新语言。这个社团经历了语言变迁并成为双语者。这就出现了两种语言之间跨文化影响。Gass(1987)主张对此进行双向研究(bi-directionalstudy)。他认为,在两种语言中要研究某些语言特性是从第一语言迁移到第二语言,还是从第二语言迁移到第一语言。Sridhar(1992)认为,由于本土语言对英语影响的亚迁移过程,英语的本土化变异已具有了其特性,如印度英语等,就是例证。因此亚迁移研究与双语研究、多语研究相关。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源于不同的语言学理论的语言迁移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近年来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语言迁移研究,普遍关注跨语言影响和语用迁移研究,大大拓展了其研究领域,成就令人瞩目,关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语言迁移研究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几个问题较为突出:(1)如何区别交际迁移与学习迁移;(2)如何区别学习者策略和第二语言知识系统;(3)如何比较两种语言;(4)虽然制约语言迁移的一些因素已得到验证,如语言水平、社会因素、语文标记性、类型性、语言距离、学习者心理类型、语言习得共性和趋向等等,但对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尚少有探讨。另外,对比较语言学家和教材编写者而言,也需解决两种语言比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RodEllis,1994)。
5.语言迁移研究对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启示
语言迁移研究对我们的外语教学和研究有诸多启示:(1)迁移研究与“对比分析”仍有相关性。迁移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迁移的范畴、内容、条件和方法必须通过对比分析才能真正弄清楚,由
·22·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此可以确定:对比分析对外语教学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2)迁移研究与错误分析不可分离。外语错误可分为理解错误和表达错误。前者往往出于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无知,后者则因两种知识和能力的差距所致,语言迁移研究对外语教学中分析错误,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具有指导意义。(3)语言迁移研究引发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学习者回避现象的出现和回避策略的使用。回避现象的出现不仅与第二语言知识的构建有关,而且与文化适应密不可分。回避策略的使用有其积极的作用,也有其消极的影响。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当学习者遇到交际困难时,使用回避策略可达到交际目的。但在外语教学中过分强调回避策略,会使学习者消极地处理学习过程中一些难点。反映在各类考试中,部分学习者会把它当作追求高分的应试策略。(4)语言迁移研究发展到今天涵盖了语言和文化迁移两种意义。国外有关学者的语用迁移研究和国内有关学者倡导的文化迁移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研究、外语学习和教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训练学习者的外语语言技能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双重教学目标,它启发我们去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Beebe,L.M.,Takahashi,T.andUliss-Weltz,R..PragmatictransferinESLrefusals.InR.C.Scarcella,E.AndersenandS.C.Krashen(eds),De-velopingCommunicativeCompetenceinaSecondLanguage.Rowley,MA:NewburyHouse,1990,55-73.
[2]Blum-Kulka,S.,House,J.andKasper,G.(eds).Cross-CulturalPragmatics:RequestsandApologies.Norwood,NJ:Ablex,1989.
[3]Corder,S.P..Aroleforthemothertongue.InS.GassandL.Selinker(eds),LanguageTransferinLanguageLearning.Rev.edn.Amsterdamand
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1993,18-31.[Originallypublishedinthe1983editionofGassandSelinker.][4]Dechert,H.W.andRaupach,M.(eds).TransferinProduction.Norwood,NJ:Ablex,1989.[5]Dulay,H,Burt,M.andKrashen,S..LanguageTwo.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2.[6]Faerch,C.andKasper,G..Perspectivesonlanguagetransfer.AppliedLinguistics,8/2,1987,111-36.
[7]Gass,S..Transferenceandinterference.InH.Goebl,P.H.NeldeandZ.Stary(eds),ContactLinguistics:Aninternationalhandbookofcontemporary
research.Vol.l.Berlin:WalterdeGruyter,1996,558-67.
[8]Gass,S.M.andSelinker,L.(eds).LanguageTransferinLanguageLearning.Rowley,MA:NewburyHouse.———(1993).LanguageTransferinLan-guageLearning.Rev.edn.AmsterdamandPhilandelphia:JohnBenjamins,1983.
[9]Giles,H.andPowesland,P.F..SpeechStyleandSocialEvaluation.London:AcademicPress,1975.[10]Kasper,G.Pragmatictransfer.SecondLanguageResearch,8/3,1992,201-31.
[11]Kellerman,E.Nowyouseeit,nowyoudon't.InS.GassandL.Selinker(eds),LanguageTransferingLanguageLearning.Rowley,MA:Newbury
House,1983,112-34.
[12]Kellerman,E.andPerdue,C.(eds)SecondLanguageResearch,8/3,SpecialIssueonCross-LinguisticInfluence,1992.[13]Kellerman,E.andSharwoodSmith,M.(eds).CrosslinguisticInfluenceinSecondLanguageAcquistion.Oxford:Pergamon,1986.[14]Lado,R..LinguisticsacrossCultures.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57.
[15]Odlin,T.LanguageTransfer:Cross-linguisticinfluencinlanguagelearning.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2).Transferability
andlinguisticsubstrates.SecondLanguageResearch,8/3,1989,171-202.
[16]Poulisse,N.Communicationstrategiesinasecondlanguage.InR.E.Asher(ed.),TheEncyclopediaofLanguageandLinguistics.Vol.2.Oxford:
Pergamon,1994,620-4.
[17]Ringbom,H.TheRoleoftheFirstLanguageinForeignLanguageLearning.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1987.[18]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299-345.
[19]Schachter,J.Anewacountoflanguagetransfer.InS.GassandL.Selinker(eds),LanguageTransferinLanguageLearning.Rev,edn.Amsterdamand
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1993,31-46.[Originallypublishedinthe1983editionofGassandSelinker.]
[20]Sridhar,K.K.andSridhar,S.N.Bridgingtheparadigmgap: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heoryandindigenizedvarietiesofEnglish.InB.B.
Kachru(ed.),TheOtherTongue:Englishacrosscultures.Urbana:UniversityofIllionoisPress,1992,91-107.[21]Thomas,J.Cross-culturalpragmaticfailure.AppliedLinguistics,4,1983,91-112.
[2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