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
前言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初中物理成绩还不错,但刚从初中升上高中时不能较快适应过来,感到高中物理难学,成绩总上不去;或者反映“听得懂,作不来”。因此,部分学生形成了消极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对意志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这说明,在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上存在很多问题。
究其原因,除了学科知识本身的形式、范围、难度等因素的变化外,更主要的是,初、高中教师缺少沟通和交流,彼此没有足够的了解。我们多数的高中教师,对初中的学生特点、初中的物理教学情况缺乏了解,更不了解近年来初中的课程改革情况。特别是刚刚进入高一的高中教学,有些教师确实存在不当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使得学生在思想方法、物理思维,以及学生自学能力、归纳能力、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与初中相比,形成较大的台阶。
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所决定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初中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也只能如此,初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只能如此。应该说,初中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是合理的,初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比较恰当的。
其实,在课程结构上、在学习形式上、在学习的量上,小学与初一的衔接,台阶的落差要大得多。小学、初中的衔接,在课程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弊端:小学6年级主科目就数学和语文两科,而初一上来就是7科。而且,初一不同学科换不同的老师,由几乎同一个教师的倍加呵护形式,变成学生自主管理的形式,这种形式上的变换,对学生的影响和冲击太大了。而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在学习的形式上、学习的量上,是没有太大变化的。一些初三的学生,学习的紧张程度甚至超过了高一的学生。
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一般看来,人在学习中有20%的内容难以弄懂,有
10%的内容感到“无能为力”,就足以使人产生烦躁感,更不用说有更多的内容弄不懂了。弄不懂要学的知识,是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学习成绩下降一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心受到挫伤,进而对学习物理产生惧怕感和厌倦感。
反思我们的高中教学,从高一开始就使学生“跃迁”到教法和初中不一样的、知识特点更加深刻的、抽象理性严谨的学习中,学生怎么能够适应?部分教师总是一味地强调要求学生自己适应,甚至还总在埋怨学生笨、埋怨初中的教师没给打好底子,这样,问题是总得不到解决的。在学生基础都没打好、基本概念没有理解到位、基本能力没有形成的前提下,我们的教师却领着学生加班加点又加量的做拔高性的难题,把学生的信心都做没了,学习热情也杀光了,这不能不说我们热心负责的教师们,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间接杀手。
因此,了解初中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探讨初中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生现状形成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学生的特点
(一).心理特点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人到17岁,才基本发育成熟。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正处在发育期,还不成熟。这期间要经历青春期、个性品质形成期、行为习惯养成期。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承担的“任务”太多,受多种“重拳”的打击。有人把这个时期称为问题期、关键期、危险期。这时候的孩子在长身体,在应对多种心理疑虑,承受多种压力。他们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只是众多“任务”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我们不能期望他们在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能发展到多么成熟的水平上。
初中毕业的学生普遍有如下特点:
1,凭兴趣办事。
他们缺少理性,还建立不起来稳定的理想和志向。他们学习的动力,几乎就是兴趣。这种特点有利有弊: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尽管这之中也有与学习无关的好奇心,但对学习,引导好了,确实是学习的动力。但是,学习的动力,应该更高层次的建立在理想和志向之上。我们虽然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一旦滑到极端的“兴趣主义”之上,学生的学习会是不稳定的、不全面的。
2,依赖性强。
初中学生缺乏自制力,一些道理似懂非懂,就是懂了的一些道理,严格去做也是困难的。他们非常强烈的依赖于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周围环境给与支撑和推动。他们强烈的依赖于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检查、奖惩,在他们身上是明显见效的。这方面特点,也是利弊均有的: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严要求,效果明显,但这些做法只是个外力,带来的效果又是不稳定、不持久的。依赖性在初一、初二明显些。进入初三,也可能好转,也可能没转变,但也可能转向其反面──“不听说、不服管”的叛逆性格。
3,叛逆性格与依赖性的冲突。
一方面,什么事情做的都不如意,需要别人来管,另一方面,还烦别人的管。这种现象,有的孩子一直延续到高一甚至到高二才逐渐消失。但在初三与高一时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尤其严重。这种现象在那些自制能力弱、自理能力弱、家庭教育不得当的部分孩子中容易形成。这种现象的成因,根源还是孩子不自信、对自己不满意,又个性强。他们是了解自己的,知道自己缺点很多,又没有改正缺点的信心和勇气,产生焦躁感,越是这样,则越怕别人的说和管。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它是“智力五因素(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注意力远不如高中学生。他们在做实验时候,往往注意玩的怎么开心了,而没注意“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注意了,也有个程度(或者深度)的差异问题。注意力的提高,一方面与培养和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也有“时到自然成”的随身心发育而逐渐成熟的问题。这不单单与兴趣、爱好、理想、志向有关,还与学生心理发育的成熟度有关。就是因为学生的这种特点,所以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内容不能太深、太复杂,课标要求中在“了解”、“知道”层面上的较多。但高中知识的特点,则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强的“注意力”。
5,抽象能力初见端倪。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初中生就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能力,但是不同年级的发展水平和运用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到初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初三学生归纳能力稍好,而演绎能力还是很差,他们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还很明显。
6,有一定讨论问题的能力。
初中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很高,也具有一定的能力。不单单能对一些简单的陈述性问题进行讨论,对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程序性问题,通过讨论还能解决老师讲授所起不到的作用。学生的发散思维比较活跃,特别是物理学科,学生兴趣较浓。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潜在的开发空间,但深入、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培养。他们“举三反一”的归纳能力不错,喜欢讨论、探究式的学习。但他们“举一反三”的演绎推理能力薄弱,不能独立的进行大块问题的深入分析。
7,个性差异很大。
初中,是孩子个性特点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三的孩子,一些个性特点基本形成。他们的个性特点都是比较鲜明的,有的学生不用对其讲太多道理,严要求即可,而有的学生必须跟他耐心讲道理才行;有些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管理自己的能力,而有些学生的书包里都是乱糟糟的;有些学生喜欢等着听老师讲,而有些学生喜欢自己探究和思考;有的学生喜欢积极发言,有的学生内向而不出头。
学生如果凸显出来的个性特色是优点,则对其学习和发展产生良好的作用。但是学生的个性特点是缺点或者是缺陷,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就某一个特点来说,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是有利的,在另些方面则是不利的。到了高中,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势必要丢掉大批的学生,或者是伤害了大批学生。
8,有很大的可塑性。
都说初二、初三过去了,学生定型了,其实大不然。就物理学科来看,就是到了高二,还有很多“后来居上”的;高一“名列前茅”而到高三“一落千丈”的学生也不少;而那些初中学的不错的,到高中下滑的例子就更多了;还有很多学生,初中“没好好学”而到了高中则“得心应手,出尽风头”。学生很多的发展因素,是在从儿童一直到高中整个期间内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特别是自主性、演绎推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判断能力、理想、价值取向、较高级的情感,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等,恰恰在高中阶段才是形成的关键期。
(二).习惯特点
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后天形成的,这直接和教育相关。教育,涉及到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初中毕业,应该在行为习惯的形成上也是毕业了的。然而,由于近些年来生活条件变好,家庭教育不理想,以及“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家庭、社会乃至学校对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不能不说出现了极大的滑坡。
一些低层次的习惯,如学生拿笔的姿势、坐姿都不符合要求,很多学生不知道爱护书本、不会看书自学、不知道怎么复习和预习,等等。那么一些更高层次的习惯问题就更谈不上了。孩子进入高中,还需要在诸多行为习惯上“补课”。
第一,主动性差。
可以说,学生在初三阶段的厌学现象达到了顶峰,在竞争激烈的中考过后,认知需要几乎被扼杀。就是学习上看似主动的行为,也是在功利思想的推动下被动去做的,或者是在老师和家长督促下被迫进行的。初中的学生,教师督促的是比较多和细的,家长也是无微不至的呵护。他们几乎没有学习的规划习惯,做的都是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事情。
第二,自主性差。
如果说“主动性”是态度问题,那么“自主性”就是能力问题。初高中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倡合作、探究、自主式的学习。对于前两者,初中的课堂教学体现的不错,甚至形成了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是比较充分的。在我们高中看来有的甚至体现的过了头,其实这是必要的,毕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这方面能力。然而,对学生“自学能力”、“自主能力”的培养,初中的教育是绝对没有完成好任务的。
即便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但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安排等等,又是个难题。甚至初中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会听课。由于初中学生的诸多特点决定,教师和家长在对学生呵护的多,在自主性的培养上没有做多少文章,初中学生是没有达到我们高中教师预期的水平的。如果说孩子没这能力,还不如说是没这习惯,他们习惯于什么事情都等着别人安排。老师留的作业以外的内容,学生不知道怎样再去自学,自习课上完成作业后,没有安排剩下时间的习惯。
第三,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前面说过,由于初中课堂的教学形式,由于初中孩子的能力特点,更由于初中的教材也不利于学生的自学,初中没条件解决这些问题。初中的学习是在教师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带领下进行的。甚至学生做完习题的第一个问,就要问老师他做的对不对。就连做完题,后面写不写答,也要问老师。他们没有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第四,没建立起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的习惯。
初中的物理问题(习题)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比较直接、直观、浅显的挂钩。初中的问题在深刻性、复杂性上大大低于高中。初中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不用多么深刻,就可以应付“相当难度”的问题了,这无可非议,初中的特点本该如此。但是这样,往往形成了初中学生的思维习惯定式──理解问题表层化。他们没建立起来“再深一步”研究的习惯,他们的“一知半解”似乎已经合格了、完成任务了。这种习惯到了高中,学生当然会普遍出现“懂了,但就是不会做题”的现象。
很多学生认为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是一回事,而做题是另一回事。很多学生往往在没有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前提下,下功夫去大量的做题。
二 初中到高中“高台阶”形成的原因分析
从初、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来看,在初中,几乎把物理知识内容都“浏览”了一遍,很多知识限制在“了解”、“知道”的层面上,大有“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感觉,是在“品尝”、“欣赏”物理知识。初中的教材比较形象、直观,有些偏向科普读物。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形象直观,组织学生活动多、讨论问题多,课堂比较活跃。高中的物理,几乎是又“从头开始”的学习。然而这种学习却在理性化、严谨化和系统化上明显高出个层次。所以,很多“知其所以然”的内容,只能到高中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再加之教材从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这五部分内容中最难的部分“力学”放在高一起始阶段,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
这是目前课程体系让人无可奈何的客观存在。以上因素也就使得初中到高中确实存在几个台阶,大批学生被这台阶所绊倒。
(一)知识内容上的阶梯
1 从零散到系统——程序性知识更加理性化、严谨化和系统化
初中常常“品尝”问题的滋味而回避问题的难点,高中却要迎着困难“知其所以然”。这个台阶是很大的,越过这个台阶,除了教师的培养,还需要学生自身的“时到自然成”的发育。
例如:
①初中看图像得出U增大,I也随着增大,就合格了。而高中要根据伏安特性曲线看R的线性或非线性特点。
②初中理解摩擦力即可,高中要讨论判断摩擦力的范围,以及找出这种判断的依据。
③初中只需要了解受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高中要用严格的用F、a变化关系来分析系列的问题。
④初中有能量守恒的思想萌芽即可,而高中要系统的掌握动量与冲量、功与能的关系及其守恒思想。
⑤初中只初步的研究物体运动问题,而高中要非常严格的研究运动中方向变化和大小变化的“机理”。
2 从直观到抽象——模型工具的运用
初中教材强调直观性,而高中,学生面临着使用大量的抽象物理模型问题。引入物理模型,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太大的偏差。但是,这些“理想化”了的模型,学生在理解上,是个难点,在应用上,则更是个难点。
① 理想模型 对于比较复杂的研究对象,可以先研究它的理想模型,然后对研究结果加以修正,即可用于实际事物。如“质点”、“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 电场线、磁感线、等势面、理想伏特表、理想安培表等都是理想模型。
② 理想过程 如“匀速直线运动”、“简谐振动”、“等压变化”、“绝热变化”、……
③ 理想实验 如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初中教材虽然没有讲什么是物理模型和理想化过程,但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这种方法。例如,初二《连通器》一节分析连通器中的液面为什么相平时,首先设想在连通器下部正中有一个小液片AB,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和液体压强公式推导出只有两侧液面相平时,AB才不动的结论。教学中要向学生明确提出:合理假设→逻辑推理→验证结论是研究物理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想象力很有利。又如,分析托里拆利实验原理时,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在管口处设想出一个液片进行研究。经过这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学生对《浮力》一节,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假设有一个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里”自然就能理解了。这样,为高中阶段学习建立理想模型作了铺垫,以免学习进入高一物理,接触到理想模型时感到陌生,或认为是凭空想象的。
3 加大
从标量到矢量——矢量问题的量和难度
初中也涉及到矢量的概念,但只限于知道和了解层次(如初中讲的二力平衡)。但进入高中,矢量的问题,成了物理内容的一个体系问题,要分析、要运算。例如,任意角度的二力合成的问题;例如合功的问题,可先求力的矢量和再求合功,也可先求个力的分功再代数和求合功。以至速度、位移、加速度、动量冲量等等问题,矢量已经成为了物理知识中的一大专题,或者说成是物理知识的重要分支。
4 从速度到加速度——对运动描述层次更深入
从位移、时间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学生容易跨过这个台阶.从速度到加速度是对运动描述的第二个阶梯,面对这一阶梯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首先遇到的困难在于对加速度意义的理解.开始时学生往往认为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这就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量混淆起来.更困难的是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速度大小、方向以及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方向之间关系的梳理,都是一个很陡的阶梯.
(二 )研究方法上的阶梯
1 从定性到定量
初中物理中的内容基本上是对物理现象的定性说明和简单的定量描述,进入高中后要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化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这必然使学生感到难度变化较大.
2 从一维运动到二维运动
初中只学习匀速直线运动,而在高中不仅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还要学习二维的曲线运动,并在研究物理过程时引入坐标法,把平面上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来处理.从方法上看是把复杂问题简化了,然而科学表述的简捷化正是思维方法抽象化的产物,这样高度抽象化的
方法对于那些抽象思维还不够的高一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3 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
初中物理学习的是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 初中讨论的变化问题,也都是形象、直观的,所进行的变量的讨论与分析,与“函 数”结合的不紧密。初中的计算,也只是根据公式,代入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而已。初中的“量”和“数”,主要是静态的。而到高中,“公式”已经演变为“函数式”了,“量”、“数”演变为“变数”、“变量”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材速度公式中Vt的下角标的t去掉了,变为V=V0+at,为的是更加强调它的动态性,这可是个重要变化。正因为在高中,更多的注重变化规律问题的探讨,甚至有很多“变化范围”、“极值”,“多元性变化”问题的讨论,所以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工具大量的用于物理问题之中。
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三角知识;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万有引力、人造卫星中的幂的运算、简单的极值运算等。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应用数学能力以及与之对应的优化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质量。这对于刚上高中的只有形象思维或仅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思维方式上质的飞跃。 然而,许多学生就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都似是而非,这里既有学生本身的数学知识差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差,这一特点普通中学普通班的学生更为突出。
例如 图像法成为重要的思想方法
对于生动鲜活、内涵深刻、形象抽象一体化的“图像法”,初中涉及的也不多,就是涉及到,也只是应用它形象、生动的一面,避开它深刻、抽象的一面。而高中在研究物理规律,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时出现了大量的图像问题。初中应用图像的目的是“由抽象向形象”过渡,而高中则需要“由形象向抽象”的过渡,高中应用图像要去解决大量抽象的问题。如变化率问题,初中是由变化率看图像,而高中却要由图像看变化率。初中用图像的直观性“解决”一些问题,而高中是要由图像去“抽象”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内容中,对图像的应用层次更深。在光电效应的内容中,从图像中还要分析出更深刻的含义。高中还往往把图像和函数式(公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演绎。
4 从规律到哲理
进入高中,要“真学物理”,要打造出个“物理的头脑”。高中物理要涉及到一些物理思想和物理哲学问题,这在初中是没有的。而这些思想,在理解上似乎简单,但在应用上难度很大。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它不单单是知识性问题,而是物理哲学问题。“用不用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涉及到人平时生活中的思想观念,甚至是人们生活中的哲学问题,统治着人们的灵魂。所以,牛顿第一定律的位置,要远远高于“单纯知识性”的牛顿第二定律的位置。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其实是灵魂深处思想观念上的“革命”。在初中,学生表面上似乎学会了,但总在解释问题时自相矛盾,其实就是物理哲学层面的问题没有解决。
再如,“运动的独立性”、“力作用的相互性”、“机械功”、“守恒”、“平行四边形法则”、“物理规定”、“恒量”等等,都涉及到知识以外的物理哲学问题。物体的一个分运动不影响另一个分运动的效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等性、力推着物体有了位移才说力做功了、系统的内力不改变系统的动量、矢量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为处理问题方便需要人为主观规定一些东西、自然界存在着一些需要测定的恒量而不能去推导它,等等,都是物理哲学层面上的问题,对学好物理,有指导方向和理清思绪的作用,同时能大大提高人的思维品质。
关于“物理思想”的问题,也和“物理哲学”一样,它是需要“慢慢”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建立起来的。例如“微元法”、“平均值”、“无穷小可忽略”、“隔离法选研究对象”、“比值定义法”、“变化率的应用”、“变化率的变化率的意义”、“正负量的意义”、“参考面意义”、“绝对0度”、“统一单位制”、“基本量与导出量”等等。这些也不是单纯的物理知识问题,而是思想方法问题。这些对于初中学生几乎是空白的,而建立起来这些思想,又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用力去学习,只能学的合格,用心去学习,才能学的优秀。所谓用力,可理解为学知识,那么用心,才是学思想,学哲学。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心去学习,注意物理哲学和思想方法的学习,这才是教学的高境界,也是高中物理深层次的特点。
三 衔接的对策与方法
(一)降低起点
降低起点, 循序渐进,这里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在知识的难度上,要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面上开始起步研究。高一开始的教学,要放慢速度,放慢速度等价于降低难度。对一些问题,注重用初中物理知识来引入高中物理知识,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使新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自然的拓宽和了解,以降低难度;又要重点研究新旧知识在层次上的差异,努力为他们学习高中物理知识铺好台阶。
例如, (1)对知识上有连接点的问题宜深不宜浅.如讲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要从“二力平衡到多力平衡”;讲滑动摩擦力方向从“与运动方向相反”到“与相对运动方面相反”.
(2)在首次接触的知识点上宜细不宜粗,对于第一次接触的概念、规律要认真分析.对于物理概念的教学,有意识地注重三个方向的教学:1)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有什么用?反映什么问题?2)这个概念是
怎么定义的?表达式怎样写?3)这个概念定义的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方向如何?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也要注重三个方面的教学:1)它是怎么得到的?2)规律的内容是什么?表达式怎样?3)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是什么?条件是什么?这样去教学新概念、新规律,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改掉死记硬背的习惯,逐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正确方法。
第二,所给学生的问题(探究、思考、讨论的问题),开始时候可以分解成若干的小块,逐渐增大问题的“块头”。
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由初中特点,逐渐向高中特点过渡,逐渐增大学生自主管理自己的空间。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开始多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之后,再多注重能力的培养。知识需要学习,能力和习惯也需要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是过程,通过过程才能出结果。
(二) 基础到位
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特别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在“理解”、“掌握”上多做文章,使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所需最基础的知识,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诸如实验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力争在高一、高二的阶段逐步到位。至于“应用”层面上的问题,是不能急于求成的,也不要刻意去“拔苗助长”,应该在以后做长期的打算,以后逐渐去解决。
例如,就是布置学生做习题,也把目的放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做习题的目的有二:一是利用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解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二是通过解题,反过来深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高一,甚至高二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做到“千锤百炼、深入细致、考不倒难不住”的程度。至于“拔高”的训练,应该在高三总复习时量力而行。在高一、高二,避免大打高考的“战术”之仗,只在“战略”上瞄准高考即可。(例如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在球台上训练打球,是战术问题,而队员们练爬山、练短跑,那是战略上的训练,爬山、短跑和乒乓球技术没直接关系,但是很重要。)我们高一、高二的学生,在战略上瞄准高考是必要的,
而在战术上多在“双基”上作战。“物体的受力分析”、“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正交分解法”这些知识点一定要讲解并练习到位,因为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也是其他部分知识的基础,如连物体的受力情况都搞不清,谈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所以说,解决物理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一定要补充完整。这样使学生通过学习,首先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逐步掌握了或者了解了大纲规定的一套完整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而不是一步到位。
(三) 完善系统
是指在高一、高二的阶段将物理学各部分的知识系统、知识框架,尽可能建立起来,尽可能从宏观上展现物理知识的全貌.如力学部分要让学生明确解决力学问题有三条途径(力的角度、能的角度、动量的角度),但在具体应用上要有侧重,只以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主.磁场中要讲到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及其大小、方向,只是不做深入的应用.电磁感应一章中要讲到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上以右手定则为主,这样不会给学生带来什么负担,且使其接触到该知识的各方面问题,了解电磁感应相关知识的全貌,防止知识的狭隘性和解决问题的片面性;思路拓宽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总之,系统要完善,但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散,这是处理教材应注意的问题。
(四) 渗透学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会学.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处理教材教法;应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为初、高中的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法的指导至关重要.
由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获得密不可分,故以上所谈无不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但仅在课堂主渠道上渗透还不够,还应有意、有计划地开设一些学法指导课,教会学生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做笔记,怎样复习总结,怎么自我检查纠正错误;要开设专题,介绍阅读方法,读题审题方法,适当介绍一些解各种不同类型题的特殊方法和技巧;也可组织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方法,交流学习经验.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了,学习方法也灵活了,也就降低了这个台阶,为自然过渡提
供了条件.
(五) 方式多样
教学方式多样化,这里有两层作用,第一,各种教学方式有各种教学方式的功能;第二,恰当的变换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注意。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的教学难题。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一唱一和”的呼应着,看似学生都会了,其实真正懂了的不足30%。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多给学生自己探究和体验的时间,多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时间,多给学生归纳问题和整理思路的时间。这当中教师要多搜集从学生那里来的信息,尽量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让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速度,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消除个人的思维僵化。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推理、分析能力。让学生听老师讲,提高学生接受能力,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品质。让学生探究,锻炼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归纳、分析、记忆能力等等。初中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形式不断变换,这不是弄虚景好热闹,小学的课堂更是热闹非凡。这样做,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因为不那样做是不行的。人的“注意”是有时间限度的,超过限度,注意力下降,兴趣疲劳。小学生注意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初中生也不超过10分钟。对于高中生,一节课一种形式,节节课都是一种形式,学生的注意力会明显下降,学习兴趣疲劳,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实践证明,在空间和时间上恰当变换的事物,都是生动和鲜明的。汽车的转向灯不是总亮着的,而是一闪一闪的,公路旁的护栏不是一种颜色,而是红白相间的。这样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提高了被注意对象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在高中的课堂上,早就批判那种“一言堂”、“单一讲”的形式。学习,学生是主体,其他诸如教师、教材、学校硬件设施等,都是客体。客体只是学生学习的外界条件,学生这个主体才是学习活动的根据。让学生自己“画一画”、“议一议”、“写一写”、“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算一算”、“问一问”、“猜一猜”,不是时间的浪费,而是真正把时间用在了刀刃
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