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设计

2022-08-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医学院

编写说明

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6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医学院 2017年2月28日

目 录

学时安排.................................................1. 绪论.....................................................2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0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27 第三章 藏象.............................................44 第四章 经络.............................................75 第五章 体质.............................................86 第六章 病因.............................................92 第七章 发病............................................107 第八章 病机............................................111 第九章 防治原则........................................133

《中医基础理论》学时安排 绪论 6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2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10 第三章 藏象 26 第四章 经络 8 第五章 体质 4 第六章 病因 12 第七章 发病 2 第八章 病机 10 第九章 防治原则 6 共计:96学时

1

绪 论

【学时】 6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

2

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4.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简介这四部医学典籍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及学术成就)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隋·巢元方等人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4)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2.宋金元时期:学派纷呈,某些理论有新的突破。

(1)南宋·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对其后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2)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②张从正:提倡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③李杲: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④朱震亨: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3.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 (1)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举例介绍)。 (2)明·张介宾、赵献可等倡言、发展了命门学说。

(3)温病学说的成熟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简要介绍明·吴有性及清·叶桂、薛雪、吴瑭等医家的主要著作和学术成就)。

3

(4)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瘀血理论等。

4.近代与现代

(1)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续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举例);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举例)。

(2)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简介现代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所呈现出的三个方面的主要趋势)

(四)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以自学为主,提示学习要点) 1.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创新思路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重点) (一)整体观念 1.基本含义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或称“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的具体体现,是同源异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

2.主要内容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① 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 a.“五脏一体观”,是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 在结构上: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官窍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而形成的完整统一的整体。

(介绍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的组成)

4

在功能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功能,但都在心的主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在心神的统一主导下,既依靠各脏腑组织器官正常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又依赖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来完成的(举例)。

b.“形神一体观”(在《内经》中称为“形与神俱”,古人又称作“形神合一”),是指人的形体和精神的结合与统一的观点。

形体的概念:广义、狭义; 神的概念:广义、狭义;

形神一体观的主要内容: 形体与精神的关系。 ② 病理上的整体性:相互影响。

局部的病变,可引起整体性病理反映;内脏有病,可反映于相应的五体、官窍;五脏中一脏有病,可影响他脏;形与神相互影响(举例)。

③ 诊治上的整体性

在诊察疾病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五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来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举例)。

在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在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则与治法(举例)。

在康复治疗疾病时:应形神共调;尤其应当重视调理精神情志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即强调首先“治神”。

在养生防病方面:强调形动神静、形神共养。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①“天人一体”观的立论依据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a.人体的生理活动随着一年之间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举例)。

b.人体随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而出现适应性调节(举例)。 c.地域环境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举例)。

③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5

a.人体受不同季节异常气候变化的影响,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举例); 季节气候的变化,还可加重病情等(举例)。

b.疾病病情的轻重可随昼夜晨昏人体阳气的消长而发生变化(举例)。 c.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举例)。 ④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因而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重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遵循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客观规律。

在养生防病中顺应自然规律,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① 立论依据

②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不同(主要指社会的变迁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举例)。

③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举例);

不利的社会环境,不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举例)。

④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身心机能的影响。通过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有利的社会支持,以及通过自我精神调摄,提高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来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刺激,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或促使疾病好转、痊愈。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1)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6

(2)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

证候与病机的关系;

证候具有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 证候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3)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就单个症状而言,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症状与体征相对来说,症状是指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腰酸、烦躁易怒等);体征是指能被检查到的异常客观征象(如肿块、舌象、脉象等)。

2.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难点) (1)区别

就病与证而言,两者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是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所以证比病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症与证两者的区别在于现象与本质的不同(症仅仅是疾病的现象,而证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所以证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而孤立的症一般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

(2)联系

症、证、病三者的联系,类似由点所构成的纵横交错关系:症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即“点”),病、证、症三者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上。病和证都由症所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3.辨证与论治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1)辨证(即辨识证候),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辨证思维的主要内容,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和辨病势等四个方面,即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7

(2)论治(即论证治疗),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或措施),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论治过程的步骤,一般分为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等方面。 (3)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延续、目的和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因而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4.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含义;举例。 (2)异病同治:含义;举例。

(3)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5.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略讲)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深化对疾病本质的提示和认识,使诊断更为全面、准确,治疗更具针对性和全局性。

在临床上,要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必须贯彻“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诊治原则。即首先运用辨病思维来确诊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当时该病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方遣药。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课程的主要内容(自学)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 【主要参考书目】

1. 何裕民主编.中医学导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的第一、第二节

2. 印会河,童瑶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

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

绪论

3. 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哪个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3.《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各自的主要学术成就如何?

4.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和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的书名、成书年代及作者如何?

5.何谓金元四大家?他们各自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治病特点)如何?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何?

7.何谓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试述“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结构、功能、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防病等方面的体现。

9.证的基本概念如何?

10.证候和病机的关系怎样?证候具有哪两个特征?

11.何谓辨证?何谓论治?简述辨证思维的主要内容及论治过程的步骤。辨证和论治之间的关系怎样?

12.何谓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试举例加以说明。 13.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及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怎样?

9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学时】12 【目的要求】

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概说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战国时期,代表文化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不仅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而且构建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所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首先要掌握这三种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了解它们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及其源流 (一)精的基本概念(重点)

精,又称精气,其基本概念有二:①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②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二)精概念的源流

10

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源。 (三)气的基本概念(重点)

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而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四)气概念的源流 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1.基本含义: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

2.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合和。

3.精气的存在形式:有“无形”与“有形”两种;两者之间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的运动及其形式 (1)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气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等。 (3)气的运动的普遍性及意义。 2.气化的概念、形式与类型

(1)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

(2)气化的形式:①气与形之间的转化(举例);②形与形之间的转化(举例);③气与气之间的转化(举例);④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举例)。

(3)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 3.气的运动与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前提和条��;而气化过程既是气运动的结果,又是气运动的具体表现(在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1

1.原理 2.体现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1.人与宇宙万物的同一性

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人为宇宙万物之一,故人亦由天地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 2.人在宇宙中的特殊性

人类与宇宙中的其他物种不同,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

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复散为气。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略讲)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对中医精气生命理论和整体观念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方法学上主要是起到了类比思维的启发作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1)中医学精的概念 (2)中医学精理论的产生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1)中医学气的概念 (2)中医学气理论的产生

3.古代哲学的精、气与人体内精、气的区别(重点)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1.古代哲学以精气学说为核心的整体观念 2.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12

第二节 阴阳学说

概说:简介阴阳学说的概念、主要观点及其在中医学中应用的概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重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和阳,既可以标示一对相互关联又对立相反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

二、阴阳概念的源流(略讲) (一)阴阳原始概念的出现 (二)阴阳哲学概念的产生 (三)阴阳学说的形成 三、事物的阴阳属性

(一)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重点) 1.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条件

划分事物的阴阳属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相互关联性,二是对立相反性。

2.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标准——阴阳的特性 (1)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干燥的、明亮的、兴奋的、亢进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湿润的、晦暗的、抑制的、衰退的都属于阴。

(2)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其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所在空间和时间等,与其对立面相比较,以阴阳的特性为标准来确定的。

3.事物阴阳属性划分举例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难点)

13

1.如果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举例。

2.如果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比较的对象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这就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阴阳属性相互转化(亦称“阴阳的相互转化性”);举例。 (2)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亦称“阴阳的无限可分性”);举例。 (3)事物的阴阳属性可因其比较对象(也称为“参照物”)的改变而改变;举例。

(三)事物阴阳属性的标示方法 1.阴阳两分法 2.阴阳三分法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 (一)阴阳对立制约 1.含义

(1)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属性相反的阴和阳两个方面(举例)。

(2)阴阳制约,是指在属性相反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会出现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相互排斥的情况(举例)。

2.意义

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举例)。 3.人体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出现的主要病理变化 (1)制约太过 (2)制约不及 (二)阴阳互根互用 1.含义

14

(1)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举例)。

(2)阴阳互用,是指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会出现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情况(举例)。

2.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出现的主要病理变化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1.阴阳交感

(1)含义: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

(2)意义: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3)机理:由于阴阳互藏而导致阴阳二气不断地进行升降运动,并且达到和谐的状态。

(4)发生阴阳交感的前提条件:“运动”与“和谐”。 2.阴阳互藏

(1)含义: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2)意义:①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来源;②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③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四)阴阳消长 1.含义: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是量变的过程。

阴阳双方在一定范围、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消长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2.原因:导致阴阳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15

3.形式

(1)阴阳互为消长:包括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长阳消和阳长阴消,是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举例)。

(2)阴阳皆消皆长:包括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和阳随阴长,是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举例)。

(五)阴阳转化

1.含义: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是质变的过程。

2.内在根据与必要条件:发生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互藏。发生阴阳转化的必要条件是阴阳的消长运动。

3.形式

(1) 渐变:举例。 (2) 突变:举例。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1.阴阳自和

(1)含义: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

(2)意义:阐明了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揭示了人体疾病自愈的内在变化机制。

2.阴阳平衡

(1)含义: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阴阳平衡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常阈平衡,而非绝对的静态平衡。 (2)维系机制:是建立在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运动。

(七)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难点) 16

见教材41页第五自然段。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重点) 1.确定人体组织结构阴阳属性的依据; 2.举例。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1.脏腑、经络、五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和气,可分阴阳; 2.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过程的由精所化之气,可分阴阳;

3.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正常的生命活动,还要依赖于人体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及其协调平衡来推动和维持。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重点)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 1.分析正、邪各自的阴阳属性

疾病是由于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而邪气和正气各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举例)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盛 ①概念 ②类型

(2)阴阳偏衰 ①概念 ②类型

阴阳偏盛、偏衰主要用来概括说明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而出现的寒热性病理变化。若用阴阳消长来说明,则属于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互为消长。

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3)阴阳互损 ①概念

17

②类型

阴阳互损主要用来说明寒热性疾病过程中阴气与阳气互根互用关系的失调,阐释“阴虚则热”的虚热与“阳虚则寒”的虚寒进一步发展为阴阳两虚的病变规律。若用阴阳消长来说明,则属于因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出现的阴阳不对等的皆消。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四诊资料的阴阳属性(举例)。 2.概括证候的阴阳属性(举例)。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养生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的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举例)。

2.确定治疗原则(重点)

(1)调整阴阳偏盛、偏衰和互损等,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

(2)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①阴偏盛的实寒证——寒者热之; ②阳偏盛的实热证——热者寒之;

③实热兼阴亏证或实寒兼阳虚证,应于“实则泻之”之中配以滋阴或助阳之品。

(3)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①阴偏衰的虚热证——滋阴以制阳(“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②阳偏衰的虚寒证——扶阳以制阴(“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

(4)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双补。

①对阴损及阳导致的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阴为主,兼以补阳; ②对阳损及阴的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阳为主,兼以补阴。

18

3.分析和归纳中药的性能(重点) (1)四气分阴阳; (2)五味分阴阳; (3)升降浮沉分阴阳;

(4)用阴阳属性归纳中药性能的意义

19

第三节 五行学说

概说:简介五行学说的概念及其主要观点。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重点)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二、五行概念的源流(略讲) (一)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 (二)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尚书••周书•洪范》从哲学高度对五行的特性作了抽象概括。

(三)古人运用抽象出来的五行特性,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为五类,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等关系来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由此形成了五行学说。 三、五行特性(重点) (一)概念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二)具体内容

1.“木曰曲直”:引申为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2.“火曰炎上”:引申为温热、上升、光明。 3.“土爰稼穑”:引申为生化、承载、受纳。 4.“金曰从革”:引申为沉降、肃杀、收敛。 5.“水曰润下”:引申为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四、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20

(一)归类的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 (二)归类的方法: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三)归类举例:教材50页“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讲解如何理解“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的内容;解释表中“五音”、“五化”、“五声”、“变动”等词语的涵义)。

(四)归类的意义: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和生理、病理现象,作了广泛的联系,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从而构建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表达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

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 概说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1)含义: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2)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母子关系: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难经》将其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我之“母”;“我生”者,为我之“子” (举例)。

2.五行相克

(1)含义: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2)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所不胜”、“所胜”关系:在五行相克(又称“相胜”)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我克”两个方面的关系,《内经》称之为“所不胜”与“所胜”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 (举例)。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难点) 1.五行制化

21

(1)含义: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2)规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具体地说,即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

(3)意义:通过生克关系的有机结合,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其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2.五行胜复

(1)含义: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2)规律:“有胜则复”(“子复母仇” )。举例。

(3)意义: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使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

(1)含义:五行相乘(又称“重克”、“倍克”),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即超过了正常限度的制约或克制)。

(2)次序: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3)形成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举例。 (4)相乘与相克的异同 ①五行相克与相乘次序相同。

②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在人体,表示生理现象。相乘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表示病理变化。

2.五行相侮

(1)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22

(2)次序: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是相反的,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3)形成原因:也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举例。 3.相乘与相侮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主要在于相克次序的不同。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而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2)联系:可以相伴发生。即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于强盛,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木过于虚弱,既可受到土的反侮,又可受到金乘。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略讲) 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特点(举例)。

2.以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来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即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重点) 病变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1)母病及子:含义;举例;一般规律。 (2)子病及母:含义;举例;三种情况。 2.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乘:两种情况;举例。 (2)相侮:两种情况;举例。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23

1.根据面色、口味、脉象等异常变化,以事物的五行归类和五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五脏病位(包括以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和以他脏所主之色、味、脉来确定五脏相兼病变)。举例。

2.根据五色之间以及色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举例。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根据五行归属,药物的五色、五味分入五脏。举例。 2.控制疾病的传变

治疗疾病时,除了针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以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及早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适当调整相关脏腑的功能,以截断疾病的传变。举例。

3.确定治则治法(重点)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①治则:补母(“虚则补其母”)、泻子(“实则泻其子”)各自的含义、适用病证及举例。

②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各自的含义及适用病证。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①治则:抑强、扶弱各自的适用病证及举例。

治疗相乘、相侮的病证,应同时采用抑强、扶弱的治则,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清主次。在一般情况下,多侧重于“抑强”,使弱者易于恢复。若一方虽强盛但尚未发生克伐太过时,亦可采用这一治则,预先加强“被克”方的功能,以阻止病情的发展。

②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各自的含义及适用病证。

4.指导针灸取穴(略)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自学)

属于“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即根据情志的五行归属和五行生克规律,利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举例。

24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略讲)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挂图、电教。 【主要参考书目】

1.何裕民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学导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章、第五章

2.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一章

3.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中国古代哲学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如何?精气与气概念的产生各源于何种学说?

2.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及精气的存在形式怎样?

3.何谓气机?宇宙之气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气的运动有何意义? 4.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化的概念、形式及类型如何?气的运动与气化之间的关系怎样?

5.阴阳的基本概念如何? 6.阴阳的特性怎样?

25

7.如何理解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加以说明。

9.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及其意义如何?试举例加以说明。人体阴阳之间对立制约关系失调主要有哪两种情况?

10.如何理解阴阳互根与互用?试举例加以说明。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主要出现哪些病理变化?

11.阴阳交感的含义、意义及其机理如何?发生阴阳交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2.试述阴阳互藏的含义及其意义。

13.何谓阴阳消长?导致阴阳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阴阳消长的形式如何?试举例加以说明。

14.何谓阴阳转化?发生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和必要条件是什么?阴阳转化的形式如何?

15.试述阴阳自和的含义及其在中医学中的意义。 16.何谓阴阳平衡?维系阴阳平衡的机制如何?

17.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试举例加以说明。 18.阴阳偏盛、偏衰各自的含义及其所致证候如何?阴阳偏盛、偏衰主要用来概括说明何种病理变化?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是什么?

19.阴阳互损的含义怎样?形成阴阳互损有哪几种情况?阴阳互损是阴阳何种关系失常所出现的病理变化?

20.阴阳偏盛、偏衰、互损各自的治疗原则怎样?

21.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来分析和归纳中药性能?用阴阳属性归纳中药性能有何意义?

22.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如何? 23.何谓五行特性?五行各自的特性如何?

24.五行相生与相克各自的含义、具体次序及别称如何? 25.五行制化的含义、规律及意义如何? 26.试述五行胜复的含义、规律与意义。

27.试述五行相乘与相侮各自的含义、具体次序以及形成的原因。 28.五行相克与相乘有何异同?

29.如何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试举例加以说明。

26

30.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有哪些?其含义及适应证如何?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学时】10 【目的要求】

1.掌握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代谢、功能及其分类。 2.掌握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分类。 3.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4.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 5.掌握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 6.熟悉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重点) (一)基本概念

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即“先天之精” )与后天水谷精微(即“后天之精” )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二)中医学的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难点)

狭义之精,是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这是中医学中精的本始含义,是中医学精概念产生的始基。广义之精,是指人体的血、津液、及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等一切精华物质。血、津液虽均属于广义之精的范畴,但从具体物质的生成与功能而言,精与血、津液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精概念的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称为“一般意义的精” ),并不包含血、津液。

27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重点) (一)精的生成 1.先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因为它与生俱来,故谓之“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等脏腑吸收水谷中的精华物质所产生,故又称“水谷之精”。水谷之精以与津液相融合的液态形式由脾气转输到全身各脏腑五体官窍,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谓之“后天之精”。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

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 2.精的施泄

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各脏腑之中,滋润、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地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略讲) (一)繁衍生命

由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而生成的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是生命的本原。

(二)濡养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盛,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得到精的滋润濡养,各种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

(三)化血

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

精化血的另一层意义,是指精可不断地融合于血液中。 (四)化气

先天之精可以化生先天之气(元气),水谷之精可以化生谷气,再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综合而成一身之气。

28

(五)化神

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略讲)

从来源上说,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从分布部位上说,有各脏腑之精;从特殊功能上说,有生殖之精。

29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重点)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精与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中是有严格区别的(难点) 人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是具体的,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是极为抽象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精和气的概念基本上是同一的;在中医学中,精和气的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

*在中医学中,精与气的区别(难点)

(1)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2)人体各脏腑、五体、官窍由精化生(人体的各脏腑、五体、官窍等,是由精化生的“同源异构体”),人体的各种机能由气推动和调控;(3)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4)精是气的化生之源,气既是由精所化生的、比精更细微的、运动不息的物质,又是精的功能体现;(5)精属阴而有形,藏寓于脏腑之中;气属阳而无形,运行于全身上下内外。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重点) (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 (二)相关脏腑功能

人体之气的生成虽然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但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

1.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0

脾主运化,胃司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为水谷之气而布散全身,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

3.肺为生气之主

肺主呼吸之气,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人体之气的生成及代谢。肺又主司宗气的生成。宗气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重点)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3.气机调畅的概念: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

4.气运动的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举例)。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5.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1)五脏: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

(2)六腑:以降为顺。总体是降,降中寓升。

(3)脏腑之间的关系:①肺主出气、肾主纳气;②肝主升发、肺主肃降;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④心肾相交。

(4)某一脏腑:其本身也是升与降的统一体,如肺之宣发肃降、小肠之分清别浊等等。

总之,脏腑之气的运动,在生理状态下体现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点和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规律。

6.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略讲)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人体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31

2.气化的形式: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是:人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包括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举例。

3.气机和气化的关系(难点)

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而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的。人体之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存在于生命的始终,分之为二,合之为一。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难点)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1.气的推动作用的涵义及主要体现。 2.气的调控作用的涵义及其主要体现。

3、气的推动作用与调控协调的生理意义及失调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1.气的温煦作用的涵义、生理意义及主要表现(举例)。 2.气凉润作用的涵义、生理意义及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三)防御作用

1.一身之气(正气)的防御作用的涵义。 2.正气的防御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意义。 3.正气防御作用低下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四)固摄作用

1.气的固摄作用的涵义及其主要体现。 2.气的固摄作用减弱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五)中介作用

1.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的涵义。

2.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的体现(举例)。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重点)

概说:人体之气分类的依据;人体之气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 人体之气(略讲) 1.含义

32

人体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或 “气”,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三者融合而生成的,运行于全身各处的极细精微物质。

2.生理功能

既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又能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及血、津液、精的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3.主要分类

(1)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 (2)从生成来源而言,分为元气、谷气;

(3)从分布部位而言,分为营气、卫气、宗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 (1)基本含义

《内经》称为“真气”,《难经》又称“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生成与分布

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肾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时期即已存在,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无处不到,无处不有)。 (3)生理功能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4)征象

元气旺盛,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正常,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协调,身体健康、活力旺盛,延年益寿;元气衰弱,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减弱或失调,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甚至夭折。

2.宗气 (1)基本含义

33

又名“大气”、“动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2)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互结合而生成。宗气生成后积聚于胸中(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上气海”,又称“膻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此外,《内经》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再下行于足。

(3)生理功能

a.行呼吸(即宗气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能推动肺的呼吸。因此,凡是呼吸、语言、发声,皆与宗气有关);b.行血气(即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凡是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力量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c.资先天(即宗气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助先天元气)。

(4)征象

宗气旺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心搏、脉搏徐缓有力、节律一致;若宗气衰少,可见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声音微弱,心搏、脉搏躁急,节律不齐或微弱无力等症状。

3.营气 (1)基本含义

又称“荣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2)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内经》称之为“水谷之精气”),进入脉中,运行全身。

(3)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b.营养全身。 4.卫气 (1)基本含义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2)生成与分布

34

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内经》称之为“水谷之悍气”),运行于脉外,布散全身。

(3)生理功能

a.防御外邪(即卫气布达于肌表,起着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b.温养全身(即卫气具有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的作用);c.调控腠理(即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使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从而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

5.营气与卫气的区别及联系 (1)区别

①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易于流行)。②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③营气的功能是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卫气的功能是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④营气属阴,卫气属阳。

(2)联系

两者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营卫失和,就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略讲)

35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重点)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重点) (一)化生之源

1.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

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2.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

此外,肾精化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脾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

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营养的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 若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造成长期饮食营养摄入不良,都可能导致血液化生之源匮乏,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临床上治疗血虚,首先要注意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并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调配。 2.心肺

心肺的生理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阳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的血液。 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时,也常常注意调补心肺功能。 3.肾

36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精化生肾气,而肾气能推动、激发和调控各脏腑的生理活动,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促进心肺的气化功能,从而有助于血液的化生。

如果肾精不足,或肾不藏精,往往会导致血液生成亏少。 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有时需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 三、血的运行(重点)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难点)

1.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温煦与凉润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

2.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也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3.血液的质量,包括充盈与否、清浊及黏稠状态等,都可影响血液的运行。 4.病邪的影响。 (二)相关脏腑功能

1.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

2.肺朝百脉,主治节,能够助心行血。

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够推动和促进血行,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又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中循环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还可以防止出血。

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

总结: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和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心、肺、肝、脾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血主濡之”) 1.原理;

2.征象:反映在面色、肌肉、皮肤、毛发、感觉和运动等方面(举例)。 (二)化神(“血以养神”) 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37

生理、病理征象(举例)。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重点)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泪和胃液、肠液、关节腔液、胸腹腔等间隙的液体等),是液态样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津和液的区别与联系(难点) (一)区别

1.性状:津,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液,性状较浓稠(稠厚)、流动性较小。

2.分布部位:津,主要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液,主要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

3.功能:津,具有滋润作用;液,具有濡养作用。 4.属性:津属阳,液属阴。 (二)联系

1.在生理上:两者同属于人体正常水液,同由脾胃的运化功能等所化生;在代谢过程中,可以互补转化,故常“津液”并称,在生理上一般不作严格区分(津和液的区别主要用于临床对津液损耗而出现“伤津”、“脱液”病理变化的分辨)。

2.在病理上:“伤津”和“脱液”的病变,也有联系:“伤津”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脱液”;“脱液”必兼有“伤津”。 三、津液的代谢(难点) (一)生成

来源于饮食水谷,主要与脾、胃、小肠、大肠等脏腑的生理机能有关。 (二)输布

38

主要是依靠肾气蒸化和调控、脾气运化、肺气宣降、肝气疏泄和三焦通利等生理机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三)排泄

有尿、汗、呼气与粪便四个途径;主要依赖于肾、肺、脾、膀胱和大肠等脏腑的生理机能协调配合来完成。

总结: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由许多脏腑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而完成的;其中尤以脾、肺、肾三脏的综合调节为首要,而肾主水的生理机能最为重要。

四、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另外,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节 神

一、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重点) 中医学中的神(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其中又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

二、神的生成(难点)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二)狭义之神的产生,还与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应答反应密切相关 三、神的作用(略讲)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重点) (一)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39

(1)原理: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2)生理体现:气盛则血充。 (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虚。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举例)。

2.气能行血

(1)含义: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举例)。 (2)生理体现:气的充盈,而且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

(3)病理表现:气虚或气滞,均可导致血瘀;气机逆乱,血行也随之逆乱(举例)。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常常分别配合应用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举例)。

3.气能摄血

(1)含义: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举例)。 (2)生理体现:气旺则血统。

(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逸”(即“气不摄血”) (举例)。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气虚出血病证,必须补气以摄血(举例)。 总结:气对于血的生成和运行具有统率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

(1)含义: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2)生理体现:血足则气旺。 (3)病理表现:血虚则气虚。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气少的病证,必须气血双补(举例)。 2.血能载气

(1)含义及生理体现: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依赖血的运载而运行全身。

(2)病理表现:血虚的病人,也就会出现气虚病变;气随血脱。

40

(3)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大出血时,在紧急止血的基础上,往往多用大剂补气药物来益气固脱(举例)。

总结:血能养气、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即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之一),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以自学为主)

气与津液的关系十分相似于气与血的关系,亦可归纳为: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和津能载气等五个方面。

对上述五个方面,应掌握其各自的含义、生理体现、病理表现,以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重点) (一)精血同源

1.含义:精与血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2.生理体现

(1)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

(2)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血液输送到脏腑中,也可充养脏腑之精。

3.病理表现:衰则同衰(精亏则血虚,血虚则精亏)。 (二)津血同源

1.含义:津液和血来源相同而又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2.生理体现

(1)津液与血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

(2)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为血液;血液中的津液,与营气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

因为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而津血同源,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 3.病理表现:津血互损(举例)。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1)治疗津血互损的病证,应津血互补; (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41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略讲) (一)精与气的关系 1.气能生精、摄精 2.精能化气

(二)精、气与神的关系 1.精、气化神 2.神驭精、气

总结:精、气、神三者之间存在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可分而不可离,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活动对形体健康的反作用”的辩证法观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电教、实验、讨论。 【主要参考书目】

1.张挹芳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藏象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章 气、血、津液学说

2.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三章 气、血、精、津液

3.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二章 气、血、津液 【复习思考题】

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如何?

2.简述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贮藏与施泄。 3.简述人体之精的功能与分类。 4.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如何? 5.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6.人体之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生理机能尤为密切相关? 7.人体之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如何?何谓气机调畅与气机失调?

42

8.人体气化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如何?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的关系怎样? 9.人体之气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何谓人体之气的调控作用?人体之气的推动作用与调控作用相互协调有何生理意义?

10.气的温煦作用对人体有何重要的生理意义?其作用减弱有何主要病理表现?如何理解气的凉润作用?

11.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减弱有何主要病理表现? 12.气的固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减弱有何主要病理表现? 13.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什么?气的生理功能,主要取决于气的什么生理特性?

14.试述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各自的基本含义、生成、分布与生理功能。 15.试述营气和卫气的区别与联系。 16.中医学中血的基本概念如何?

17.血的化生之源如何?血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18.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9.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哪些脏腑的机能密切相关? 20.何谓津液?津和液有何区别与联系?

21.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各与哪些脏腑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 22.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如何? 23.简述人体之神的作用。 24.如何理解气和血的关系?

25.何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26.何谓“精血同源”?

27.何谓“津血同源”?

43

第三章 藏象

【学时】26 【目的要求】

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五脏各自的主要生理机能、生理特性。 3.掌握六腑各自的主要生理机能及胃的生理特性。 4.掌握脑和女子胞的主要生理机能。 5.掌握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6.熟悉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及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7.了解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与特点。 8.了解心包络和命门学说的梗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重点) 1.藏

有隐藏、贮藏之义;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由

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2.象

44

有形象,征象、现象和比象三种意思。其涵义有三:一是指内脏的外现形象(即内脏的解剖形态,如心“如倒垂莲蕊”等);二是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等);三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和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如心气通于夏,“南方赤色,入通于心”等)。

3.藏象

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以及内脏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4.“藏”与脏器的概念区别(难点)

(1)“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藏”的结构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中医学“藏”的概念,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一个功能单位的概念。

(2)脏器,主要是西医学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就其结构来说,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二)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五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古代解剖知识对人体结构的大致了解,不仅为藏象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形态学基础,而且古人还在这些形态学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了内脏的某些机能(举例)。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映,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这是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举例)。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45

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藏象理论的形成及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举例)。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通过临床疗效来探索和反证脏腑的生理病理,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举例)。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略讲)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此外,中医藏象学说还具有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重点)

(一)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 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 (二)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三)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

受盛和传化水谷。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四)奇恒之腑的概念及共同生理特点 1.概念

奇恒之腑,是指形态上中空有腔似腑,功能上贮藏精气似脏,与一般脏腑不同的六种器官或组织,包括脑、髓、骨、脉、胆、胞(习惯上指女子胞,但男女皆有“胞”。“胞”,在男子是指精室,又称精宫)。

2.共同生理特点

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五)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2.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五、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脏腑精气阴阳是脏腑生理机能的解释性模型。 脏腑之精的概念和作用,可参阅课本第70页。

46

脏腑之气、脏腑之阴气、脏腑之阳气各自的概念和作用,可参阅课本第81页。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概说:简介心的实体位置及形态。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心主血脉 (1)概念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主宰着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发挥滋润和濡养作用,以及心有参与血液生成的功能。

心主血脉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①心行血:即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输送营养物质、滋润和濡养各脏腑五体官窍。

②心生血:即心火(心阳)能将进入心脉的营气和津液化赤为血。 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生成的作用。 (2)心行血的原理

①心和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 ②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是血行的基本动力(亦称“原动力”)。 ③心行血的功能是心、血、脉三者共同协作,以心为主导来完成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气充沛位居主导地位。 (3)征象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称为“能主血脉”),表现为面色红润,舌色淡红而有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节律整齐,胸部舒畅、无不适感。

47

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称为“不主血脉”),有多种病理类型,外在征象各有不同。如心血亏虚,可见面色与舌色淡白无华,脉细无力,心悸等;如心脉瘀阻,可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结、代,胸部憋闷或疼痛等。

2.心藏神

(1)人体之神的概念 ①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

②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倾向等精神活动。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

(2)心藏神的概念

心藏神(又称“心主神明”或“心主神志”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3)心藏神的生理作用及其原理

①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其原理在于:心神能够控精驭气,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其中,以神能驭气最为关健。

②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其原理在于:心为神明之脏,是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并作出反应,进行心理活动的脏器。

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刺激而作出应答反应的结果;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共同来完成的。 (4)心藏神的征象

①心藏神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情绪稳定,睡眠安稳,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正常而协调。

②心藏神的功能失常,可表现为心神衰弱或心神不宁或心神错乱的病症,或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失调。

3.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之间的关系 密切相关,互相影响。

48

因为心藏神,而心神能够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同时,心又主血脉,具有行血和生血的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内经》把心称作“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二)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 (1)原理 (2)意义 2.心主通明 (1)涵义 (2)原理 (3)病理征象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重点讲解心其华在面的涵义、原理及征象。 2.在窍为舌(重点):涵义、理论依据及征象。 3.在志为喜:涵义、生理及病理表现。 4.在液为汗(重点):涵义、原理及病理表现。

5.与夏气相通应:原理,生理、病理体现,对预防、治疗的指导意义。 附:心包络

简介心包络的概念、生理作用。 二、肺

概说:简介肺的实体位置及形态。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1)肺主呼吸之气 ①概念

肺主呼吸之气(也称“肺司呼吸”),是指肺主管呼吸,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49

肺主呼吸的功能,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②生理作用

呼浊吸清,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③征象

a.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

b.肺气失宣或肺气失降,都可出现呼吸异常的表现:如肺气失宣,多见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肺气失降,多见喘咳气逆等。 (2)肺主一身之气 ①概念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②生理作用 a.主宗气的生成; b.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③病理征象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到宗气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导致气虚病变,并且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 (3)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机能。 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机能。 2.主行水 (1)概念

肺主行水(也称作“肺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2)内涵(生理过程)

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各自对津液的输布、排泄过程。 (3)病理征象

外邪犯肺或内伤及肺,使肺失宣降,就会导致肺的行水功能失常,出现汗、尿排泄障碍,表现为无汗、小便不利;而且体内水液停聚,发生痰饮或水肿等病变。

3.肺朝百脉,主治节

50

(1)肺朝百脉 ①概念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②生理作用及其原理 肺气助心行血。

其原理有二:一是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二是肺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

③病理征象

肺气虚弱或肺气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舌青紫等症。 (2)肺主治节 ①概念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②生理作用

a.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b.治理调节全身气机; c.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 d.治理调节津液代谢。

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称“肺为华盖”的原理。 2.肺为娇脏

称“肺为娇脏”的原理。 3.肺气宣降(重点) (1)概念

(2)生理作用及病理表现 (3)肺气宣发与肺气肃降的关系

51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的概念;肺与皮毛相互为用关系的体现。 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从解剖、功能、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阐述。

3.在志为忧(悲):肺与忧(悲)的生理、病理关系。 4.在液为涕:鼻涕与肺的生理、病理关系。

5.与秋气相通应:原理,生理、病理体现,对养生、治病的指导意义。 三、脾

概说:简介脾的实体位置及形态。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机能。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食物 ①概念

脾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即谷精)的功能。

②生理作用

a.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 b.脾气促进水谷精微的吸收; c.脾气转输水谷精微。 ③病理征象

脾失健运,必然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2)运化水液 ①概念

脾运化水液(有时候亦称“脾运化水湿”),是指脾气促进水精的生成和吸收,并转输水精,以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

②生理作用

52

a.脾气促进水精的生成和吸收; b.脾气转输水精;

c.脾气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 ③病理征象

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 (3)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的关系

(4)脾为“后天之本”的涵义、原理及其对养生防病的重要意义 2.主统血 (1)概念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2)原理

气的摄血作用,即依靠脾气的固摄作用。 (3)生理、病理征象

①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这种生理状态称作“脾能统血”。

②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功能减退,则血液失去统摄而导致出血。由于脾气主升、脾主肌肉,所以习惯上多以脾气虚,不能摄血,导致的肌衄(即皮下非外伤性出血),以及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作“脾不统血”。

(二)生理特性(重点) 1.脾气主升

概念、生理作用及主要病理表现。 2.喜燥恶湿

原理、临床指导意义。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概念、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脾开窍于口的涵义,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

53

(2)脾之华在唇的涵义,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 3.在志为思

(1)中医学中“思”的两种概念。

(2)脾在志为思的涵义,脾与思的病理关系。 4.在液为涎:涎的概念,脾与涎的生理、病理关系。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治疗)。 脾的主时:脾主长夏、脾主四时;“脾主四时”的精神实质(意义)。 四、肝

概说:简介肝的实体位置(从解剖位置而言,肝属中焦,但从功能、病理角度而言,肝在下焦)。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主疏泄 (1)概念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2)生理作用

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维持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功能活动稳定有序。 (3)病理表现

①肝气郁结的常见成因、病理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 ②肝气上逆的常见成因、病理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 (4)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②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 ③调畅情志;

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讲解上述四个方面各自的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 2.主藏血 (1)概念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

54

(2)生理意义 ①涵养肝气; ②调节血量; ③濡养肝及筋目; ④为经血之源; ⑤防止出血。 (3)病理表现

①藏血不足,导致肝血亏虚,出现机体许多部分(特别是“肝系统”的组织器官)血液濡养不足的症状(举例)。

②肝不藏血,可致各种出血。 病机;病症举例。

3.关于“女子以肝为先天”及“肝体阴而用阳”的阐释。 (二)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

概念,原理及临床指导意义(病理、治疗)。 2.肝气升发

概念,生理、病理表现。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1)筋的概念;肝在体合筋的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肝为“罢极之本”的阐释。

(2)“爪为筋之余”;肝其华在爪的概念、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 2.在窍为目:目,又称 “精明”、“命门”;肝在窍为目的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目疾主要以治肝为主;简介眼科“五轮”学说。

3.在志为怒:肝与怒的生理、病理联系。

4.在液为泪: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诊断)。 5.与春气相通应: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养生)。 五、肾

概说:简介肾的实体位置。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55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1)肾藏精的概念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肾藏精的功能,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亦称“封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其中,最主要是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肾所藏之精称为肾精,肾精化生肾气,肾气的封藏作用使精藏于肾中而不会妄泄,以保证肾精能充分发挥其各种生理效应。

(2)精的概念及肾精的来源 ①精的概念

精,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五体、官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②肾精的来源(难点) a.先天之精——来源,作用;

b.后天之精——总的来源,肾精中所含“后天之精”来自于两个方面; c.肾精的构成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加上部分后天之精充养而化成; d.在人体出生之后,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 (3)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 ①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a.人体生命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退情况,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也都与肾精及肾气盛衰密切相关。

b.“天癸”及肾为“先天之本”的涵义。 c.肾精及肾气不足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d.肾精及肾气主司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理论的临床意义。 ②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难点)

a.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脏腑气化的概念。

c.肾阴、肾阳各自的概念、生理作用及其主要病理征象(举例)。 2.主水

56

(1)概念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2)原理(难点)

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调控作用; 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主要病理表现

肾主水的功能失常,称作“肾不主水”,主要表现在肾气的蒸化(包括推动和固摄)作用失常,导致膀胱开合失度,既可以出现尿少、甚至尿闭,水肿等病症(称作“关门不利”),又可以出现小便清长或遗尿或尿失禁等病症(称作“气不化水”)。

3.主纳气 (1)概念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2)原理(难点)

肾气的封藏作用。肾精充足,肾气充沛,封藏、摄纳有力,则呼吸均匀和调。 (3)主要病理表现

若肾精亏虚,肾气衰减,或者肺气久虚,久病及肾,使肾气虚衰,都可以导致肾气的封藏、摄纳无力,使肺吸入的清气不能下纳于肾,形成肾不纳气的病变,从而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状。

4.在认识肾的各种机能时,必须把藏精作为最根本的机能来理解和把握。 (二)生理特性 1.主蛰

概念,具体表现,生理、病理征象。 2.守位

“守位”的概念,君火、相火各自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1)肾在体合骨,生髓的原理;髓的分类,“齿为骨之余”;肾精充足,髓的生化有源的生理征象及肾精不足,髓生化乏源的病理征象。

57

(2)肾其华在发的概念、原理(包括“发为血之余”);精血旺盛或衰少表现在发的征象。

2.在窍为耳及二阴

(1)肾开窍于耳的原理,肾精及肾气充盈或虚衰表现在耳的征象。 (2)肾开窍于二阴的原理,肾气作用失常表现在二便的征象。 3.在志为恐

(1)肾与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病理方面。 (2)恐与惊的比较。 4.在液为唾

(1)唾的概念及功能,肾在液为唾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2)唾与涎的比较。

5.与冬气相通应: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养生)。 附:命门

1.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系指眼睛而言。将命门作内脏提出则始见于《难经》。

2.简介历代(主要是明清)医家对于命门的形态、部位及功能的不同见解。 3.命门的生理功能与肾息息相通。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古代医家之所以称之为“命门”,无非是强调肾气及肾阴肾阳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命门”亦即“生命之门”。

58

第三节 六腑

概说: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六腑之气共同的生理特性。

一、胆

(一)位置及形态(包括胆汁及胆的别名)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贮藏和排泄胆汁

(1)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由肝血化生。在肝气疏泄功能的作用下分泌出胆汁,进入胆腑浓缩、贮藏;随着消化过程的需要,在肝胆之气疏泄功能的共同作用下,贮藏于胆腑的胆汁通过输胆管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2.主决断(难点)

(1)胆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这一机能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以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胆主决断机能正常与否的表现(举例)。 (三)胆既是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难点)

因为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其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而且胆所贮藏和排泄的胆汁能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胆为六腑之一;但是胆中贮藏的胆汁属于精微物质(即“精气”的范畴),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而且胆本身不与水谷直接接触,不是水谷传化的通道,与胃、小肠、大肠等又有所区别,符合奇恒之腑的概念,所以胆又为奇恒之腑之一。

二、胃

59

(一)位置及形态(包括胃的别名)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主受纳水谷

即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

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 2.主腐熟水谷

即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气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纳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

(三)生理特性(重点) 1.胃气通降

概念,主要体现及主要病理表现。

藏象学说以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机能。脾气升举与胃气通降相互为用(即脾胃之气升降相因),不但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食物糟粕的正常排泄,而且成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

2.喜润恶燥

概念,临床指导意义。

(四)胃气的概念及其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意义(难点) 见课本第132页小字体部分。 三、小肠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主受盛化物 (1)概念;

(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2.主泌别清浊(难点) 概念。

由于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所以有“小肠主液”的说法。

60

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如果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失常,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就会导致水谷混杂而下,水液在粪便内大量排出,出现便溏泄泻、小便短少等症状。对于这种病症,临床上常采用利小便的方法来治疗,并将此治法称为“利小便所以实大便”,又称作“利前阴而实后阴”。

四、大肠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主传化糟粕 (1)概念

(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3)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实为对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的承接。除此之外,尚与胃气的通降、肺气的肃降、脾气的运化、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有关。

2.主津(难点)

(1)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含有部分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干燥而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

由于大肠吸收水液,与津液的生成有关,故称“大肠主津”。 (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五、膀胱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贮存和排泄尿液。

(1)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 (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1.涵义; 2.形态结构; 3.生理机能(重点)。

61

(二)部位之三焦 1.涵义;

2.总体生理机能(重点);

3.上、中、下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难点)。 (三)辨证之三焦

温病的辨证纲领(亦称“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的三焦,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脑居于颅腔之中,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主宰生命活动

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枢机,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主司精神活动

(1)脑主人的意识、思维、记忆、情志等精神活动。

(2)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如果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失常,就会出现思维、记忆、语言,以及情志等方面的异常。

3.主司感觉和运动

(1)眼、耳、口、鼻、舌等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

脑主元神,神能驭气,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令之运动,故脑能统领肢体运动。

(2)脑髓充盈,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正常,则视物精明、听力正常、味觉嗅觉灵敏、感觉无碍、运动如常且轻劲多力。如果脑髓不足,或者脑部的其它病变,使脑的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失常,都会出现视物不明,听觉失聪,味觉、嗅觉不灵,感觉障碍,运动不能,倦怠乏力。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难点)

1.与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及五脏六腑之精(后天之精)关系密切。

62

2.精神活动虽由脑与心主司,但尚有“五神脏”之说。 二、女子胞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主持月经

月经,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脉、气血及天癸作用于胞宫的结果。胞宫的形态与机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月经的来潮。

2.孕育胎儿

胞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器官。受孕之后,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血气皆下注于冲任,到达胞宫以养胎,培育胎儿以至成熟分娩。

(三)与脏腑、经脉的关系(难点) 1.与脏腑及天癸的关系

女子以血为本,月经的来潮和胎儿的孕育都离不开血液的充盈和正常调节,而五脏分别主司血液的生化、统摄、运行及调节,故女子胞与五脏(尤其是肝、心、脾、肾)关系密切。

天癸的泌至及其对胞宫的作用,与女子胞的发育成熟、月经按时来潮及其后定时排卵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2.与经脉的关系

女子胞与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以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 冲脉、任脉、督脉皆起于胞中。冲为血海,蓄溢阴血,孕育胎儿;任脉为阴脉之海,主胞胎;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肾相通。带脉下系于胞宫,既可约束、统摄冲、任、督三经的气血,又可固摄胞胎。十二经脉气血通过冲脉、任脉、督脉灌注胞中,而为经血之源,胎孕之本,共同维持女子胞功能。

附:精室

简介精室的概念、生理机能。

精室由肾所主,其机能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并与冲任二脉相关。

63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重点) (一)心与肺

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1.生理上

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是肺朝百脉的基础,使肺能进行呼吸吐纳,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能够辅助心气推动血行。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心肺两脏相互协调,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着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

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 2.病理上

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使血行不畅,可致肺失宣降,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

肺气虚弱,行血无力,或肺失宣降,肺气壅塞,也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容易导致心血瘀阻,出现心胸闷痛、唇舌青紫、心悸等症状。 (二)心与脾

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和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在血液生成方面 (1)生理上

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供养脾脏,脾得滋养则能健运,化生血液的功能也就旺盛;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化生为血。所以脾气健运,则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 (2)病理上

心和脾的病变,常常相互影响,形成心脾两虚之证。

64

2.在血液的运行方面 (1)生理上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瘀滞,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保证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 (2)病理上

或见气虚血瘀的证候,或见气虚出血的证候。 (三)心与肝

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即血液运行)和精神调节两个方面。 1.在血液运行方面 (1)生理上

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肝气疏泄有度,能随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利于心行血功能的正常运行。 (2)病理上

心血虚和肝血虚常常相互影响,形成心肝血虚之证;

心血瘀阻可累及肝,肝血瘀阻可累及心,最终导致心肝血瘀的病理变化。 2.在精神调节方面 (1)生理上

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而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也有利于心神内守。所以,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 (2)病理上

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和肝火亢逆,可相互影响、同时并存,形成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证。 (四)心与肾 1.生理上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其机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发: (1)水火既济:心火(即心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即肾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通过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2)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65

(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即心阳),为一身之主宰;肾为相火(肾中相火即命火、肾阳),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心阳与肾阳可相互资助。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

2.病理上

心肾不交,主要表现为:①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的阴虚火旺;②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心肾阳虚、水湿泛滥;③肾精不足与心神失调相互影响的精亏神逸。 (五)肺与脾

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1.在气的生成方面 (1)生理上

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化生水谷之精所化的谷气,在肺中相结合而生成宗气。

脾所化生的谷精、谷气与津液有赖于肺气的宣降运动而输布全身。而肺维持其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谷精、谷气与津液,又依靠脾气运化水谷的作用以生成。 (2)病理上

肺气虚和脾气虚常常相互影响,形成肺脾气虚证。 2.在水液代谢方面 (1)生理上

肺气宣降以行水,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而脾气运化水液,散精于肺,又是肺主行水的前提。所以,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 (2)病理上

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而生痰成饮,影响及肺,可致肺失宣降;肺失宣降,行水功能失常,又可导致水湿困脾。 (六)肺与肝

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1.生理上

66

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的肃降;肺气充足,肃降正常,又有利于肝气的升发。肝升与肺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为用。两者协调平衡,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人称为“龙虎回环”。

2.病理上

肝肺病变可相互影响。如肝火犯肺证等。 (七)肺与肾

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1.在水液代谢方面 (1)生理上

肺气宣肃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及升降的水液,也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之下归于肾或膀胱。肺肾之气的协同作用,保证了体内水液输布与排泄的正常。 (2)病理上

肺气失于宣降,行水功能失常,可影响肾主水之功能;而肾气主司和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失常,水液内停,又可上泛射肺,使肺气失于宣降。

2.在呼吸运动方面 (1)生理上

在人体呼吸运动中,肺气肃降,有利于肾的纳气;肾精肾气充足,摄纳有力,也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2)病理上

肺气虚与肾气虚往往相互影响,出现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 3.在阴阳互资方面 (1)生理上

肺肾阴阳相互资生。 (2)病理上

形成肺肾阴虚、肺肾阳虚之证。 (八)肝与脾

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饮食物消化)、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血液运行)。

1.在饮食物消化方面

67

(1)生理上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过协调脾胃升降和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能够助脾运化。脾胃的升降为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而且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化生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 (2)病理上

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功能失常,常相互影响,形成肝脾不和之证。 脾虚生湿化热,湿热郁蒸肝胆,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 2.在血液运行方面 (1)生理上

脾气健旺,生血有源,统血有权,使肝有所藏而能正常调节血量;肝血充足,藏泻有度,血量得以正常调节,使脾的生理活动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养,则血液生化有源、统血有权。所以,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2)病理上

脾气虚弱,可致肝血不足。

肝不藏血与脾不统血也可以同时并见。 (九)肝与肾

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三个方面。 1.在精血同源方面 (1)生理上

肾精和肝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而且精和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故称之为“精血同源互化”。 (2)病理上

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多可相互影响,形成肝肾精血两亏的病变。 2.在藏泄互用方面 (1)生理上

肝气疏泄与肾气封藏,相反而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的排精功能。 (2)病理上

肝肾藏泄失调,女子可见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以及排卵障碍,男子可见阳萎、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状。

68

3.在阴阳互滋互制方面 (1)生理上

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偏亢;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可防止肝脉寒滞。 (2)病理上

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以及肝肾阳虚,肝脉寒滞之证。

正因为肝和肾之间存在着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密切关系,所以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的说法。 (十)脾与肾

主要体现在先天与后天互促互助及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1.在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方面 (1)生理上

脾运化水谷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和促进,才能健旺,即所谓“先天温养、激发后天”;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也有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谷气的不断充养和培育,才能充盛,即所谓“后天补充、培育先天”。 (2)病理上

肾精不足与脾精不充,脾气虚弱与肾气虚亏,脾阳虚损与命门火衰,脾阴匮乏与肾阴衰少,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2.在协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方面 (1)生理上

脾气运化水液功能的正常发挥,必须依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作用的支持。肾气主司水液代谢,又必须依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2)病理上

形成脾肾两虚、水湿内停之证。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略讲) (一)生理上

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 (二)病理上

69

六腑的病变可相互影响(举例)。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具体内容。

一脏一腑组成表里配合关系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经脉络属(举例)。②生理配合(举例)。③病理相关(举例)。

(一)心与小肠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了表里关系。

1.生理上

相互为用(展开)。 2.病理上

相互影响(举例)。 (二)肺与大肠

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了表里关系。

1.生理上

主要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举例)。 2.病理上

肺与大肠的病变可相互影响(举例)。 (三)脾与胃(重点)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并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配合关系。 1.生理上

(1)水谷纳运相得(展开论述)。 (2)气机升降相因(展开论述)。 (3)阴阳燥湿相济(展开论述)。 2.病理上

形成脾胃纳运失调、脾胃升降失常,以及脾湿太过,或胃燥伤阴等病症(举例)。

(四)肝与胆

70

肝胆同居右胁下,胆附于肝叶之间,并有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 1.生理上

(1)同司疏泄(展开论述)。 (2)共主勇怯(展开论述)。 2.病理上

形成肝胆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旺等肝胆同病的证候。 (五)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以“系”相通,并有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 1.生理上 共主小便。 2.病理上

相互影响(举例)。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自学) (一)五脏与女子胞 (二)五脏与脑 (三)五脏与脉 (四)五脏与骨、髓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电教、实验及讨论。 【主要参考书目】

1. 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二章 藏象

2.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三章 脏腑

3.张挹芳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藏象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绪论;第二章 脏腑学说

71

【复习思考题】

1.藏象的基本概念如何?

2.脏腑分为哪几类?中医学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各自共同的生理特点如何?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何指导意义?

3.脏腑之精、脏腑之气、脏腑之阴气和腑脏之阳气各自的概念和作用如何? 4.试述心主血脉的概念及其内涵。心行血的原理如何?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各有何主要征象?

5.何谓心藏神?心能统帅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活动的原理如何?心主司人体精神活动的功能正常与否各有何主要征象?

6.肺为何称为“华盖”、“娇脏”?

7.何谓肺气宣发与肺气肃降?肺气宣发与肃降的生理作用各自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肺主气包括哪些方面?何谓肺主呼吸之气?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与肺主呼吸功能的关系如何?

9.何谓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哪些方面?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何种机能?

10.何谓肺主行水?肺主行水的生理过程如何?肺主行水的功能失常有何主要病理表现?

11.何谓肺朝百脉?肺气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原理如何? 12.何谓肺主治节?肺主治节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3.试述脾运化食物的概念、生理作用及其主要病理表现。 14.如何理解脾运化水液的功能?

15.为何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有何重要意义? 16.如何理解脾主统血的功能?

17.试述脾气主升的概念、生理作用及其主要病理表现。 18.如何理解脾喜燥恶湿的理论?

19.何谓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最根本、最重要的生理作用是什么?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有何主要病理表现?

72

20.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述其各自的原理和主要病理表现。

21.试述肝藏血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肝藏血的功能失常有何主要病理表现?

22.何谓肾藏精?肾精的来源如何?肾精及其所化的肾气有何主要生理作用?

23.何谓天癸?

24.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25.试述肾阴、肾阳各自的含义、生理作用,以及肾阴不足、肾阳不足的主要病理征象。

26.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肾之精、气、阴、阳与他脏之精、气、阴、阳之间的关系怎样?

27.试述肾主水的概念及其原理。肾不主水有何主要病理表现? 28.试述肾主纳气的概念、机理及肾不纳气的主要病理表现。 29.命门与肾的关系如何?

30.胆汁和胆各有哪些别名?为什么说“胆既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试述胆的主要生理机能及其主要病理表现。

31.胃有哪些别名?胃的主要生理机能及其生理特性如何?胃气的通降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胃喜润恶燥的理论有何临床意义?

32.小肠有何主要生理机能?小肠的机能失常有何主要病理表现? 33.临床上治疗泄泻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其原理如何? 34.大肠的主要生理机能如何?大肠传化糟粕的机能与哪些脏腑生理机能密切相关?

35.膀胱有何生理机能?在贮尿和排尿方面,膀胱与肾的关系怎样? 36.三焦的涵义主要有哪几种?六腑之三焦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如何?六腑之三焦有哪些别名?

37.部位之三焦的总体生理机能怎样?何谓“三焦气化”?试述上焦、中焦、下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38.脑有何主要生理机能?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怎样?

73

39.女子胞有何主要生理机能?女子胞的生理机能与脏腑、经脉的关系怎样?

40.试述心与肺在生理、病理上的特定关系。 41.试述心与脾在生理、病理上的特定关系。 42.试述心与肝特定的生理、病理关系。 43.试述心与肾特定的生理、病理关系。 44.试述肺与脾特定的生理、病理关系。 45.试述肺与肝特定的生理、病理关系。 46.试述肺与肾特定的生理、病理关系。 47.试述肝与脾特定的生理、病理关系。 48.试述肝与肾特定的生理、病理关系。 49.试述脾与肾特定的生理、病理关系。

50.脏与腑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特定的配对关系有哪些方面?一脏一腑表里配合关系的主要依据如何?

51.试述脾与胃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

74

第四章 经络

【学时】8 【目的要求】

1.掌握经络的基本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和大体循行路线。

3.掌握奇经八脉的概念和主要生理机能,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概况及基本机能。

4.掌握经络的生理机能。

5.了解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 6.了解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基本概念和机能。 7.了解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重点)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和联系(难点) (一)区别

经脉的“经”字,有路径、途径的意思;经脉是纵行的主干;比较粗大;在体表循行时,多行于较深部位;循行有一定规律。络脉的“络”字,有联络、

75

网络的意思;络脉是经脉的横散分支;比较细小;在体表循行时,多行于较浅部位;走向无规律性,而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但十五别络的循行有一定规律性。

在经脉和络脉的区别中,当以“经脉为主干,络脉为分支”为准则。 (二)联系

两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担负着运行气血、联络沟通等作用,将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经络学说的形成(略讲) (一)经络学说形成的时期与标志

经络学说起源的确切年代,在现存的医学史料中尚无明确的记载。现在一般认为,《内经》成书前的漫长岁月,是经络学说形成的萌芽和雏形阶段。

经络,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最早见于《内经》。《内经》的成书,构筑了经络体系的整体框架,完善了经络理论,是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

(二)与经络学说形成有关的因素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与经络学说形成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①古人对以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或治疗时所出现的经络感传现象的观察;②对病理情况下循经所出现的经络病症的观察;③对穴位主治功用的观察、归纳;④对当时人体解剖、生理的认识;⑤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指导。

(三)经络学说自《内经》后,历代的发展概况 四、经络系统的组成(重点) (一)经脉 1.正经 (1)概念 (2)特点 (3)主要作用 2.经别 (1)概念

(2)循行特点(“离、合、出、入”) (3)主要作用 3.奇经(略讲)

76

(二)络脉 1.别络 (1)概念 (2)主要作用 2.孙络 (1)概念 (2)主要作用 3.浮络 (1)概念 (2)主要作用 (三)连属部分

经络在体内连属于脏腑,在体表连属于筋肉、关节、皮肤。 1.经筋 (1)概念 (2)主要作用 2.皮部 (1)概念 (2)主要作用

(3)皮部理论在诊治上的应用(见课本第187页)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一)命名依据(难点)

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的名称,都是根据其分布于手足内外、所属脏腑的名称和阴阳属性而命名的。

1.根据循行于四肢的部位 2.根据阴阳理论 3.根据所“属”脏腑 (二)具体名称(重点)

77

见课本第160页“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重点) (一)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

(二)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称为“表里经交接”)。 举例。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称为“同名经交接”)。 举例。 3.足阴经和手阴经在胸部内脏交接(称为“异名经交接”)。 举例。 (三)走向规律和交接规律相结合 见课本第160页。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难点) 概说:

1.在体内的分布,基本上是纵行的。

2.在体表分布的总体规律是:除足阳明胃经外,阴经均行于四肢内侧或躯干的胸腹面,阳经均行于四肢外侧或躯干的背面(或侧面)。手经主要行于上肢;足经主要行于下肢。

(一)头面部的分布 1.头为诸阳之会

2.诸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

3.六条阴经中,除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不上头面外,其余均行达头面之深部或巅顶

(二)四肢部的分布

掌握四个要点(见课本第161页)。 (三)躯干部的分布

掌握五个要点(见课本第161页)。

在头面、四肢及躯干胸腹面、背面,十二经脉均是对称地分布于左、右两侧,每侧十二条。左右两侧经脉除特殊情况外(如手阳明大肠经在头面部走向对侧),一般不走向对侧。

78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重点) (一)概念及具体内容 (二)表里经的循行特点 (三)表里关系的意义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难点)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即十二经脉中气血流行贯注的次序。由于全身气血都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所以十二经脉中气血流行贯注的次序是:从起于中焦的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回手太阴肺经,从而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其具体次序:见课本第162页“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表”。 介绍记忆方法:歌诀记忆法;根据规律来推导。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十二经脉气血大循环的主要规律。气血在体内除了循十二经脉流注外,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运行往复(见课本162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一)根据十二经脉的走向、分布、交接规律和表里关系,推导出每一条经脉的大体循行路线(部位)及所联系的主要脏腑

举例(作示范性讲解)。

(二)掌握“每一条经脉循行部位”的要点(起点、止点、交接、内联的脏腑、经过的重要部位及注意点)

(三)掌握几个特殊部位(包括器官)的正经分布

79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重点)

奇经八脉,是指不同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

二、奇经八脉的特点(重点) (一)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二)与脏腑无直接的属、络联系 (三)相互之间无表里相合关系 (四)除督脉、任脉外,均无本经腧穴

(五)上肢无奇经分布;奇经中除带脉的循行横绕腹、腰一周,冲脉有一分支向下行走以外,其余的均是自下而上行;每一条奇经的循行不象十二正经那样存在必然的左右对称关系(督脉、任脉、带脉都只有一条而单行,冲脉除小部分外,也是单行的)

三、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总体机能)(重点)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不但与十二经脉交叉相接,加强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而且对十二经脉的联系还起到分类组合的作用。举例。

(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奇经八脉对于十二经脉气血进行涵蓄和溢出式的双向调节。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80

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举例。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

重点讲解督脉、任脉、冲脉、带脉各自的循行概况及基本机能。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各自的循行部位及基本机能,留给学生课后自学。

(一)督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为“阳脉之海”,调节阳经气血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 (二)任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为“阴脉之海”,调节阴经气血 (2)任主胞胎 (三)冲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能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气血

(2)冲为“血海”,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 此外,冲脉与男子的性、生殖机能也有密切的关系。 (四)带脉 1.循行部位 2.基本机能 (1)约束纵行诸经 (2)主司妇女带下

(3)维络腰腹,提系胞胎、固护胎儿

奇经八脉循行中“一源而三歧”的含义(难点)

81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因有关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及生理机能,在前“经络系统的组成”中已讲解,故此节不在课堂上讲解。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机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机能(重点) (一)沟通联系作用 1.意义

经络在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中,起到了沟通联系的作用。 2.主要表现

(1)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联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 (二)运输渗灌作用 1.意义

运输渗灌气血,使各脏腑、五体、官窍及经络自身得到气血的充分温煦、濡养,而能发挥其各自的功能。

2.体现

经脉作为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而具有运输气血的作用,以及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五体官窍及经脉自身的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1.概念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他刺激等各种信息的作用。举例。

2.原理

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和传递作用而实现的。

3.意义

82

一是传递生命信息,沟通机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反映和调节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状态,交换、协调人体生命活动的每个进程;二是将肌表受到的各种治疗刺激(如针灸、按摩等等)的信息,传递至病变的内脏,根据治疗刺激的性质和强度的不同,产生或补或泻以调整疾病虚实的作用;三是将内脏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的信息传达于体表,反映出不同的征象,这是“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主要生理基础。

(四)调节作用

1.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和传递作用,能够调节各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机体阴阳动态平衡状态。

2.经络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良性的双向性调节,表现出“适应原样效应”。 举例。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1.经络的生理机能失常与发病有关(举例) 2.经络是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举例) 3.经络是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举例) 4.经络是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举例)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循经诊断 (1)概念 (2)举例 2.分经诊断 (1)概念 (2)举例

3.经络学说还是络脉诊察(如望小儿指纹)、耳壳视诊等的理论基础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1)主要从针灸推拿治病的原理、特点,以及针灸处方的配穴来阐述

83

(2)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针刺麻醉,以及电针、耳针、头针、穴位注射、穴位结扎、穴位埋线等治疗方法,同样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疗法的发展和应用,又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经络学说

2.指导药物治疗

(1)口服和外用的中药是以经络为通道,以气血为载体,通过经络的传输,到达病所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2)经络学说是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和“引经报使”等理论的基础

(3)经络学说是指导方剂组成的主要理论之一

在临床上,不论是药物配伍的变化,还是药物、药量的加减,都要根据病情的需要,但又必须以经络理论为指导。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配合挂图。 【主要参考书目】

1.张挹芳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藏象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章 经络学说

2. 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四章 经络

3.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四章 经络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经络?经脉和络脉有何主要区别?经脉和络脉的区别,当以何者为准则?

2.经络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3.十二经脉的概念、特点和主要作用如何? 4.何谓十二经别?其循行特点以及主要作用如何? 5.何谓十五别络?其主要作用如何?

84

6.何谓孙络、浮络?它们各有何作用? 7.何谓经筋?经筋有何作用?

8.试述皮部的概念、作用及皮部理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9.试述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和交接规律。 10.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总体规律怎样?

11.试述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头面部和躯干部的分布情况。

12.何谓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循行上有何特点?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有何意义?

13.试述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14.奇经八脉的概念、特点和主要机能如何? 15.试述督脉、任脉、冲脉和带脉各自的基本机能。 16.奇经循行中“一源而三歧”的含义如何? 17.经络的生理机能如何?

18.经络学说的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试举例加以说明。

85

第五章 体质

【学时】 4 【目的要求】

1.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二、体质的概念、构成、体质状况的评价及体质的特点 (一)体质的概念(难点)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二)体质的构成(重点)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主要通过身体外形体现出来,以躯体形态为基础,与内部脏器结构密切相关,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包括体格、体型等方面)的差异。

86

体表形态是个体外观形态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其中,以体格、体型最为重要。

中医观察体型,主要观察形体之肥瘦长短,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等。其中尤以肥瘦最有代表性。

2.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生理机能的差异性,反映了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机能的盛衰偏颇。 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

*注意点:人体形态结构的差异性、生理机能的差异性和心理特征的差异性,是个体体质特征的三个组成部分;而这三个部分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在体质中综合地体现出来。

(三)体质状况的评价(了解)

体质特征,通过体质的构成要素来体现。故评价一个体的体质状况,应从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心理特征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体质的评价指标(五项):见课本第198页

2.理想健康体质的标志(七项):见课本第198-199页 (四)体质的特点(重点) 1.先天遗传性 2.差异多样性 3.形神一体性 4.群类趋同性 5.相对稳定性 6.动态可变性 7.连续可测性 8.后天可调性

三、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略讲) (一)中医学史中表述体质概念的几种不同用词

(二)中医体质理论渊源于《内经》。在《内经》中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理论,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的基础

东汉、宋、金、明清时期中医体质理论发展的概况

87

(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成果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略讲)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是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脏腑、经络的结构变化和机能盛衰,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盈亏,都是决定人体

体质的重要因素。研究体质,实质上就是从差异性方面研究藏象,以及精气血津液理论。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有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等八个方面。

上述八个方面可归纳成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类。先天禀赋,包括性别差异,归属于先天因素;其余则归属于后天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概说:

1.体质差异的种类 (1)群体差异

(2)个体差异(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同一个体不同生命阶段的差异) 2.体质分类的目的

把握个体的体质差异规律及体质特征,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重点)

(一)中医学体质分类的指导思想、思维方法及理论基础 (二)古今医家对体质的分类 (三)中医学体质分类的基本方法 二、正常体质分类及其特征(重点) (一)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三种类型。其中,理想的体质应是阴阳平和质

88

(二)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各自的总体特征、具体特征(包括体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特征和发病倾向性)以及发展演变趋势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差异

(一)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1.原理 2.举例

(二)体质因素决定着发病的倾向性 1.原理 2.举例

(三)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发生及过敏体质的形成,与个体体质密

切相关

原理

(四)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和发病情况 1.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 (1)原理 (2)举例

2.体质差异决定着发病情况(类型) (五)体质因素决定着病机的从化(重点) 1.质势、病势、质化(从化)各自的含义 2.从化(质化)的一般规律

(六)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传变(重点) 1.传变的含义

2.体质影响疾病的传变的原理及举例 二、指导辨证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证候类型的倾向性。

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主要是以体质的差异为生理基础,体质是证候形成的内在基础(举例说明)。

89

临床辨证应特别重视体质因素,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

三、指导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特色,而形成证候的内在基础是体质。体质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证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性,因而注重体质的诊察就成了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实质上包含着从体质上求本治疗之义。通常所说的“因人制宜”,其核心应是区别体质而治疗。

(一)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举例。

(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1.注意药物性味(举例)。 2.注意用药剂量(举例) 。 3.注意针灸宜忌(举例)。 (三)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 举例。 四、指导养生

善于养生者,应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特征,选择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举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主要参考书目】

1.何裕民等.新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

第五章 体质

2. 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五章 体质

3. 张挹芳主编.中医学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藏象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四章 体质学说

90

【复习思考题】 1.体质的基本概念如何?

2.体质由哪几方面的差异性构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体质的特点包括哪些方面? 4.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

5.中医学体质分类的指导思想、思维方法和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医学体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如何?

6.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述各型的总体特征、发病倾向性及发展演变趋势。

7.简述体质学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8.何谓质势、病势、质化(即从化)?质化(从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9.体质因素如何影响疾病的传变?试举例加以说明。

10.为什么说“临床辨证特别重视体质因素,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

91

第六章 病因

【学时】12 【目的要求】

l.掌握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

2.掌握六气、六淫的概念,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及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掌握疠气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4.掌握七情、七情内伤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及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5.掌握痰饮和瘀血各自的概念、形成和致病特点。 6.熟悉病因学说的概念及病因分类沿革。 7.熟悉疠气产生的因素。

8.熟悉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各自的致病特点。 9.熟悉结石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

10.了解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各自的致病概况。 【教学内容】 概说

一、病因的概念(重点)

病因(亦称为“致病因素”、“病原”、“病邪”、“邪气”等),即指破坏人体阴阳正常水平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中医学所说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包括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所伤等)、诸虫(即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

二、病因学说的概念

92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医对病因的分类沿革

(一)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的“六气病源”说(即疾病由“阴、阳、风、雨、晦、明”六种因素导致)

(二)《内经》的病因阴阳及“三部”分类法

(三)张仲景的“三分病因”法(也称作“三途径病因”说) (四)晋代葛洪的“三因论”

(五)隋代·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 (六)宋代·陈无择的“三因学说” (七)现代的病因“四分法”

四、中医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辨症求因(重点) (一)辨症求因的概念

辨症求因(也称“审症求因”,或称“病因辨证”),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即临床表现)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的方法。

它既是中医学特有的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又是中医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从思维方法的角度而言,辨症求因是一种从结果来推求原因的反证法。

(二)辨症求因的原理(难点)

中医学认为,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病证,任何病证都是在某种病因的影响和作用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反映。各种不同的病因作用于人体,可以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人体就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即病证的临床表现和病因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规律,所以可以通过综合分析病证的临床表现来推求其病因。这就是辨症求因的原理和科学根据。

第一节 六淫

一、六气和六淫各自的基本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一)六气的基本概念(重点)

93

六气(又称为“六元”),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季节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对于健康的人体来说,不是致病因素)。

(二)六淫的概念及其形成(重点)

六淫(又称为“六邪”),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的形成,包括两种情况:

1.六气异常变化(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即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当令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骤),超过个体的适应能力,成为外感致病因素,就称为六淫。

2.个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正常气候变化,六气也能成为致病因素,变成六淫。

(三)六气与六淫的区别(难点)

六气与六淫的区别,以致病与否为标准。凡是能够使人发病的气候变化,均可称之为“六淫”;而不使人发病的气候变化,即称作“六气”。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重点) (一)外感性

六淫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举例。 六淫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亦称“外感热病”)。 (二)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有相对季节性。举例。

六淫所致疾病,又称之为“时令病”(简称为“时病”)。 (三)地区性(亦称“地域性”)

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举例。 (四)相兼性(亦称“杂合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又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举例。

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 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重点)

94

(一)风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邪是外感病因中致病最多、极为重要的一种致病因素。 风邪侵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①“风为阳邪”的原理。

②“风性轻扬、开泄”的含义及主要病理表现。 ③风邪“易袭阳位”的含义、举例。 (2)风性善行而数变

①“风性善行”的含义、举例。 ②“风性数变”的含义、举例。 (3)风性主动 含义;举例。 (4)风为百病之长 含义;原理。 (二)寒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邪袭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其中,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①“寒为阴邪”的原理。

②寒邪“易伤阳气”的原理、形式和举例。 (2)寒性凝滞

含义、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3)寒性收引

95

含义、主要病理表现及举例。 (三)湿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①“湿为阴邪”的原理。 ②湿邪易损伤阳气的原理、形式。 ③湿邪阻遏气机的含义、举例。 (2)湿性重浊

①湿性重的含义、举例。 ②湿性浊的含义、举例。 (3)湿性黏滞

含义、病理表现及举例。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含义、原理及举例。 (四)燥邪 1.基本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包括温燥和凉燥)。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主要病理表现及举例。 (2)燥易伤肺

原理;主要病理变化;举例。 (五)火(热)邪 1.基本概念

96

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腾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与火热之邪同类的还有温邪。温邪是外感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温病学范畴中使用。

火热之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感火热证或外火证。 2.火邪与热邪的同、异 见课本第221页。 3.性质和致病特征

(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①“火热为阳邪”的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 ②“火性趋上”的病理表现、举例。 (2)火热易扰心神 原理、病理表现(举例)。 (3)火热易伤津耗气

①“火热易伤津”的原理、病理表现(举例)。 ②“火热易耗气”的原理、病理表现(举例)。 (4)火热易生风动血

①“火热易生风”的含义、原理及病理表现(举例)。 ②“火热易动血”的含义及病理表现(举例)。 (5)火邪易致疮痈 含义;举例。 (六)暑邪 1.基本概念

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散等致病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故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 2.性质和致病特征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①“暑为阳邪”的原理。

97

②“暑性炎热”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①“暑性升散,扰神”的含义、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②“暑邪致病易伤津”的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③“暑邪致病易耗气”的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3)暑多挟湿

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第二节 疠气

一、疠气和疫病的基本概念(重点)

(一)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二)疫病(又称为“瘟病”、“瘟疫病”、“疫疠病”、“时疫”等),是疠气所致的疾病的总称,包括了现代临床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举例)。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重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原理、举例。

(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传染途径、流行特点。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原理、举例。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略讲)

主要有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预防措施不当和社会因素等。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

理和心理活动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属人人皆有的情绪体验,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

98

(二)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七情内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引发或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

七情异化成为病因的两种情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重点) (一)情志活动产生于脏腑精气

1.脏腑精气(尤其是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 2.五脏之中,尤其是心与肝在情志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即五脏与不同的情志活动之间有相对应的特异性联系。

(二)脏腑精气失调可影响情志,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举例) (三)情志过激伤及脏腑精气(举例)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重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原理、举例。 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原理、举例。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原理、举例。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原理、举例。 (二)影响脏腑气机 1.原理 2.具体表现

(1)怒则气上:含义及主要临床表现。 (2)喜则气缓:含义及主要临床表现。 (3)悲则气消:含义及主要临床表现。 (4)恐则气下:含义及主要临床表现。 (5)惊则气乱:含义及主要临床表现。 (6)思则气结:含义及主要临床表现。

99

情志内伤可导致脏腑气机失调,而气机失调又可妨碍机体的气化过程,引起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病证(举例)。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的概念:原理及举例。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二是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病情(举例)。

第四节 饮食失宜(略讲)

一、饮食不节 (一)过饥 其致病特点是:

1.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一方面因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活动衰退,全身虚弱;另一方面又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弱,易招致外邪入侵,继发其他疾病。

2.胃腑失于水谷的濡养,损伤胃气而致胃脘不适或疼痛。 3.若有意抑制食欲,可发展成厌事等较为顽固的身心疾病。 4.儿童期可致营养不良,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过饱 其致病特点是: 1.“积食”内停。

2.因脾胃久伤或营养过剩,而发展为消渴、肥胖、心脉痹阻等病证;也可影响肠道气血流通,使筋脉郁滞而引起痔疮。

3.若“积食”停滞日久,可郁而化热、聚湿、生痰而变生它病;小儿可酿成疳积。

(三)饥饱失常 其致病特点是: 1.易致脾胃损伤。

2.在大病初愈阶段,可引起疾病复发。

100

二、饮食不洁 其致病特点是:

1.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2.引起多种寄生虫病。 3.发生某些疫病。 4.发生食物中毒。 三、饮食偏嗜

长期饮食偏嗜,可致机体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发生疾病。 (一)寒热偏嗜 其致病特点是:

1.偏嗜生冷寒凉之品,久则易于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 2.偏嗜辛温燥热,可致肠胃积热,或酿成痔疮等。

3.嗜酒成癖,久则易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甚至变生癥积;或者导致酒毒攻心,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二)五味偏嗜 其致病特点是:

导致相应的内脏脏气偏盛,机能活动失调,并破坏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而发生多种病变。

(三)食类偏嗜 其致病特点是:

1.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成为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 2.过食肥甘厚味,可聚湿生痰、化热而致病。

第五节 劳逸失度(略讲)

一、过劳(劳倦所伤) (一)劳力过度(形劳) 其致病特点是:

1.耗气,尤易耗伤脾肺之气。 2.导致形体损伤(劳伤筋骨等)。

101

(二)劳神过度(心劳)

其致病特点是: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 (三)房劳过度(肾劳) 其致病特点是:耗伤肾精、肾气。 二、过逸

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等。 其致病特点是:

1.安逸少动,气机不畅,导致脾胃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呆滞不振,可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肢困、肌肉软弱,或形体虚胖等;久则进一步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形成血瘀、水湿痰饮内生等病变。

2.阳气不振,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等。 3.长期用脑过少,可致神气衰弱。

第六节 病理产物

概说: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又称“继发性病因”、“内生有形实邪”),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精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病证发生的病因。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可分为痰饮、瘀血和结石三大类。 一、痰饮(重点) (一)基本概念

(1) 痰饮是人体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所形成的又能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产物。

(2) 痰和饮在性状上是有区别的: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3) 痰饮可分为有形之痰饮和无形之痰饮(难点)。 (二)形成

1.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失宜,或劳逸失度等,使肺、脾、肾、肝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2.与某些外感或内伤因素直接相关。 (三)致病特点

102

1.阻滞气血运行 (1)原理 (2)举例 2.影响水液代谢 (1)原理 (2)举例

3.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 (1)原理 (2)举例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原理

二、瘀血(重点) (一)基本概念

1.瘀血,是指丧失了正常功能的、不为生理上所需要的瘀积之血。它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脉内之血。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2.瘀血和血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难点) (二)形成

1.机理:一是离经之血留积于体内;二是血行不畅而停滞于脉内。 2.内外因素: (1)血出致瘀 (2)气滞致瘀 (3)因虚致瘀 (4)血寒致瘀 (5)血热致瘀

此外,还有“久病从瘀”之说。 (三)致病特点

1.易于阻滞气机:原理,举例。 2.影响血脉运行:原理,举例。 3.影响新血生成:原理,临床特征。

103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原理,举例。 (四)致病的病症特点 1.疼痛:特点。 2.肿块:特点。 3.出血:特点。 4.色紫黯:特点。

5.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注意点:“瘀血的致病特点”和“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两方面的内容,应注意区别。

三、结石(略讲) (一)基本概念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二)形成因素 1.饮食不当 2.情志内伤 3.服药不当 4.体质差异 5.久病损伤 (三)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第七节 其他病因(自学)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实验课或电视教学。 【主要参考书目】

1.胡冬裴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104

下篇 第二章 病因学

2. 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六章 第一节 病因

3.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六章 病因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病因?中医学所说的病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何谓辨症求因?其原理如何?

3.试述六气、六淫各自的概念。六淫是怎样形成的?六气和六淫的区别如何?

4.六淫有哪些共同的致病特点?试举例加以说明。 5.试述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6.试述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7.何谓伤寒和中寒?

8.试述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9.“湿性黏滞”和“寒性凝滞”有何区别? 10.寒邪和湿邪同属阴邪,在致病特征上有何异同? 11.试述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12.何谓温燥与凉燥?

13.试述火热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14.试述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15.热、火、暑有何异同?

16.疠气的概念、别名及致病特点如何? 17.何谓七情与七情内伤?

18.试述七情过激致病“直接伤及内脏”的具体内容。 19.试述七情内伤致病影响脏腑气机的具体内容。

20.饮食失宜包括哪些方面?试述其致病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 21.过劳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其致病特点各是什么?

105

22.过逸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其致病特点如何? 23.痰饮的基本概念如何? 24.痰饮是怎样形成的? 25.试述痰饮的致病特点。 26.何谓瘀血?瘀血是怎样形成的? 27.“瘀血”和“血瘀”有何区别与联系? 28.试述瘀血的致病特点。 29.试述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30.结石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如何?

106

第七章 发病

【学时】2 【目的要求】

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的类型。 【教学内容】 概说

一、发病的概念(重点)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二、发病学说的概念和源流 (一)概念

基础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规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基础理论。

(二)源流 1.在发病机理方面

(1)《内经》提出了“外内合邪”的发病观

(2)《内经》以后,历代医家既重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2.在发病类型上

(1)《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后世的“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

(2)东汉张机《伤寒论•平脉法》中明确提出了“伏气”病这一概念

107

(3)元•王履提出了发病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和邪留的部位等均有关。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重点)

发病的基本原理在于正邪相搏。正气是决定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正气的基本概念

正气(简称为“正”),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正气可以分成阴气和阳气两部分。 2.正气的防御作用 (1)抵御外邪的入侵 (2)祛除病邪 (3)修复调节能力

(4)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正虚感邪而发病 (2)正虚生“邪”而发病

(3)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邪气的基本概念

邪气(也称为“病气”、“病邪”、“病原”等,简称为“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素问·八正神明论》将邪气分为“虚邪”与“正邪”;《灵枢·刺节真邪》又将邪气分称为“虚风”和“正风”。

2.邪气的侵害作用 (1)导致生理机能失常

108

(2)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 (3)改变体质类型 3.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2)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 (3)影响病情与病位

(4)某些情况下,邪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1.决定发病与否 (1)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2)邪胜正负则发病 2.决定证候类型

发病后,其证候类型、病变性质、病情轻重与正邪都有关。 另外,疾病与病邪所中的部位有关。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影响发病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可归纳为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精神状态三个方面。

(一)环境与发病 1.气候因素 2.地域因素 3.生活、工作环境 4.社会环境 (二)体质与发病 1.决定发病倾向

2.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 3.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此外,遗传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影响。

109

第二节 发病类型(自学)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主要参考书目】

1.胡冬裴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下篇 第一章 发病学

2. 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六章 第二节 发病原理

3.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七章 发病 【复习思考题】

1.发病的基本原理(即中医发病学说的基本观点)包括哪些方面? 2.何谓正气?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指什么?

3.正气的防御作用和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何谓邪气?虚邪(虚风)、正邪(正风)各自的概念如何? 5.邪气对人体的侵害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邪气与发病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10

第八章 病机

【学时】10 【目的要求】

1.掌握病机的概念及层次结构。

2.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转归的关系。 3.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

4.熟悉精虚、精的施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运失常和精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

5.熟悉津液不足、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病机。 6.掌握内生“五邪”的病机。

7.了解疾病传变的概念和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具体规律。 8.了解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教学内容】 概说

一、病机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重点) (一)病机的概念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二)病机的临床意义

病机,是对疾病内在、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是防治疾病的依据。 二、病机学说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一)概念

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基础理论。 (二)主要内容

111

1.疾病发生的机理:即发病原理。

2.病变的机理:疾病发生以后在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 3.疾病传变的机理: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病理变化的联系规律。 三、病机学说的源流(略讲) (一)形成

肇源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奠定了脏腑病机和六气病机的基础。

(二)发展

1.东汉·张机著《伤寒杂病论》,精辟阐述了外感病六经病机的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并首次对内科杂病和妇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

2.隋·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是最早而较完备的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

3.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决》,归纳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机特点,首次对儿科病机进行全面阐述。

4.金元四大家中: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李东垣确立“阴火”的病机概念;朱震亨倡“相火论”,提出“阳有余,阴不足”及对“六郁”病机的阐发等。

5.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与三焦病机理论;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丰富了瘀血病机理论;唐宗海著《血证论》,创“脏腑病机论”专篇,对血证与脏腑病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6.近几十年来:一是病机理论的丰富(如病机层次说、痰瘀同源说、体质病机说等的涌现);二是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中医病机理论。

四、病机的层次结构(重点) (一)基本病机(又称“病机总纲”)

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的作用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各种疾病病理变化中共同性的一般规律。其内容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等。

(二)系统病机

即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112

(三)类病病机

即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等。

(四)疾病病机(亦称“个病病机”)

即研究某一具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病的病机、哮喘病的病机、痰饮病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

(五)证候病机

即研究某一具体证候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规律。如脾胃湿热证的病机、痰饮蕴肺证的病机、肝气郁结证的病机等。

(六)症状病机

即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等等。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重点) (一)邪正盛衰的概念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相互斗争,双方在力量对比上所发生的消长盛衰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和实的概念

(1)实,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邪气盛则实”)。

(2)虚,是指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

2.实证和虚证的病机特点、临床表现特征及常见的情况 (1)实证

a.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病理反应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不通的症状和体征(举例)。

113

c.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或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病变;或实火(热)炽盛的病证。实证多见于体质较壮实的患者。

(2)虚证

a.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邪正斗争不激烈,病理反应不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衰退、不足、不固的症状和体征(举例)。 c.虚证常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的病人;或外感病的后期;或各种慢性病证;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使正气急性亡脱之后。

3.虚实错杂 (1)概念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①邪盛正伤,或疾病失治、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 ②因虚体受邪,正气无力驱邪外出;

③本已正虚,又兼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 (3)常见类型

①虚中夹实:概念,举例。 ②实中夹虚:概念,举例。 4.虚实转化 (1)概念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

(2)主要类型(难点) ①由实转虚:概念,举例。 ②因虚致实:概念,举例。 5.虚实真假 (1)概念

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某些临床表现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相符合的病理状态。

114

(2)主要类型

①至虚有盛候(真虚假实):形成机理,举例。 ②大实有羸状(真实假虚):形成机理,举例。 *注意点:虚实真假和虚实错杂应加以区别。 (三)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 2.邪去正虚: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

3.邪盛正衰: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 4.邪正相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5.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后期,且常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阴阳失调(重点) (一)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

所谓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从更广的意义上讲,又是脏腑、经络、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及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概括;临床上主要用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失调来阐释寒热虚实或寒热真假病证,以及兴奋与抑制失调的动静失常病证的病变机制。

(二)阴阳失调的主要类型 1.阴阳偏胜

包括阳偏胜和阴偏胜两个方面,是指人体阴阳二气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于“邪气盛则实”的实性病机。 (1)阳偏胜 ①概念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机能实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115

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或由于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此外,长期恣食辛辣、肥甘,或过用、误用温补壮阳之品等,亦可引起阳偏胜。

③病机特点

阳盛而阴未虚(属实热证)。 ④主要临床表现

出现以“热、动、燥、赤”为特征的实热性症象(举例)。 ⑤主要发展趋势

“阳胜则阴病”——阳盛则耗伤阴气和津液而致阴虚。 (2)阴偏胜 ①概念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多由于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邪中阻等,阳气的温煦等机能受到抑制,从而导致阴寒内盛。

③病机特点

阴盛而阳未虚(属实寒证)。 ④主要临床表现

出现以“寒、静、湿、痛、白”为特征的实寒性症象(举例)。 ⑤主要发展趋势

“阴胜则阳病”————阴盛则损伤阳气而致阳虚。 2.阴阳偏衰

包括阳偏衰和阴偏衰两个方面,是指人体阴阳二气中某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性病机。

(1)阳偏衰 ①概念

机体阳气虚损,温煦、推动、兴奋等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116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阳虚;或后天失养,阳气生化不足;或劳倦内伤、久病等,损伤阳气。

③病机特点

阳气绝对不足,温煦、推动、兴奋等机能减退,阴气相对亢盛,阳不制阴(属虚寒证。阳偏衰的病变,可发生于五脏六腑,但一般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肾阳虚衰,即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④主要临床表现

虚而有寒,以虚象为主(举例)。

*注意点:“阳虚则寒”与“阴盛则寒”应加以区别。 (2)阴偏衰 ①概念

机体阴气不足,凉润、宁静、抑制等功能减退导致阳气相对偏盛,(阳气的)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多由于感受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等耗伤阴气所致。 ③病机特点

阴气绝对不足,凉润、抑制和宁静等功能减退,阳气相对偏盛,阴不制阳(属虚热证。阴偏衰的病变,可发生于五脏六腑,但一般以肾阴亏虚为主。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④主要临床表现

虚而有热,以虚象为主(举例)。

*注意点:“阴虚则热”与“阳胜则热”应加以区别。 3.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

阴阳互损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

由于肾为五脏阴阳之本,故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之阴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阴阳互损导致的阴阳两虚,并非阴阳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而是有偏于阴虚或阳虚的不同。

117

(1)阴损及阳 ①概念 ②举例 (2)阳损及阴 ①概念 ②举例

*注意点:阴阳互损与阴阳偏衰应加以区别。 4.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在阴阳盛衰至极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个方面。

(1)阴盛格阳(简称为“格阳”) ①概念

是指阳气极端虚弱,以致阴寒盛极、壅闭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气浮越于外,形成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病机特点

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虚阳外越。 ③主要临床表现

“内真寒”的症象(举例); “外假热”的症象(举例)。 (2)阳盛格阴(简称为“格阴”) ①概念

是指阳热邪气极盛,深伏于里,以致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病机特点

阳热邪气盛极于里,阳气郁闭、不能外达于肢体。 ③主要临床表现

“内真热”的症象(举例); “外假寒”的症象(举例)。 5.阴阳亡失

118

阴阳亡失,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大量亡失,导致阴阳即将离决、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它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种。 (1)亡阳 ①概念

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阳气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从而导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多由于急性病中邪气太盛,正不敌邪,以致阳气暴脱;或因为高热、大汗、大吐、大泻,或大出血,以致阳随阴泄而暴脱;或由阳虚发展而成:如素体阳虚,又因劳伤过度,阳气消耗过多;或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所致。

③病机特点

阳气大量脱失,温煦、推动、兴奋、卫外等功能严重衰竭,阴寒内盛。 ④主要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恶寒踡卧、大汗淋漓(汗稀而凉)、心悸气喘、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严重虚寒的危象。

(2)亡阴 ①概念

机体的阴气大量亡失,阴气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从���导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多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大量外泄,以致阴气严重耗伤;或大吐、大泻,或大出血等,使阴气随之大量丢失;或由阴虚发展而成:如慢性消耗性疾病,使阴气逐渐耗竭所致。

③病机特点

阴气大量亡失,凉润、抑制、宁静、内守等功能衰竭,虚热内迫。 ④主要临床表现

烦燥不安、口渴欲饮、心悸气喘、手足尚温、大汗不止(汗热而粘)、舌红而干、脉数疾无力等躁动、干燥与向外脱逸而不能内守的危象。

(3)亡阴与亡阳之间的关系 ①相互影响

119

②相互转化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略讲) 1.精虚

(1)概念:主要是指肾精(主要为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

(2)病变脏腑:与肾、脾的关系最密切。 (3)肾精不足的形成原因及临床表现 (4)水谷之精不足的形成原因及临床表现 2.精的施泄失常 (1)失精

a.概念:是指生殖之精和水谷之精大量丢失的病理状态。 b.形成原因 c.主要病理表现

(2)精瘀

a.概念:是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的病理变化。 b.形成原因 c.主要临床表现 (二)气的失常(重点) 1.气虚

(1)概念:是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①气的生成不足: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胃、肾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脾胃机能失调)等,均可导致气的生成不足而形成气虚。

②气的耗损太过:如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均可导致气的耗损太过而形成气虚。

(3)主要临床表现:以神疲乏力,舌淡,脉虚为主症。

不同的气虚衰的病变,在主症的基础上,还见有各自功能低下的特征性症状(举例)。

120

(4)气虚和阴虚、阳虚的区别(难点) 2.气机失调 (1)气滞

①概念:是指机体局部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情志抑郁;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脏腑机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外邪入侵,阻遏气机;因气虚,推动无力而致气滞。

③病理表现:以闷、胀、疼痛为共同的基本症状。

因气虚而气滞的,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因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排泄不畅,故气滞严重或日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

④脏腑病位以肺、肝、脾胃为多见。举例说明肺气壅滞、肝气郁滞、脾胃气滞的主要症状。 (2)气逆

①概念:是指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多由于情志所伤(尤其是暴怒),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致气逆者。

③脏腑病位: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举例说明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气上逆的主要症状。 (3)气陷

①概念:是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其与脾气不升的关系最为密切。多由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所导致。

③病理变化

a. 上气不足(概念、主要临床表现)。 b. 中气下陷(概念、主要临床表现)。 (4) 气闭(即气机闭阻)

121

①概念:是指气的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多由于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阻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

③常见类型: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所致的痰厥等等。

④临床表现: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一般多可自行缓解,但也有因气闭不得恢复而导致死亡的。除了昏厥以外,随引起气闭的原因不同而伴有相应的症状。 (5)气脱

①概念: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生命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多由于邪气太盛,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或因大出血、大汗、大吐、大泻等,以致气随血、津外泄而突然脱失。

③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精神萎靡,呼吸微弱,目闭口开,全身软瘫,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甚至神志不清等症。

④气脱与亡阳、亡阴的异同(难点) (三)血的失常(重点) 1.血虚

(1)概念: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2)成因

①血的生成不足:如脾胃虚弱,或饮食营养不足,使血液生化乏源;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碍,以致血的生成不足而形成血虚。②血的耗损太过:如失血过多,或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均可导致血的耗损太过而形成血虚。

血虚的成因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3)主要临床表现:以面、唇、舌、眼睑、爪甲等淡白无华(即“贫血外观”),脉细无力为主症。

血虚时心、肝两脏的症状比较多见。举例说明心血虚证和肝血虚证的临床表现。

2.血运失常

血运失常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血瘀和出血。 (1)血瘀

122

①概念: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不畅的病理状态。

②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 (2)出血

①概念:指血液逸出脉外的病理状态。

②病机: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

血寒与血热是导致血运失常的主要因素,前者多导致血瘀,后者多引起出血。 (3)血寒

①概念:是指血脉受寒,血流滞缓,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多因外感寒邪或阳虚生寒,寒入血分所致。 ③临床表现:寒象和瘀象。 (4)血热

①概念:是指热入血脉之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外感因素:如外感温邪、疠气,入于血分;或其它外感病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情志因素:如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或阴虚火旺,伤及血分;饮食因素:如嗜酒,或长期嗜食辛辣、燥热之物等,导致体内积热,入于血分。

③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动血为其特征。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略讲) 1、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

(1)精气两虚: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肾的精气亏虚。 (2)精血不足:以肝肾精血不足较为常见。

(3)气滞精瘀:最主要是指肝气郁滞,疏泄失司,导致精道瘀阻。 (4)血瘀精阻:是指瘀血内阻,导致精道瘀阻。 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气与血关系的失调

从气与血的生理关系入手,理解气与血关系的失调的主要病理类型。 气与血关系的失调主要包括: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和气血两虚(可自学)。

四、津液代谢失常

123

(一)津液不足(重点) 1.概念

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导致脏腑、孔窍、皮毛等失于滋润、濡养,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症状的病理状态。

2.成因

(1)生成不足:如饮类摄入不足,或脾胃运化功能减弱等,可致津液生成不足。

(2)耗损太过:常见于三种情况:一是热邪伤津,如外感燥热之邪,或内生火热等,耗伤津液;二是津液丢失过多,如多汗、吐泻、多尿,以及大面积烧伤等,造成津液急性大量脱失;三是慢性疾病耗伤津液。

3.类型

(1)伤津(又称“津亏”) ①伤津主要是丧失水分。

②伤津常见于吐泻之后;此外,炎夏、高热、多汗、气候干燥的季节,也易引起伤津。

③伤津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口、咽、唇、舌、鼻、眼、皮肤等干燥不润,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红、脉细数等。急性大量伤津的(称作“津脱”),可出现目陷(眼窝内陷)、螺瘪(十指螺纹瘪陷)、皮肤失去弹性、转筋,甚至可见啼哭无泪、无尿、精神萎顿、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微欲绝等危象。 (2)脱液

①脱液是水分和精微物质共同丧失的一种复杂的病变。

②脱液多见于热病的后期,或久病伤阴,或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等。 ③脱液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或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唇裂、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等。

4.伤津与脱液的区别和联系(难点)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略讲) 1.津液的输布障碍 (1)概念

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转输和布散,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的病理状态。

124

(2)成因

主要由于肺气失于宣降、脾气失于健运、肾气的蒸化失司、肝气失于疏泄以及三焦水道不利等所致。

上述多种成因中,以脾气的运化功能障碍具有特殊意义。 2.津液的排泄障碍 (1)概念

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体内,发为水肿的病理状态。

(2)成因

主要由于肺气的宣发和肾气的蒸化功能减弱,尤其以肾气的蒸化功能失常起着主导作用。

3.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津液的排泄障碍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等病变。

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的具体内容可自学。 *湿、水、饮、痰的区别与联系(难点)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自学)

主要包括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和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 五、内生“五邪”(重点) (一)内生“五邪”的基本概念

内生“五邪”(又称内生“五气”),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在临床表现上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外邪致病相类似的五种病理变化;包括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内热)等;属于病机的范畴。

(二)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异同(难点)

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相同点是: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内湿和外湿,均可出现湿性重浊黏滞、阻遏气机、困阻阳气所致的身重困倦、胸脘痞闷、纳呆、舌苔厚腻等症状。

其不同点是:内生“五邪”由脏腑及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主要由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失常而产生,属外感病的病因。内生

125

“五邪”病机所反映的病证,多为里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所致的病证,多为表证、实证。

(三)内生“五邪”的病理类型 1.风气内动

(1)概念

风气内动(即“内风”,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升无制,出现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症状的病理状态。

(2)病机特点

主要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 (3)主要病机内容 ①肝阳化风

a.形成原因:多由于情志所伤(如情志抑郁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亢逆化风;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化风);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阴虚不能制阳,肝阳升动无制而化风。

b.临床表现:在肝阳上亢症状的基础上,出现“动风”症状(轻的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甚至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严重的,则因血随气升而发猝然厥仆)。

②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

a.形成原因: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火热邪气侵犯人体,燔灼肝经,使肝阳亢奋、升动无制而化风;并因火热邪气劫耗肝经津血,使筋脉失养而痉挛。

b.临床表现: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

③阴虚风动

a.形成原因: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气大量亏损;或由于汗、吐、下以后,或由于久病耗伤,使阴气亏虚。

b.主要病机:津液枯竭,阴气大伤,筋脉失养而痉挛,而且阳气相对亢盛。 c.临床表现:筋挛肉瞤,手足蠕动,或口角颤动,并伴有低热起伏(以夜间为甚)、舌光少津、脉细数无力等症。

126

④血虚生风

a.形成原因:多由于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所致。

b.主要病机: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导致虚风内动。 c.临床表现: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至手足拘挛不伸,并伴有“贫血外观”,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周期延后,或闭经等肝血虚证的症状。

内风的病机,主要有上述四种。此外,还有血燥生风:其病机是血少津枯,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或经脉气血失于和调而化风。血燥生风的临床表现,可见“生风”的症状,津枯失润的症状,或兼见虚热内生的症状。

*注意点:并非所有内风病证的病位皆在肝,如小儿慢脾风,其病机主要在于脾土虚败。

2.寒从中生 (1)概念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见“阴阳失调”中的“阳偏衰”。 (3)临床表现

见“阴阳失调”中的“阳偏衰”。 (4)内寒的病机

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 (5)内寒和外寒的区别与联系(难点) 3.湿浊内生 (1)概念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 ),是指由于脾气的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127

多因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所致。其中,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3)脏腑病位 主要在脾、肾。 (4)临床表现

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异(举例)。 (5)内湿与外湿的区别及联系(难点) 4.津伤化燥 (1)概念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滋润濡养,而出现干燥枯涩症状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多由于久病伤津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等导致津液亏少,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的热盛伤津等所致。

(3)脏腑病位

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4)临床表现

①干燥枯涩的症状: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至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至龟裂,鼻干目涩少泪,大便燥结,小便短黄等。

②虚热内生的症状:如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甚至光红无苔,脉细数等。 以肺燥为主的,突出地表现在肺燥失润、清肃失职的症状,如干咳,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甚至燥伤肺络而见咯血。以胃燥为主的,突出地表现在胃失濡润,受纳、腐熟功能失常,胃气失于和降、甚至上逆的症状,如胃脘隐痛、嘈杂,知饥但不欲食,或干呕、呃逆,舌光红无苔等。以肠燥为主的,突出地表现在肠道失润、传导不利的症状,如大便干结等。

5.火热内生 (1)概念

128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2)类型 ①实火的病机

a.阳气过盛化火(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即人体阳气病理性亢盛,机能实性亢奋。

b.邪郁化火:一是外感六淫病邪,在疾病过程中导致气机郁滞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和食积、虫积等,导致气机郁滞而化热化火。

c.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之火”):即由于情志刺激,造成气机郁结或亢逆而化热化火。

②虚火的病机

即“阴虚火旺”:指阴气亏虚,导致阳气相对亢盛,虚热虚火内生。

129

第二节 疾病的传变(自学)

一、传变的基本概念及其形式

二、病位传变的概念、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掌握病位传变规律的临床意义 (一)表里出入 1.表与里的概念

2.疾病表里传变的基本类型及其概念 (二)外感病传变

外感病病位传变的基本形式及其概念、适用的病种 (三)内伤病传变

内伤病病位传变的基本形式及其概念 三、病性转化包括的主要内容

(一)寒热转化的概念、主要形式,寒热病性转化的一般规律 (二)虚实转化的主要形式及其概念、机理 四、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主要参考书目】

1.胡冬裴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下篇 第三章 病机学

2. 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七章 病机学说

3.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八章 病机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病机?其临床意义如何?

2.何谓病机学说?其内容包括哪些部分?病机理论的层次结构如何?

130

3.何谓邪正盛衰?“虚”和“实”各自的概念如何?

4.试述实证、虚证各自的病机特点、临床表现特征。实证和虚证各常见于哪些情况?

5.虚实错杂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常见类型如何? 6.虚实转化的概念及主要类型如何?

7.虚实真假的概念及类型如何?试举例加以说明。 8.虚实真假和虚实错杂有何区别? 9.何谓阴阳失调?

10.阴阳偏胜的概念、成因、病机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如何?阴阳偏胜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哪些病理变化?

11.阴阳偏衰的概念、成因、病机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如何?阴阳偏衰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哪些病理变化?

12.何谓阴阳互损?试举例加以说明。在何种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阳互损,为什么?

13.阴阳偏衰与阴阳互损的区别怎样? 14.试述阴阳格拒的概念及主要临床表现。

15.试述阴阳亡失的概念、成因、病机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 16.气虚的概念、主要成因及主要临床表现如何?

17.试述气滞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基本病理表现。脏腑气滞以哪些脏腑为多见?

18.气逆的概念及形成原因怎样?气逆最常见于哪些脏腑?这些脏腑气逆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何?

19.何谓气陷?气陷多由何种病变发展而成,与何脏关系最密切?试述气陷的病理变化。

20.气脱的概念及主要临床表现如何?

21.血虚的概念如何?血虚的成因与哪些脏腑的关系较为密切?血虚的主要临床表现怎样?

22.何谓血瘀?导致血瘀的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23.试述血寒的概念、形成原因及主要临床表现。 24.试述血热的概念、形成原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131

25.从气与血生理关系的角度,简要说明气与血关系失调主要包括哪些病理类型?

26.津液不足的概念及形成原因如何?试述津液不足的类型及其主要病机与临床表现。

27.试述伤津和脱液的区别与联系。

28.何谓内生“五邪”?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何异同? 29.试述内风的概念及主要病机。

30.寒从中生的概念及病机如何?外寒和内寒有何区别与联系? 31.湿浊内生的概念、产生机理和脏腑病位如何? 32.何谓津伤化燥?其病机、病位与临床表现如何? 33.何谓火热内生?试述火热内生的主要病机。

132

第九章 防治原则

【学时】6 【目的要求】

1.掌握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2.掌据治则的概念、治病求本的概念,以及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治疗原则。

3.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等治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预防(略讲)

一、预防与养生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预防的概念(重点)

预防(古代医家称之为“治未病”),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养生的概念(重点)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之意,是为了实现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保健活动的总称。

(三)养生与预防的关系(难点)

养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生与预防两者在理论上常相互交融,在使用上常互为补充,相互为用。

*注意点:预防与养生应加以区别。 二、预防的内容(重点) (一)未病先防 1.概念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2.措施

(1)养生以增强正气 ①顺应自然 ②养性调神

133

③护肾保精 ④体魄锻炼 ⑤调摄饮食

⑥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2)防止病邪侵害 ①避其邪气 ②药物预防 (二)既病防变 1.概念

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2.措施 (1)早期诊治 (2)防止传变 ①阻截病传途径 ②先安未受邪之地

第二节 治则

概说

(一)治则的概念(重点)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绳,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针灸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治法的概念及层次结构 1.概念(重点)

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于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大法、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

2.层次结构(难点)

134

治法具有层次性特点,随着层次性从高到低可分为治疗大法——治疗方法——治疗措施。治疗大法:是针对一类在某些方面具有大致相同病机的病证而确立的治法。其适应范围相对较广。如汗、吐、下、和、清、温、补、消等八法。治疗方法:是在治疗大法限定范围之内,针对各具体病证所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如:辛温解表、镇肝熄风、健脾利湿等,它可以决定选择何种治疗措施。治疗措施(又称“治疗手段”):是在具体治疗方法指导下对病证进行治疗的具体技术、方式与途径,包括药治、针灸、按摩、导引、熏洗等等。

(三)治则和治法的区别与联系(难点) 1.区别 (1)概念不同

(2)临床指导意义有别 2.联系

治则是指导治法的总原则;治法受一定治则的指导,是从属于一定治则的,是一定治则应用的具体体现。治则与治法的运用,体现出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举例)。

(四)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重点) 1.治病求本的概念

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治病求本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治疗观中的体现。 2.治病求本的“本”的涵义

治病求本的“本”,是指疾病的病因病机。因病因病机是对疾病本质的抽象认识,是疾病本质的概括,故“求本”实际上就是辨清病因病机、确立证候。

“求本”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对外感性疾病,应着重于病因的辨析;对内伤性疾病,则注重于病机的辨析(举例)。

*注意点:“治病求本” 之“本”与“标本”之“本”应加以区别。 (五)治则的基本内容

包括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和三因制宜等。

一、正治与反治(重点)

135

(一)正治 1.概念

正治(又称“逆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2.适用病证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3.主要内容

(1)寒者热之(即以热药治寒证):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举例)。

(2)热者寒之(即以寒药治热证):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举例)。

(3)虚则补之(即以补益药治虚证):是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治疗(举例)。

(4)实则泻之(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治疗(举例)。

(二)反治 1.概念

反治(又称“从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2.适用病证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 3.主要内容

(1)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的一种治则。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的一种治则。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的一种治则。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举例)。

(4)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泄症状的实证的一种治则。适用于因实邪内阻而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举例)。

136

(三)正治与反治的异同(难点) 见课本第291页。 二、治标与治本(重点) (一)中医学中标与本的概念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标本关系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在中医学中常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举例说明)。

(二)治标与治本治则的临床应用 1.缓则治本

即指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必须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举例)。 2.急则治标

(1)主要是指标病急重,应当先治、急治其标病。出现“标急”的情况,主要有二:①在疾病过程中出现急重、甚或危重症状(如高热、剧烈呕吐、剧烈疼痛、大出血、尿闭、抽搐、昏迷、虚脱等);②卒病而病情非常严重时(举例)。

(2)在先病为本而后病为标的关系中,有时标病虽不危及,但若不先治将影响本病整个治疗方案的实施时,也当先治其标病(举例)。

3.标本兼治

即指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应当标本同时治疗。标本兼治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况:①标本并重俱急的病证(举例)。②标本均不太急的病证,为了提高疗效,也常标本兼治(举例)。

三、扶正与祛邪(重点) (一)扶正与祛邪的概念

1.扶正: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

2.祛邪:是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的一种治疗原则。

(二)扶正与祛邪的辩证关系(难点)

扶正增强了正气,有助于机体祛除病邪,即所谓“扶正即所以祛邪”、“正胜邪自去”;祛邪则在邪气被祛除的同时,减免了对机体正气的侵害,有利于正

137

气的保存和恢复,即所谓“祛邪即所以扶正”、“邪去正自安”。因此,扶正与祛邪两者是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

(三)扶正祛邪的运用 1.运用原则

(1)攻补应用合理:即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

(2)把握先后主次:即对虚实错杂证,应根据虚实的主次与缓急,来决定扶正祛邪运用的先后与主次; (3)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2.具体运用方式 (1)单独运用

①单用扶正:适用于虚证(包括真虚假实证)。具体运用时,应分清虚证的病位和病性(即分清虚证所在的脏腑经络等部位及其精气血津液阴阳中的何种虚衰),以便有针对性地治疗;还应掌握用药的峻缓量度(虚证一般宜缓补、平补,少用峻补,以免造成“虚不受补”的情况)。

②单用祛邪:适用于实证(包括真实假虚证)。具体运用时,应辨清病邪的性质、强弱、所在病位,而采用相应的治法;还应注意中病即止,以免用药太过而伤正。

(2)同时运用(即攻补兼施):适用于虚实夹杂,不能单用扶正或单用祛邪的病证。在具体运用时,应根据正虚和邪实主次的不同,来决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

①扶正为主,兼祛邪: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即虚中夹实证)。举例。

②祛邪为主,兼扶正: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即实中夹虚证)。举例。

(3)先后运用:适用于虚实夹杂,但不允许扶正与祛邪同时合用的病证。通常有以下两种运用方式:

①先扶正,后祛邪(又称为“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为主,不耐攻伐,兼用祛邪更伤正气的病证。举例。

138

②先祛邪,后扶正(又称为“先攻后补”):适用于两种情况:a、以邪气盛为主,虽有正虚、但尚耐攻伐,兼用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举例。b、正虚不甚,邪势方张的病证。举例。

四、调整阴阳(重点) (一)损其有余 1.概念

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即“实则泻之”),是适用于人体阴或阳偏盛所致的实寒证或实热证的治则。

2.主要内容

(1)泻其阳盛:①阳偏胜而阴未虚的实热证,应采用“热者寒之”的治则,用寒凉药物以清泻其偏盛之阳热。②阳盛格阴所致的真热假寒证,应清泻阳热(即“寒因寒用”)。

(2)损其阴盛:阴偏胜而阳未虚的实寒证,应采用“寒者热之”的治则,用温热药物以温散其偏盛之阴寒。

*注意点:单纯用“损其有余”治则治疗阴阳偏盛的病证时,必须在另一方没有明显虚损的情况下才能应用。如果其相对的一方已有明显虚损时,则应在“损其有余”的同时,兼以“补其不足”,此属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的范畴。如阳偏盛兼阴偏衰所致的实热兼阴亏证,应清泻阳热为主,兼以滋阴;阴偏盛兼阳偏衰所致的实寒兼阳虚证,应温散阴寒为主,兼以扶阳。

(二)补其不足 1.概念

补其不足(又称“补其偏衰”,即“虚则补之”),是适用于人体阴阳偏衰或阴阳互损所致病证的治则。

2.主要内容

(1)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难点)

①阴虚、阳气相对亢盛、阴不制阳的虚热证,应滋阴以抑阳(又称为“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②阳虚、阴气相对亢盛、阳不制阴的虚寒证,应扶阳以抑阴(又称为“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39

上述滋阴以抑阳(“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扶阳以抑阴(“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相互制约原理制定的,故称为“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③阴盛格阳所致的真寒假热证,应温阳散寒(即“热因热用”)。 (2)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难点)

对于阴阳偏衰所致的虚热证及虚寒证的治疗,明·张介宾还提出了阳中求阴与阴中求阳的治法。

①阳中求阴,是指补阴时适当佐以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其适用于虚热证的治疗。

②阴中求阳,是指补阳时适当佐以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其适用于虚寒证的治疗。

上述“阳中求阴”与“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互根互用原理制定的,故称为“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 (3)阴阳并补

对阴阳互损所致的阴阳两虚证,应分清主次而阴阳并补:阴损及阳(阴虚为主兼阳虚)的证候,应滋阴为主,兼补阳;阳损及阴(阳虚为主兼阴虚)的证候,应补阳为主,兼滋阴。

(4)回阳救阴

适用于阴阳亡失的证候。亡阳证,应回阳以固脱;亡阴证,应救阴以固脱。由于亡阴和亡阳实际上都是一身之气的突然大量脱失,故治疗时要兼以峻剂补气,常用人参等药。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自学) 六、三因制宜(重点) (一)因时制宜 1.概念

是指根据时令气候节律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

因时之“时”,一指自然界的时令气候特点,二指年、月、日的时间变化规律。

2.原理

140

因为年、月、季节、昼夜晨昏等时间因素,既可影响自然界不同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同时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带来一定影响;此外,人体在不同季节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治疗疾病必须做到因时制宜。

3.运用举例

(1)以季节言(举例) (2)以月令言(举例) (3)以昼夜言(举例) (二)因地制宜 1.概念

是指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 2.原理

因为不同的地域,地势有高下,气候、水质、土质等各异,所以在不同地域长期生活的人们,其生活与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与方式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体质,在患病时病理变化也各有特点。即使同一种病证,在不同地域也有其不同的病变特点。因此,治疗疾病就要做到因地制宜。

3.运用举例 (三)因人制宜 1.概念

是指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

2.原理

因为不同的患者,有其不同的个体特点,所以应根据其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的个体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则。

3.运用举例

(1)年龄不同(举例) (2)男女性别不同(举例) (3)体质不同(举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主要参考书目】

141

1.叶进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防治学总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章 养生;第二章 防病;第三章 治疗

2. 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八章 养生与防治

3.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九章 养生与治疗原则 【复习思考题】

1.何谓预防?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2.未病先防必须从哪些方面入手?

3.何谓既病防变?防止传变包括哪些方面? 4.何谓治则、治法?治则与治法有何区别与联系?

5.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是什么?治则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6.何谓治病求本?试举例说明治病求本的意义及临床上如何“求本”。 7.正治、反治的概念及适用病证如何?正治法和反治法各包括哪些主要内

容?试述它们各自的概念及适用病证。

8.正治与反治有何异同?

9.中医学中标与本的概念如何?试举例加以说明。掌握疾病的标本有何意义?

10.标本治则的临床应用主要有哪几种情况?试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11.何谓扶正与祛邪?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12.扶正祛邪在运用上要掌握好哪些原则?

13.扶正祛邪的具体运用方式有哪些?它们各自适用于何种病证? 14.调整阴阳的治则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各自适用于何种病证? 15.何谓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试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