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学生领会掌握基本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懂得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
3、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基本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改进学习策略,指导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第一章 人的心理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的结构以及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3、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4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三大范畴: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共性,是个性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一般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持续状态;心理状态既具有心理过程的特点,又具有个性的特点。个性是指个性心理,即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个别差异;属个性倾向性的心理现象有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属个性心理特征的心理现象有个体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三、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人类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 (一)心理的物质载体
1、心理是脑的机能 2、脑是心理的主要器官
3、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二) 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
1、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的心理活动的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实践中找到依据。 3、人类心理的产生不能脱离客观现实 :“狼孩事件” (三)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1、 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
2、 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3、 人对现实的反映是积极能动的。
1
第二节 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心理学的产生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孕育岁月才得以诞生。 孕育年代的主要心理学思想家有古代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况以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17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让内•笛卡儿(René Descartes),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和詹姆士等。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Wundt 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二、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1、行为主义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 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斯金纳(Skinner,1904-1990)
主要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环境决定论”(华生)
2、格式塔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柯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 主要观点: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整体性。 3、精神分析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以及他的弟子。
主要观点:人格动力观(用潜意识、生之本能、死之本能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人格结构观(用本我、自我、超我解释个体人格结构,以冲突、焦虑及防卫作用解释人格结构中三种成分之间的复杂关系) 4、认知心理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 5、人本主义心理学
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 我国心理学发展扼要 主要的一些人和事:
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21年,在南京建立第一个心理系,并成立中国心理学会。 三、心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讨论)
心理科学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 四、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那些?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第三节 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任务 1、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心理学的理论任务是从理论上提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是提示各个实践领域中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并根据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来解决各种具体的心理问题,为社会实践服务。 二、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2
1、为了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2、提高教学质量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向 1、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 2、重视精确分析的定量研究
3、强调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4、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研究工具。 (三)、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资料搜集方法 ①实验法
A、 实验室实验法 B、 自然室实验法 ②调查法 A、 访谈法 B、 问卷法 ③观察法
A、 客观观察法 B、 自我观察法 ④心理度量法 A、 量表法 B、 测验法 C、 心理物理法 ⑤档案法
2、资料分析法 ①心理统计法 ②逻辑思维推理 3、其它方法 ①文献综述法 ②个案研究法 ③发展研究法 ④模拟法
6、作业与思考:(1)心理学研究什么?为什么学习心理学对师范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7、参考资料: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莫雷,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3、王垒、王甦·心理学与生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4、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M.艾森克·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第二章 感 知 觉
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知道感觉和知觉是认识过程的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门户,也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掌握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及其在人类的实践中,尤其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感知觉的规律指导自己的学习。 2、教学重点和难点:感觉和知觉的概念,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及其在人类的实践中,尤其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3、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6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感觉的概念与分类
一、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二)对感觉的理解:
第一,感觉是个体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是脑的功能。
第二,感觉的产生依赖于两个物质条件:感觉器官和客观事物,只有当客观事物(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感觉才能产生。
第三,通过感觉,个体不仅能反映个体身外的各种事物的个别特性,也能反映个体本身的各种特性。
第四,感觉是一种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人和动物都具备的。通过感觉,个体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特征,而不能对事物作整体反映。
第五,一切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三)感觉的意义
1、感觉是一切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
2、感觉是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3、感觉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保持平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感觉剥夺的影响)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都是通过分析器来保证实现的,分析器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感受器;二是神经通道;三是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三、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2、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4
第二节 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功能的基本指标。
感觉阈限:是指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一)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该刺激的性质,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它刺激以及其它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会对这一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影响。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受器中的其它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
A、 感觉的适应: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
象。
B、 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分为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C、 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影响。 A、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B、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它感觉系统的机能
来弥补。
C、 联觉:当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觉器官的感觉和表象,即一种感
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感觉的相互作用表明,人的感觉系统是一个整体,各种感觉是互相联系的,从而对客观世界进行全面的反映。
第三节 知觉的概念与分类
一、知觉的概述
(一) 定义:知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
织和解释过程。
(二)对知觉的理解:
第一,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个体对客观
5
事物的感性反映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初级阶段。 第二,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第三,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
二、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的产生是多种综合活动的结果。 三、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根据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味知觉和触知觉。
根据知觉结果是否与知觉对象一致,可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和错觉。
(一)时间知觉:人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它是在人的成长和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二) 空间知觉:个体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是空间知觉。
主要有:距离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
(三) 运动知觉:个体对事物的静止、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知觉是运动知觉。
第四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刺激并不都作出反应,而是选择其中的少数刺激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当作知觉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①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②注意的选择作用;③知觉主体的主观因素。 (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一般都由各种不同的特性,不同的部分组成,个体在知觉时往往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①知觉对象各部分的接近、封闭、相似、连续以及简明性;②知觉主体的定势和知识经验。 (三)知觉的理解性
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予以解释并力求用词来标示它。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主要有:①知觉对象的特征;②知觉主体的注意状态;③知觉主体的知识经验。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的稳定性和不变性,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同一物体,其表面特征仍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恒常性使人们在观察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能达到对物体特征的
6
精确知觉,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主要能力。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主要有:知觉主体的知识经验。 二、知觉的发展与培养
(一) 知觉的发展
在初中阶段,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比小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开始出现逻辑性知觉。但初中生的知觉仍可能表现出片面、肤浅、不稳定等特点。 到了高中阶段,知觉更富有目的性和系统性,不稳定性已很少出现,知觉更加全面而深刻。这表明高中生的知觉特性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高中生的知觉精确性尚不够,作出的判断有时尚不准确,表明其知觉特性并未完善。 (二) 中学生知觉特性的培养
第一, 向学生明确提出知觉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 积极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第四, 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直观材料。
第五, 为了促进学生知觉特性和观察力的发展,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掌
握观察的顺序、观察的重点,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描述观察的结果等
第五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与其他实践领域中的应用
一、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 在制作直观教具时感知规律的应用
1、 感知对刺激强度的依存性规律
教学中,实物、标本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挂图的制作应在大小、颜色等特性上适应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其他教具的制作在大小颜色、清晰度、声音响度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 2、 对比规律
在制作教具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识别和观察,要突出对象和背景的差异,用颜色、线条的粗细等在刺激强度上产生对比,便于学生感知和区分。
3、 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相关规律
教师在制作教具时一定要使教具本身成为所以刺激中最突出的部分,保证其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其他刺激则成为背景。有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将对象选择出来,制作教具时可使用夸张手法。
(二) 在使用直观教具时感知规律的应用
1、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具
2、 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时候、适当位置呈现直观教具 3、 使用教具应当适应学生感知的特点
7
4、 把实物(标本)、图象的直观与言语直观有效地结合起来 二、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一) 感受性规律的应用 (二) 感觉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 (三) 知觉规律的应用
6、作业与思考:
1、举例解释感觉这一心理现象。 2、理解掌握好感觉的规律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①举例说明感觉的适应;②举例说明感觉的对比;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①举例说明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②举例说明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③举例说明联觉这一心理现象。
3、理解、掌握知觉的概念,说明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4、思考并简答:①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②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③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④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 5、举例说明知觉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 6、如何利用知觉规律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
7、参考资料:1、林振海,陈传峰,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2、梁宁建,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4、莫雷,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第三章 记忆
1、教学目的:理解掌握记忆这一概念、记忆表象的定义和特征。理解掌握记忆的基本过程及其每一过程的内容和特征、各过程之间的联系。掌握影响识记效果的主客观因素。理解掌握好遗忘规律,领会遗忘曲线的含义。掌握影响长时记忆和遗忘的因素。懂得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了解青少年记忆的特点及良好记忆力的培养途径、方法等。对良好的记忆方法应有一定了解。
2、教学重点和难点:记忆的概念,记忆过程分析,遗忘规律和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6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memory)
8
(一) 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三个环节。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这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 (二)对记忆的理解
第一,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个体的过去经验包括: A、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B、 思考过的问题 C、 练习过的动作 D、 体验过的情感
第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成为记忆的内容。
第三,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从信息加工的 观点看,记忆是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第四,记忆以感知为基础,而且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二、记忆表象
(一)定义: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所出现该事物的形象叫记忆表象。 (二)特征:A、直观性 B、概括性
(三)记忆表象的意义:表象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记忆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桥梁。 三、记忆的分类
(一)根据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分类
A、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二)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
A、 形象记忆
B、 语言记忆(也叫逻辑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
第二节 记忆过程
一、识记
(一)定义:识记是获得事物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二)识记的分类
(1)、根据识记时有无目的分:
9
A、 无意识记 B、 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时所采用的方法分:
A、 机械识记 B、 意义识记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 1、识记的目的任务 2、识记活动的性质、任务 3、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二、保持与遗忘 (一)保持
1、定义:它是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即已经识记了信息在头脑中得以巩固的过程。 2、保持的变化: A、 保持材料的量变 B、 保持材料的质变 (二)遗忘(forgetting)
1、定义: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再现(也叫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地再认或再现就是遗忘。
2、分类: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3、遗忘的规律:
A、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是先快后慢
B、 一般地说,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多,则识记后的遗忘也越多。 C、 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有影响。 D、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遗忘有影响 E、 学习材料的系列位置对遗忘有影响。 F、 适度的过度学习能减少遗忘。 G、 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记忆效果好。
H、 识记者的主观因素(个人的动机、兴趣、需要、情感等)和识记时采用的方法等对遗
忘有影响。 三、再认和重现
(一)再认(recognition)
1、定义:对已感知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辩认出来的心理过程,称之为再认。 2、影响再认的因素
A、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的相似性)。 B、时间间隔。
10
C、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比较、推论等)。 D、个体的经验、定势和期待等。
E、人格特征(场独立性的人再认成绩较好)。 (二)重现
1、定义: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重现也叫再现或回忆(recall)。 2、分类:无意重现和有意重现
直接重现和间接重现
3、回忆策略直接影响回忆的进程和效果,常用且有效的回忆策略有: A、联想,它是回忆的基础。联想有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和因果律等规律。B、定势和兴趣,它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 C、双重提取。寻找关键支点是回忆的重要策略。 D、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提取。 E、与干扰作斗争。
第三节 记忆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
一、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记忆效果 1、提出识记的具体目的和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规律。 3、重视知识的归纳和系统化。 4、排除前摄抑制和倒摄制的干扰。 5、构建线索和利用联想规律。 6、重视复述训练。 7、采用精细加工策略。
二、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好学生的复习 1、指导学生及时复习。 2、指导学生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3、进行多样化的复习指导。 4、复习量要合适。
5、运用适当的过度学习策略。 6、把反复阅读和尝试重现结合起来。
第四节 青少年记忆力的培养
一、良好的记忆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精确性
11
4、记忆的准备性
影响记忆品质的因素:
个体的先天遗传特点对记忆品质有影响;
识记时个体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会影响记忆的敏捷性; 识记息信材料时的方法,加工材料的深度会影响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和精确性; 个体所识记材料的条理性、系统性和理解程度会影响记忆的准备性。
二、青少年记忆的特点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的增加而增加。 3、意义识记的方法占主导。 4、抽象识记的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的广度日渐增大。 三、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一)掌握科学有效的识记方法。
良好的记忆方法:第一,意义识记和理解识记。第二,多通道协同记忆。第三,记忆术。 (二) 正确科学地组织好复习。 1、及时复习。
2、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3、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 4、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三)加强正确再认和回忆的实践 1、阅读与试图回忆。 2、有效地进行追忆。
6、思考与作业:(1)什么是记忆?记忆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记忆有什么特点?(2)试比较记忆表象与记忆的关系。(3)记忆有哪些过程?各个记忆过程有什么特点与规律?(4)什么是遗忘?遗忘的规律是什么?(5)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记忆规律?
7、参考资料:
1、林振海,陈传峰,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2、梁宁建,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杨治良·记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董志新·记忆惊人的途径·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四章 思维与想象
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思维和想象这两个概念及其本质属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及含义;思维的种类;概念及其获得方式;概念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创造和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阶段;良好的思维品质。
2、教学重点和难点:思维和想象这两个概念及其本质属性;概念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3、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6课时
12
5、教学过程: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thinking)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二)思维的主要特征 1、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其一,思维反映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其二,思维还可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2、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是相互联系的。
另外,思维还有一重要特征: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 二、思维的一般过程 (一)思维过程的含义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operation)来实现的。所谓思维过程,就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思维过程也称为思维操作(thinking operation) (二)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
综合是在头脑中(思想上)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分析与综合是密切联系的
2、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 注意:分析、综合和比较三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去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
13
物中去的思维过程。概括有感性认识水平的低级概括和理性知识水平的高级概括之分。 4、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将事物按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形成一定类别系统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将已获得的概念或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思维过程。 三、思维的分类
(一) 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叫做直观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利用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就是具体形象思维。 3、语词逻辑思维:使用以语词或符号表示的概念、并进行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叫做语词逻辑思维。
(二)根据思维所依据的内容可将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三)根据思维过程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四)根据思维探求问题解决的方向、范围可将思维分为辐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和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
(五)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 概念的获得
一、什么是概念(concept)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概念的质,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
概念和词是分不开的。 (二)概念的种类
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具体概念(concrete concept)和抽象概念(abstract concept)
(2)合取概念(conjunctive concept)、析取概念(disconjunctive concept)和关系概念 (3)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二、概念的获得
(一)概念获得的途径
个体掌握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个体对概念的获得。主要途径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1、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是指个体通过对同类事物的大量例证,经过比较,独立发现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
社会实践活动是概念形成的条件和基础。 2、概念的同化
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利用已经掌握的概念,通过对新概念定义的理解,从而获得新概念的方式。
以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得概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已掌握与要学习的新概念有关联的概念;②要对新旧概念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 (二)影响概念获得的因素 1、学习材料
概念的属性或特征影响个体概念的形成。如具有具体特征的图形比抽象图形更容易掌
14
握。
2、学习者自身因素
知识经验、年龄、性别、智力、动机、情绪、疲劳程度等个体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策略等,都会影响概念的掌握。 3、下定义
下定义是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概念内涵的过程。特别是在教学中,教师能否适时下定义,对学生理解、掌握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科学概念的掌握
掌握科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与学习任务,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教师在学生概念掌握过程中,要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注意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2、合理利用学生过去的知识与经验
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消极著作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自己过去的知识与经验。 3、正确使用变式
变式是指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组织感性材料,使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突出。 4、恰当地使用概念的否定例证 5、适时给概念下定义 6、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第三节 问题的解决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2、问题的种类
(1)界定清晰的问题(well-defined problem)和界定含糊的问题(ill-defined problem)。 (2)对抗性问题(adversary problem)和非对抗性问题(non-adversary problem)。
(3)语义丰富的问题(sematic rich problem)和语义贫乏的问题(sematic impoverished problem)
3、问题解决的主要理论 (1)、试误说。 (2)、顿悟说 (3)、信息加工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具体的问題解决的思维过程虽然千差万别,但所有的问题解决过程都要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等几个阶段。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策略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心理因素。常用的策略有:
(1)算法
算法策略(algorithm strategy)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而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
15
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2)启发法
启发法(heuristic method)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常用的启发性策略有:①手段-目的分析(means-end analysis),即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②逆向搜索(backward search),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③爬山法(hill climbing method)是类似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种策略,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2、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及其组织方式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domain-specific knowledge)的人,比新手(novice)或者专门知识较少的人,解决相应的问题要容易得多。 3、问题表征形式,即问题中材料的组织形式
4、定势(set):定势又叫心向,是由先前的活动造成的一种以特定的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
5、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ation)。 6、动机 7、情绪 8、人际关系 9、其它个性因素
第四节 创造与想象
一、创造
(一)什么是创造
创造,有时也叫创造性(creativity),是问题解决的一个领域。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二)创造的心理成分
吉尔福特(Guilford,1967)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主要品质。
流畅性(fluency)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变通性(flexibility)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
独特性(originality)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三)创造过程的思维活动
拉斯(J.Wallas,1926)把创造过程的思维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其中,酝酿期往往出现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但这一阶段有助于重新形成问题表征,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豁朗期则往往出现灵感。 二、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分析与综合,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想象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属高级的认识过程。 (二)想象的综合过程
16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分析与综合,加工改造的过程,是从旧的形象中分析出必要的原素,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结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以下几种独特的形式:
1、粘合: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
2、夸张:夸张又称强调,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略去另一些特点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
3、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的过程。 4、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三)想象的分类
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可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A、 定义: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而在头脑中产生
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B、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C、 梦在一般情况对身体是没有什么坏处的。 思考与讨论:1、梦与创造性思维
2、梦与人的身体健康(梦是否对疾病有预示作用) 2、有意想象
A、 定义: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也需要做出意志努力才能在头脑中产生某种
事物形象的过程。
B、 有意想象按照其内容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一般可分为: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任务、目的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思考与讨论:理想、幻想与空想,并试谈谈你的理想。 (四)想象的功能
1、想象对认识具有补充作用。
2、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3、想象能满足人的某些需要。
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五)想象的品质
个体想象力的好差,常以想象品质来衡量,主要的想象的品质有:想象的丰富性、想象的主动性、想象的新颖性、想象的现实性。
17
第五节 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是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个别差异在个体思维活动中的表现。
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二、青少年思维品质发展的特点
(一)青少年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品质发展的特点
从整体上看,初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有一定发展,但有待进一步发展;高中学生的思维已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二)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品质发展的特点
初、高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均有较大发展,但初、高中学生之间有差异。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高中生的这一品质较成熟,但也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三)青少年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品质发展的特点
1、初、高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品质随年龄增大而不断发展。但具思维的灵活性品质的学生初中仅占30%左右,高一以后达40%左右;而且个体间的灵活性的差异到高一后趋于稳定。 2、高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品质在个体间的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在初二有显著的表现且年级越高差异越大,到高中后个体间差异趋于稳定。 三、青少年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1、引导学生对知识经验的量与质的累积;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
3、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并结合各学科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六节 语言与言语
语言(language)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动用这种符号系统交流思想的行为。
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以及社会性和个体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把人类的语言和动物的声音交流区分开来。
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6、思考与作业:(1)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关系?(2)什么是概念?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3)什么是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哪些?(5)什么是想象?什么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5)以一个初中生为例,分析其思维与想象的发展各有什么特点? 7、参考资料:
1、林振海,陈传峰,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8
3、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司马贺·人类的认知·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第五章 注意
1、教学目的:掌握注意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及其变化规律,懂得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掌握有意注意发生的条件及其变化规律,懂得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掌握注意的范围和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和注意分散(分心)的联系与区别;对注意起伏现象有一定的认识;掌握良好注意品质的内容及其培养途径。
2、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意、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注意的转移和注意分散(分心)的联系与区别。
3、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5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 什么是注意?
1、 定义: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特征: A、指向性 B、集中性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其他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意识状态,也称为心理特性。
问题: 注意与认知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等)的区别与联系? 二、 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 2、 保持功能
3、 调节和监督功能
问题:如何理解注意在教师教学中的意义? 三、 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往往伴随着一些特有的外部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 1、 出现适应性运动 2、 无关运动停止 3、 呼吸发生变化 4、 形神特殊变化
问题: 1、学生上课分心有什么样的外部表现?
2、作为一个老师,怎样从自身做起,才能不致于让学生上课分心? 四、注意的分类
根据注意的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一)无意注意
1、 定义: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2、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
19
A、 刺激物的强度 B、 刺激物的新异性 C、 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D、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2)人的主观状态 A、 需要和直接兴趣 B、 情绪与精神状态 C、 知识以及经验 (二)有意注意
1、 定义: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 引起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明确目的、任务 (2)合理组织活动 (3)稳定的间接兴趣 (4)良好的意志品质 (5)丰富的知识经验 (三)有意后注意:
1、 定义: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2、 产生条件;
(1)明确目的、任务 (2)加强实践环节
第二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注意与教学: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 一、 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无意注意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的因素,也可以成为学生在学习中“分心”的原因。教学中应善于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避免其消极的影响,提高教学效果。 (一) 教学过程中,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 1、尽可能保持教室周围环境的安静。
2、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纪律,尽量减少学生迟到、分心、讲话等现象。 3、教学方法避免单调呆板,控制好教学各环节的节奏。 4、教学内容切忌枯燥乏味、杂乱无章。
(二)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善于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作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在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2、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做到新颖性、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相结合。 3、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
4、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二、 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1、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2、确组织课堂教学,防止疲劳现象发生。 3、严格要求学生,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 三、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引导学生使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
20
轮换,这样才能使注意较为持久地保持在学习上。
第三节 注意品质及其培养
衡量一个人注意的好坏,通常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分析,这就是注意品质问题。 一、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
(一)定义:注意的范围的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的范围实质上就是知觉的范围。即在0.1秒内,成人注意范围为7±2个组块。
(二)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1、 知觉对象的特点
2、 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
(一) 定义:注意的稳定性,又称注意的持久性,是在较长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
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特性。
注意的起伏现象
(二)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对象特点 2、主体状态
3、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儿童年龄越小,大脑发育不良,注意稳定性越差。如7岁儿童连续注意的时间为10-15分钟,10-12岁儿童则可达到30分钟左右。) (三)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分心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客体,而指向无关的其他对象上的现象。
分心产生的原因:无关刺激的干扰(包括内外刺激),长时间的单调工作产生的疲劳等。
控制分心的措施:超前控制、信号控制、提问控制、表扬与批评控制等。 三、注意的分配
(一)定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二)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1、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 2、活动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3、分配注意的技巧 四、注意的转移
(一)定义: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二)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2、新的注意对象的性质 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问题:如何区分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配和分心现象? 6、思考与作业:(1)什么是注意?举例说明注意的功能在学习活动中是怎样体现的?(2)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是如何应用的?(3)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与控制他们的分心? 7、参考资料:1、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1
2、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林振海、陈传锋主编·心理学·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第六章 情绪和情感
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情绪和情感这两个基本概念并能区分它们的异同;理解掌握心境、激情和应激这三种基本情绪状态,理解掌握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三种重要情感类型;懂得情绪对人的学习、工作的影响,对教学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理论认识;掌握焦虑这一心理现象的定义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掌握主要的情感品质和培养方法。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关系;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含义及其特点;情绪的调节和情感的培养。 3、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5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是指狭义的爱情而言。后泛指各种情绪。 1、定义: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在人脑中的反映。 2、情绪与需要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使,就会产生肯定的态度,从而引起人的爱、尊敬、满意、愉快、欢乐等内心体验;如果不符合人的需要,则产生否定的态度,从而引起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恐惧、羞耻、愤怒、悲哀等内心体验。由此可见,情绪情感并不反映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反映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两个概念有细微的差别。
(1)情绪更多地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2)情绪发生较早,动物和婴儿都有情绪,但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3)情绪具有情境性,直接受情境的影响,而情感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
(4)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性,较少地受意识控制;情感则比较深沉,往往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和以微妙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更多地受意识的控制。
以上区别是相对的。在现实的心理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并无明确的界限。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要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感对情绪又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对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可能会使人抑制暂时的不愉快的情绪。 4、、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没有
22
认识,情绪和情感就无从产生。人们的认识越深入,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就越深刻、越持久、越稳定。常言说:“知之深,则爱之切”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深刻的影响,它对人的认识能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各个方面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5、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情绪和情感无论从任何角度来分析,都可以分为向背两个方面。这种两极性与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有密切的关系。 (1)性质上看:分为肯定和否定。 (2)强度上看:有强弱之分。
(3)激动程度上看,有激动和平静之分。 (4)紧张度上看,有紧张和轻松之分。 (5)作用上看,有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
不管从何种角度上分,两者之间并非决不相容,有时可以相互转化。 (二)、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绪与情感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 1、面部表情
2、身段姿态或动作表情 手势与自信的关系
不同文化背景下手势代表的不同意思 3、声音或语言表情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意思可能不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二、情绪理论
情绪理论(theory of emotion),是指心理学家对情绪所作的理论性的系统解释。心理学中有关情绪理论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来的情绪理论中,以下四种理论是一向最受重视的。
(一)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
詹姆士在1884年提出一种“反常识”的理论。
按一般常识的说法:人因为伤心所以哭;因为快乐所以笑;因为恐惧所以颤栗。詹姆士对情绪的解释,持相反的看法:人是因为笑所以才快乐;因为哭所以伤心;因为颤栗所以恐惧。
詹姆士的情绪理论中,有一个重要概念:情绪并非由外在刺激所引起,情绪是由身体上生理变化所引起。
在詹姆士提出情绪理论稍后,丹麦生理学家兰格(Karl G.Lange,1834~1900),在1885年提出类似的情绪理论。因此,后人将两人的理论合一,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
兰格认为情绪是心脏活动和血管变化的结果。他说,假如让一个恐惧的人脉搏平稳,目光坚定,脸色安祥,动作敏捷而果断,语气强有力,那么他的恐惧还剩下什么呢? (二)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首先反对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的,是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alter B.Connon,1871~1945)与其弟子巴德(Philip Bard,1898~1977)。
由坎农先在1927年提出对詹姆士--兰格在理论上的质疑,后经巴德在1938年加以实验验证,建立了坎农--巴德情绪理论(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 按坎农和巴德的解释,詹姆士和兰格认为情绪起于身体生理变化的论点,是错误的。因为:(1)情绪状态时身体上会产生生理变化,虽然是肯定的事实,但个体并不能单靠对生理变
23
化的觉知,就能辨别自己发生什么样的情绪。因为,在很多情绪激动或兴奋情况下,生理变化是一样的。以心跳为例,恐惧时固然会心跳,愤怒时也会心跳。个体又怎能单凭对心跳的觉知,确定自己恐惧还是愤怒呢?个体觉知生理变化而生情绪的说法,不合乎生理学原理。因为,人平常对自己内部的生理变化,并不全部觉知。恐惧或愤怒时心跳、气促的变化虽然知道,但情绪状态时引起的内脏收缩及各种内分泌的变化(如肾上腺等),个体并不觉知。动物经由手术将体内某些组织或器官功能阻隔,结果并不影响他们的情绪反应。 (3)情绪经验的产生,并不在生理变化之后,事实上两者是同时发生的。
坎农和巴德情调丘脑在情绪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神经冲动的往返传导在情绪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三)沙赫特---辛格情绪理论
坎农--巴德情绪理论,强调情绪并非起于身体生理变化的觉知,而是起于对刺激情境的觉知。但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 & Singer,1962)认为,情绪实乃起于个体对两方面信息的认知:
一方面是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对自己身体生理变化的认知。 这种理论叫作沙赫特---辛格情绪理论(Schachter-Singer theory of emotion)。
实验:先向全体被试伪称,实验的目的是想验证一种新研制的维他命对增强视力的作用。实际上注射的是一种肾上腺素,注射后将兴奋自主神经系统,从而引致心跳、气促、脸热、两手颤动等现象。注射药物时,对一些被试说,药物会引起心跳、气促、脸热、手颤等反应,对另一些被试则不作这些说明。注射药物后,就让所有被试等着作视力检查。等待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惹人发笑的情境,有人在那里作滑稽表演;另一种是惹人生气的情境,有人故意惹是生非,让被试生气。
结果:被告知有药物反应的被试,在两种情境中都表现得较为平静,而没有被告知有药物反应的被试,在滑稽的情境中就特别兴奋,在生气的情境中就特别生气。这是因为,知道药物效应者,就将自己的心跳、气促等生理变化归因为药物,而不是归因为情境。不知道药物效应者,则将自己的生理变化解释为自己的情绪反应,而情绪则是由情境造成的。 (四)情绪相对历程论
前述三种情绪理论,虽然在论点上各有主张。但在讨论主题上,仍有两点相同之处:其一,所讨论者都是指某种情绪的产生。其二,在理论上所争议者,一直限于刺激情境、身心变化以及个人认知三方面的关系。
在此我们所要介绍的一种新的情绪理论,则是超越以往各家理论上的争议,改而从另外的观点解释某种情绪变化的历程。
所谓情绪相对历程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emotion),简称相对历程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是基于情绪状态时生理上产生特殊变化的一种假设:大脑中职司情绪的部位,可能存有某种组织,该组织在情绪状态时,会发生与此状态反向的相对作用。痛苦的情绪产生时,相对的快乐情绪也随而产生,反之,亦然。
在1974,美国心理学家索罗门(Solomon& Corbit, 1974)提出相对历程论时,原本是用来解释人类的动机,后来引申来解释人类的情绪。原因是情绪状态的产生与变化,多半是因动机所引起。
以爱好高空跳伞活动者为例,如问:为什么他们冒生命危险去做那种事?对此一问题,可能有两个答案:其一是从动机的观点看,他们是为了寻求活动当时的惊险刺激。其二是从情绪的观点看,他们是为了体验活动之后的快乐。情绪相对论可以用来对第二个答案做解释。 以高空跳伞为例,从机门跳下至尚未张伞的时间,是在情绪上最惊惧紧张的一段。按情绪相对论的解释,在恐惧紧张情绪达于顶峰开始下降之际,与恐惧紧张相对的兴奋快乐情绪,即开始形成。当降落伞张开,身体下降的速度减缓而且个人又可操纵方向之后,兴奋快乐的情
24
绪状态,即取代了原来的恐惧紧张情绪;以后继续维持,直至落地,完成作业、快乐的情绪达于另一高峰。落地之后,情绪又逐渐归于平静。如果高空跳伞的训练继续进行,多次经验之后,情绪的相对现象,即将随之改变;未张伞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恐惧紧张情绪逐渐减少,张伞后至落地一段时间内的兴奋快乐情绪,则愈来愈多。至此程度,跳伞者就会兴趣大增。
以上所述高空跳伞过程的情绪状态改变,只是在相对历程论的原理之下,所举的一个由负面情绪(恐惧)转向正面情绪(快乐)的例子。
再以吸食毒品者为例,藉以作为由正面情绪转向负面情绪相对历程的说明。最初尝试吸食毒品的人,都是在自己好奇或别人怂恿的情况之下开始的。吸食之后的药物效应,确能使人在身心上产生兴奋快乐的奇妙感。但在兴奋快乐高潮行将消失之际,由于药物发生的副作用,相对的身心不适之感随即产生;不久,即陷入痛苦抑郁的情绪低潮。吸食毒品所导致的负面情绪状态,唯有再度吸食,才能暂时靠药物刺激再获得一些兴奋快乐。但因相对的负面情绪也必然再度产生,而使情绪再度陷入低潮,且情形将更为严重。如此,几度重复之后,吸食毒品者的情绪,势必陷入恶化的循环之中,终而不能自拔。 由以上所举两个例子来看,我们可以从情绪相对论的心理原理,获得以下两点认识:其一,此一理论可用来解释行为的原因(人为什么爱上高空跳伞?人为什么吸食药物?),也可用来解释情绪的产生与变化。因此除了被视为情绪理论之外,相对历程论也可视为动机的理论之一。其二,俗语中“苦尽甘来”与“乐极生悲”的说法,似可用来作为情绪相对历程论的注脚。从痛苦中衍生出快乐,是由负面情绪转向正面情绪的相对历程,此种历程对生活的影响也是正面的。反之,从快乐中衍生痛苦,是由正面情绪转向负面情绪的相对历程,此种历程对生活的影响也是负面的。 三、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
(1)定义: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 (2)特点:具有微弱、持久和非定向弥散性 2、激情
定义: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和相当短暂的情绪体验。 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3、应激
定义:应激又称紧张状态,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的反应。 它往往发生于某种危险或人们即将面对某种突然事变时。 应激情况下,有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物反应。 问题:1、请正确区分心境、激情和应激的相异处。 2、谈谈心境、激情和应激和健康的关系。 (二)情感的种类
情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水平上,它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 1、道德感
(1)定义: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2)分类:A、政治道德感
B、对他人行为及其人际关系道德感 C、个人行为的道德感
25
2、理智感
定义:理智感是人在获取知识的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
理智感的产生往往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 3、美感
(1)定义:美感是人在欣赏自然和文学艺术时所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情感。 (2)美感与道德感一样,是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 (3)特点:A、美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B、美感是一种带有好恶倾向的主观体验。
第二节 情绪情感在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绪情感对学习的影响
情绪情感对人的学习活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般说来,肯定的态度和体验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否定的态度和体验对学习有阻碍作用。 二、焦虑与学习 (一)定义
焦虑是指由当前对未来活动的预想而引起的一种不安、忧虑、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 (二)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焦虑对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因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景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即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学习效率,而中等程度的焦虑才能导致最高的学习效率。
焦虑对学习的影响还要视学习者本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难易而定。 (三)如何使学生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
首先,应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的方向。 其次,要对学生作出正确的估计,以确立适应学生能力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高涨的情绪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
(三)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注意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
第三节 青少年情绪情感的调节与培养 一、 情感的品质
(一) 情感的倾向性 (二) 情感的深刻性 (三) 情感的稳固性 (四) 情感的效能性
二、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 充满热情,富有朝气 (二) 情感的两极性明显 (三) 情感不断深刻 (四) 情感逐渐稳定 三、 青少年良好情感品质的培养
(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远大志向 (二) 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人生阅历
26
(三) 教会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术
情绪调节的方法:1、努力从学习和个人成长中获得满足,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 2、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 理智引导,让情绪有适当表现的机会。 如何消除和减轻消极情绪? (1)情感升华。(2)自我暗示。(3)请人疏导。(4)自我宣泄。
6、思考: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有何联系与区别?
2、情绪有几种状态?高级情感有哪些?
3、情绪对学生有何影响?在教学中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
4、什么是焦虑?焦虑对学习有何影响?如何培养学生适当的焦虑水平? 5、情感有什么品质?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感品质? 7、参考资料:
1、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林振海、陈传锋主编·心理学·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P.L.Rice.压力与健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第七章 意志
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意志的实质,掌握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及意志行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使学生深入理解认识、情感、意志三者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懂得意志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意志自由”的问题。了解少年期意志的特点及良好意志品质培养的方法途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意志品质的修养。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掌握对待挫折和成功的正确方法。掌握培养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途径。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和自学法 4、教学时数:4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意志概述
请理解:1、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一、什么是意志?
1、 定义:意志是人有意识、有预定目的、有计划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经过克服困难,
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 意志的特点:
A、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B、 意志是意识对行为的调节
C、 意志对客观规律的依存性(如何理解意志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 3、 意志行动
定义:就是指在意志支配下实现的行动。
特点:A、意志行动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 B、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C、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7
4、 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的关系
区别:意志作为一种心理过程,不象认识过程那样反映事物的属性,也不象情感过程那样反映人的需要与事物的关系,而是一种确定目的和实现目的的过程,是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的过程。
联系:意志与认识和情感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意志的产生以认识过程为前提。反过来,意志对认识过程具有能动作用。其次,意志与情绪情感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情绪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对情绪情感也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问题:1、请判断并理解“人的意志是自由的”。 2、请理解意志与认识、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3、意志在人的生活和学习中的重大意义 二、意志的作用
1、 成功的驱动作用 2、 行动的维持作用 3、 调控行动的作用 三、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这一过程可分为: (一)采取决定阶段
1、 动机的矛盾与斗争 A、 双趋式冲突 B、 双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多重趋避式冲突 2、 确定行动目的
3、 行动方法与策略的选择
不违反规律,尊重主客观各种因素。 4、作出决定 (二)执行阶段 1、 及时执行决定 2、 敢于克服困难 3、 正确对待挫折
第二节 意志过程的障碍与克服
一、 动机冲突与对待 (一) 了解你的动机
(二) 了解你的动机所处的位置
(三) 学会改变自己的动机和消除冲突的方法
第一, 理智分析,作出调整。 第二, 同时放弃,另谋出路。 第三, 让时间来考验。
第四, 折衷处理,两面兼顾。 第五, 迂回而取。 二、挫折感与对待
(一) 定义:挫折感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二) 挫折感水平
28
一个人挫折感的强弱与个体的抱负水平有关。在同样情境下,抱负水平高的人更能感受到挫折。
挫折体验的强度也与个人的耐受力有关。 (三) 挫折感的影响
挫折感常会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各种变化。如使人产生攻击行为或过度抑郁。而抑郁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有的人遭受挫折之后会出现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反应。 (四) 如何对待挫折
第一,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 第二,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三,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第四, 以积极的归因代替消极的归因。要把努力归因与现实归因结合起来。 归因:人们对自己行为的结果作出解释,找出原因的活动方式。
韦纳的归因分类
第五, 学会应付挫折引起的消极情绪的方法。如发泄、升华和转移等,使人的不良情
绪得以及时的削减和转化。
三、成就感与对待
首先,要善于调整目标。激发成就动机。 其次,要脚踏实地,才能实现目标。 再次,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三节 青少年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一、 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质,是衡量人的意志是否坚强的标准。
评价意志品质的好坏,根本的一条是要有意志活动的社会价值。 (一)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能自觉地、充分地认识意志行动社会意义及目的,并以此来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的。
与自觉品质相反的,是受暗示性、盲从和独断性。 (二)坚持性
坚持性又毅力,这是指人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地完成任务的意志品质。 与之相反的品质是动摇性和顽固性。 (三)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在复杂情况下,善于明辨是非,把握机会,适时作出正确决定,并毫不犹豫地坚决付诸行动。
与之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冒失武断。 (四)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与之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二、青少年意志品质特点
(一) 有一定的自觉性,但并不完善,具有较大的受暗示性 (二) 果断性水平不高,需引导发展
29
(三) 坚持性比较稳定,但具明显的个体差异
(四) 自制力逐渐发展,经过一个困难期而趋于成熟 三、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 对青少年加强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二)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困难作斗争 (三) 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四) 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6、思考题:1、什么是意志?意志与认识、情感有什么关系?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3、少年期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哪些特点?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7、参考资料:1、林振海,陈传峰,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第八章 个性倾向性
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自我意识这几个基本概念;理解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的主要内容;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及其激发方法和措施;掌握培养兴趣和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方法。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自我意识的概念;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的主要内容。
3、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自学法 4、教学时数:4课时
5、教学过程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和价值观等。
第一节 人的需要
一、 人的需要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牧民》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一)、什么是需要
1、定义: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2、作用: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3、人和动物在需要上的区别:人的需要的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性;人具有意识能动性,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需要。 (二)、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基本进行分类:
1、 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A、生物性需要包括饮食、喝水、睡觉和觉醒和性的需要,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南需要,是指与保持个体的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一种需要。
30
B、社会性需要是社会的要求在个体中的反映。它包括:
(1)劳动的需要 (2)成就的需要 (3)交往的需要
2、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A、 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 虽为天子,欲不可尽; 虽为守门,欲不可去。
B、 精神需要是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 (三)、关于需要的层次理论
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提出来的,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54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其基本观点有:
第一,人的需要由不同水平的需要依次排成梯级: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爱的需要
4、 尊重需要 5、 求知的需要 6、 审美的需要 7、 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作为一种基本动力,需要推动人在获得低一层级需要的满足后继续寻找高一层级需要的满足。
第三,越是低层级的需要越为大多数人所共有,且越容易获得满足。 第四,真正能产生高层级的需要的人很少,而且其满足的比例也较小。 问题:试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试讨论:如何对待自己的需要。 二、 青少年需要的发展与培养
(一) 社会生活实践促进青少年需要的发展 (二) 青少年需要的培养
建立合理、高尚的需要结构。
1、 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态,不与个人实际相脱离。 2、 不断发展高层级的需要,使个人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
第二节 动机
一、人类活动的发动机、推进器——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1、 定义: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之上产
生。
2、 动机与目的的关系 3、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4、 动机、需要和行为的关系。 5、 动机的作用(对人的活动): (1)启动作用 (2)维持作用
31
(3)强化作用 (4)调整作用 (5)迁移作用 (二)、动机的种类
1、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 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可把动机分为正确性动机和错误性动机。 3、 根据动机的作用,可把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4、 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把动机分为短暂性动机和长远性动机。 (三)、动机的基本特性 1、 动机的原发性 2、 动机的潜伏性 3、 动机的实践性
二、青少年学习动机分析
(一)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1、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2、学习动机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它强化学习行为本身,使学习者形成学习——动机——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1、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的产生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班集体的友爱气氛有密切关系。 2、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的强弱主要个人的抱负水平的影响。抱负水平的高低与这些因素有关:(1)与儿童期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关。(2)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关。(3)与集体的标准有关。 3、求知欲
求知欲是一种以获得知识为目的的学习动机。它与人们生而俱有的好奇、探究心理密切相关。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1、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3、利用反馈
4、正确运用表扬与批奖励与惩罚 5、适当地运用竞赛
第三节 兴趣
一、 兴趣 (一)、什么是兴趣
1、 定义: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
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2、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兴趣的种类
1、 从起因来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 从内容来分: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3、 从价值来分:高雅兴趣和低劣兴趣 (三)、兴趣的品质
32
1、 兴趣的倾向性 2、 兴趣的广阔性 3、 兴趣的持久性
4、 兴趣的效能 二、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 (一) 能力因素 (二) 年龄与性别
(三) 个人的认识和价值观 (四) 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三、青少年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 促进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化 (二)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初始阶段的困难
(三) 学以致用,以知识的力量强化自己的兴趣
第四节 价值观与信念 一、价值观 (一)、什么是价值观
1、 定义:价值观是关于事物所具有的不同价值(对个人或社会的重要性与意义性)的看
法、观点或观念体系。
2、 形成途径:通过成人讲授、强化、认同、观察、学习等方式而形成。 (二)、种类
1、 从存在方式分: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
2、 从价值取向分:经济的、理论的、艺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六类。 (三)、价值观的培养 1、 选择阶段 2、 赞赏阶段 3、 行动阶段
在培养的过程中,其中有几点应该强调:
1、价值观应从小开始培养,并结合明辨各类事物的重要性与意义性进行。 2、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3、方法应当方便,生动有趣。 4、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5、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信念
(一)什么是信念
信念是指激励人按照自己所确立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动的个性倾向性 (二)信念的作用 1、认识事物的出发点 2、判断是非的准则
3、激励某种行为的强大精神力量 4、群体活动的思想基础 (三)信念与世界观
个体的世界观由其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各种信念组成。 1、人生观
33
2、社会观 3、自然观
(四)信念形成的途径 (1)、正规教育。 (2)、社会生活实践的反复检验。
第五节 自我意识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一)含义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关系、意义的认识。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形式。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 1、认识客观世界的条件 2、行为选择的重要依据 3、促进自我监督、自我教育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 自我意识的发展
从物我不分——人我不分——自“我”的产生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 1、从他律到自律 2、从结果到动机 3、从他人到自己 4、从片面到全面
三、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
(一) 正确地评价和对待儿童
(二) 坚持正面教育,使儿童乐于接受自己
(三) 引导学生多多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己
肯定情感 客观事物符
否定情感 34
客观事物不符合 需要 动机 意 志 兴 趣 ↙ (认识性动机) (高层次动机) 挫折感 受阻 成功成功
6、思考:1、述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3、怎样培养学习兴趣?4、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培养。
7、参考资料:1、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林振海、陈传锋主编·心理学·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第九章 个性心理特征
1、教学目标:掌握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基本概念及有关理论;了解能力、知识和技能三者之间以及气质、性格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影响个体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正确认识能力、气质和性格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掌握能力、气质、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学会促进自我个性的发展和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基本概念,能力、知识和技能三者之间以及气质、性格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影响个体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和测验法 4、教学时数:8课时 5、教学过程
35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是在个性的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
第一节 能力
一、 什么是能力 (一)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指使活动得以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成就水平,另一方面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 (二)能力、才能和天才
完成某种活动所要求的多种能力的完美结合叫才能。 高度发展的多种能力的独特的、最完美的结合叫天才。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区别:
(1)三者含义不同。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主要有二种形式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技能也是个体的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与知识有区别。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智力活动)。
能力是使活动得以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2)三者的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 2、联系:
(1) 知识和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2) 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二、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也称认识能力或智力)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所必需,并对这些活动效率有决定性影响的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等,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核心。
特殊能力是指为某种专门活动所必需,并对该活动的效率有决定性影响的能力,如音乐能力、数学能力、运动能力等。
2、模仿能力(imitative ability)和创造能力(creative ability) 3、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这种能力受文化和知识的影响很小,主要决定于个人的禀赋。20岁-30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晶体能力(晶体智力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展,到达25岁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4、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附:(1)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2)成功智力(successful intelligence)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是
36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 三、能力测量概略
(一)一般能力测验即智力测验(intelligence test)的由来。 1、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
智龄(mental age)即受试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年龄。
智商也叫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常用IQ表示。它是根据一种智力作业的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的关系。
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叫比率智商(ratio IQ)。 2、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用一种更能表达个体的智力水平的智商叫离差智商(deviation IQ)。计算方法是:IQ=100+15Z,Z=(X-X)∕SD (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四、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所谓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1、发展水平差异 2、表现早晚的差异 3、类型方面的差异 4、性别差异
五、促进青少年能力的发展 (一)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1、遗传的作用
2、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3、实践活动 (二)能力的培养
1、重视早期教育,正确进行早期教育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3、在科技与课外活动中培养兴趣,促进能力的发展 4、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第二节 气质与性格
气质与性格是构成人格的核心成分,两者也是很难截然分辩的。 一、气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气质主要受遗传的影响,尤其是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但气质无好坏之分。 (二)气质的由来
气质说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Hippor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7)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约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Galen,约定130-200)正式提出人的
37
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三)气质类型 1、多血质 2、胆汁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巴甫洛夫(1927)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他根据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上面提到的四种气质类型,即强、不平衡的不可遏制型(胆汁质),强、平衡、灵活的活泼型(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的安静型(粘液质),弱型(抑郁质) (四)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气质是人的个性中最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气质并非绝对不可改变。 (五)气质与教育
首先,教师应该学习有关气质的基本知识并了解学生气质的基本特征。
其次,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的气质抱有偏见,如喜欢或讨厌学生的某一种气质。因为气质并无好坏之分。
第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气质的了解,合理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1、依据气质类型的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利用其积极的方面,塑造优良的革新品质,同时要防止个性品质向消极方面发展。
2、根据气质类型的特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在学习方式和方法上给予个别指导。 3、教育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 二、性格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character)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个人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二)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 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3、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 (三)性格的结构与类型 1、性格结构
性格结构由四大方面的性格特征组成: (1) 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 (2) 意志方面的性格特征 (3) 情绪方面的性格特征 (4) 理智方面的性格特征 2、性格类型的分类
(1)按心理机能的优势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2)按心理活动的倾向可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3)按社会文化生活的形态可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38
(4)按个人独立性的程度可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 (四)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1、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①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法;家庭成员的品行;父母关系的和睦程度等。
②学校环境:教师及其教育教学风格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等。 ③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 2、青少年良好性格的培养 (1)及早重视良好性格的培养 (2)树立好榜样 (3)个别指导
(4)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第三节 个性测试 介绍几种个性测试的量表
通过一些性格测试量表的操作,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及其3形成过程。
6、思考:(1)什么是能力?举例说明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2)如何看待学习成绩与能力的关系?(3)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对教学、教育工作有什么意义? 7、参考资料:
1、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林振海、陈传锋主编·心理学·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金瑜·心理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叶弈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