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陈寅恪》有感

2020-06-09 来源:客趣旅游网


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有感

本书由学者陆键东所著,为陈寅恪先生后半生的传记。陆先生本着学术原则,极力不带个人情感,但字里行间仍然充满着对文化大师陈寅恪的崇敬之情。同时,又流露出对文化大师晚年凄凉境遇的悲愤。本书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详尽描绘了陈先生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

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他的史学思想中既有对传统史学优点的融会与继承,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吸收了近现代史学的诸多积极因素,是这一学术转型时期的典范。读完本书,我深深的被陈先生对历史的执着和求真所折服,我敬佩他历史的博识和学人风骨,更慨叹陈先生那可歌可泣的人生。然而,该书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陈寅恪先生一生治学原则的写照,正如陈寅恪先生亲撰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向北京关上了大门展示了陈先生的傲骨与气节。1953年,陈先生拒绝了出任中央历史研究所中古所所长一职,尽管先生的原助手兼徒弟——汪笺再三南下劝陈先生北返任职,陈先生还是毅然地拒绝了,并为此与汪笺断绝了使徒关系。先生在这件事上所表现的气度让我折服。陈寅恪先生还提出了担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的两个条件:一、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而面对冼玉清的劝说,陈先生倔强地说“我要为学术争自由。我自从作王国维纪念碑时,即持学术自由之宗旨,历二十余年而不变。”这是陈寅恪先生在诱惑面前的最真实的回应,表现出了他对学术自由的执着追求,而这也恰恰是陈寅恪先生自傲、倔强气质最鲜明的体现。

在陈寅恪先生晚年的生涯中出现了对其影响极深的女性——冼玉清。这位奇女子在“检

讨”风潮中,自承:向往贤人君子的人格,向往旧道德、旧礼教、旧文化。她被迫离开政坛后在香港力邀她重返讲台之良机时,她却毫不犹豫的向党请示并因此放弃。正所谓志趣相投吧,不过陈寅恪的气质与冼玉清的也有不同。陈寅恪先生的坚持自由,几乎坚持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向盛情邀他入京的中央体提绝无可能的要求,书稿送检勃然大怒,即使大悖时事也断不肯改之一字,如此种种,所以说他是“不屈的陈寅恪”。他的固执,他的硬脾气,与冼玉清的忠肝义胆一样,不觉让人有泣下之心痛。

而陈寅恪先生最看不得,听不得别人对他进行人格侮辱。如“误人子弟”,陈愤然不再开课;再如“享受特权”“侮辱护士”等等,让陈先生在家中大发雷霆。这些虽说是时代与陈寅恪思想不相容的遗憾与悲愤,又何尝不是陈先生对自由的向往和傲人气骨的体现。

时代的不平,一代人的感奋,陈寅恪先生悲喜交加的故事,仍感震动,思绪难平。而陈先生也一直活在自以为已陈迹的历史中,从来未能割断与往昔的恩怨。他的自由思想与精神也感动了许多人。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云: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是啊,陈先生才华学问又有几个历史学者能比及的。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蒋天枢云:天桑下三宿,佛徒所戒,此固人人知之,而宓读襄楷传乃知楷之言天象实指人事,盖当时滥刑多杀,士气郁湮,故致天变,襄楷等非方士,乃直谏之忠臣耳。要须久久诵读方可尽寅恪诗中之意。寅恪细述其对柳如是研究之大纲。柳之爱陈子龙及其嫁牧翁,始终不离其民族气节之立场、光复故物之活动。不仅其才高学博,足以压倒时辈也。总之,寅恪之研究“红妆”之身世与著作,盖藉以察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盖有深意存焉。绝非消闲风趣之行动也。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纪宝成:毫无疑问,陈寅恪先生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令人高山仰止,不胜敬慕!他不仅是江西的骄傲,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界的骄傲。从众多学者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更清晰的认识了一代伟人陈寅恪的精神和他为历史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并看出了众多学者对陈先生坎坷遭遇的悲悯和伟大学者逝去的惋惜。

总而言之,陈寅恪先生的晚年,有教学,有著书,而占本书最重要部分的,是他的精神,是他自由的精神。他的精神世界,是关系到他晚年一些言行和思想,没有改变的则是他的治学方法。而最能概述我对陈寅恪先生的崇敬则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虽大师已去,但大师的精神仍在激励着我们在历史的长流中不断前进,我们更要努力学习奋进,因为我们的时代也在呼唤着新的大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