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语用解读 读书笔记
一、书本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整体的角度阐述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目标指向;第二章重点分析统编教材新增加的教学知识内容;第三章用笔最多,专门聚焦统编教材最为重要的语文要素,从正确解读和有效落实两个方面进行集中介绍,同时还特别对一些难以准确把握的语文要素作重点推送和说明;第四章较为全面地介绍练习系统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如何有效使用。
整本书基于“为什么教”“为谁而教”,以“教什么”“如何教”为写作重点,既有整体的宏观观照,更有具体的微观实例,融语用理论与语用实践为一体,操作性和迁移性都比较强。
二、回忆“语用”的含义
大标题里“语用解读”四个字放大凸显,一下子又把我拉回到关于 “语用”概念的回忆中。“语用”即“语言文字的运用”,“用”即“运用”,区别于“研究”“分析”等等。
xxx老师在《语用:开启语文教学新门》中说过:“语用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精准把握和学习活动的精心策划,以“语用”为核心,建构教学内容明朗化、课堂环节精深化、学习活动结构化、言语实践增值化的四化课堂,让学生在发现、感悟、模仿、类推、创造等积极语用状态下感受语言魅力,习得读写经验,生长言语智慧,提高语用技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基于这样的“语用”解释,xxx老师及时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进行语用解读,就为一线老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强大助力。
三、感悟语言类知识的分类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强化语言文字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在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面,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进行听、说、读、写、思,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语文学习当然离不开语言学习。平时讲课,遇到每一个语言知识的学习,我就是简单的依据教材、教案,分清重难点,把知识点讲解清楚即可,心里就是简单的归纳为这些课文内容中的知识点,细而散。直到读到xxx老师关于“语文要素的知识类型及其特征”一段,方才知晓原来这些我所认为的零散的知识点,是可以上升到理论上的概括总结的。
语言知识是有着丰富的定义概念划分的:文字学知识(体现构字特点,了解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语法学知识(初步建立句子概念,仿说仿写句子);语言类知识(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文章的生动表达,感受课文风趣语言);修辞学知识(去掉句子中带点的词,体会不同表达效果);文章学知识(了解诗歌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写作学知识(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这些好听的概念,瞬时就让我把脑海中分散乱串的语言知识,逐一归类整理,以后再遇到知识讲解的时候,脑路就更加清晰了。
四、分析语用经验的积累
“语言积累”一直是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而我们教给学
生最多的积累方法就是“多记好词好句,多背语言素材”,我们是相信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的。事实也是如此,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慢慢会写作文了,可是写的作文却是“不约而同的雷同”:眼睛都是“水汪汪的大眼睛”,嘴巴都是“樱桃小嘴”,天气都是“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在“日积月累”中,学生更多的是学会了“机械套用”而不是“灵活化用”。所以xxx老师在“习得用语经验”一节里,就“学生的语用经验积累”问题,结合着具体的教学方法,给老师提出了三点特别有效的指导:
1、语境的经验。
为什么选这个字不选那个字?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其实都是因为表达的需要。这要求老师在教授积累的方法中,要引导学生去分析语境,根据语境来决定个人的用语。
2、语形的经验。
语形是指语言的表达形式,也是关乎语言能力的关键因素。语言形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包含着现代汉语的基本规则,而且是丰富文章表达、增强文章表现力的基本要素。掌握的语言形式越丰富,其语言表达质量就越高,语文水平也就越强。试想,连一句话都写不顺畅,语言表达形式单一机械的人,其语文能力能好到哪儿去?
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中,要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多开口多表达,针对学生说的内容及时作出有效点评,引导学生把回答说的越来越丰富,形成有质量的表达。
3、语篇的经验。
语篇是高于句子层次的,它具有内容独立性、语意连贯性、结构完整性等特
点,强调文章的篇章结构,段落层次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等。所以老师在授课中,特别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不可以为停留于词句和语段,需要重视文章的谋篇布局,段落结构,行文运思,让学生从小受到篇章意识的初步渗透和熏陶。
换句话说,我们平时讲解课文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认识:为什么一篇文章要有很多自然段,而且有的说的具体,有的说得简单,有的内容似乎对课文中心的表达起不到什么直接作用?这是因为很多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都是需要有铺垫的,有侧面的衬托的。这样我们才可以一层一层地打开作者内心世界,去真正把握人物最核心的情感。
我个人认为xxx老师的这三种经验,是对老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做起来不容易,想要做到其中之一,都得先把课文摸清楚理解透,把学生班级每个学生学习能力情况分子透彻,这些都全方位考验着老师的授课专业水平能力。
这一块内容的叙述,又是我最感兴趣的,因为刘老师说的这些正是我在个人能力水平中所缺乏的,为接下来,我该朝着哪些方向去提升自己,给出了一个较好的指引。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读一本好书,长一份才智,在新的学年里,让刘老师的《语用解读》促我不断提升,陪我一起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