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2020-11-08 来源:客趣旅游网
 加强农业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解决 “ 三农 ” 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农民收入问题是 “ 三农 ” 问题的核心和根本 。 一 、 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农业大国, 加强农业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解决 “ 三农 ” 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三农 ” 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 。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 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相对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地扩大 。 寻找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 促进农民增收, 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 农民增收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既有农业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并且农民收入本身也包含了多种收入成分 。 在国内, 有很多关于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的研究, 包括土地制度缺陷说 、 城乡二元结构说 、 农村

劳动力剩余说等 。 高倚云( 2005 ) 认为, 进入 21 世纪,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造成了粗放经营或弃田抛荒的被动局面, 农民收入增加存在着制度性缺陷; 黄祖( 2008 ) 对调查数据和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研究表明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已经呈现土地流转方式的多元化 、 土地流转过程的市场化 、 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化 、 土地流转价格的合理化等新特点; 温铁军( 2004 ) 认为农民收入问题深层次矛盾是体制矛盾即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张英红( 2003 ) 在分析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制约农民收入增长时, 指出国家制定和运用包括户籍制度 、 粮油供应制度 、 就业制度 、 教育制度 、 社会保障制度等十多项具体制度, 并通过 “ 挖农补工 ” 和 “ 剪刀差 ” 获取工业化优先发展所需的积累资金,是当今中国农民问题日益尖锐化的症结所在; 陈锡文( 2001 ) 认为我国农民增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在于向第二 、 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所面临的困难; 另外陆文聪 、 陈艳 、 李小军等运用统计数据, 进行了实证研究 。 关于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包括农业内部增收论 、 非农产业带动论 、 城乡统筹发展论 、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论等 。 王乃学( 2001 ) 认为, 农民增收 、 农村城市化 、 农业现代化的最终出路在于打破小生产, 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探索现代化道路; 吴敬琏( 2002 ) 认为, 我国每个农村居民只占有一亩多耕地, 即使把农产品收购价提高一倍甚至几倍, 农民的收入水平也难有大的提高, 生产和生活设施也难有大的改善 。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量转移, 是解决 “ 三农 ” 问题 、 顺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心环节 。 樊纲( 2004 ) 提出, 我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根本出

路在于 “ 工业化 ” , 即农村人口就业的非农产业化, 也就是绝大多数农民( 80% 以上) 最终都能在非农产业(工业 、 服务业等) 中获得稳定的就业 。 而继续从事农业中的劳动力才能从专业化 、 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活动中获取更高的收入; 蒋和平( 2005 ) 紧密地联系我国农业发展实际, 从技术创新 、 技术传递 、 技术需求和技术转化等四个方面, 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基本规律, 提出了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陈进( 2003 ) 提出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建将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 、 行业分割状况,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 。 颜华( 2004 ) 认为合作经济组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 通过合作, 能够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 黄祖辉( 2008 ) 认为, 要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并规范农地流转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 陆文聪等( 2008 ) 认为, 要促进农民增收, 政府的财政支持非常键 。 我国学者的大多数研究限于研究某一方面, 或者是对整体上作了比较粗略的描述性分析, 缺乏深入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本文通过参阅相关文献, 以农民收入理论为基础, 找出可能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因素, 运用 1995 — 2008 年农民收入及其相关的统计数据, 通过计量分析, 验证这些因素对于农民的收入影响的显著性, 然后就实证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给出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 二 、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主要由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和从事非农业生产收入两部分构成, 其中从事农业生产收入的量受到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 、 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 农产品产量等因素的影响, 非农业生产收入受到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的影响 。 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产品的种植, 所以与农产品种植相关的因素, 例如化肥的费用 、 种子的价格以及农药的价格等变化, 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农民对农产品种植种类的选择及方式方法上的选择, 进而对农民收入有所影响 。 同时国家政策及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也会影响农产品相关材料的购买价格, 导致农产品的生产价格降低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所以本文用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来衡量这一因素 。 农民所种植的产品的种类很多, 例如大

豆 、 棉花 、 小麦 、 玉米 、 水稻 、 青菜等等, 各种品种供求关系会影响农产品售价进而影响农民收入, 考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比重能够更好的反映收入的来源 。 财政支农是国家在宏观上进行农业生产调控, 会影响农民收入, 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支出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支柱 。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的种植, 因此, 农民收入很大部分取决于农产品的售价, 而售价又与农产品的产量密切相关 。 供求关系会影响农产品的售价, 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农产品的产量, 在理论上产量的多少对农民的收入会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现, 大量青壮劳动力就业无门, 造成农民收入低下且增长缓慢 。 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每提高 1% , 会使得农民收入降低 1925.3 元 。 粮食作物的附加值低, 粮食生产收入受规模水平影响大, 一般农户很难大幅度提高粮食的种植面积, 因而农民种粮致富之路很难实现 。 剔除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从理论上来说是在显著性水平为 0.15 的前提下农产品价格指数与农民收入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 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 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指数是会影响农民的种植, 从而影响农民的收入 。 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但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每增加 1 元, 农民纯收入只提高 0.09 元, 说明财政支农的资金, 并没有真正全部用于农业, 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 每公顷的粮食产量增加 1 公斤, 农民人均收入减少 0.02 元, 对农民来说粮食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特别是中国劳动密集性的农业), 粮食产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很显著 。 但有句俗话 “ 谷贱伤农 ” , 也就是说农民种植的作物越丰收, 谷物的价格就越便宜 。 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包产到户, 种粮的积极性很高, 外加环境的风调雨顺, 农民的粮食种植产量越大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每增加 1% , 农民收入将减少 147.73 元 。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 而种植面积是长久不变的固定资产, 所以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对农民的总收入产生贡献, 反而还会消减农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所以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增加会导致农民收入的减少 。 还有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 知识就是力量, 文化程度, 是能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 。 三 、 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一)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1. 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我国粮食作物的附加值小, 相对于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的经济价值高, 附加值大, 其生产很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这个特点体现为独占性 、 稀缺性 。 针对农村实际情况, 结合本地资源优势, 以区域特色产业开发为重点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合理配置农业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改变单纯注重增加产量的传统方式, 转向生产价格高 、 附加值高的农产品, 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引导农民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转移到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和经营 。 例如: 调减粮食种植面积, 扩大果 、 桑 、 茶 、 蔗 、 菜等经济作物面积, 积极培植农业支柱产业 。 因地制宜地探索不同的组织形式, 在倡导 “ 龙头企业 + 基地 + 农户 ” 模式的同时, 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组成各种行业协会或经济合作组织; 加大农产品标准化和无公害化生产基地的建设 。 这样才能够扩大更广阔的市场, 才能对农民增收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 与此同时在农业内部结构上应该不断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 以加大综合市场竞争能力 。2. 农业外部相关因素的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普及程度低, 制约着农业生产的附加值的提高 。 在我国制定农村战略时, 需要注重创造条件把适当的科学技术引向农村和农业生产上来, 真正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 在科技兴农的进程中, 把技术和人才结合起来特别重要 。 需要改革目前的农村教育制度, 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 把农村教育与农业科技结合起来, 使农村教育 “ 学有所用 、 学以致用 ”。 发展经济作物生产,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 经济作物的经济价值高, 附加值大, 对于农民增收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 各地应该根据当地环境特点, 种植合适的经济作物 。 从生产的角度看, 发展经济作物所需要的资金 、 技术 、 信息, 就需要政府为经济作物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并提供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信息 。 (二) 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 改变投入的方向。当前, 我国财政支持力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大, 说明了国家没有将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到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和农村基本设施建设, 尤其是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 也没有加大对农村科研 、 基础教育 、 医疗保险等农村公共品的支持力度, 资金投放分散, 重点不突出 。 政府应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扩大投入总量, 加强农村水利 、 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其次要改变投资结构, 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 、 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投入, 尤其加大对产前信息体系建设和产后加工流通的扶持力度,

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从根本上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大对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扶持力度, 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 再次要加强农业投入的立法, 制定积极的农业投资政策, 改善投资环境 。 此外还应切实抓好农村公共卫生设施 、 农村小型水利 、 县乡村道路 、 农网改造工程 、 沼气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 我国财政支农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较低, 因此需要国家财政增加对农业的投资, 但仅仅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调整财政支农结构, 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提高农民收入作出贡献 。 (三) 增加非农产业收入由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减少会提高农民的收入, 所以现在可以从非农领域寻找增收突破口,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要推动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 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和县域集中; 扶持县域经济发展, 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 壮大县域经济; 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1. 鼓励乡镇企业创新发展 首先, 鼓励乡镇企业创新发展, 促进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 乡镇企业的发展无疑会促进大量的农村专业市场的涌现, 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 其次, 各地应以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 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 可以允许部分农民专门从事这些产业, 并允许他们以非农产业为终生职业 。 第三, 在扩大农民就业的同时, 引 导更多的农民定居于工业经济带周围 、 服务于企业, 无形中促使农民身份的变迁, 使其成为新的 “ 市民 ” , 这也从客观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 第四, 政府出台利率减免 、 义务技术咨询等优惠政策, 增加农民的积极性,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提高农民收入。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农民内部的复杂性, 应按农民的需要, 分阶段 、 分层次 、 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及救灾扶贫网络等 。 其次,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传统的户籍制度制约着人口 、 土地等资源的流动, 使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 应该打破这种户籍制度的限制, 只要满足足够的条件, 比如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工作或住所, 就可以允许户口的自由迁移 。 最后, 保障进城农户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 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保证城镇企业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 、 歧视 、 排斥农民, 使城乡劳动力在同一水平上进行公平竞争,实行同工同酬 、 能者多得 、 多劳多得的政策 (四) 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除了以上的因素外, 随机因素我们要考虑教育的因素 。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 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的情况是: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农民贫困, 影响农民子女受教育,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 全国有数百万农村儿童因贫困而辍学, 或根本上不起学; 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 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大力 、 全面地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 大力推广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 加强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大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首先要认真实施 “ 科教兴农 ” 战略, 健全农村教育网络, 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让农民子女都能接受教育 。 要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 既要抓好农村基础教育, 提高农村学生初中 、 高中升学率, 使农村劳动力后备力量的文化水平从整体上得到提高;又要强化科技素质教育, 抓好职业培训和实用技术的推广, 提高农村劳动力队伍的文化和科技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 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 归根到底也是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 首先,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 。 针对我国目前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 中央政府直接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 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实行补助, 逐步压缩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例, 教育投入逐步向义务教育倾斜, 用法律手段将经费负担的责任 、 数量等固定下来 。 针对投入量不足的状况, 根据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对部分农村提供优惠, 如免除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些学杂费, 为当地学生提供免费的学习用品等 。 其次, 政府也应采取积极措施, 扩展资金筹集的渠道,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量, 如发放教育国债等 。 政府应调整农村教育结构, 在注重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兴办适合普及农业技术和现代化的职业教育, 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能力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