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L=0.2m的轻杆相连,小球B距水平面的高度h=0.1m。两球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地面上,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下滑过程中A球机械能守恒 B.整个下滑过程中B球机械能守恒 C.整个下滑过程中A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D.整个下滑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解析:D
A B. 由于AB之间杆上的力不为零,所以单独的A球和B球机械能不守恒,故AB错误; CD. 整个下滑过程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2J 32JD 3mBghmAghLsin整个下滑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
1mBmAv2 2E12mBv2mBghJ 232J,故C错误,D正确。 3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整个下滑过程中A球机械能的减小量为故选D。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粗糙的质量为MmM的斜面体上,斜面体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物体m以速度v0沿斜面体M底端冲上顶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m受到的力的个数比斜面体M受到的力的个数要少 B.物体m和斜面体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斜面体M对物体m的作用力不做功 D.物体m的机械能增大A
解析:A
A.物体m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共3个力。斜面体M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m的压力和摩擦力,共4个力,所以物体m受到的力的个数比斜面体M受到的力的个数要少,A正确;
B.在物体m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系统要产生内能,所以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B错误; C.在物体m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斜面体M水平向右运动,所以斜面体M对物体m的支持力与m的速度不垂直,两者成钝角,所以M对物体m的支持力对m做负功,摩擦力对m也做负功,因此M对物体m的作用力对物体m做负功,即物体m的机械能减小,CD错误。 故选A。
3.小孩站在岸边向湖面依次抛出三个石子,三次的轨迹如图所示,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假设三个石子质量相同,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轨迹3运动的石子落水时速度最小 C.小孩抛出时对三个石子做的功相等 最大A 解析:A
设任一石子初速度大小为v0,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为vy,水平分量为vx,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运动时间为t,落水时速度为v。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石子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由
20vy2gh
B.三个石子在最高点时速度相等
D.沿轨迹3运动的石子在落水时重力的功率
解得
vy2gh h相同,vy相同,则三个石子初速度的竖直分量相同,由速度的分解知
vyv0sin
C.由于α不同,所以v0不同,沿轨迹1抛出时的小球的初速度最大,沿轨迹3抛出时小球的初速度最小,小孩抛出石子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12Wmv00
2所以小孩抛出时对沿轨迹1运动的石子做功最多,故C错误; A.石子从抛出到落水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112WGmv2mv0
22整理得
1212mvWG+mv0 22由于重力做功相同,沿轨迹3抛出时小球的初速度最小,所以沿轨迹3运动的石子落水时速度最小,故A正确;
B.三个石子在最高点的速度等于抛出时的水平速度,vy相同,可知水平初速度不同,则三个石子在最高点的速度不同,故B错误;
D.因三个石子初速度的竖直分量相同,则其落水时的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则根据
P=mgvy
可知重力的功率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4.在2020年蹦床世界杯巴库站暨东京奥运会积分赛中,中国选手朱雪莹夺得女子个人网上冠军。蹦床运动可以简化为图示的模型,A点为下端固定的竖直轻弹簧的自由端,B点为小球在弹簧上静止时的位置,现将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后运动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 B.小球到达A时速度最大
C.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小球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A 解析:A
A.对小球而言,小球下压弹簧的过程,弹簧弹力一直做负功,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小,A正确;
BCD.小球到达A时受到弹簧的弹力为零,在到达B之前,重力大于弹力,小球向下加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到达B时速度达到最大,由于惯性小球继续向下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到达C,小球从B运动到C处于超重状态,B错误,C错误,D错误。 故选A。
5.在高处的某同一点将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以相同的速率v0分别竖直上抛、平抛。从抛出到落地过程忽略空气阻力,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物体的轨迹不同,重力做功不相等 B.落地时重力的功率P甲P乙 C.落地时,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
D.如果考虑空气阻力,则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功不相等B 解析:B
AD.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高度差有关,故从拋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对小
球做功相等,选项A、D错误;
BC.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从抛出到落地过程动能增量相等,则落地时动能相同,落地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是竖直上拋的小球竖直方向速度大,平抛的小球竖直方向速度小,根据
Pmgvy,可知落地时重力的功率P甲P乙,选项B正确,C错误。
故选B。
6.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h高度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1g。则( ) 31mgh 3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D.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
1mgh 3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解析:A
A.根据动能定理得
1mghA 31ΔEkmasmgh
3A正确;
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B错误;
C.由于重力势能的减少与动能的增加不相等,所以机械能不守恒。C错误; D.物体机械能的变化为
12ΔEΔEkΔEpmghmghmgh
33D错误。 故选A。
7.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个质量为0.1kg的木块A相连,质量也为0.1kg的木块B叠放在A上,A、B都静止。在B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使木块缓慢向下移动,力F大小与移动距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下移0.1m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2.5J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20N/m
C.木块下移0.1m时,若撤去F,则此后B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5m/s D.木块下移0.1m时,若撤去F,则A、B分离时的速度为5m/sC
解析:C
A.由图,F-x图象中,F与横坐标之间的面积表示力F做的功,所以这个过程中力F做功
500.1J2.5J 2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力F做的功与木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之和,故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大于2.5J,故A错误;
B.弹簧的形变量之间0.1m的过程中,压力增大50N,根据胡克定律△F=k△x,则
k故B错误;
F50N/m500N/m x0.1C.若撤去F,则A与B整体将以开始时的位置为平衡位置做简谐振动,所以当AB回到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由于开始阶段压力做功2.5J,所以A与B的速度最大时,二者动能的和是2.5J,即
122mvm2.5 2得
vm5m/s
故C正确;
D.当B的速度是5m/s时,二者仍然在平衡位置,所以二者的加速度都等于0,B受到的A对B的弹力等于重力,所以二者没有分离。故D错误。 故选C。
8.如图所示,木块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1射入A,以速度v2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 )
2(v12v22)A.
3解析:C
设子弹的质量为m,对子弹穿过AB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2(v12v22)B. 32v12v22C. 3v122v22D.C
311mv22mv12Wf 22因为子弹所受摩擦力保持不变,又因为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所以子弹穿过A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Wf ,对子弹穿过A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13111Wfmv2mv12 322解得
2v12v22 v3故选C。
9.抛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B为轨迹上等高的两点,铅球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用v、E、Ek、P分别表示铅球的速率、机械能、动能和重力瞬时功率的大小,用t表示铅球在空中从A抛出后的运动时间,则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D
解析:D
AB.足球做斜上抛运动,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先增加后减小,故动能先减小后增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加,故AB错误;
C.以初始位置为零势能面,踢出时速度方向速度为vy,足球的机械能守恒,则
1EkEEpEmghEmg(vytgt2)
2故Ek-t图象是抛物线,开口方向与图中相反,故C错误;
D.速度的水平分量不变,竖直分量先减小到零,后反向增加,故根据
PGvymg2t
重力的功率先均匀减小后均匀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10.如图,一轻质细杆可绕光滑固定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杆的两端固定有两小球A和B。A、B两球到转轴O的距离分别为0.2m和0.1m。现将轻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g=10m/s2,设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满足mBmA,小球A就能通过O点正上方 B.当mA、mB满足的弹力
C.当mA、mB满足D.当mA、mB满足力B 解析:B
A.小球A、B组成的系统在转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选取A、B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参考面,小球A恰能通过O点正上方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mA1,小球A通过O点正上方时,轻杆对小球A有竖直向上4mB2mA1,小球A通过O点正上方时,轻杆对小球A无作用力 mB41mA1,轻杆到达竖直位置时,转轴O对杆有竖直向下的作用4mB2mAglAmBglB0
解得
mB2mA mA1 mB2可知小球A就能通过O点正上方的条件是
mA1< mB2故A错误;
BCD.小球A通过O点正上方时,杆恰好对小球没作用力时小球A的速度为v
v2mAgmA
lA解得
vglA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1v0mAglAmAv2mBglBmB
222解得
2mB4mA
因此,当
mA1 mB4时,轻杆对小球A无作用力,故C错误; 当
1mA1 4mB2时,小球A通过O点正上方时,轻杆对小球A有竖直向上的弹力,此时轻杆对O由向下的压力,转轴O对杆有竖直向上的作用力,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1.斜面高0.6m,倾角为30,质量为1kg的物体由顶端滑到底端,已知动摩擦因数是0.5,g10m/s2,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了______J的热量。20 解析:20
物体下滑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Ffmgcos302.53N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WFfxFfh33J5.20J
sin30这个过程产生的内能等于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所以产生的内能也是5.20J 12.(1)公园里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所示,长为L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r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当转盘以某角速度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为g,不计钢绳的重力。则座椅转动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______;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为_____。
(2)如图,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1.5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质点自P滑到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
75mgR
解析:rLsingtan75mgR
rLsin(1)根据几何关系知座椅离转轴的距离为转动半径,即
R=Lsinθ+r
对飞椅受力分析:重力mg和钢绳的拉力F,由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竖直方向上
Fcosθ=mg
水平方向上
Fsinθ=mω2R
解得
=gtan
rLsin(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质点最低点Q时,轨道对质点的支持力大小 N=1.5mg。 质点经过Q点时,由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vQNmgm可得
R
vQ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gR 212mgRWf mvQ0
2解得
Wf=0.75mgR
13.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2)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Ep________,动能变化量Ek_______。
(3)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v2gh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4)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v2-h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ABmghBC2g
解析:AB mghB
1hchA2m() C 2g 22T(1)[1]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交流电源和刻度尺,故选AB; (2)[2][3]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
Ep=mghB
动能变化量
121hChA2EkmvBm()
222T(3)[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重物下落时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故选C; (4)[5]根据mghmv2可得
v22gh
12则v2-h图像的斜率为
k=2g
14.在一次测试中,质量为1.6×103kg的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100kW。汽车的速度由10m/s增加到16m/s,用时1.7s,行驶距离22.6m。若在这个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恒定,则汽车的速度为10m/s时牵引力的大小为_______N,此时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 解析:1104 5
[1]汽车速度为10m/s时,牵引力大小为
P100103F1104N
v10[2]汽车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
1212Ptfsmv2mv1
22解得阻力为
f2103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fma
解得
a5m/s2
15.用50N的力拉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前进,如图所示。若物体前进了10m,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J。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克服阻力做功为___________J。(sin37°=0.6,cos37°=0.8)
70
解析:70 根据
WFlcos
得拉力F做的功为
WFlcos5010cos37400J
如下图所示,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
则支持力大小为
FNmgFsin37101050sin3770N
摩擦力的大小为
fFN070N7N
故物体克服阻力做功为
WWffl710J70J
16.质量为20kg的薄铁板平放在二楼的地面上,二楼地面与楼外地面的高度差为4m。这块铁板相对二楼地面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_J,相对楼外地面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_J;将铁板提高1m,若以二楼地面为参考平面,则铁板的重力势能变化了_________J;将铁板提高1m,若以楼外地面为参考平面,则铁板的重力势能变化了_________J。(重力加速度
g10m/s2)800J200J200J
解析:800J 200J 200J
[1]铁板相对二楼地面高度为0,则铁板相对二楼地面的重力势能为0 [2]相对楼外地面的高度为4m,则相对楼外地面的重力势能为
Epmgh20104J800J
[3]将铁板提高1m,若以二楼地面为参考平面,则铁板的重力势能变化了
Ep20101J=200J
[4]将铁板提高1m,若以楼外地面为参考平面,则铁板的重力势能变化了
Ep120101J=200J
17.如图,轻绳一端悬挂一质量为5kg的重物M,另一端跨过C处的定滑轮与套在斜直杆上的环相连。A、O、B为直杆上三点,AO=OB,CO与直杆垂直,CO=0.8m,∠OCA=37°。环在外力作用下沿直杆向上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环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绳对重物M做的功为_________J,从O到B的过程中绳对重物M做的功为__________J。(不计滑轮大小)
181
解析:18.1
[1].环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重物先下降后上升,总的高度不变,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零,重物动能的变化量为零,由动能定理知,总功为0,则绳对重物M做的功为0. [2].从O到B的过程中,环经过O点时重物的速度
v1=v环cos90°=0
环经过B点时重物的速度
v2=v环sin37°=3×0.6=1.8m/s
重物上升的高度
hBCOC对重物,根据动能定理得:
OC0.8OC0.80.2m cos370.8WFMgh解得
112Mv2Mv12 22WF=18.1J
18.如图所示是一个钟摆的示意图.当摆锤下降时,__________能逐渐增加,__________能逐渐减小.假如没有阻力,则钟摆摆动时每次上升到相同的高度,这说明摆锤的__________总量保持不变.
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分析】当摆锤下降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
逐渐减小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解析: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分析】
当摆锤下降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当摆锤下降时,速度增加,动能逐渐增加; [2]摆锤下降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3]摆锤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能,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钟摆摆动时每次上升到相同的高度,说明摆锤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即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19.如图所示,两块三角形的木板B、C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顶点连接在A处,底边向两侧分开。将一个锥体在A处由静止释放,发现锥体自动地沿木板滚上了较高的B、C一端。不计摩擦损耗,此过程中锥体的机械能___(填“不变”或“变大”或“变小”),试解释这一现象:______。
不变锥体自动地沿木板滚上了BC板的高处的过程中
只有重力做功锥体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解析:不变 锥体自动地沿木板滚上了B、C板的高处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锥体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锥体自动地沿木板滚上了较高的B、C一端,此过程中锥体的机械能不变;
[2]锥体自动地沿木板滚上了B、C板的高处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锥体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0.一木块沿粗糙斜面上滑时,其动能每减小 3J,重力势能就要增加 2J,那么该木块沿该斜面下滑时,其重力势能每减小 3J,动能将增加_________J;若已知木块以 6J 动能从底端出发滑上该斜面,则它返回底端时的动能是______J。52 解析:5 2
[1]一木块沿粗糙斜面上滑时,其动能每减小 3J,重力势能就要增加 2J,即克服重力做功为2J,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J,则有:
WG:Wf2:1
又经过相同的位移,则有:
G:f2:1
所以该木块沿该斜面下滑时,其重力势能每减小 3J,即重力做功3J,则摩擦力做负功1.5J,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动能增加1.5J;
[2]木块以 6J 动能从底端出发滑上该斜面顶端时,根据重力与摩擦力做功的关系可知,摩擦力做功为-2J,向下过程中摩擦力仍做负功,仍为-2J,所以滑块回到底端的动能为:
Ek6-2-2=2J
三、解答题
21.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圆形导轨在B点连接,导轨半径R=0.5 m,一个质量m=2 kg的小球在A处压缩一轻质弹簧,弹簧与小球不拴接。用手挡住小球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p=49 J,如图所示。放手后小球向右运动脱离弹簧,沿圆形轨道向上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C,g取10 m/s2。求:
(1)小球从B到C克服阻力做的功;
(2)小球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动能大小。
解析:(1)24J;(2)25J
(1)小球从A点开始至小球脱离弹簧的过程中,对小球而言,此过程只有弹力做功。故有
Ep解得
12mv 2v7m/s
因为AB段光滑,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等于小球脱离弹簧时的速度即v7m/s 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C,故在最高点小球只受重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vC2 mg=R得小球在C点时的速度为
vC5m/s
在从B至C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阻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mg2RWf解得
1212mvCmvB 22Wf24J
(2)小球离开C点做平抛运动,此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12mg2REkmvC
2得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Ek25J
22.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若舰载机总质量为3.0104kg,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1.0105N,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m,推力恒定,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80m/s。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20%,求: (1)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 (2)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 解析:(1)1.1×108N;(2)4.4×107W
(1)设发动机、弹射器的推力分别为F1、F2,对舰载机,由运动学公式
v22ax
其中
v=80m/s,x=100m
解得
a=32m/s2
对舰载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F2-f=ma
其中
f=0.2(F1+F2),F1=1.0×105N
解得
F2=1.1×106N
由
W=F2xcos
得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
W=1.1×108J
(2)由
x=
得
t=2.5s
由
P=
解得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
12at 2W tP2W24.4107W t23.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AB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整个装置竖直放置,C是最低点,圆心角∠BOC=37°,D与圆心O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0.5m,斜面长L=2m,现有一个质量m=0.1kg的小物体P从斜面AB上端A点无初速下滑,物体P与斜面
AB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25。取sin37o=0.6,cos37o=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体P第一次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对C点处轨道的压力各为多大?
(2)物体P第一次离开D点后在空中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最高点E和D点之间的高度差为多大?
(3)物体P从空中又返回到圆轨道和斜面,多次反复,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P对C点处轨道的最小压力为多大?
解析:(1)18m/s;4.6N;(2)0.4m;(3)1.4N (1)物体P从A下滑经B到C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1mv020mgLsin37RRcos37mgLcos37 2得
v02g(Lsin37RRcos37)2gLcos3718m/s
经C点时有
v02 NC mg=mR解得
vC2NC=mgm4.6N
R根据牛顿第三定律,P对C点的压力为
NCNC4.6N
(2)从C到E机械能守恒,有
1mvC2mgRhED 2E与D间高度差为
hEDvC2R0.4m 2g(3)物体P最后在B与其等高的圆弧轨道上来回运动时,经C点压力最小,由B到C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mgR(1cos37)解得
1mvC'2 2vC'2gR(1cos37)2m/s
所以
vC'2NC2=mgm1.4N
R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P对C点处轨道的最小压力为
NC2'NC21.4N
24.如图所示,从A点以某一水平速度v0抛出一质量m=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BOC=37°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的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 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0.6 m、h=0.15 m,R=0.75 m,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7,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10 m/s2求:(sin 37°=0.6,cos 37°=0.8)
(1)小物块的初速度v0及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滑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解析:(1)4 m/s,5 m/s;(2)47.3 N;(3)2.0 m (1)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小物块做平抛运动,则有
Hh设小物块到达B点时竖直分速度为vy,则有
12gt 2vygt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vy3 m/s
又因为此时小物块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 则有
tanθ可得小物块的初速度
vyv03 4v04 m/s
则小物块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
22v1v0vy5 m/s
(2)小物块从A点至C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设物块在C点受到的支持力为FN,则有
1212mv2mv0 222mv2 FNmgR解得
v227 m/s,FN47.3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物块在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7.3 N (3)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
Ff1mg7 N
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Ff2(Mm)g10 N
因为FfFf,所以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长木板静止不动,小物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减速运动,则长木板的长度至少为
2v2l21g2.0 m
25.小物块A的质量为m,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面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倾角为θ。物块从坡道进入水平滑道时,在底端O点处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将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水平滑道M处并固定在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点,如图所示。物块A从坡顶由静止滑下,求: (1)物块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d时的弹性势能。 (3)物块A被弹回到坡道上升的最大高度。
解析:(1)2gh2ghcot;(2)mghmghcot;(3)(1)对物体A到O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1coth1cot
mghmgcosh1=mv20 sin2所以
v=2gh2ghcot
(2)弹簧压缩量最大时,速度为零,物块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1hEp=mv2=mghmgcosmghmghcot
2sin(3)设物体A能够上升得最大高度h1,物体被弹回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h1mgcos解得
h110mv2 sin2h1=1coth1cot
26.如图,一根内壁光滑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管子ABC处于竖直平面内,AC边长为h,倾斜角为α = 37°,让两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分别从顶点A由静止开始出发,一个球沿AB滑下,到达B所用时间为t1;另一个球竖直自由下落经过C到达B,到达B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t2;在转弯C处有个极小的光滑圆弧,可确保小球转弯时无机械能损失,且转弯时间可以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求: (1)沿AB运动的小球到达B点时重力的功率; (2))t1∶t2的值。
解析:(1)3mg2gh;(2)1 5(1)设小球沿AB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v,AC=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
解得
12mv 2v2gh
故到达B时重力的功率
P=mgvsinα=(2)小球沿AB滑下过程,有
3mg2gh 512hat1 2sin解得
t1=沿ACB滑下,AC段有
32h 5g12gt21h 2解得
t212h g又C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vt22解得
t22h tan3722h 3g所以
t2t21t2252h 3g因此得
t11 t227.如图,与水平面夹角为37°的斜面和半径R=1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0.25(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vc; (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vB; (3)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解析:(1)10m/s;(2)46m/s;(3)3.45m
(1)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对滑块在C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vC2 mgmR可得
vCgR10m/s
(2)滑块在光滑圆轨道上运动,从B到C机械能守恒,故有
11mvB2mvC2mgR1cos37 22解得
vB46m/s
(3)滑块从A到B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mgcos37解得
h1mvB2 sin372vB2h3.45m cos372g1sin3728.如图是过山车的原理图。在原理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37°斜轨道面上的Q、Z两点,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B均与P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现使小车(视作质点)从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10m/s2,sin37°=0.6,cos37°=0.8,tan1。问:(已知:242sin,结果可保留根号。)
1cos(1)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处,则其在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2)若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为10m/s,则小车能否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
解析:(1)26m/s;(2)能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 (1)小车恰好通过A点,则在A点时有
2vAmgm
R1小车从P到A,由动能定理可得
1212mgcossPQmvAmv0
22由几何关系可得
sPQR1(1cos)
sin联立方程,解得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大小为
v026m/s
(2)小车从P到B,由动能定理可得
1212mgcossPZmvBmvP
22由几何关系可得
sPZ联立方程,解得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
R2(1cos)
sinvB84m/sgR2=80m/s
故小车能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