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趋势
摘要: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式、内容,以及适应市场和社会要求的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只有立足于现状,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实现大众化的进程中,要全力以赴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通过高等教育自身的多样化改革适应社会的需要时,积极探索我国未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模式,以便建立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教学评估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不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和大学的内部事务,而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不仅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而且对于提升全民族的“质量意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社会公众对公共开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更加关注,要求大学承担更多的责任。各发达国家先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本国高等教育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大学想方设法吸引外国生源。此外,经济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纷纷参与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当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高等教育的运行环境与运行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政府包办一切的管理模式逐步被打破,高校开始面向社会与市场,自主办学,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正在经历着向大众化的艰难转折。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出现了办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结构落后等方面的矛盾,而质量是生命,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高等教育能否大众化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和构建研究已经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国外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成功运作和不断完善,为我国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样板。与此相对照,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保障还存在较大差距。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基本沿用以前的过程监控模式,一是注重对学校办学过程与环节的考核与评估,缺乏对教学结果的评定,也就是缺乏对学生就业情况的反馈和走向社会后所发挥作用的评价。二是注重对学校的整体评价,忽视对学科的评估。三是对所有学校沿用统一评价标准,使得评估不能很好地反映学校的办学特点与特色。四是缺乏社会的监控。在此状况下运行的高等教育,其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高等教育控制政策以及以政府作为评估组织主
导的高等教育评估,高等学校内部质量控制、监督和评估,社会团体或其他民间教育评估机构的教育评估,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保障为主导、学校保障为主体、社会评估为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整套评估体系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管理体制不顺
管理体制不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集管理和监控为一体,自办学校、自己监控;二是高校内部负责教育质量监控权力的教务部门与主管教师的人事部门缺少沟通和链接,使质量监控的结果和整改措施得不到真正落实。
1.一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集管理和监控为一体
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教委于1985年、1986年、1992年和1993年先后四次发文要扩大和保证高校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在专业设置、招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筹措和使用经费、人事安排、对外交流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拥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但在实际运行中,高校并没有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办学自主权,而仅是有限的拥有。因为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模式对高校内部管理仍有强有力的影响和控制,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和控制势必造成高校内部管理的组织方式、活动特点等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对政府管理模式的仿效性,使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成了国家行政体制的翻版。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政府为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998年5月成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监督与评估做出了规定,其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从而在法律上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督职能。现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立了高等教育评估处,具体负责组织和参加对高校的评估工作。同时,还成立了国家本科教学工作专家委员会和各类学校评审专家组,负责制订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高校鉴定、水平评估、学位与研究生专业点的评估等一系列以政府为主导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各种评估形式都制订有相应的评估方案(含评估标准、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等)。政府主管部门作为监控主体,是高校质量标准的制定者和监控人,高校作为被监控对象,应当是质量标准的实施和保证人,但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下,政府及(公立)高校的所有人、出资人和监管人于一体。高校质量监控的对象最后指向监控主体自身,政府质量监控往往流于形式。
2.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以学校为主体
目前,许多院校都建立了校、院、系两级或三级的监控保障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条块分割,缺乏各部门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虽然组织了很多人力。花了大量的精力,但结果处理往往得不到落实,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内部监控体系不完善的根源,在于质量监控保障的体制不顺。高等教育是在一个相对
封闭的大环境里运转,而质量监控则是在局部进行,这就导致局部监控的结果难以在校内得到最终实施。在调研中高校普遍反映,高校教务处组织的听课和督导检查结果很难与教师业务考核和评优、晋级挂钩等,主要原因是教学管理在教务处,而教师管理在人事处,教务处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得不到人事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对评价或反馈结果的处理方式也有待改进,现在许多学校只是把评价结论反馈给教师本人,后续改进工作开展较少。
政府一方面加强了对大学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给学校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控制权的重心逐步由中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向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乃至高校转移,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如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材的选用、教师职称评聘、专业设置、院校调整、人员配备等。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些责任,促进自身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高校自身已开始进行校内的自我评估。其中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关系最为密切的校内自我评估主要是:课程评估、教师授课评估和学生学习评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使高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对保障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机构评价机制不全
1993年6月,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发表了以目标评价、定量评价为核心的《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大学排名表,从某些侧面对国内大学进行了排名,标志着独立研究机构开始参与到高等教育评估中来。1997年3月,上海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组织实施了“上海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评估”,开创了中国社会中介机构实施高教评估的先河。此后,在北京、江苏、辽宁、云南、广东、上海、安徽等地先后成立了10家专业性的高教评估机构,它们接受政府与用户的委托,开展各种类型的评估。同时,一些研究机构和网站等也开始借鉴国外做法根据各种设计性指标对大学进行排名。如自1999年起个大网站每年向社会推出中国大学排行榜。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机构对教育资源与信息披露的不足”,“客观上满足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反映了市场对行政高度垄断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的争夺”。
这种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它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法制不健全和社会对高等教育认识能力低下的情况下,保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质量。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发展,这一体系在实践中已暴露出明显的问题,越来越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际需要,主要体现在:使用质量标准过于单一,且缺少国际性;保障主体单一,保障力过于集中在中央政府一级。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看,虽然政府以外,高校、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已逐步参与到质量保障中来,但中央政府始终把握着质量保障的绝对影响力,其他保障主体能发挥的保障力也不大,缺少足够的积极性,无法适应2000多所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利于质量保障效果的最大化;重质量控制,轻质量审核和质量评估。
二、新时期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前景
但在大众化背景下,这一体系的缺陷同样明显,即它只能为国家培养少数精英,更多的也许是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将被高等教育拒之门外。相应的,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实现以下根本性转变。一是培养标准从一元到多元。由大学仅崇尚学术、学者、学科,只培养科学家式的精英人才转变为除了精英人才之外,还培养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和普通建设者。二是培养模式从封闭到开放。从埋头办学到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办学。从专业和学科完全按知识结构体系设置到结合各类人才培养需要设置。三是选拔标准从僵化到灵活。除了精英型的统一录取标准,还有大众型的特色录取标准。这种转变不仅是大众化本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对我国社会发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这一深刻社会变革的必然反映。在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以学术、学者、学科为中心,高校是人才培育的唯一主体,大学的质量就是社会的质量。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大学除了传授高深学问,培养科学家型的社会精英以外,还承担着传授一般学问培养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和普通建设者的重任,用人市场也成为人才培育的主体之一,所以大学的培养标准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质量要求。
三、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模式
新一轮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其实质就是解放高等学校生产力。其改革的方向,一是行政权力结构的弱化,使院系相对独立。其改革的方向,一是行政权力结构的弱化,使院系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以增强其自主适应、自我寻求发展的能力;二是需致力于提高高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三是需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三大改革方向共同促成高校传统管理体制向现代大学制度转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对象是高等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在数量规模迅速扩大之后,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就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高等教育质量形成于高校内部,但却离不开外部的支持、监控和指导。因此。探讨高等教育保证体制的构建,须从内部保证、外部监督两个角度进行审视。
(一)高等学校内部的自我保障为终极目标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评估只是手段,根本目的是指向教育质量。保证、提高质量最终是高等学校的事,必须由它自己通过检查、分析、调节、强化来完成。高等学校要形成内部
质量保障体系,为质量生成和外在的评估提供前置条件。高等学校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变“要我评”为“我要评”。自评是高等学校内部质量管理的核心,是高等学校的经常性工作。自评是高等学校日常的一项质量保障环节。正是通过不断的、形成性的自我检查、反省,日积月累,才使保障机制运行起来,从而有效地促成质量的提高。以高等学校内部的自我保障为终极目标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其运行系统如下:
1.质量管理系统。由两条管理线组成,一条线为: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教务处——院(系)——教研室——教师;另一条线为: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学工部(处)—一院(系)——学生班——学生。两条线有平行、有交叉、有分工、有协作,共同对教与学进行指挥、执行、检查、评估等职能。
2.教学质量信息系统。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一是自上而下的教学检查、汇报制度。二是在学生中设信息员,反馈教师教学活动情况。三是评教评学活动、师生座谈会等。校内教学活动信息以教务处为中枢建立,由领导、教师、学生、督导员、信息员组成的信息网络。校外信息以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中枢,通过用人单位、校友和董事会单位以及人才市场的要求信息,建立社会方面对学校毕业生的质量的反馈信息网络。
(二)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评价体制
借鉴国外的做法,改变以往完全由政府主管部门设立独家评估机构和由此机构制定评价标准的做法,发展和完善民间评估机构,由单一政府评估向社会多元评估转变。具体做法:一是成立大学学科协会。由大学、企事业单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评估协会。学科专家组一般在大学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中提名产生,学科专家组主要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鉴定,具体做法是: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地区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对重点高校与一般高校区别对待,将文学类、艺术类、商学院、工学院等学科专业门类分别对待,以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二是由若干社会民间组织联合开展问卷调查,评估机构根据自己的需要向他们购买数据,以体现评估的广泛性、公平性。
总之,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的需要,还必须有政府和社会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外部监督系统,要内外并举,以内为主,以外促内,建立以学校为基础,以社会为重点,以政府为主导的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