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18中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题总分100分 3.试卷页数 4 页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1~2题。
4.经过考察后发现,该地区①、②两地均适宜修建水库,发展灌溉和淡水养殖以促进脱贫致富。兴趣小组建议在②处修筑水坝,主要原因是该方案
A.库容量更大,蓄水量大 C.淹没土地少
B.人口搬迁工作量小 D.谷口海拔高,落差大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表示意2019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据。据此完成5~6题。 人口数 省级行政区 某某省 某某省 (万人) 11521 10070 2154 3124 人口增长率 (%) 1.54 0.23 -0.03 0.73 自然增长率 (%) 0.808 0.427 0.263 0.291 城镇化水平 (%) 71.4 61.51 86.6 66.8
1.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 B.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经线长度在变短 C.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 D.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
2.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 )
A.111.415千米 B.55.803千米 千米
某学校的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某贫困山区进行了考察,为贫困山区实施产业脱贫进行出谋划策。读该贫困山村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3~4题。
C.28.904千米 D.110.569
甲市 乙市 5.导致某某省2019年自然增长率远高于某某省的因素主要是
A.医疗水平 A.市
B.年龄结构
C.人口数量
D.文化程度
6.甲、乙为我国直辖市,其中乙市是
B.某某市
C.某某市
D.某某市
下图是M地—某某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M地位于某某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A.都是我国内流盆地 C.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 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完成9~10题。
C.西北方向
D.正北方向
8.①、②、③三个地形区都是盆地地形,则其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3.下列关于该贫困山区地理环境的调查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该山区地形崎岖,以高原为主 C.地形较封闭是丙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B.“某某”的得名最可能与乙村有关 D.甲村和丁村望得见但路难走
B.都有丰富的天然气
D.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下图为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
1 / 5
高考
C.、某某、某某、某某 14.①城市附近的自然环境特征为
A.冬季河流无结冰期
B.地形以山地为主 D.春季多沙尘天气 B.海拔高度低 D.冬季风影响较弱
C.降水集中在12、1月
9.造成我国100°E以某某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拔 A.热量 12题。
B.降水 B.地形
C.冰川 C.水分
D.土壤 D.土壤
10.根据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总趋势,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年暴雨(日降水量≥50mm)日数(单位: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
A.冬季降水丰富
D.某某、某某、某某、
15.④城市冬天天数远少于③城市的主要原因是④城市
C.受大陆影响显著
下图为“2014年7月某日我国高温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示全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11.关于地点①与②的年暴雨日数分析正确的是( )
A.0<①<1;2<②<3 A.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C.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1<①<②<2
C.0<①<②<1
D.1<①=②<2
12.下面对本区域年暴雨日数分布总趋势及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B.由夏季风影响强弱决定 D.由冬季风影响强弱决定
B.南北温差大 C.沿海高内陆低
..
17.下列有关图示高温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受副高控制
B.乙地位于盆地
D.丁地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
C.丙地深居内陆,晴天多,光照强 A.普遍高温
D.西北高东南低
我国被誉为“基建狂魔”,隧道等交通建设技术世界领先。读我国某山地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气温日变化图,回答18~20题。
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城市(某某、、某某、某某)四季多年平均天数,表中的季节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为指标来划分。读表,完成13~15题。
13.表中①②③④城市依次为
A.某某、某某、、某某
B.某某、、某某、某某
18.表示7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2 / 5
高考
A.①
B.②
C.③
D.④
23.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
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D.时间12时气温最高 C.南岭
D.天山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变小
24.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19.据图可知,此隧道
A.内外温差白天大于夜晚 B.内部温差大于外部 C.冬暖夏凉 20.隧道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 B.秦岭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下图为某某省2010~2019年出入梅日期及梅雨期间雨量图,某某省平均每年6月10日入梅,7月10日出梅,年均梅雨量为301mm。据此完成21~22题。
径流深度是指一定时段内单位面积上的径流总量。相当于把径流总量平铺到全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深度,单位以mm计。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省的数据。分析回答25~26题。
25.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21.图示期间,某某省
A.梅雨季持续时长呈增加趋势 C.梅雨量与入梅早晚呈正相关 22.通常情况下
A.入梅偏早时雨带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 C.入梅偏晚时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
B.
出梅偏晚时雨带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
D.出梅偏早时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
B.梅雨季时日降水强度都不大 D.梅雨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
A.西北季风的影响 C.地表的物质组成
B.植被的疏密程度 D.东南季风的影响
26.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植被丰富,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27~28题。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23~24题。
27.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
①乙之前 ②乙到丙 ③丙到丁 ④丁之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
3 / 5
高考
A.甲之前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4)某学校两组同学计划在该地进行登山比赛。有同学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但有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分别说明建议方和质疑方的理由。我国某一河流,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结成冰)现象。下图示意该流域降水、径流量年内分配。读图完成29~30题。
29.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A.江南丘陵 B.塔里木盆地 C.某某高原
D.华北平原 30.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较大 B.下渗量较小
C.融雪量较少
D.地下水补给较多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共2道大题,共40分。
31.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X围是___________。(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3分)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至少3点)(3分)
(4分)
32.读“我国某区域及其1月0 ℃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
(1)说出图中1月0 ℃等温线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4分)
(2)图示区域生物资源丰富,从气候、地形角度简析其原因。(6分)
(3)比较R1、R2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10分)
(4)某某在古代历史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试简述其地理位置重要性的表现。(8分) 4 / 5
高考
某某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上)半期
高二地理答案
1 D 11 A 21 D 2 B 12 B 22 C 3 C 13 C 23 D 4 A 14 D 24 B 5 B 15 D 25 D 6 D 16 A 26 A 7 C 17 D 27 D 8 B 18 B 28 B 9 A 19 C 29 C 10 C 20 B 30 B 流量:R2流量较大(或R1流量较小);
原因: R2位于R1下游(2分),且在R1、R2间有支流汇入。(2分)
(4)某某在古代地处交通枢纽(2分)。通过古栈道可向北沟通渭河平原及城市(如某某)(2分),向南联系某某盆地及城市(如某某和某某)(2分);向东可通过河流(汉水)直下长江中下游地区(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1.(12分)(每个得分点1分)
(1)自东向西(1分)。3℃~4.2℃(1分)。
(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1分);南北(或北、东、南)多山地,地势较高(1分);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1分)。
(3)①海拔在300~400 m;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谷口朝南;④白水某某岸;⑤有河流经过。 (任意3点得3分)
(4)建议方:龙山和虎山海拔高度大致相当(1分);A地位于两山之间,B、C两条线路水平距离大致相当(1分)。
质疑方:攀登龙山的B线路等高线较为稀疏,说明坡度较和缓,攀登难度较小(1分);攀登虎山的C线路上段等高线密集,说明该段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1分)。 32.(28分)(每个得分点2分)
(1)东西走向(2分);纬度(或纬度和地形)(2分)
(2)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2分),气候条件复杂(2分);地形起伏大(2分),垂直分异明显(2分);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 (3)流速:R1河段流速较小(或R2河段流速较大)(2分)
原因:R1河段沉积作用更显著,表明流速慢(2分)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