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李美贞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48期
有效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创造性地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一个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并不与他的外在表现密切相关,只有学生的外在学习表现是内在学习动机的自然流露时,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学习数学的课堂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情境,逐步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思维方式。例如,教师在设置课堂情境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怎么样……结果如何……”进行讨论,给学生留下巨大的思考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唱主角,自己当配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架设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在数学生活中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强烈的好奇心,是对常态问题的新奇想法,包括对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质疑。有了质疑的声音,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数学课堂学习;通过课堂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新知。学习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专心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敢于对学习的数学新知提出质疑并进行探究。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和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对课本新知产生质疑,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学习“分数的认识”时,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思考:“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是一个数学上的、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作为数学老师,要精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新知。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中手段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新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