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对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和ACEI等,通心络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通心络组治疗后血浆ET、vWF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降低(P<0.01),NO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通心络可减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损伤,改善内皮功能。
关键词 通心络 稳定型心绞痛 内皮功能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供血不足所致,属中医胸痹范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通心络通过益气活血、疏风通络起到扩张血管,增加心肌供血的作用[1,2]。本研究探讨通心络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对象:36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患者,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48~76岁,平均57±18岁。入组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心络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合并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和ACEI类等药物;通心络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4周为1个治疗观察周期。
标本采集与检测:采集标本均在清晨空腹进行。每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取静脉血5ml,标本经离心处理后低温冷冻保存,治疗前、后的标本同时进行ET、vWF及NO的测定。NO测定采用改良硝酸盐还原酶法,以测定NO-2/NO-3的含量表示NO的水平[3];血浆ET-1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购自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血浆vWF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试剂盒购自福州太阳生物制品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