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2023-05-24 来源:客趣旅游网
外语学刊1999年第3期(总第97期)

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南开大学  马会娟

11引言

尤金・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翻译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对一向受忽视的读者给予了更多的重视,解决了长期以来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自由译之争。德国学者柯勒甚至在1972年声称:等效原则势将成为压倒一切的原则。但是也有人在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在有些情况下等效是不能实现的(PeterNewmark,刘宓庆)。还有一些翻译家则坚持等效论是根据西方语言特点进行双语转换的译论,不适合于英汉之间的互译。等效翻译理论对汉英翻译实践究竟有没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在首先阐明等效论的实质的基础上,指出等效原则有其适用性的一面,不妨作为可借鉴的翻译理论之一。同时对其局限性也进行了探讨,指出把它作为一切翻译的唯一标准和方法也是不妥当的。21等效翻译理论的实质在对等效理论展开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奈达的翻译理论作一下回顾。目前国内的翻译界有一种误解,一谈西方的翻译理论就说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事实上,奈达

(1964)一书对动态对等的阐述的翻译理论和等值翻译理论是不同的。在《翻译科学探索》中,奈达就曾明确地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

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Insuchatranslation(dynamictranslation)oneisnotsoconcernedwithmatchingthereceptor-languagemessagewiththesourcelanguagemessage,butwiththedynamicrelationship,thattherelationshipbetweenreceptorandmessageshouldbesubstantiallythesameasthatwhichexistedbetweentheoriginalreceptorsandthemessage.(1964:159)〕。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他进一步定义动态对等为:译语中的信息接受

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Dynamicequivalenceisthereforetobedefinedintermsofthedegreetowhichthereceptorsofthemessageinthere2ceptorlanguagerespondtoitinsubstantiallythesamemannerasthereceptorsinthesourcelanguage.(1969:25)〕。可见,奈达的翻译理论强调的是两种语言的接受者的感受应该大致

相同,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奈达的动态或功能对等理论实质上是等效翻译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这与以文本为中心的等值翻译理论,其出发点是不同的。到了九十年代,奈达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论。考虑到双语交流中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差异,他开始把对等分为两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尽管对等的最高层次在翻译实践中・74・

很难达到,最低层次的对等却是翻译所要求的最低标准。这可从他对最低层次的对等的阐述中看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欣赏的程度应该能够达到明白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赏原文的(Theminimallevelofequivalencewouldbeoneinwhichreceptorsofthetranslatedtextwouldbeabletounderstandandappreciateittothepointofbeingabletocomprehendhowtheoriginalreceptorsmusthaveunderstoodandappreciatedthemessage.)。低于这个标准,翻

译就不成其为翻译。

奈达在他的著作中还反复强调,在他的上述定义中“对等”,只是“基本相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等同”。明白了这一点,翻译理论家也就没有必要在“对等”一词上大做文章了。

31等效原则对中英互译的指导意义

3111 对于等效论在中、英互译中的作用和意义,笔者认为那种持等效论无用论的观点

是偏激的;然而,把等效原则作为衡量和评价一切翻译的标准和方法也是不妥当的。下面笔者就从其适用性和局限性两方面作一下阐述。

奈达和泰伯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Trans2latingconsistsinreproducinginthereceptorlanguage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ofthesourcelanguagemessage,firstintermsofmeaningandsecondlyintermsofstyle.(1969:13)〕。这个定义不仅反映了奈达所倡导的等效论的实质,而且指出了实现的途径:即从语义和风格两方面争取“最切近”和“最自然”的对等原则的实现。

3121 最切近对等原则的实现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双语传译中绝对对等的实现难以企及。然而,在可能范围内尽量地趋近却是可以做到的。当然,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双语的表达方式有不尽相同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成功的翻译家总是灵活地加以变通,准确地再现原语的精神,追求最切近对等原则的实现。事实上,有经验的翻译家总是能够发现双语互译中的对应规律,成功地运用表达力强、准确贴切的表达方式,从而实现最切近对等原则。例如:

①“我的同学就添油加醋的叙了我一番,我有些不耐烦,说“:我家死人,你倒有故事了。”(阿城《棋王》):“Myfellowstudentthentoldhimawell-spicedversionofmystorywhichirritatedme.‘Ilosemyparents,’Isaid‘,andforyouit’sjustagoodstory’”.(TranslatedbyW.J.F.Jenner)“添油加醋”和“well-spiced”不失为一对天然的对应语,作者此译也算“妙手偶得之”,了。再如:

②鸳鸯道:“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吃水强按头’?(我不愿意,难道杀我老子娘不(曹雪芹《红楼梦》)成?)”:“Itmakesnoodds”,saidFaithful.“Youcantakeanoxtothewater,butyoucan’tmake

(TranslatedbyDavidHawkes)himdrink.”

该句中,霍克斯灵活地将英谚“Youcantakeahorsetothewater,butyoucan’tmakehimdrink.”作了变通。这样就保持了汉语谚语的表达力,成功地取得了对等。

・75・

类似这样的对应表达方式,在英语和汉语的成语、谚语里还有很多。例如“字里行间”,和“readbetweenthelines”“,趁热打铁”和“strikewhiletheironishot”等等。也许有人认为,这样贴切的对应纯属巧合,多数情况下并不多见。但是,一个熟谙译语及译语文化的人,即使在一般叙述性的语言中,也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偶然”的。下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③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喋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

)的物产之一。(徐迟《枯叶蝴蝶》:

AtthefootofMountEmei,aroundFuhuTemple,therelivesaspeciesofbutterfly—oneoftherarestraritiesofthemountain—thatisprobablyevenmorebeautifulthanthemost

beautifulbutterfliesintheworld.(刘士聪译)

其中,把“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译成“themostbeautifulbutterflyintheworld”是可以的。但是,刘士聪先生将其译成“probablyevenmorebeautifulthanthemostbeautifulbutterfliesintheworld”不仅更为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而且也是地道的英语表达法。这与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里的一个表达法“largerthanthelargestofthebreed”如出一辙。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下面再举一例:

④脚尖刚刚接到那箱子的盖顶,我又和小蛇一样把自己落下去的身子缩回来,我又在棚

)顶待了好些时候。(萧红《尤二伯》:However,justasthetipofmyfootreachedthetopofthetrunkIquicklysnakedmybody

backinthroughtheopeningandremainedcrouchedjustinsidetheatticforsometime.(Trans2latedbyHowardGoldblatt)

“和小蛇一样把自己落下去的身子缩回来”非常生动地描述了正在偷拿家中食物的华子,发现阁楼下有人时的机警反应。相应的英语词组“tosnakemybodybackin”成功的传达了这一点,取得了最切近的对等。由上面例句也可以看出,最切近对等原则的实现需要译者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以及灵活的艺术变通能力。

3131 最自然对等原则的实现

奈达还指出,在追求最切近对等的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通畅自然,保证译文的可读性。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然而,在大量的翻译实践中,不少人却以忠实原文为借口,造出了许多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句子。请看下面二例:

⑤(Thetwolittleladiesbecameawareofmypresence.)Ibecameawareofacertainagita2tioninthetwobundlesoffeetwrappedintwodiscreetsteamerrugsandprotrudingontheendoftwochaiseslonguesfromthepairofdoorwaysuponthebalcony.

(D.H.Lawrence:Insouciance)

我觉得那素静的船用毛毯裹着的,搁在两张躺椅的末端从我旁边阳台的两扇门里探出的两双伸直的腿有了动静。

⑥AfterawhileIstoppedtryingtodiscoverthesender’sidentityandjustdelightedinthebeautyandheadyperfumeofthatonemagical,perfectwhiteflowernestledinsoftpinktissuepaper.(MarshaArons:MysteryoftheGardenia)

此后,我不再查问送花的是谁了,只是尽情享受那只裹在粉红色绢纸中的富有魅力的纯・76・

白花朵的瑰丽和浓郁芳香所带给我的欢悦。

这些译例的译者都过分强调对原文的忠实,认为忠实就是照搬原文中的语法结构,没有认识到忠实性还有其他因素,即保证原文的通顺流畅。而生硬的照般字面,造成行文冗长累赘,意义晦涩难解,使读者莫名其妙,破坏了好的散文行云流水般的节奏和美感。其实,只要我们尊重两种语言各自的语法特征,意识到在任何语言中,一个句子都是一个独立的语言单位,有其构成的规律性,就会设法避免句式的欧化,保证译文通顺自然,达到“好的翻译没有

(奈达语)。考虑到这一点,笔者试译如下:翻译腔”

⑤(这两个女人意识到我的存在,)我也注意到她们的脚动了一下。她们的腿是从隔壁阳台的两扇门里伸出的,分别搁在两张长椅的一端,脚用船用毛毯紧紧地裹着。

⑥后来,我不再猜测谁是送花人了;只是欣赏着这枝美丽神奇的栀子花:偎在柔软的粉红色的纱纸里,洁白的花朵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另一方面“,自然”不仅指语言,还指在文化上、思维习惯上行得通,能够被译语读者所接受。由于英汉民族各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人们的思想方式、审美习惯就存在着差异。中

(傅雷)。就辞国人的思想方式是“喜欢具体,长于综合”;而西方人更“喜欢抽象,长于分析”格而言,虽然英汉语之间存在着很多相同或相似的修辞现象,但英语辞格和汉语辞格之间仍存在着差异,各有其特点。因此,在进行汉英互译时,我们就必须考虑到原语中的修辞是否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词汇搭配是否符合对方的习惯和审美特性,进而选择与原文辞格相对应的最切近、最自然的译文表达方式,从而“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象读原作时一样得(茅盾)。试看下面例句及译文: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⑦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王实甫《西厢记》):

Everystepshetakesarousesone’saffections,

Whenshemoves,herwaistisasgracefulandsuppleasthatofadancer,Withathousandattractionsandtenthousandcharms,Likethedroopingwillowintheeveningbreeze.(熊式一译)

Nowshemoveshersteps,cunning,pretty,Herwaistsoftlikeasouthernditty,Sogracefullyslender,Sohelplesslytender,

Likeweepingwillowsbeforeazephyrgiddy.(林语堂译)

两种译文相比较,林译更为妥切、自然一些。原因就在于英语读者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审美观知之不多,单纯的字面直译虽然在语言上没有毛病,译文读者却感到不自然,难以接受。而林译考虑到了文化习惯的因素,灵活自然地把原句诗歌化,读来琅琅上口,人物形象刻画得也栩栩如生。

再如下例“离开了咸菜缸又跳进了萝卜窖”的译法:⑧她认为离开了办公大楼,离开了政工部门,就是离开了政治,就听不到那些闲言碎语

・77・

)了,谁知是离开了咸菜缸又跳进了萝卜窖。(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离开了咸菜缸又跳进了萝卜窖”是汉语文化中特有的表达方式,形容每况愈下,越来越糟。若将其直译成“tojumpoutofthepicklesvatintoradishcellar”,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英语

读者就会感到不知所云,这样的译文也不能传达原文的准确含义。这种情况下,采用极易为英语读者所接受的习惯说法“tojumpoutofthefryingpanintothefire”就更为自然贴切些。

当然,对于原文中主要的文化信息,译者应当设法保留。这也就是奈达所主张的:在圣经翻译中,即使在没有“羊羔”的爱斯基摩民族里“,LambofGod”也不能替换成“SealofGod”。这同时也说明了不少中国学者对霍克斯将《红楼梦》中的“怡红院”译为“GreenCourt”,将“怡红公子”译为“Greenboy”难以接受的主要原因。

41等效原则的局限性

我们知道,任何翻译理论的提出,都有其对象性。奈达的等效论是建立在圣经翻译的基础上的,以传播基督教义为宗旨。因此他强调读者反应,追求等效原则的实现。这对于圣经翻译、或与其有类似功能的以传达信息为主的文体如广告翻译、科技翻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方法。但对于文学翻译,特别是有着很高艺术欣赏价值的严肃文学,把等效论作为检验和衡量译文的唯一标准是不妥当的。例如:

⑨……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儿林姐夫时,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呀‘厄’的去!阿弥陀佛,那时才

)现在我的眼里呢!”说的宝玉一笑,湘云忙回身跑了。(曹雪芹《红楼梦》

JustthenXiangyunburstinonthemandreprovedthemsmilinglyforabandoningher:“CouthinBao,CouthinLin:youcantheeeachothereveryday.It’snotoftenIgetachancetocomehere;yetnowIhavecome,youbothignoreme!”Dai-yuburstoutlaughing:

“Lispingdoesn’tseemtomakeyouanylesstalkative!listentoyou:‘Couthin!’‘Couthin!’Presently,whenyou’replayingRacingGo,you’llbeall‘thicktheth’and‘theventh!’”…

“IshallneverbeamatchforyouaslongasIlive,”XiangYunsaidtoDai-yuwithadis2armingsmile.“AllIcanthayiththatIhopeyoumarryalithpinghuthband,thothatyouhave

‘ithee-withee’‘ithehii-withee’inyoureartheveryminuteoftheday.Ah,holyName!IthinkIcantheethatbletheddayalreadybeforemyeyeth!”Bao-yucouldnothelplaughing;butXiangyunhadalreadyturnedandfled.(TranslatedbyDavidHawkes)

我国著名的译论家金 曾极力称赞霍克斯的这段英译文,认为霍译通过对译文的灵活变通,以典型的英语咬舌音代替了湘云的“二”、“爱”不分,成功地再现了两个女孩唇枪舌剑的精彩场面,充分展现了她们的性格,真正实现了等效原则。他进一步指出“这(等效原则)也是对原文忠实的唯一方法”。然而,在译文里,原文中极为关键的词“爱”却走失了。“爱”字是湘云攻击黛玉的有力武器,对刻画黛玉的性格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爱”字在译文・78・

中的走失,无疑使黛玉敏感的性格大打折扣。林克难认真研究了奈达的理论后,指出把动态对等理论作为一切翻译的准则有失之偏颇。笔者同意英国译论家彼特・纽马克的观点,等效原则只能作为翻译的理想结果,而不可能是一切翻译所追求的目标。“‘equivalenteffect’isthedesirableresult,ratherthantheaimofanytranslation(Newmark,1988)”把等效原则作为衡量一切翻译的唯一标准是站不住脚的。

与中国译论相比,等效论的另一不足之处是对原文文本中审美信息的传递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有的中国译论家对等效原则持否定态度的一大原因。例如:

⑩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

WhenIlefthere,willowsleannear;

Icomebackatlast,snowfallsfast.(屠岸译)WhenIlefthere,willowsshedtear,

Icamebacknow,snowbendsthebough.(许渊冲译)

原诗看似平淡,其味却深,真正达到了“字字无华,字字有华”的地步,被誉为诗三百中的“绝唱”。相比而言,屠译虽然达到了奈达所言的意义、文体对等,但较之原诗,味似太淡;许译虽大胆作了变动,表面意思似乎不等,却把老战士回家的复杂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不足的是许译欠含蓄,把原诗给过于明朗化了。51结束语综上所述,等效原则在中英互译中有其适用性的一面,不失为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翻译原则,是翻译工作者可以借鉴的翻译理论之一。特别是最切近、最自然对等原则,如果合理地加以运用,会使翻译实践有的放矢,提高翻译质量。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其局限性,既不能把它作为衡量和评价一切翻译的唯一标准和方法,也不能过分强调读者。避免为了迎合读者,将“怡红公子”译为“Greenboy”,造成原文文本中主要文化信息的走失。

参考文献

1.Goldblatt,Howard,1987,SelectedStoriesofXiaoHong,Beijing:ChineseLiterature.

2.Hawkes,David,1973,1977,1980,TheStoryoftheStone,Vols.1,2,3,London:PenguinBooksLtd.3.Jin,Di,1995“,EquivalenceEffectinTranslation”inAn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eds.)ChanSin-wai&DavidE.Pollard,HongKong:ChineseUniversityPress.

4.Newmark,Peter,1981,ApproachestoTranslation,London:PergmonPress.5.Newmark,Peter,1988,ATextBookofTranslation,NewYork:PrenticeHall.6.Nida,EugeneA.,1964,TowardsaScienceofTranslating,Leiden:E.J.Brill.

7.Nida,EageneA.,1993,Languages,Cultureand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sEduca2tionPress.

8.Nida,EugeneA.&CharlesR.Taber,1969,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Leiden:E.J.Brill9.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101金 《等效翻译探索》,,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111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责任编辑 王德庆】

・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