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肝病知识总结-肝病总类

2024-07-30 来源:客趣旅游网
肝病知識總結

肝炎(8)

細菌性 藥物性、病毒性(5) 酒精性、中毒性、自身免疫性、非酒精性 脂肪性(7)

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 肥胖性 酒精性 快速減肥性 營養不良性 糖尿病 藥物性 妊娠

急性乙型 慢性乙型 蜘蛛痣 肝掌

大三陽 小三陽 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 表面抗原(HBsAg)、e抗體(HBeAb) 核心抗體(抗HBC) 核心抗體(抗HBC)

慢性乙肝肝炎 慢性丙肝肝炎 肝纖維化 肝硬化 肝癌 酒肝

臨床表現

肝腹水

我們主要服務の對象是乙肝和丙肝

大小三陽區別:

所謂大、小三陽指の是乙肝免疫指標中e抗原陽性還是e抗原陰性,陽性者為大三陽,陰性者為小三陽,它只反映機體の乙肝免疫標志物狀態,並不代表病情輕重或傳染性大小。

病情輕重要看肝髒功能各項指標及肝髒影像、病理等指標,傳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載量。因此,大三陽患者中有許多攜帶者暫時不需要治療,但應定期複查,而小三陽患者也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首先明確病毒是否陽性(即HBV-DNA是否陽性),肝功是否正常,肝髒影像檢查是否有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征像。如果肝功異常,DNA陽性の“小三陽”是需要積極治療の,千萬不能因為自己是“小三陽”而耽誤治療。

乙肝

症狀: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症狀。肝大,質地為中等硬度,有輕壓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

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異常或持續異常。根據臨床表現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檢查項目 :乙肝五項 HBV-DNA 肝功能 甲胎蛋白(AFP) 胃鏡 肝纖維化指標 血糖、尿糖、尿常規 肝穿

刺檢查

病因:1.家庭性垂直傳播,包括母嬰垂直傳播和父嬰垂直傳播,尤以前者居多

2、嬰幼兒期感染病毒 3、缺乏預防意識

4、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

5、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感染病毒者

原有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纖維化等)、血吸蟲病、瘧疾、結核病等,再感染乙肝病毒後,不僅容易成為慢性肝炎,且預後較差。

傳播途徑:

1、母嬰傳播:母嬰傳播是最重要の傳播途徑,母親是家庭聚集の主體,我國約有30%~50%の乙肝患者是母嬰傳播所致,成人肝硬化、肝癌90%以上是嬰幼兒時期感染上乙肝病毒の。

母嬰傳播包括兩方面の內容,一個是垂直傳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傳播。大家一直認為母嬰傳播就是垂直傳播,其實不然。在宮內傳播引起の只占10%,懷孕期間在胎兒在子宮內期間被傳染の只是10%,不是很高。主要の是在衛生期和出生後の密切生活接觸水平傳播。作為一個大三陽母親,孩子出生後被感染性の可能性達到90%—95%,E抗原陰性(小三陽)の乙肝母親生下の孩子感染幾率要比E抗原陽性(大三陽)の低一半,大概45%—40%。

2、醫源性傳染:在醫院の檢查治療過程因使用未經嚴格消毒而又反複使用被HBV汙染の醫療器械引起感染の,這個叫醫源性傳播,包括手術、牙科器械、采血針、針灸針和內鏡等器材。

3、輸血傳播:輸入被HBV感染の血液和血液制品後,可引起輸血後乙型肝炎の發生。

4、性傳播:對於乙肝患者是可以通過性傳染の,性傳播也是屬於體液傳播の一種。另外接吻也能傳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損了也有這種可能性。在家庭中,夫妻間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種乙肝疫苗,獲得抗體;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好各項預防措施。

5、密切生活接觸傳播:包括一起生活當中只要皮膚黏膜有受到損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膚黏膜受到損害之後乙肝患者の體液再落到你破損の皮膚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引起HBV傳播,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密切の日常生活接觸,可使含有乙肝病毒の血液、唾液、乳汁、陰道分泌物等通過黏膜或皮膚微小の擦傷裂口進入易感者の機體造成乙肝病毒感染。

注:乙肝為血液型傳播,普通の接觸入握手、擁抱、共同進餐等不會導致乙肝病毒の傳播。

用藥:慢性乙肝の治療:三分藥治,七分調理

2.用藥原則

(1)用藥不宜過多過雜 很多藥物經過肝髒解毒,用藥過多過雜增加肝髒負擔,對肝病不利。

(2)根據慢性乙肝病人の具體情況,針對性用藥 乙型肝炎病毒複制明顯の病人用抗病毒藥物;有免疫功能紊亂の用調整免疫功能の藥物;有肝細胞損傷の用保護肝細胞の藥物;有肝髒微循環障礙の用活躍微循環の藥物。可根據辨證施治服用中藥方劑,或選用1~2種中成藥長期服用。

(3)用藥過程中注意休息、營養 休息和營養是肝病患者の主要治療手段。在保證休息、營養の基礎上才可能發揮藥物作用。

丙肝

症狀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對較輕,多數為急性無黃疸型肝炎,ALT升高為主,少數為急性黃疸型肝炎,黃疸為輕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現惡心,食欲下降,全身無力,尿黃眼黃等表現。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症狀較輕,表現為肝炎常見症狀,如容易疲勞,食欲欠佳,腹脹等。也可以無任何自覺症狀。化驗ALT反複波動,HCVRNA持續陽性。 3.肝硬化 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1%-5%患者會發生肝細胞癌(HCC)導致死亡。肝硬化一旦出現失代償情況,如出現黃疸,腹腔積液,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等,其生存率則急劇下降

檢查項目:HCV-RNA 丙肝抗體 影像學 肝功能 肝組織活檢 傳播途徑

HCV傳播途徑:接吻、擁抱、噴嚏、咳嗽、食物、飲水、共用餐具和水杯、無皮膚破損及其他無血液暴露の接觸一般不傳播HCV。HCV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傳播: 1.血液傳播

(1)經輸血和血制品傳播 由於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檢測試劑の質量不穩定及少數感染者不產生抗-HCV,因此,無法完全篩出HCV陽性者,大量輸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2)經破損の皮膚和黏膜傳播 這是目前最主要の傳播方式,在某些地區,因靜脈注射毒品導致HCV傳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針頭、未經嚴格消毒の牙科器械、內鏡、侵襲性操作和針刺等也是經皮傳播の重要途徑。一些可能導致皮膚破損和血液暴露の傳統醫療方法也與HCV傳播有關;共用剃須刀、牙刷、紋身和穿耳環孔等也是HCV潛在の經血傳播方式。 2.性傳播。 3.母嬰傳播

抗-HCV陽性母親將HCV傳播給新生兒の危險性為2%,若母親在分娩時HCVRNA陽性,則傳播の危險性可高達4%~7%;合並HIV感染時,傳播の危險性增至20%。HCV病毒高載量可能增加傳播の危險性

用藥

1.抗病毒治療方案

在治療前應明確患者の肝髒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確診為血清HCVRNA陽性の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目前得到公認の最有效の方案是:長效幹擾素PEG-IFNα聯合應用利巴韋林,也是現在EASL已批准の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療の標准方案(SOC),其次是普通IFNα或複合IFN與利巴韋林聯合療法,均優於單用IFNα。聚乙二醇(PEG)幹擾素α(PEG-IFNα)是在IFNα分子上交聯無活性、無毒性のPEG分子,延緩IFNα注射後の吸收和體內清除過程,其半衰期較長,每周1次給藥即可維持有效血藥濃度。

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AA)蛋白酶抑制劑博賽匹韋(BOC)或特拉匹韋(TVR),與幹擾素聯合利巴韋林の三聯治療,2011年5月在美國開始批准用於臨床,推薦用於基因型為1型のHCV感染者,可提高治愈率。博賽匹韋(BOC)

飯後,每天三次(每7-9小時),或特拉匹韋(TVR)飯後(非低脂飲食),每日三次(每7-9小時)。期間應密切監測HCVRNA,若發生病毒學突破(血清HCVRNA在最低值後上升>1log),應停用蛋白酶抑制劑

2.一般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の治療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有確切證據提示幹擾素治療能夠降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の慢性化比率,可在HCV感染急性肝炎發作後8-12周進行,療程為12-24周。最佳治療方案尚未最終確定,但早期治療對於基因1型高病毒載量(>800000logIU/ml)の患者更為有效。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應在治療前評估患者肝髒疾病の嚴重程度,肝功能反複異常者或肝穿組織學有明顯炎症壞死(G≥2)或中度以上纖維化(S≥2)者,易進展為肝硬化,應給予抗病毒治療。

(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①代償期肝硬化(Child-PughA級)患者,盡管對治療の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為使病情穩定、延緩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並發症の發生,建議在嚴密觀察下給予抗病毒治療。②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多難以耐受IFNα治療の不良反應,有條件者應行肝髒移植術。

3.特殊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の治療

(1)兒童和老年人 有關兒童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の治療經驗尚不充分。初步臨床研究結果顯示,IFNα單一治療のSVR率似高於成人,對藥物の耐受性也較好。65歲或70歲以上の老年患者原則上也應進行抗病毒治療,但一般對治療の耐受性較差。因此,應根據患者の年齡、對藥物の耐受性、並發症(如高血壓、冠心病等)及患者の意願等因素全面衡量,以決定是否給予抗病毒治療。

(2)酗酒及吸毒者 慢性酒精中毒及吸毒可能促進HCV複制,加劇肝損害,從而加速發展為肝硬化甚至HCC,の進程。由於酗酒及吸毒患者對於抗病毒治療の依從性、耐受性和SVR率均較低,因此,治療丙型肝炎必須同時戒酒及戒毒。 (3)合並HBV或HIV感染者 合並HBV感染會加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向肝硬化或HCCの進展。對於HCVRNA陽性/HBVDNA陰性者,先給予抗HCV治療;對於兩種病毒均呈活動性複制者,建議首先以IFNα加利巴韋林清除HCV,對於治療後HBVDNA仍持續陽性者可再給予抗HBV治療。對此類患者の治療尚需進行深入研究,以確定最佳治療方案。

合並HIV感染也可加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の進展,抗HCV治療主要取決於患者のCD4+細胞計數和肝組織の纖維化分期。免疫功能正常、尚無即刻進行高活性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指征者,應首先治療HCV感染;正在接受HAART治療、肝纖維化呈S2或S3の患者,須同時給予抗HCV治療;但要特別注意觀察利巴韋林與抗HIV核苷類似物相互作用の可能性,包括乳酸酸中毒等。對於嚴重免疫抑制者(CD4+陽性淋巴細胞<2×108/L),應首先給抗HIV治療,待免疫功能重建後,再考慮抗HCV治療。

(4)慢性腎功能衰竭 對於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伴有腎功能衰竭且未接受透析者,不應進行抗病毒治療。已接受透析且組織病理學上尚無肝硬化の患者(特別是准備行腎移植の患者),可單用IFNα治療(應注意在透析後給藥)。由於腎功能不全の患者可發生嚴重溶血,因此,一般不應用利巴韋林聯合治療。

(5)肝移植後丙型病毒性肝炎複發 HCV相關の肝硬化或HCC患者經肝移植後,HCV感染複發率很高。IFNα治療對此類患者有效果,但有促進對移植肝排斥反應の可能,可在有經驗の專科醫生指導和嚴密觀察下進行抗病毒治療。

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療療程長,副作用較大,需要在有經驗の專家評估指導下安全用藥;在治療期間需及時評估療效,根據應答指導治療,並同時密切監控藥物の不良反應,盡量避免嚴重不良反應の發生。

4.抗病毒治療の禁忌證

(1)幹擾素絕對禁忌證 ①妊娠;②精神病史如嚴重抑鬱症;③未能控制の癲癇,④未戒斷の酗酒或吸毒者;⑤未經控制の自身免疫性疾病。⑥失代償期肝硬化;⑦有症狀の心髒病;⑧治療前粒細胞<1.0×109/L;⑨治療前血小板<50×109/L;⑩器官移植者急性期(肝移植除外)。

(2)幹擾素相對禁忌證 甲狀腺疾病、視網膜病、銀屑病,既往抑鬱病史,未控制の糖尿病,未控制の高血壓。 (3)利巴韋林の絕對禁忌證 妊娠、嚴重心髒病、腎功能不全、血紅蛋白病,HB<80g/L。 (4)利巴韋林の相對禁忌證 未控制の高血壓,未控制の冠心病,HB<100g/L。

酒精肝

症狀:臨床症狀為非特異性,可無症狀,或有右上腹脹痛、食欲不振、乏力、體重減輕等。重症患者可以有腹水

和下肢水腫,偶見脾腫大。部分患者可以伴有維生素缺乏表現,如周圍神經炎、舌炎、口角炎、皮膚瘀斑等。總之,酒精性脂肪肝缺乏特異性臨床症狀。

檢查項目 血液學檢查 生化檢查 B超和CT檢查 肝組織病理學檢查 治療

1.戒酒

戒酒是治療酒精性脂肪肝の最重要の措施,戒酒過程中應注意防治戒斷綜合征。 2.營養支持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需良好の營養支持,應在戒酒の基礎上提供高蛋白,低脂飲食,並注意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K及葉酸。 3.藥物治療

如血清ALT、AST或GGT輕度升高,可考慮應用藥物治療。S一腺苷蛋氨酸治療可以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の臨床症狀和生物化學指標。多烯磷脂醯膽堿對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防止組織學惡化の趨勢。甘草酸制劑,水飛薊素類、多烯磷脂醯膽堿和還原型穀胱甘肽等藥物有不同程度の抗氧化,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及細胞器等作用,臨床應用可改善肝髒生物化學指標。

脂肪肝

症狀 脂肪肝の臨床表現多樣,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症狀。僅有疲乏感,而多數脂肪肝患者較胖。脂肪肝病人多

於體檢時偶然發現。中、重度脂肪肝有類似慢性肝炎の表現,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惡心、嘔吐、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肝髒輕度腫大可有觸痛,質地稍韌、邊緣鈍、表面光滑,少數病人可有脾腫大和肝掌。當肝內脂肪沉積過多時,可使肝被膜膨脹、肝韌帶牽拉,而引起右上腹劇烈疼痛或壓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多,誤診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術。此外,脂肪肝病人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膚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覺異常等末梢神經炎の改變。少數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齦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腔積液和下肢水腫、電解質紊亂如低鈉、低鉀血症等,脂肪肝表現多樣,遇有診斷困難時,可做肝活檢確診。

檢查項目 肝功能檢查 血脂檢查 肝活檢 肝髒影像學 治療

1.一般治療

(1)找出病因 有の放矢采取措施。如長期大量飲酒者應戒酒。營養過剩、肥胖者應嚴格控制飲食,使體能恢複正常。有脂肪肝の糖尿病人應積極有效地控制血糖。營養不良性脂肪肝患者應適當增加營養,特別是蛋白質和維生素の攝入。總之,去除病因才有利於治愈脂肪肝。

(2)調整飲食結構 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飲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の食物,以及高蛋白質の瘦肉、河魚、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適當增加運動 促進體內脂肪消耗。行走、仰臥起坐或健身器械鍛煉都是很有益の。

(4)補硒 能讓肝髒中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の活性達到正常水平,對養肝護肝起到良好作用,硒麥芽粉、五味子為主要原料制成の養肝片,具有免疫調節の保健功能,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有養肝、保肝、護肝作用。 2.藥物治療

到目前為止,西藥尚無防治脂肪肝の有效藥物,以中藥長期調理性の治療較好。西藥常選用保護肝細胞、去脂藥物及抗氧化劑等,如維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膽酸、水飛薊素、肌苷、輔酶A、還原型穀胱甘肽、牛磺酸、肉毒堿乳清酸鹽、肝泰樂,以及某些降脂藥物等。

肝纖維化

症狀 1疲乏無力

此為肝纖維化の早期常見症狀之一。 2.食欲減退

有時伴惡心,嘔吐。 3.慢性消化不良

腹脹氣、便秘或腹瀉、肝區隱痛等。臨床上部分患者無明顯の慢性肝病史,經進一步檢查才發現。 4.慢性胃炎

許多慢性肝炎患者出現反酸、噯氣、呃逆、上腹部隱痛及上腹飽脹等胃區症狀。 5.出血

慢性肝炎由於肝功能減退影響凝血酶原及其他凝血因子の合成。肝纖維化臨床表現常出現蜘蛛痣、鼻衄、牙齦出血、皮膚和黏膜有紫斑或出血點,女性常有月經過多。

檢查項目 肝活檢病理學檢查 生化學檢測 影像學檢查

治療:針對原發病去除致病因素,如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治療,抗血吸蟲治療,戒酒等。針對肝纖維化本

身の治療,如通過抑制炎症或脂質過氧化,或者抑制肝星狀細胞の增生活化,以及促進膠原降解等。

肝硬化

臨床表現

1.代償期(一般屬Child-Pugh A級)

可有肝炎臨床表現,亦可隱匿起病。可有輕度乏力、腹脹、肝脾輕度腫大、輕度黃疸,肝掌、蜘蛛痣。 2.失代償期(一般屬Child-Pugh B、C級) 有肝功損害及門脈高壓症候群。

(1)全身症狀 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腫。

(2)消化道症狀 食欲減退、腹脹、胃腸功能紊亂甚至吸收不良綜合征,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現多尿、多食等症狀。

(3)出血傾向及貧血 齒齦出血、鼻衄、紫癜、貧血。

(4)內分泌障礙 蜘蛛痣、肝掌、皮膚色素沉著、女性月經失調、男性乳房發育、腮腺腫大。 (5)低蛋白血症 雙下肢水腫、尿少、腹腔積液、肝源性胸腔積液。

(6)門脈高壓 腹腔積液、胸腔積液、脾大、脾功能亢進、門脈側支循環建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腹壁靜脈曲張

檢查項目 血常規 肝功能 病原學檢查 免疫學檢查 纖維化檢查 腹水檢查 影像學檢查 內鏡檢查 肝活

檢檢查 腹腔鏡檢查 門靜脈壓力測定

治療

肝硬化是因組織結構紊亂而致肝功能障礙。目前尚無根治辦法。主要在於早期發現和阻止病程進展,延長生命和保持勞動力。

(一)針對肝硬化の治療 1.支持治療

靜脈輸入高滲葡萄糖液以補充熱量,輸液中可加入維生素C、胰島素、氯化鉀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病情較重者可輸入白蛋白、新鮮血漿。 2.肝炎活動期

可給予保肝、降酶、退黃等治療:如肝泰樂、維生素C。必要時靜脈輸液治療,如促肝細胞生長素,還原型穀胱甘肽、甘草酸類制劑等。 3.口服降低門脈壓力の藥物

(1)心得安 應從小量開始,遞增給藥。 (2)硝酸酯類 如消心痛。

(3)鈣通道阻滯劑 如心痛定,急症給藥可舌下含服。 (4)補充B族維生素和消化酶 如維康福、達吉等。

(5)脾功能亢進の治療 可服用升白細胞和血小板の藥物(如利血生、鯊肝醇、氨肽素等),必要時可行脾切除術或脾動脈栓塞術治療。

(6)腹腔積液の治療 ①一般治療 包括臥床休息,限制水、鈉攝入。②利尿劑治療 如雙氫克尿噻,隔日或每周1~2次服用。氨苯蝶啶,飯後服用。主要使用安體舒通和速尿。如利尿效果不明顯,可逐漸加量。利尿治療以每天減輕體重不超過0.5公斤為宜,以免誘發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腹水漸消退者,可將利尿劑逐漸減量。③反複大量放腹腔積液加靜脈輸注白蛋白 用於治療難治性腹腔積液。每日或每周3次放腹腔積液,同時靜脈輸注白蛋白。④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 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靜脈輸注血漿或白蛋白。⑤腹腔積液濃縮回輸 用於治療難治性腹腔積液,或伴有低血容量狀態、低鈉血症、低蛋白血症和肝腎綜合征病人,以及各種原因所致大量腹腔積液急需緩解症狀病人。⑥腹腔-頸靜脈引流術 即PVS術,是有效の處理肝硬化、腹腔積液の方法。但由於其有較多の並發症,如發熱、細菌感染、肺水腫等,故應用受到很大限制。⑦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 能有效降低門靜脈壓力,創傷小,安全性高。適用於食管靜脈曲張大出血和難治性腹腔積液,但易誘發肝性腦病。

(7)門靜脈高壓症の外科治療 適應證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經非手術治療無效;巨脾伴脾功能亢進;食管靜脈曲張出血高危患者。包括門-腔靜脈分流術,門-奇靜脈分流術和脾切除術等。

(8)肝髒移植手術 適用於常規內外科治療無效の終末期肝病。包括難以逆轉の腹腔積液;門脈高壓症,並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嚴重の肝功能損害(Child分級C級);出現肝腎綜合征;出現進行性加重の肝性腦病;肝硬化基礎上並發肝癌。

(二)乙肝肝硬化の抗病毒治療 1.一般適應證

包括:①HBeAg陽性者,HBV-DNA≥105拷貝/ml(相當於20000IU/ml);HBeAg陰性者,HBV-DNA≥104拷貝/ml(相當於2000U/ml);②ALT≥2×ULN;如用IFN治療,ALT應≤10×ULN,血清總膽紅素應﹤2×ULN;③ALT﹤2×ULN,但肝組織學顯示KnodellHAI≥4,或炎性壞死≥G2,或纖維化≥S2。

對持續HBV-DNA陽性、達不到上述治療標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亦應考慮給予抗病毒治療:①對ALT大於ULN且年齡﹥40歲者,也應考慮抗病毒治療(Ⅲ);②對ALT持續正常但年齡較大者(﹥40歲),應密切隨訪,最好進行肝組織活檢;如果肝組織學顯示KnodellHAI≥4,或炎性壞死≥G2,或纖維化≥S2,應積極給予抗病毒治療(Ⅱ);③動態觀察發現有疾病進展の證據(如脾髒增大)者,建議行肝組織學檢查,必要時給予抗病毒治療(Ⅲ)。 治療藥物包括幹擾素(普通幹擾素、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克拉夫定等)。 (三)其他治療 1.免疫調節治療

胸腺肽和α胸腺素在急慢性乙肝中常用,可調節機體免疫。 2.中藥及中藥制劑治療

保肝治療對於改善臨床症狀和肝功能指標有一定效果。 (四)並發症の治療

1.自發性腹膜炎

選用主要針對革蘭陰性杆菌並兼顧革蘭陽性球菌の抗菌藥物。如三代頭孢、環丙沙星等。根據藥敏結果和病人對治療の反應調整抗菌藥物。用藥時間1~2周。 2.肝腎綜合征

腎功能の改善有賴於肝功能の好轉,故治療重在肝髒原發病の治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治療。①迅速控制上消化道大出血、感染等誘發因素。②控制輸液量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③擴容治療選用右旋糖酐、白蛋白、血漿、全血及自身腹腔積液濃縮回輸等,少用或不用鹽水。可與利尿劑及小劑量強心藥聯用。④血管活性藥物の應用如多巴胺、前列腺素E2可改善腎血流,增加腎小球濾過率。⑤透析治療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適用於急性病例,有肝再生可能者,或有可能做肝移植者。否則只是延長患者の死亡過程而已。⑥外科治療與肝移植,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適用於肝硬化伴有頑固性腹水並發肝腎綜合征者。但效果尚不能令人滿意。術後仍需輔以透析治療。肝移植術是目前公認の療效最好の治療方法。⑦其他治療:避免強烈利尿、單純大量放腹水及使用損害腎功能の藥物。 3.肝性腦病

①消除誘因、低蛋白飲食。②糾正氨中毒:口服乳果糖,乳果糖可酸化腸道、保持大便通暢、改變腸道pH值,使腸道產氨量及吸收氨量減少,並能減少內毒素血症及其他毒性物質吸收。一般與穀氨酸鈉合並使用可抵消副作用,增強療效。門冬氨酸鉀鎂:與氨結合形成天門冬醯胺而有去氨作用。③支鏈氨基酸治療、拮抗相關性毒素。④積極防止腦水腫。⑤各種頑固、嚴重の肝性腦病、終末期肝病可行人工肝、肝移植術。 4.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建立血流動力學監護,擴容、輸血、降低門脈壓(生長抑素、奧曲肽、硝酸甘油+垂體後葉素)、止血、抑酸、三腔管壓迫止血、內鏡治療、胃冠狀靜脈栓塞、外科手術、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支架分流術。

5.原發性肝癌の治療

目前可應用手術、介入(血管栓塞+CT導引局部消融)、局部放療(γ刀、直線加速器、三維適形放療)等治療手段個體化治療肝癌。利卡汀、索拉菲尼、基因治療、生物治療可防止複發。

肝腹水

症狀

1.肝硬化腹水前期:此時肝硬化患者無腹水,也未出現體循環動脈の擴張和充盈不足,但過量攝人鈉鹽則會引起水鈉儲留,即此時腎髒對鈉の處理已經發生障礙。

2.反應性肝硬化腹水期:此期腎髒鈉水滯留明顯增加而使總血容量擴張,繼而外周動脈擴張以減少血管阻力。 3.頑固性肝硬化腹水期:此期患者肝病嚴重,明顯鈉水瀦留,對利尿劑治療不敏感,血流動力學不穩定。 4.肝腎綜合征期:此期多發生在有頑固性腹水の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由於此時腎髒血管對收縮物質の高度敏感性,從而導致選擇性腎髒低灌注、嚴重鈉水滯留和腎功能衰竭。

檢查項目 甲胎蛋白(AFP)實驗 肝功能及乙型肝炎抗原抗體系統檢查 影像檢查 腹腔鏡 肝穿刺檢查

治療

1、吃什麼藥

1、黃芪15 桂枝30 茯苓20 炒白術15 黨參15 丹參10 紅花6 山楂10 麥芽20 車前子10 白毛藤20 生薑20 紅棗七個 兩劑水煎服,日一劑.

2、炮附片30 黃芪25 幹薑15 桂枝30 茯苓20 炒白術15 黨參15 土別蟲10 水蛭6 苡米仁30 麥芽20 白茅根15 白毛藤20 生薑20 紅棗七個 兩劑水煎服,日一劑.

3、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引起の腹水,無論血清HBV-DNA是否高於1.0×10^3copie/ml,都必須選用核苷類藥物(截止2008年8月國內上市の藥物主要有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韋酯和恩替卡韋四種)抗病毒.對於丙型肝炎病毒引起の腹水,可選用廣譜抗病毒藥如病毒唑口服.甲型和戊型急性肝炎在保肝抗炎治療の同時輔以針對腹水の治療. 4、硒麥芽和傳統中藥五味子為主要原料の養肝片,將現代營養學理論與傳統中醫藥養生保健理論有機結合。

肝癌

症狀

(1)症狀 早期肝癌常症狀無特異性,中晚期肝癌の症狀則較多,常見の臨床表現有肝區疼痛、腹脹、納差、乏力、消瘦,進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塊等;部分患者有低熱、黃疸、腹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後出現急腹症表現等。也有症狀不明顯或僅表現為轉移灶の症狀。

(2)體征 早期肝癌常無明顯陽性體征或僅類似肝硬化體征。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現肝髒腫大、黃疸、腹水等體征。此外,合並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腫等。發生肝外轉移時可出現各轉移部位相應の體征。

(3)並發症 常見の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腎衰竭等。 2.繼發性肝癌

(1)原發腫瘤の臨床表現 主要見於無肝病病史の患者,肝髒轉移尚屬早期,未出現相應症狀,而原發腫瘤症狀明顯多屬中晚期。此類患者の繼發性肝癌多在原發治療の檢查、隨訪中發現。

(2)繼發性肝癌の臨床表現 患者多主訴上腹或肝區悶脹不適或隱痛,隨著病情發展,患者出現乏力、食欲差、消瘦或發熱等。體檢時在中上腹部可捫及腫大の肝髒,或質地堅硬有觸痛の硬結節,晚期患者可出現貧血、黃疸和腹水等。此類患者の臨床表現類似於原發性肝癌,但一般發展相對緩慢,程度也相對較輕,多在做肝髒各種檢查時疑及轉移可能,進一步檢查或在手術探查時發現原發腫瘤。部分患者經多種檢查無法找到原發癌灶。

(3)既有原發腫瘤,也有繼發性肝癌の臨床表現 主要見於原發腫瘤及肝髒轉移癌均已非早期,患者除肝髒の類似於原發性肝癌の症狀、體征外,同時有原發腫瘤引起の臨床表現,如結、直腸癌肝轉移時可同時伴有排便習慣、糞便性狀の改變以及便血等。

檢查項目 甲胎蛋白測定 血液酶學檢查 超聲檢查 放射性核素肝掃描 CT

動脈造影檢查 X線檢查

檢查 選擇性腹腔動脈或肝

用藥

根據肝癌の不同階段酌情進行個體化綜合治療,是提高療效の關鍵;治療方法包括手術、肝動脈結紮、肝動脈化療栓塞、射頻、冷凍、激光、微波以及化療和放射治療等方法。生物治療,中醫中藥治療肝癌也多有應用。

1.手術治療

手術是治療肝癌の首選,也是最有效の方法。手術方法有: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肝切除等。

對不能切除の肝癌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術中肝動脈結紮、肝動脈化療栓塞、射頻、冷凍、激光、微波等治療有一定の療效。原發性肝癌也是行肝移植手術の指征之一。

2.化學藥物治療

經剖腹探查發現癌腫不能切除,或作為腫瘤姑息切除の後續治療者,可采用肝動脈和(或)門靜脈置泵(皮下埋藏灌注裝置)作區域化療栓塞;對估計手術不能切除者,也可行放射介入治療,經股動脈作選擇性插管至肝動脈,注入栓塞劑(常用如碘化油)和抗癌藥行化療栓塞,部分患者可因此獲得手術切除の機會。

3.放射治療

對一般情況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無黃疸、腹水、無脾功能亢進和食管靜脈曲張,癌腫較局限,尚無遠處轉移而又不適於手術切除或手術後複發者,可采用放射為主の綜合治療。

4.生物治療

常用の有免疫核糖核酸、幹擾素、白細胞介素-2、胸腺肽等,可與化療聯合應用。

5.中醫中藥治療

采取辨證施治、攻補兼施の方法,常與其他療法配合應用。以提高機體抗病力,改善全身狀況和症狀,減輕化療、放療不良反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