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泥土一把传神化 素心一片砂壶情

2022-12-02 来源:客趣旅游网
匠心妙思

泥土一把传神化 素心一片砂壶情

文 刘含华

闲时,我常常手执一壶茶静读,嗅袅袅茶香,观温润壶色,心情便顿觉轻松自在,快乐无比。对我来说,砂壶与人相伴随行,是一场相互交流、相互成就的修行之旅,品茶赏壶让人静心,继而以纯粹的心境考量大千世界,这也是不断激发我设计创作出各种紫砂作品的灵感源泉。我热爱一切与自然有关的事物,在百花中,又尤其爱梅。梅花,不与百花争春,不畏苦寒与清冷,独自在冰天雪地间悄然绽放,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自己的一生。这种在艰苦环境下仍甘守寂寞,始终以美好姿态示人,将所承受的苦难化作芬芳的坚强品质,让我钦佩不已。我想把我对梅花的敬仰之情融于紫砂壶艺中,经过无数次的构思、亲手实践,《梅桩壶》就这样诞生了。整把壶形酷似一段沧桑古朴的梅树老桩,壶把、钮、嘴以及壶身,四处可见凹凸不平的伤疤、断节或裂纹,仿佛一段经历过无数次风吹雨打的天然老树桩。材质是选用黄龙山原矿紫泥,更能凸显出梅桩的傲然风骨,与岁月积淀的沉着底蕴。壶盖嵌于壶口,整个壶盖与口持平,形成树桩的横截面,盖面贴塑精致梅花,似有暗香隐隐飘来。直筒口微平的壶嘴与弯曲的壶钮、把形成对比,更简洁写意,整把壶实中有虚,《梅桩壶》 刘含华/作相辅相成,逸趣横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梅花,一花一草、一鸟一石皆有灵性,并常常被引申为各种象征意义。《庄子·秋水》中提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非梧桐不止”,庄子以凤凰自况,用凤凰只在梧桐树上栖息这样一个典故,譬喻自己心存高远之志。我有感于这一历史典故,又结合茶艺道中“凤凰三点头”的传统礼仪,创作出紫砂公道杯《凤凰三点头》,杯把以梧桐树枝为型,杯身以凤凰羽毛、凤眼等元素勾勒出一只尊贵典雅的凤凰,轮廓曲线恰到好处,提握时更觉舒适方便。用此公道杯招待客人时,时时提醒自己作为主人,应以敬意之心待客,在精到的茶艺手法中,让每碗茶汤完全一致,使客人趁兴而至,尽兴而归。品茶的同时观赏此杯,典雅精致的造型让人联想到凤凰高洁的品性,品茶可以养心,赏杯可以养性,两全其美,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一把方寸间的小小紫砂壶,美不仅在于外形的栩栩如生,更在于背后深藏的丰厚底蕴。我以多年制壶练就的功底,要求制作的紫砂壶达到形神兼备的完美境界。《竹段壶》以一节竹段为壶身主体,用寥寥数片竹叶装饰壶嘴和壶钮,竹节的线条比例精准,细腻流畅。尤其是略弯曲的壶嘴,仿佛从壶肩自然向上生《竹段壶》 刘含华/作《心经石瓢壶》 刘含华/作5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匠心妙思

长出一般,圆润不失刚劲苍然,而壶把在相比下更显得精致细巧,栩栩如生。竹子虽有竹节,却能不断向上生长,我认为人生之路也是同理,虽然途径各种坎坷,但仍应勇敢向前,积极面对。艺术看似千变万化,实则都有共通之处。紫砂壶造型多样,有时精雕细刻,展现鬼斧神工;有时素净大方,彰显无穷意蕴,但它们终究殊途同归,向人们传达出美的概念。《石瓢壶》为曼生十八式之一,因上小下大、重心下垂的特色在众多造型中独领风骚,想要达到能体现这一壶型的特色效果,必须在制作过程中,对身、盖、把、的比例线条格外讲究。壶身呈“金字塔”式,曲线柔缓,使用更稳当;壶把近圆三角形,与壶嘴的直筒造型在视觉上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平整壶盖上置桥型壶钮,圆润、不露痕迹,完整覆住壶口,让整把壶更多一分典雅大方。为了增强观赏性,我在壶身上加以不同内容的字画点缀,使它们各有特色。《心经·石瓢壶》通身镌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字形敦厚古雅,似一位僧人在缓缓诵读经文,给人宁心静气的强大力量。《松竹梅·石瓢》以岁寒三友“松、竹、梅”为设计原型,融入整把壶中,壶钮和嘴皆以竹节为型,显得刚劲有力;壶把以松枝为型,表面凹凸不平,转折处带着不屈不挠的姿态;壶身贴塑梅花,整体向上生长,疏影横斜两三只,却足以将整把壶傲然霜雪、迎风挺立的精神面貌,完美体现出来。《舍得·石瓢壶》舍得系列《石瓢壶》 刘含华/作《放下·石瓢壶》画面意蕴深远,舍得、放下,这是一个关乎人生态度的命题,每个人处境不同,观此壶时汲取的启示也会有所不同;《一叶知秋·石瓢壶》《心与云俱闲·石瓢壶》带着一份悠然自在的情境,放慢匆忙的脚步,观察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逐渐放松绷紧的思绪,收获一种恬淡自然的心境……我相信每把石瓢壶都蕴藏着一份饱满的情感,等待着有缘人发现它们,在日积月累的相互陪伴中,能得到身心双方面的益处。没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是无法与人进行灵魂交流的。因而,我的每一次紫砂创作,都要求是一次技艺与思想的火花碰撞,将对生活或自然的一点一滴所思所感,经过心灵加工,寄寓壶中的每个细节之处,让每一把壶都拥有自己的灵魂。看着亲手制出的每一把砂壶,再回想每一次制壶的心路历程,这本身也是一种享受!刘含华又名刘钇彤。1968年生于陶都宜兴,工艺美术员,中国紫砂协会会员,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并颁发证书的中国制壶师。从1991年开始从事紫砂茶壶制作,至今已有26年,先后跟随助理工艺美术师范秀娥、高级工艺美术师邵伟民学艺,在名师的悉心指导及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制壶技艺进步很快,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紫砂壶艺作品。尤其擅长花器与石瓢壶的创作,所创作品构思奇巧,不落俗套,理趣兼顾,独具诗意盎然的紫砂审美情趣,深受众多紫砂爱好者、收藏者的和喜爱。2002年与丈夫一起开设“云水禅”紫砂工作室;2015年作品《紫砂石瓢壶》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2017年作品《竹段壶》被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5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