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警务”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聚焦“互联网+警务”推进现状、解决方案和发展趋势
□本报记者 林 笛
“互联网+警务”如何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5月26日,由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和腾讯公司联合举办的“互联网+警务”峰会在苏州举行。会上,全国部分地区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和互联网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互联网+警务”的推进现状、解决方案和发展趋势。
透过此次峰会,可以观察到“互联网+警务”的一系列最新趋势,以及部分地区公安机关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规律。
创新趋势:便民利民 提升效能 信息共享
根据腾讯公司发布的“互联网+警务”解决方案,以及各地公安机关的实践案例,目前“互联网+警务”创新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提供便民利民的公众服务,提升公安机关警务效能,推进公安机关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连接人与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警务”创新应用。在峰会分论坛上,出入境部门打通微信支付渠道、治安部门开辟微信报警平台、交管部门通过微信红包奖励交通违法举报群众等案例让人眼前一亮。在“互联网+警务”场景下,这些举措极大地节约了办事时间,让老百姓感受到真真
切切的方便。
另一方面,各地警方也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警务效能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包括融合位置大数据与交管数据,强化城市交通管理品质和能力;构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系统,将热力地图、卫星地图技术应用于勤务安保实战等方面。
苏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斌华介绍,目前仅苏州市区每天110报警平台来电量就超过1.2万次,负担很重,“现在开通了微信报警平台,群众动动手指就可以报警,还可以拍照上传证据,我们也把一些非警务求助分流至其他部门。群众满意度提高了,警力资源节约了,工作压力也下降了。”
此外,在利用云计算和协同办公平台等技术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方面,各类新措施不断出炉。例如,腾讯公司推出“警务云”服务,辅助公安机关实现跨部门、跨警种甚至跨地区信息共享,为公安机关指挥决策、应急反应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基础平台,解决了信息不畅、系统繁杂、共享不足等问题。
苏州经验:紧跟技术潮流 勇于突破创新
在“互联网+警务”实践方面,苏州公安长期走在全国前列。本次峰会上,苏州市公安局结合自身经验,介绍了通过深耕“互联网+警务”,向科技信息化要警力、向现代化管理要效率,实现民生警务提质增效、警队内部减负增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紧跟互联网技术发展潮流。近年来,苏州公安多次邀请腾讯公司专家团来苏州交流座谈,听取前沿技术介绍、磋商合作共建方案,并多次组织团队赴腾讯公司总部学习先进理念、借鉴经验做法。2010年起,苏州市公安局不断延伸服务触角,陆续推出网上办事
大厅、手机客户端、微信服务平台。
二是勇于突破现有框架及边界。陈斌华介绍,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便民服务时,一些审批项目会受到既有政策和制度的限制,“比如一些审批流程必须要提交纸质表格、文件等,所以我们主动修订调整相关的规定、制度,以适应互联网警务发展,尽可能地做到减少审批层级、简化审批流程、减少群众负担。”
通过持续努力,目前“苏州公安微警务”具有66个网上办事功能,囊括了微信报警、交通违法处理、事故快撤、掌上车管、办证查询等众多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应用。
三是成熟高效的工作机制。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京生介绍,苏州公安在信息化建设上有一套以“业务部门为主导、技术部门为保障”的成熟工作机制。
李京生介绍,按照这套工作机制,苏州市公安局科信委扮演了统筹推进的角色,牵头组织治安、交警、出入境、法制等部门,充分梳理可能上网运行的项目,积极从法律、政策等层面寻求支持,确保“互联网+警务”建设持续推进。
谈到“互联网+警务”的目标和成效,陈斌华表示:“群众的感受是最真实的,群众的满意度是唯一目的。我们竭尽全力开发网上警务功能,就是希望老百姓能感到更便利,有更高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本报苏州5月26日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