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春风化雨——让我们的课堂评价充满激情

2020-08-29 来源:客趣旅游网


春风化雨——让我们的课堂评价充满激情

传统的语文评价方法,过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过多地发挥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略了评价的调节、激励作用。今天的评价要求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我在课堂中尝试采用了以下一些策略。

一、赏识式评价

评价应注意情感效应,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理解和体谅学生,真诚地帮助学生。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互评,他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教师只有蹲下来看儿童的世界,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进步喝彩,学生才能在教师的赏识中拥有和体验到做人的尊严,享受到被人尊重的快乐。我现在班上有一个学生,以前在上三四年级的时候,每次写作文都痛苦万状,苦思冥想两节课,写上几句让人怎么也读不懂的话。今年上五年级了,开学第一天,我们一起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他写了一篇观后感。我惊奇地发现,他居然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尤其感人的是他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情,说妈妈辛苦工作都是为了他,自己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于是我立刻把他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让他自己把作文抄下来贴在班上习作园地里,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的妈妈。可想而知,当他听到老师的表扬时,心里是多么的高兴;当他的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时,该是多么的欣慰!在这件事中,我抓住这个孩子的一个闪光点,大做文章,一方面是这一次这个孩子值得表扬,另一方面,也是想抓住这个机会,激励孩子,期望从今以后,他真的懂事了,真的进步了。我相信这种激励方式的评价,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倾向。

二、期待式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总存有个性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评价的层次性,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愿望。

如我班上的一位男生,上课很少举手,注意力也很难集中。那天,他破天荒地举起了手,我马上以极大的热情让他发表自己的见解,可是他站起来什么也说不清,我耐住性子,不停地在边上打气:“别急,慢慢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说得好的。”那男孩憋红了脸,在我的不断鼓励与提示下,他终于说明白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在我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为他鼓起了掌。通过这件小事,我相信在老师真诚的期待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反复的尝试中获得成功,从而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包容式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堂上,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以防学生产生自卑、自负或自欺等错误观念。学生的情感表现往往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想法,然后帮助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评价的积极效果。

在学习《小兔运南瓜》一课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出了很多种搬南瓜的办法。如:如果正好老牛伯伯拉着牛车经过,就可以请牛伯伯顺路把南瓜运回家;如果地边正好有一条小河,可以利用浮力把南瓜放入河中,顺水把南瓜漂回家;可以找一些气球绑在南瓜柄上,把南瓜吊在空中,再找一根绳子把南瓜拉回家;请大象伯伯用鼻子把南瓜卷回家;找架飞机把南瓜运回家,等等。这些办法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存在的局限性。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很有创意,同时告诉他们,展开想象并不是胡思乱想,要考虑办法的可行性,再让学生选择办法时,学生就考虑了这一因素,取得了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效果。

四、亲近式评价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情感是左右课堂气氛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亲切的情感流露不仅能缩短师生双方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而且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炽热情怀时,会激起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采用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亲近式的评价,可以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独立作业时,我会告诉学生:“哪个小朋友学得认真,老师会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巡视过程中,我悄悄地巡视,时不时温柔地抚摸一下孩子们的头。又如:当小朋友精彩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意料时,我会情不自禁地与他握手,为他竖起大拇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随时改正时,我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教师的举手投足,都点燃了孩子们学习的火花,使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愉悦,师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这种亲近式的评价能迅速有效地使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