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探讨

2020-07-24 来源:客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探讨

作者:张娟娟

来源:《现代食品·下》2019年第04期

摘 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基础,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文章主要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发展现状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方向

Abstract:Foo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and foundation for food safety, and has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China. The article mainly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foo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 and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oo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Food safety;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TS207

1 应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必要性

要保证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吃出健康,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婴幼儿奶粉、食用油、豇豆及肉类因各种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要在流通和进出口领域开展快速检测食品技术,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贮存、流通及销售过程等不完全可视的条件下,快速确认食物中是否含有超标添加剂、残留有害物,以保证居民的饮食健康。 2 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发展现状 2.1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2.1.1 快速检测片技术

当前,快速检测片技术具有相对突出的技术优势,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且应用效果良好。例如,在检测食品中细菌数量时,就可以使用快速检测片技术,检测片的材质可以是凝胶也可以是滤纸,二者的检测方式大同小异。确定检测样本之后,将样品放置在检测片上,发生反应之后进行观察,结合检测片中的细菌菌落数量,判定被检测的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在应用快速检测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初步判断的理论依据是载体颜色的具体变化情况,该检测方法便捷、高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将细菌菌落总数作为检测对象的检测片技术,可被用于多种环境的食品检测中,例如大肠杆菌检测片,经常被用于餐饮消毒中的微生物监测。笔者通过对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进行调研发现,当前业内对于快速检测片技术是非常认可的,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技术方便、易操作,能够快速得出检测结果,实验周期较短,且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这种技术被多数政府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合资食品企业或大型外资食品企业以及食品质检机构等使用。目前这种技术以没有被完全普及的主要原因是该技术的检测成本较高,且国内自主研发的此类检测产品比较稀缺。国内相关食品安全检测部门还需持续努力,加大研发力度,尽早达成在国内大范围推广该技术的目标[1]。 2.1.2 免疫技術

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常见的免疫技术主要有2种:免疫层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其中,免疫层析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把特异性抗体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的区带中,当其一端浸入实验样品中时,整个试样会随着膜的方向向前移动,直到进入有抗体的部分,此时抗体与抗原会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加入适当的染色剂就可以发生显色反应,通过观察颜色变化确定检测结果。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部门通过使用该技术,成功实现了食品中霍乱弧菌菌种以及金黄葡萄球菌等菌种的检测[2]。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是在免疫酶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新型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将酶复合物以及抗体联合,使其发生化学显色反应,通过观察颜色变化确定检测结果,常用于检测食物中的沙门氏菌以及大肠杆菌等菌种,能快速判断出目标均是否存在以及菌落数量,检测结果比较准确。 2.1.3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频率较高,该技术能检测食物中的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病原性微生物菌种,例如大肠杆菌。与此同时还可对食物中的藻类或毒性真菌进行检测。经调查可知,当前国内使用的生物传感器设备能有效辅助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该设备便于灵活操作,检测结果也非常准确。此外,该技术能准确鉴定、快速识别食物中的腐败菌种以及毒性细胞素,但由于此检测工作尚不成熟,还需不断完善[3]。 2.1.4 分子生物学技术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最常见的食品检测技术是基因芯片技术,该技术当前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中已经相对普及,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当前,相关食品检测部门已能够借助基因芯片,对食物中的致病微生物进行检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菌种。检测流程比较简单,实验结果便于观察。此外,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这种技术,能在短期内实现基因的扩增,此技术在食物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中有非常突出的效果,能快速检测出沙门氏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常规菌种,还能检测出大肠杆菌、肉毒杆菌和乳酸菌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 酶抑制分析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此技术准确率高且实验成本低。但是,酶抑制法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例如,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由于农药残留,部分蔬菜会呈现出假阳性状态,混淆检测结果,影响判断[4]。

2.3 光学分析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2.3.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表征分子结构监测技术,该技术的检测目标主要是物质中化学分子键的实际振动状态,根据其振动模式了解分子的准确结构。当前激光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很多新型拉曼光谱技术面世,这种检测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检测成本,并且可以快速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 2.3.2 化学比色技术

化学比色技术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检测手段,检测原理是使检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通过肉眼观察比较其颜色,判断其中的具体成分,这种方式不需要复杂的检测仪器装备,方便快捷,结果不会出现较大误差。但是这种检测方式一般情况下只能对可发生显色反应的物质进行检测。近年来,技术人员为了提升比色技术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加入了集束式冷光源,使检测过程更稳定,检测效率显著提升。 2.3.3 生物荧光检测技术

此技术主要的检测目标是具有刚性结构或平面结构的物质,此类物质受到光能量的刺激之后,会发生荧光反应,产生相应的光谱。如果体系共轭度逐渐增加,荧光反应会更强烈,光谱也会随之改变。与其他类型的光谱相比,这种荧光光谱更便于筛选和判断,能满足痕量分析的实际需求。但这种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在于,并非所有参与检测的物质都具有荧光性质,虽然某些物质能使用化学衍生的方式出现荧光反应,但技术难度较大,不太容易实现。一般来说,食物中的部分有害物具有此性质,其结构通常为芳香环或杂环结构,可使用生物荧光检测技术检测。

2.4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兽药检测技术的发展处于突飞猛进的状态,在检测仪器的质量和检测手段上都有了很大改观。在对食品进行兽药检测时,主要是检测以下几种成分如四环素类药物、阿维菌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及兴奋剂等。

2.5 非食用物质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當前,国家对于食品中非食用物质的检测工作越来越重视,逐渐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打击违法的食品加工行为,严查各个食品生产厂家中关于非食用物质的添加问题。在非物质检测技术方面也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不断提升非食用物质检测技术的整体水平。 2.6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农药残留是我国食品安全中比较常见的问题,随着安全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药检测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最大程度降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保证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准确性,是相关检测部门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 3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3.1 加大对国产检测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力度

目前在国内的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大多数检测设备、产品以及监测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内自主研发的检测产品和技术比较稀缺。想要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相关技术部门必须重视国内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自主研发,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知识理论,早日普及我国专有的检测产品和技术。

3.2 优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质量

虽然当前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新的检测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受人为因素、技术水平限制、资金投入不足等各种原因的干扰,导致检测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相关技术人员必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整体质量,最大程度提升食品安全等级。 3.3 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

虽然当前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建立一个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规范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监督和约束,食品安全检测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对于该领域的健康长足发展非常不利,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提早建立行业规范标准,严格约束食品安全检测流程。 4 结语

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和建立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对提高食品质量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约束作用。检测及科研机构应努力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国家也应加大对微生物快速检测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不断优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切实提高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陈秋华.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8,9(12):26-27. [2]王慧俐.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226-228.

[3]许 策.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8(7):63-65. [4]燕秀梅.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8(6):56-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