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立体几何证明

2022-10-07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专题5 立体几何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专题5 立体几何

二. 考点提要:

1. 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在高考的立体几何试题中,求角与距离是必考查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求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点到面的距离,求角或距离的步骤是“一作、二证、三算”,即在添置必要的辅助线或辅助面后,通过推理论证某个角或线段就是所求空间角或空间距离的相关量,最后再计算。

2. 立体几体的探索性问题 立体几何的探索性问题在近年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这种题型有利于考查学生归纳、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近几年立体几何探索题考查的类型主要有:(1)探索条件,即探索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2)探索结论,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命题的结论是什么。 对命题条件的探索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先观察,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3)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 对命题结论的探索,常从条件出发,再根据所学知识,探索出要求的结论是什么,另外还有探索结论是否存在,常假设结论存在,再寻找与条件相容还是矛盾。

三. 知识串讲:

(一)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论证

由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构成一套完整的定理体系,在应用中:低一级位置关系判定高一级位置关系;高一级位置关系推出低一级位置关系,前者是判定定理,后者是性质定理。 1.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转化:

面面平行性质 //a,ab//b a a//b   b a,b  a// a,b A b abA  a a//,b// (a//b,b//c 线线∥ a//c) 公理4 线面平行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线面∥ //面面平行判定1 面面∥ 面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1 //// a ba//a//b//a // a//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2. 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转化: abO la,lba,bl  aa 面面⊥ 三垂线定理、逆定理 线线⊥ PA,AO为PO在内射影a则aOAaPOaPOaAOl线面垂直判定1 线面垂直定义 线面⊥ 面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性质,推论2 a la ba a,ab a a 面面垂直定义 l,且二面角l成直二面角 

3.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转化: a//baaa b线面垂直判定2 线面垂直性质2 a// 线线∥ 线面⊥ 面面平行判定2 面面平行性质3 面面∥ a//bba //aa

4. 应用以上“转化”的基本思路——“由求证想判定,由已知想性质。” 5. 唯一性结论:

(二)空间中的角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1. 三类角的定义: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θ≤90°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0°≤θ≤90° (0时,b∥或b)

(3)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θ,0°<θ≤180°

2. 三类角的求法:转化为平面角“一找、二作、三算” 即:(1)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2)证明其符合定义; (3)指出所求作的角; (4)计算大小。

(三)空间距离: 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经常应用三垂线定理作出点到直线的垂线,然后在相关三角形中求解。 求点到面的距离,一般找出(或作出)过此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求之也可以利用“三棱锥体积法”直接求距离,直线与平面的距离,面面距离都可转化为点到面的距离。

【典型例题】

(一)与角有关的问题

例1. (1)如图,E、F分别为三棱锥P—ABC的棱AP、BC的中点,PC=10,AB=6,EF=7,则异面直线AB与PC所成的角为( )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A. 60° B. 45° C. 30° 解:取AC中点G,连结EG、FG,则

D. 120°

11EG∥PC,FG∥AB22

∴∠EGF为AB与PC所成的角 在△EGF中,由余弦定理,

EG2FG2EF25232721cos∠EGF2·EG·FG2532

∴AB与PC所成的角为180°-120°=60°

∴选A

(2)已知正四棱锥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某个面为底面,且与该正方体有相同的全面积,则这一正四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1313B.36C.332D.2626

2设正四棱锥的高为h,斜高为h'

解:

1h2

11由题意:41h222∴h6

2212612

222∴侧棱长PBhOB622262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cos∠PBO

∴选A

OBPB221313262

(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A1D1上的一个定点,Q为

A1B1上的任意一点,E、F为CD上任意两点,且EF的长为定值,有下列命题:

①点P到平面QEF的距离为定值;

②直线PQ与平面PEF所成的角为定值; ③二面角P—EF—Q的大小为定值; ④三棱锥P—QEF的体积为定值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

解:平面QEF即是平面A1B1CD

∴A1D1上定点P到面A1B1CD的距离为定值

∴①对,②错

二面角P—EF—Q,即面PDF与面A1B1CD所成的角,且平面角∠PDA1为定 因为A1B1∥DC,且EF为定值,∴SQEF为定值

又P点到平面QEF的距离为定值,∴VPQEF为定值,∴④对

综上,①③④正确。

值,∴③对

例2. 图①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MN和PQ是两条面对角线,请在图(2)的正方体中将MN,PQ画出来,并就这个正方体解答下列各题: (1)求MN和PQ所成角的大小; (2)求四面体M—NPQ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3)求二面角M—NQ—P的大小。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解:(1)如图②,作出MN、PQ

∵PQ∥NC,又△MNC为正三角形 ∴∠MNC=60°

∴PQ与MN成角为60°

(2)VMNPQVQPMN1SPMN·MQ3

11·2SPMN·MQSPMDN·MQ661V正方体6 即四面体M—NPQ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1:6

(3)连结MA交PQ于O点,则MO⊥PQ

又NP⊥面PAQM,∴NP⊥MO,则MO⊥面PNQ 过O作OE⊥NQ,连结ME,则ME⊥NQ ∴∠MEO为二面角M—NQ—P的平面角 在Rt△NMQ中,ME·NQ=MN·MQ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ME

2a·a62a,又MOa32 3aMOME2a3226a3

在RtMEO中,sin∠MEO

∴∠MEO=60°

即二面角M—NQ—P的大小为60°。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例3.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B⊥AD,侧面PAD为边长等于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为菱形,侧面PAD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120°。 (1)求点P到平面ABCD的距离; (2)求面APB与面CP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解:(1)作PO⊥平面ABCD,垂足为O,连结OB、OA、OD,OB与AD交于点E,连结PE

∵AD⊥PB,∴AD⊥OB(根据___________) ∵PA=PD,∴OA=OD

于是OB平分AD,点E为AD中点 ∴PE⊥AD

∴∠PEB为面PAD与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PEB=120°,∠PEO=60°

又PE3,∴POPEsin603·o3322

即为P点到面ABCD的距离。

(2)由已知ABCD为菱形,及△PAD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PA=AB=2,又易证PB⊥BC 故取PB中点G,PC中点F 则AG⊥PB,GF∥BC 又BC⊥PB,∴GF⊥PB

∴∠AGF为面APB与面CPB所成的平面角 ∵GF∥BC∥AD,∴∠AGF=π-∠GAE 连结GE,易证AE⊥平面POB

又PEBE3,G为PB中点

∴∠PEG1o∠PEB602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GEPEcos603o1322

在RtAGE中,AE∴tan∠GAE1AD12

GE3AE2

32

∴∠GAEarctan

∴∠AGFarctan32

32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arctan(2)解法2: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O为坐标原点,x轴平行于DA

P(0,0,333),B(0,,0)22

333,),连结AG44

PB的中点G的坐标为(0,

又A(1,333,0),C(2,,0)22

33333,),PB(0,,),4422

由此得到GA(1,BC(2,0,0)

于是GA·PB0,BC·PB0 ∴GA⊥PB,BC⊥PB

∴GA、BC的夹角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GA·BC27于是cos7|GA|·|BC| ∴所求二面角大小为arccos277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二)与距离有关的问题

例4. (1)已知在△ABC中,AB=9,AC=15,∠BAC=120°,它所在平面外一点P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都是14,那么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是( ) A. 13 B. 11 C. 9 D. 7 解:设点P在△ABC所在平面上的射影为O

A B C O R

∵PA=PB=PC,∴O为△ABC的外心

△ABC中,AB=9,AC=15,∠BAC=120°

∴BC9152915cos12021

由a2R,∴RsinA21232

22o73

o∴PO1473227(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2,BB12,∠ABC

90,E、F分别为AA1、C1B1的中点,沿棱柱的表面从E到F两点的最短路径的

长度为___________。

解:(采用展开图的方法)

将平面B1BCC1沿B1B旋转使两矩形A1ABB1与B1BCC1在同一平面内

连接EF,则EF为所求的最短路径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32如图①,EFA1E2A1F212222如图②展开,EF(2)1231如图③展开,EF122222222

2

7222

322

点评:此类试题,求沿表面运动最短路径,应展开表面为同一平面内,则线段最短。但必须注意的是,应比较其各种不同展开形式中的不同的路径,取其最小的一个。

(3)在北纬45°圈上有甲、乙两地,它们的经度分别是东经140°与西经130°,设地球半径为R,则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是( )

比较这三种方式展开,可见沿表面从E到F的最短路径长度为32。2

A.1R2B.1R4C.3R2D.1R3

解:

由题意∠AO1B360o140o130o90o(O1为小圆圆心)

又由题意O1AO1B2R2

则1AB中,ABR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AOB为正三角形(O为球心)

∴∠AOB3

R3

∴A、B两点球面距离为∴选D

例5. 如图,四棱锥P—ABCD,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E、F分别是AB、PD中点。 (1)求证:AF∥平面PEC;

(2)若AD=2,CD22,二面角P—CD—B为45,求点F到平面PEC

o距离。

解:G为PC中点,连结FG、EG 又∵F为PD中点

11∴FG∥CD,又AE∥CD22

∴FG∥AE

∴四边形AEGF为平行四边形

∴AF∥EG,又EG面PEC,AF面PEC

∴AF∥平面PEC

(2)∵CD⊥AD,又PA⊥面ABCD ∴AD为PD在面ABCD上射影 ∴CD⊥PD

∴∠PDA为二面角P—CD—B的平面角,且∠PDA=45° 则△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F⊥PD,又CD⊥平面PAD ∴CD⊥AF ∴AF⊥面PCD

作FH⊥PC于H,则AF⊥FH 又EG∥AF,∴EG⊥FH

∴FH⊥面PEC,∴FH为F到面PEC的距离 在Rt△PEG中,FH·PG=PF·FG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FH

2222221

方法2:(体积法)

∵AF∥面PEC,故只要求点A到面PEC的距离d

11由VAPECVPAEC即SPEC·dSAEC·PA33

易证AF⊥面PCD,∴EG⊥面PCD

∴EG⊥PC

∴SPEC11PC·EG222222222222

SAEC11AEBC22222

∴d

SAEC·PA221SPEC22

(三)对命题条件的探索

例6. (1)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3,BC=a,若PA⊥平面ABCD,在BC边上取点E,使PE⊥DE,则满足条件E点有两个时,a的取值范围是( )

A.a6C.0a6B.a6 D.0a6

解:∵PA⊥面ABCD,PE⊥DE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知PE的射影AE⊥BE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E是以AD为直径的圆与BC的交点,要有两个交点,则 AD>2AB=6 ∴选A

(2)如图,在三棱柱ABC-A'B'C'中,点E、F、H、K分别为AC'、CB'、A'B、B'C'的中点,G为△ABC的重心,从K、H、G、B'中取一点作为P,使得该棱柱恰有2条棱与平面PEF平行,则P为( )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A. K B. H C. G D. B

分析:从题目中的“中点”条件,联想到“中位线”。 而平面PEF中,EF为定直线,连BC'则F为BC'中点

故AC'B中,EF∥ABAB∥平面PEF,A'B'∥平面PEF

考虑到若P为K点,则还有AA'、BB'、CC'都平行于FK 即它们也都平行于平面PEF,不合题意。 同理P也不能为H点,若P为B'点时,EF与B'A'共面也不符合题意(这时只有一条棱平行于平面PEF),可见只能取G点。 故选C

例7. 如图,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

(1)线段A1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1B⊥平面PAC?若存在,确定P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点P在线段A1B上,若二面角C—AP—B的大小是arctan2,求P点位

B1Q。QD

置;

(3)Q点在对角线B1D上,使A1B∥平面QAC,求

解:(1)(用反证法)

假设BA1⊥面PAC,则A1B⊥AC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A1C1∥AC,易知A1B与A1C1成60 即A1B与AC成60角,与A1B⊥AC矛盾

∴A1B不垂直于平面PAC

∴不存在点P满足题目条件

(2)过B作BH⊥AP于H,连CH

oo

由于CB⊥面ABB1A1,故CH⊥AP

即∠BHC是二面角C—AP—B的平面角

∴tan∠BHC即AB2BH

BC2BH

即在RtBHA中,∴∠BAH=30°

BH1AB2

在ABP中,PBAB,又AB1sin30sin105

∴PB

12624622

(3)由于A1B∥D1C,∴A1B∥面D1AC ∴点Q是直线B1D与面D1AC的交点

下面求Q点的位置。

设AC∩BDO,显然QOD∽QD1B1 ∴B1QB1D12QDDO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四)对命题结论的探索 例

8.

(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

并且总保持AP⊥BD1,则动点P的轨迹是( )

A.线段B1C

B.线段BC1

C.BB1中点与CC1中点连成的线段 D.BC中点与B1C中点连成的线段

分析:从条件AP⊥BD1出发,可知AP必在过A点且与BD1垂直的平面B1AC上 ∴点P必在B1C上 ∴选A

(2)如图,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 )

A. 直线AB上

B. 直线BC上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C. 直线CA上 解:连结AC1

∵AC⊥AB,又AC⊥BC1 ∴AC⊥面ABC1

D. △ABC内部

又AC面ABC,∴面ABC⊥面ABC1且AB为交线

则C在面ABC上的射影必在交线AB上 ∴选A

例9. 在四面体ABCD中,AB⊥BC,AB⊥BD,BC⊥CD,且AB=BC=1。 (1)求证:平面CBD⊥平面ABD; (2)是否存在这样的四面体,使二面角C—AD—B的平面角为30°?如果存在,求出CD的长;如果不存在,请找出一个角θ,使得存在这样的四面体,使二面角C—AD—B的平面角为θ。

解:(1)∵AB⊥BC,AB⊥BD

∴AB⊥平面BCD,又AB面ABD

∴面ABD⊥面CBD

(2)设CD=x,在面CBD内作CE⊥BD于E 由(1)知平面ABD⊥面BCD,且BD为交线 ∴CE⊥平面ABD

作EF⊥AD于F,连结CF,则CF⊥AD

∴∠CFE为“二面角”C—AD—B的平面角,且∠CFE=30° 又在Rt△BCD中,CE·BD=CB·CD

∴CE

1xx21xx21

又∵CD⊥BC,又BC为AC在面BCD上射影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CD⊥AC

则在Rt△ACD中,CF·AD=AC·CD

∴CF

2xx2

xx12xx2222CE在RtCEF中,sin∠CFECF

x22·x12212

解出x3,无实数解。

故不存在这样的四面体,使二面角C—AD—B的平面角为30°

22又sin∠CFE

x22·x2112121,12x12

∴∠CFE,42

故θ可以取45°~90°之间的任意角。

点评:本题是一道存在性的探索问题。常常假定结论成立,再判断它与已知条件是否符合。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PA、PB、PC是从P引出的三条射线,两两成60°,则PC与平面PAB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1A. 2

3B. 2

3C. 3

6D. 3

2. 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ABC=60°,将菱形沿对角线AC折起,使折起后BD=1,则二面角B—AC—D的余弦值为( )

1A. 3

1B. 2 22C. 3

3D. 2

3. 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底面上一点到三个侧面的距离分别是2,3,6,则这个点到三棱锥顶点的距离是( )

A.

11

B.

41

C. 7 D.

61

4. 已知A、B、C是球面上的三点,且AB=6,BC=8,AC=10,球 心O到平面ABC的距离为11,则球的表面积为( )

A. 36

B. 72

C. 144

D. 288

5. △ABC边上的高线为AD,BDa,CDb,且ab,将△ABC沿AD折成大小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为θ的二面角B—AD—C,若

cosab,则三棱锥A—BCD的侧面△ABC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形状与a,b的值有关的三角形

6. 有一塔形几何体由若干个正方体构成,构成方式如图所示,上层正方体的下底面的四个顶点是下层正方体上底面各边的中点,已知最底层正方体的棱长为2,且该塔形的表面积(含最底层正方体的底面积)超过39,则该塔中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 )

A. 4

二. 填空题。

B. 5

C. 6

D. 7

7.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BC,且面ABC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

∠BAC2,则PA与底

8. 如图,矩形ABCD中,AB4,BC3,沿AC把△DAC折起,当四面体的体积最大时,直线AD与平面ABG所成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___。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9. 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棱长为1,M、N分别为B1C1、D1C1中点,则点C到截面MNDB的距离是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0. 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过其中心G作BC边的平行线,分别交AB、AC于B1、C1,将AB1C1沿B1C1折起到A1B1C1的位置,使点A1在平面BB1C1C上的射影恰是线段BC的中点M,求:

(1)二面角A1B1C1M的大小;

(2)异面直线A1B1与CC1所成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11.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M是线段EF的中点。 (1)求证:AM∥平面BDE; (2)求二面角A—DF—B的大小; (3)试在线段AC上确定一点P,使得PF与BC所成的角是60°。

2,AF=1,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2. A 3. C 4. C 5. C 6. C 提示:假设有n个正方体构成,其表面积由二部分组成: (1)俯视图、表面只有一个正方形,其边长为2。 (2)侧面则由4n个正方形构成,且各层(从下往上看)正方形面积构成一个首项为4,

1的等比数列。 2公比为

2n1111444444…439222∴表面积

2

1n4123984·112

∴n的最小值为6

二. 填空题。

 7. 3

∠BAC2,∴H为BC

提示:由题意,P点在面ABC上的射影H是△ABC外心,

中点)

4 8. 5 2 9. 3

提示:VCMDB

11S·hS·C1CVMCDB,即3MBD3BCD

∴hSBCD·1SMBD11112521·2·2242223

三. 解答题。

10. (1)连结AM,A1G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ABC为正三角形,M为BC边中点 ∴A、G、M三点共线,AM⊥BC

∵B1C1⊥BC,∴B1C1⊥AM于G

即A1G⊥B1C1

∴∠A1GM是二面角A1B1C1M的平面角

∵点A1在平面BB1C1C上的射影为M

∴A1M⊥MG,∠A1MG90

oRtAGM∠AGM6011在中,由AG2GM得

o即二面角A1B1C1M的大小是60°

(2)过B1作B1P∥C1C交BC于P,则∠A1B1P为异面直线A1B1与CC1所成的角 由PB1C1C是平行四边形得:

B1PC1C1BP,PMBMBP∵A1M⊥面BB1C1C于M

1,A1B1AB122

∴A1M⊥BC,∠A1MP90

在RtA1GM中,

o

A1MA1G·sin603·2222o3322

2

531A1PA1MPM222 在RtA1MP中,

在A1B1P中,由余弦定理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5ABB1PA1P25cos∠A1B1P112·A1B1·B1P2·2·18

222212

∴异面直线A1B1与CC1所成的角为

arccos58

11. 解:(1)记AC与BD交于点O,连结OE

∵O、M分别是AC、EF的中点,ACEF是矩形 ∴四边形AOEM是平行四边形

∴AM∥OE,OE平面BDE,AM平面BED ∴AM∥平面BDE

(2)∵AB⊥AF,AB⊥AD,AD∩AFA ∴AB⊥平面ADF,作AS⊥DF于S,连BS 由三垂线定理,得BS⊥DF

∴∠BSA是二面角A—DF—B的平面角

在Rt△ASB中,

AS6,AB23

o∴tan∠ASB3,∠ASB60

∴二面角A—DF—B的大小为60°

(3)设CPt(0t2),作PQ⊥AB于Q,则PQ∥AD ∵PQ⊥AB,PQ⊥AF,AB∩AFA ∴PQ⊥面ABF

∴PQ⊥QF

在Rt△PQF中,∠FPQ=60°,PF=2PQ ∵△PA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Q2(2t)2

又△PAF为直角三角形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PF

2t21222t2

∴(2t)212·∴t1或t3(舍)

即点P是AC的中点

【励志故事】

机会的意义

一个人在海上遇难,漂流到了一个小岛上,他建了个小木房,还储存了一些食物在里面。每天他想尽办法寻找生机,一大早就要登上高处张望。可一个星期过去了,一只木船的影子也没看见。

这天,他正在岸边张望,突然狂风大作,雷电轰鸣。一回头,他看见自己的木棚方向升起浓烟,他急忙跑回去,原来雷电点燃了他的木房,大火熊熊燃烧起来,他真希望能赶快下一场雨浇灭这场火,因为他所有的食物都在里面!可是,火渐渐地把棚子烧成了灰烬,天却渐渐地转晴了,一滴雨也没下。

他绝望了,认为这是上帝的惩罚。他心灰意冷地到一棵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就在他停止呼吸后不久,一艘船开了过来,人们来到岛上,船长一看见灰烬和吊在树上的尸体就明白了一切,他说;“他没有想到失火后冒出的浓烟把我们的船引到这里,他只要再坚持一会儿就会获救的。”

机会常常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到来,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有创造机会的能力,还要有等待机会的勇气,就像在漫漫长夜等待黎明,太阳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刻后升起。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200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