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阶段研究报告
《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系贵州省年教育科学一般课题,本课题于2xx年3月,由我在本校主持开题工作会议,正式启动课题的研究。
国家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从这开始,“双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要话题,更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指针。每位教师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
“双减”的减负,作业量的减少是当务之急。基础教育大部分学生的书面作业量,确实是过多过重。但作业的减负,也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量”的调整,作业,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与课堂一样,有着十分关健的作用。
如何既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真正“减量增质”,在优化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这确实是值得我们努力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作业是教与学相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作业,预习、复习、理解、巩固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成自己的学习素养、规范、习惯和方法的路径。
本课题是在对学校部分学科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目前小学在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的问题,由此提出本课题研究,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课外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过中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
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课外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致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学校领导经过充分讨论,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一致同意从各方面对课题的研究提供大力的支持。同时希望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在小学学科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接下来,我们召开了两次课题组成员会议,确定了研究的相关年级与学科,落实了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各课题组成员按课题实施方案分学科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开始实施,研究过程在教学常态下进行。通过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初步形成体系。
课题组各成员在实施过程中,对课外作业的设计进行了一些很有创意的探索。如课题组成员陈霞从十几年的摸索中认为,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必须体现 “五性”:讲究趣味性、注意层次性、注重实践性、加强创造性、渗透开放性。她主张课外作业从以下切入口来考虑: 1、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设计课外作业;2、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来设计课外作业。他认为语文作业形式的设计应该体现多样化:①演说交际类作业;②读写积累类作业;③搜集创编作业;④考察探究类作业。
课题组成员李朝文就将课外作业分成基础性作业和创造性作业,对于
基础性作业,他又从口算练习和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设计。新授课后,他往往会布置学生互相说说解答例题的思路,为了引导学生重视思维训练,还设计了记载《班级小日记》的方法。也就是全班学生轮流记数学小日记,每天一个人值日,可以记自己的小发现,也可以记最近数学学习中的体会。要求是第二天早上交给老师看并修改,然后利用中午的时间读给全班学生听、评析。将数学思维训练与语文日记相结合,让学生在“说、写、读、听、评”的过程中逐渐将解题思路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样的作业形式不着痕迹,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学生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日记觉得加重了负担,因为每天只有一个人记,大家也更珍惜这样的机会。也因为没有每天记日记的机会,大家在评别人的日记时,才更加的踊跃了。这种做法值得推广。他把创造性课外作业分成三种:联系生活型,操作思考型,沟通理解型。他认为无论是基础性作业,还是创造性作业,教师都必须设计得多样、灵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习惯,让他们从作业中收获思想、收获乐趣、收获理解。
课题组成员谭微任教三四年级英语,她认为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注意摆脱单调的重复抄写,增强趣味性和开放性,要灵活、创新,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内部的需求感,自觉完成作业;另一方面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得到提高。如布置学生课后收集,摘抄生活中所见到的英文广告、英文商标、英文招牌等,学生兴趣很大。在设计字母作业时应考虑到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这类感性认识很敏感,她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比一比谁能把字母设计得更漂亮、更便于记忆,并要求把它画出来。这个课外作业贯穿于26个字母的整个教学
过程。每学了一组字母,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回家设计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字母形象,第二天拿来争着向老师炫耀,有的给字母涂了颜色,画上了小眼睛、手脚,字母变成了一个个小人,甚至有的学生还用身体姿态摆出字母的形态,非常富有创造性。她还让学生自制单词卡片,把抽象的单词和形象的图片联系起来了,在学生脑海事物的形象更生动,记忆更深刻。另外,她还尝试留“有声”作业,弥补传统作业的不足。
通过半年的课题研究,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与实践的乐趣。这样的尝试,对教师而言,是一次自身继续学习的过程,促进了教师对专业理论的学习以及科研工作的有效进展;对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课外作业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完成课外作业的信心大大增加了,由以前的被动完成作业变成了主动完成作业。如此多元、开放的家庭作业,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和心理负担,巩固了课堂教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真正为“减负提质”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提倡这种新的“作业观”,并不是对传统的、习以为常的“作业观”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它的一种超越,一种发展。事实上,传统作业的经典作业样式在今天仍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是,我们要使传统的作业样式更好地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服务,要对它加以改进,不使之异化为单纯服从和服务于各种考试的工具。当我们冲破传统“作业观”的藩篱,使作业能够经常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愈来愈多地成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性的活动时,我们惊奇而惊喜地发现这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对促进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即便从应对考试的角度看,它不仅使得学生更有效地应对在学校期间将要面对的考试,而且对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迎接各
方面的“考试”也可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部分成员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不足,研究不够深入,不够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2、课题实践侧重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课外作业设计标准的研究,而对于多元评价的研究涉及较少。
3、课题借鉴的理论书籍较少,影响课题深入开展。
我们将采取下列改进措施促使课题顺利完成,在小学学科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达成的措施,并定期汇报,保证课题顺利有序开展,获得预期成果。
2、投入资金购买有关课题方面的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 3、邀请县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理论方面的辅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