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呼吸科临床路径(较全)

2020-01-10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994.白细胞数量>10×10/L或<4×10/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培养、血气分析、胸部CT、D-二聚体、血氧饱和度、B超、有创性检查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药物。 2.药物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号)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初始治疗2-3天后进行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抗菌药物。 4.对症支持治疗:退热、止咳化痰、吸氧。 (八)出院标准。 1.

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超过72小时。 2.影像学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病情较重,符合重症肺炎标准,转入相应路径。 3.常规治疗无效或加重,转入相应路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ICD-10:J44.001/J44.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 2.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常规用药者。 3.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或痰的性状发生改变,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2.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四)标准住院日为10-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4.001/J44.1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痰病原学检查;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B超、肺功能(病情允许时)。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胸部CT、超声心动图、下肢静脉超声。 (七)治疗原则。 1.戒烟。 2.一般治疗:吸氧,休息等。

3.对症治疗:止咳、化痰、平喘等。 4.抗菌药物。 5.处理各种并发症。 (八)出院标准。 1.症状明显缓解。 2.临床稳定24小时以上。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延长住院时间。 2.病情严重,需要呼吸支持者,归入其他路径。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ICD-10:J44.001/J44.1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21天 时间 住院第1-3天 住院期间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主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 评估辅助检查的结果 要 □ 上级医师查房 □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诊 □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方案,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疗 □ 开化验单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工 □ 完成病历书写 □ 指导吸入装置的正确应用 作 □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AECOPD护理常规 □ AECOPD护理常规 □ 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控制性氧疗 □ 控制性氧疗 □ 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 (必要时) □ 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 (必要时) □ 吸痰(必要时) □ 吸痰(必要时) □ 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 重 □ 祛痰剂、支气管舒张剂 □ 祛痰剂、支气管舒张剂 点 □ 糖皮质激素、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 糖皮质激素、胃黏膜保护剂(必要医 临时医嘱: 时) 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根据病情调整药物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血沉、D-二聚体、临时医嘱: □ 对症治疗 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 痰病原学检查、胸片、心电图、B超、肺功能 □ 复查血常规、血气分析(必要时) □ 胸部CT、超声心动图、下肢静脉超声(必要时) □ 异常指标复查 □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 预防深静脉血栓(必要时)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观察疗效及药物反应 □ 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指□ 观察患者情况 主要□ 指导氧疗、吸入治疗 导陪护人员协助患者拍背排痰方法 护理 □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 静脉取血,用药指

导 工作 □ 进行戒烟建议和健康宣教 □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无 □有,原因: 病情□无 □有,原因: 1. 变异1. 2. 记录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10-21天 时间 出院前1-3天 (出院日)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出院小结 主 □ 评估治疗效果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要 □ 确定出院日期及出院后治疗方案 □ 预约复诊日期 诊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疗 工 作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重 □ 基本同前 □ 出院带药 点 □ 根据病情调整 □ 门诊随诊 医 临时医嘱: 嘱 □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出院注意事项(戒烟、避免烟尘吸入、□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坚持康复锻炼、注意保暖、加强营养) 主要 □ 指导呼吸康复训练(根据需要)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护理 □ 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 出院指导 工作 □ 出院准备指导 病情□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ICD-10:J4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 2.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异常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保持气道通畅,积极排出痰液。 2.积极控制感染。 3.咯血时给予止血治疗。 4.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7支气管扩张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

毒、艾滋病等); (3)痰病原学检查;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CT、超声心动图。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抗菌治疗: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首选覆盖革兰阴性杆菌的广谱抗菌药物,有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史或危险因素者,需选择可覆盖铜绿假单孢菌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同时联合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治疗。 2.祛痰药物及辅助排痰治疗:体位引流、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可用支气管镜吸痰。 3.咯血的处理:休息,并根据病情选用止血药。 (八)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 2.病情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需复查病原学检查并调整抗菌药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 3.伴有大量咯血者,按照大咯血的临床路径处理。 4.有手术治疗指征需外科治疗者,转入外科治疗路径。

二、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ICD-10:J47)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4天 时间 住院第1-3天 住院期间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主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 评估辅助检查的结果 要 □ 上级医师查房 □ 注意观察咳嗽、痰量、咯血的变化 诊 □ 确定治疗方案,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疗 疗 方案 工 □ 开化验单,完成病历书写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作 □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 □ 祛痰药 □ 祛痰剂 □ 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 □ 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 重 □ 止血药(必要时) □ 止血药(必要时) 点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医 □ 复查血常规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嘱 □ 复查胸片

(必要时)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RP、血□ 异常指标复查 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 病原学检查(必要时) □ 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 有创性检查(必要时) □ 胸正侧位片、心电图 □ 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CT、超声心动图(必要时)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注意痰液变化,协助、指导体位引流 □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主要□ 观察患者情况 □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护理 □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工作 □ 指导正确留取痰标本 □ 进行戒烟、戒酒的建议和教育 病情□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出院前1-3天 住院第7-14天(出院日) 主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出院小结 要 □ 评估治疗效果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诊 □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 预约复诊日期 疗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工 作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出院带药 □ 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门诊随诊 □ 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 重 □ 祛痰药 点 □ 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 医 □ 止血药(必要时) 嘱 □ 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胸片检查(必要时) □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注意痰液的色、质、量变化 □ 出院指导 主要 □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护理 □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工作 □ 出院准备指导 病情 □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非危重)(ICD-10:J45) (二)诊断依据。 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

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 (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2、3、4条者或4、5条者可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选择方案。 2.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5支气管哮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D-二聚体(D-dimer)、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肺功能(病情允许时)。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血清过敏原测定、胸部CT、超声心动图、血茶碱浓度、痰病原学检查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一般治疗:氧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2.支气管扩张剂:首选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制剂,也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吸入制剂)、茶碱类药物。 3.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物等。 4.抗过敏药:根据病情选用。 5.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 (八)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 2.病情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需特殊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严重哮喘发作需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维持者,退出本路径。 3.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需特殊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ICD-10:J4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4天 时间 住院第1-3天 住院期间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主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病情严重度分级 □ 核查辅助检查的结果是否有异常 要 □ 上级医师查房 □ 病情评估,维持原有治疗或调整药物 诊 □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疗 □ 开化验单 □ 指导吸入装置的正确应用 工 □ 完成病历书写 □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作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 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氧疗(必要时) □ 氧疗(必要时) □ 支气管舒张剂 □ 支气管舒张剂 □ 糖皮质激素 □ 糖皮质激素 □ 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 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重 □ 抗菌药物(有感染证据) □ 抗菌药物(有感染证据) 点 □ 根据病情调整药物 临时医嘱: 医 □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临时医嘱: 嘱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RP、血气分析、□ 对症治疗 □ 复查血常规、血气分析(必要时) D-二聚体、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肺功能(适时) □ 异常指标复查 □ 血清过敏原测定、胸部CT、超声心动图、血茶碱浓 度、痰病原学检查等(必要时) □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 对症治疗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观察疗效及药物反应 主要 □ 观察患者情况 □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护理 □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工作 □ 进行戒烟、戒酒的建议和教育 □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病情 1. 1. 变异 2. 2.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7-14天 时间 出院前1-3天 (出院日) □ 完成出院小结 □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 主要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诊疗 □ 预约复诊日期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纪录 工作 出院医嘱: 长期医嘱: □ 出院带药 □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 门诊随诊 □ 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氧疗(必要时) 重 □ 支气

管舒张剂 点 □ 糖皮质激素 医 □ 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嘱 □ 抗菌药物(有感染证据) 临时医嘱: □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 出院指导 主要 □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护理 □ 出院准备指导 工作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 2.体征:患侧呼吸音减弱、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气管向健侧移位。 3.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检查见气胸线,肺组织受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一般治疗:吸氧、对症。 2.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 3.病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93.0-J93.1自发性气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胸腔超声、胸部CT、心脏酶学、血气分析、D-二聚体等。 (七)治疗方案。 1.氧疗及对症治疗。 2.胸腔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术:根据病情和肺组织压缩程度进行选择。 3.外科手术治疗。 (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缓解。 2.胸片提示肺基本复张。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有基础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气胸反复难愈,治疗

时间延长。 2.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转入外科进行相关处理,退

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需要相应处理。

二、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6-10天 时间 住院第1-3天 住院期间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情记录书写 主 □ 上级医师查房 □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肺部体征,有无皮下要 □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气肿及进展 诊 □ 根据病情行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 □ 观察水封瓶水柱波动情况,必要时复查胸疗 □ 开化验单 片,了解气胸的吸收或进展 工 □ 完成病历书写 □ 根据肺复张情况,确定是否负压吸引或夹作 管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 一~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 二~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 吸氧(必要时) □ 吸氧(必要时) □ 卧床休息 临时医嘱: 重 临时医嘱: □ 胸片检查(必要时) 点 □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 通便、镇咳(必要时) 医 □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 更换敷料 嘱 □ 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 负压吸引(必要时) □ 胸腔超声、胸部CT、心脏酶学、血气分析、□ 适时夹管 D-二聚体等(必要时) □ 镇咳、通便(必要时) □ 胸腔穿刺抽气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疗效 □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 观察水封瓶情况 主要 □ 观察患者情况 □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护理 □ 静脉取血 工作 □ 用药指导 □ 进行健康教育 □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出院前1-3天 住院第6-10天(出院日) 主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出院小结 要 □ 评估治疗效果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诊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纪录 □ 预约复诊日期 疗 □ 根据情况拔出引流管 工 □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作 长期医嘱: 出院

医嘱: □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 出院带药 □ 二~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 门诊随诊 重 □ 吸氧(必要时) 点 临时医嘱: 医 □ 拔出引流管 嘱 □ 更换敷料 □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主要□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 出院指导 护理 □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工作 □ 出院准备指导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ICD-10:I26.001/I26.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1年) 1.临床表现可有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等。 2.可有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如深静脉血栓等。 3.下列检查一项或以上阳性,可以确诊: (1)CT肺动脉造影(CTPA):表现为肺动脉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部分或完全包围在不透光的血流之间,或者呈完全充盈缺损; (2)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发现肺动脉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部分或完全包围在不透光的血流之间,或者呈完全充盈缺损; (3)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呈肺段分布的肺灌注缺损,并与通气显像不匹配,即至少一个或更多叶段的局部灌注缺损而该部位通气良好或X线胸片无异常; (4)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发现PE的直接征象,如肺血

管内造影剂充盈缺损,伴或不伴轨道征的血流阻断; (5)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近端的血栓。 4.需排除以下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羊水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感染性血栓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1年) 1.一般处理,血流动力学及呼吸支持。 2.抗凝、溶栓治疗。 3.其他治疗措施:外科取栓、经静脉导管碎栓和抽吸血栓、臵入腔静脉滤器等。 (四)标准住院日:(高危)10-14天,(中、低危)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

必须符合ICD-10:I26.001/I26.901肺血栓栓塞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有明显影响肺血栓栓塞症常规治疗的情况,不进入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型、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肌钙蛋白T或I; (4)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双下肢静脉超声。 2.下列相关检查之一可确诊:CT肺动脉造影、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磁共振肺动脉造影、选择性肺动脉造影。 3.根据患者病情,有条件可选择:BNP、免疫指标(包括心磷脂抗体)、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III等。 (七)选择用药。 1.溶栓治疗: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2.抗凝治疗: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八)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调节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2.0-3.0)。 3.没有需要继续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 2.伴有其他疾病,需要相关诊断治疗。

二、肺血栓栓塞症(中低危)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ICD-10:I26.001/I26.9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0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期间(第2-6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主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病情严重度分级 □ 评估辅助检查的结果 要 □ 上级医师查房 □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诊 □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方案 疗 □ 开化验单,完成病历书写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工 □ 确认有无并发症 作 □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根据病情) □ 一~二级护理(根据病情) □ 卧床休息 □ 卧床休息 □ 吸氧(必要时) □ 吸氧(必要时) □

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监测(必要时) □ 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监测(必□ 抗凝治疗 要时) 重 □ 抗凝治疗 临时医嘱 点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临时医嘱 医 □ 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血型、血气□ 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嘱 分析、D-二聚体、感染性疾病筛查、肌钙蛋白T心电图 □ 异常指标复查 或I □ 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双下肢静脉超声 □ 必要时复查BNP、肌钙蛋白T或I、□ CT肺动脉造影、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磁共振肺血气分析 动脉造影或选择性肺动脉造影 □ 有条件行:BNP、免疫指标、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III、抗心磷脂抗体等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 □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主要 □ 观察患者情况、监测生命体征 □ 观察疗效和药物反应 护理 □ 观察各种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工作 □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病情□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7-10天 时间 出院前1-3 天 (出院日) □ 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估 □ 完成出院小结 主 □ 进行病情评估,确定华法林是否达到治□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要 □ 预约复诊日期 诊 疗水平,确定是否符合出院标准、是否疗 出院 □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工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纪录 作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出院带药 □ 二~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 门诊随诊 □ 卧床休息 □ 吸氧(必要时) 重 □ 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监测(必要时) 点 □ 抗凝治疗 医 临时医嘱: 嘱 □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告知复诊计划,就医指征 □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主要□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 出院指导 护理 □ 出院准备指导 工作 □无 □有,原因: 病情□无 □有,原因: 1. 变异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三、肺血栓栓塞症(高危)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

(ICD-10:I26.001/I26.901伴有R57.9或I9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14天 时间 住院第1-3天 住院期间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主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病情严重度分级 □ 评估辅助检查的结果 要 □ 上级医师查房 □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诊 □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案 疗 □ 开化验单,完成病历书写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认有无并发症 工 □ 签署相关通知书、同意书等 □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作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特级护理 □ 特级护理 □ 卧床休息 □ 告病危(重) □ 吸氧、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监测 □ 卧床休息 □ 抗凝治疗 □ 吸氧、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监测 临时医嘱 □ 抗凝治疗 □ 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临时医嘱 心电图 重 □ 血、尿、便常规 □ 异常指标复查 点 □ 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血型、血□ 必要时复查BNP、肌钙蛋白T或I、血医 气分析、D-dimer、感染性疾病筛查、BNP、肌钙气分析 嘱 蛋白T或I □ 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双下肢静脉超声 □ CT肺动脉造影或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或磁共振肺动脉造影或选择性肺动脉造影 □ 有条件行:免疫指标、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III、抗心磷脂抗体等 □ 溶栓治疗、导管取栓碎栓治疗、血栓摘除术 □ 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 □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主要□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监测生命体征 □ 观察疗效和药物反应 护理 □ 观察各种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工作 □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无 □有,原因: 病情□无 □有,原因: 1. 变异1. 2. 记录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10-14天 时间 出院前1-3 天 (出院日) □ 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估 □ 完成出院小结 主 □ 进行病情评估,确定华法林是否达到治疗□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要 □ 预约复诊日期 诊 水平,确定是否符合出院标准、是否出院 □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疗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纪录 工 作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 一~三级护理 □

出院带药 □ 卧床休息 □ 门诊随诊 重 □ 吸氧、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监测(必点 要时) 医 □ 抗凝治疗 嘱 □ 根据病情调整 临时医嘱: □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告知复诊计划,就医指征 □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主要□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 出院指导 护理 □ 出院准备指导 工作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病情 1. 1. 变异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注:高、中、低危患者的诊断标准 危险分层指标 肺栓塞相关早期 临床表现(休克或右心室功 心肌损伤 死亡风险 低血压) 能不全 高危>15% + + + + + 中危 — — + 3-15% + — 非高危 低危 - — — <1%

肺脓肿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肺脓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肺脓肿(ICD-10:J85.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多有吸入史及口腔疾病。 2.畏寒发热,咳嗽和咳大量脓性痰或脓臭痰。 3.血白细胞升高或正常(慢性患者)。 4.胸部影像学肺脓肿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积极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2.痰液引流:体位引流,辅助以祛痰药、雾化吸入和支气管镜吸引。 3.支持治疗:加强营养,纠正贫血。 (四)标准住院日为3–8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85.2肺脓肿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气分析; (3)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血培养、其他方法的病原学检查、胸部CT、有创性

检查(支气管镜)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

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八)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体温正常超过72小时。 2.病情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需复查病原学检查并调整抗菌药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有手术治疗指征需外科治疗者,转入外科治疗路径。

二、肺脓肿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脓肿(ICD-10:J85.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3–8周 日期 住院第1–3天 住院期间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主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 评估辅助检查的结果 要 □ 上级医师查房 □ 注意观察咳嗽、痰量的变化 诊 □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疗 □ 开化验单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工 □ 完成病历书写 □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作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抗菌药物 □ 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 □ 祛痰剂 □ 祛痰剂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重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复查血常规 点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 复查胸片(必要时) 医 蛋白(CRP)、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异常指标复查 嘱 血气分析 □ 病原学检查(必要时) □ 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 有创性检查(必要时) □ 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 血培养、其他方法病原学检查、胸部CT、有创性检查(必要时)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 注意痰液变化,协助、指导体位引流 主要□ 观察患者情况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 □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工作 □ 指导正确留取痰标本,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 进行戒烟、戒酒的建议和教育 病情□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出院前1–3天 住院第3–8周(出院日) 主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出院小结 要 □ 评价治疗效果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诊 □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 预约复诊日期 疗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工 作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出院带药 □ 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门诊随诊 重 □ 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 点 □ 祛痰剂 医 □ 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胸片检查(必要时) □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主要□ 注意痰液的色、质、量变化 □ 出院指导 护理 □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工作 □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 出院准备指导 病情□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D–10:J80)。 (二)诊断依据。 根据《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 1.急性起病。 2.氧合指数(PaO/FiO)≤200mmHg(不管呼气末正压水平)。 223.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 4.肺动脉嵌顿压≤18mm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如PaO/FiO22≤300mmHg且满足上述其他标准,则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 1.呼吸支持治疗:氧疗、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 2.保证组织器官灌注前提下,实施限制性的液体管理,对症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病情复杂多变,4–8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8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型、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4)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胸部CT、B超、纤维支气管镜、右心漂浮导管等有创性检查。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原发病治疗:如全身性感染、创伤、休克、烧伤等治疗。 2.呼吸支持治疗:氧疗、无创机械通气、病情加重时及时使用有创机械通气。 3.限制性的液体管理,对症支持治疗。 (八)出院标准。 1.症状明显缓解。 2.病情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因明确,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并发

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 4.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转入相应路径。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D–10:J8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4–8周 时间 住院第1–3天 住院期间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主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 评估辅助检查的结果 要 □ 上级医师查房 □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氧合情况 诊 □ 明确ARDS的病因,进行原发病治疗及□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选择相应呼疗 呼吸支持治疗 吸支持方式,病情恶化时及时行有创机械工 □ 完善入院检查,完成病历书写 通气 作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ARDS护理常规 □ ARDS护理常规 □ 特级护理 □ 特级护理 □ 呼吸支持治疗(吸氧、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 □ 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 抗菌药物 □ 呼吸支持治疗(吸氧、无创通气或有临时医嘱: 创通气) □ 复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 重 □ 抗菌药物 □ 复查胸片 点 临时医嘱: □ 异常指标复查 医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病原学检查 嘱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型、□ 有创性检查(必要时) 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 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 胸片、心电图 □ 胸部CT、B超、纤维支气管镜、右心漂浮导管等有创性检查(必要时) □ 对症处理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 注意痰液引流 主要□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反应 护理 □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工作 □ 进行健康教育 □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出院前1–3天 (出院日) 主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出院小结 要 □ 评估治疗效果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诊 □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 预约复诊日期 疗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工 作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出院带药 □ 二/三级护理(根据病情) □ 门诊随诊 □ 吸氧(必要时) 重 □ 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 点 医 嘱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胸片(必要时) □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 出院指导 主要 □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护理 □ 出院准备指导 工作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签名 医师 签名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ICD-10:A15.6,A16.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可有发热、干咳、胸痛,可伴有呼吸困难。 2.体征:有胸腔积液体征。 3.影像学检查:X线表现、超声波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征象。 4.胸腔积液检查: (1)为渗出液,白细胞数增高,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 (2)腺苷脱氨酶(ADA)大于45U/L,胸液ADA与血清ADA比值大于1。 (3)胸液涂片和/或培养结核分支杆菌阳性可确诊。 5.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 6.胸膜活检:胸膜组织有典型的结核性病理改变即可确诊。内科胸腔镜检查可直接窥视病变部位,可明显提高胸膜活检的阳性率。 7.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抗结核治疗有效可以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抗结核治疗,疗程一般为6–12个月。 2.胸腔穿刺抽液:应尽早积极抽液,每周2–3次,每次抽出胸液

量一般不宜超过1000毫升。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者中毒症状较严重,胸腔积液较多,可在化疗和抽液治疗的同时应用泼尼松治疗,每日15–30毫克,每天1次口服,待体温正常,全身中毒症状消除,胸液逐渐吸收后逐渐减量,一般疗程不超过4周。对胸膜炎已转为慢性者,不宜使用激素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退热、止咳、吸氧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15.6,A16.5结核性胸膜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血糖、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D–二聚体、结核抗体(ATA)、腺苷脱氨酶(ADA)、血气分析、血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痰病原学检查:痰涂片找抗酸杆菌×3、痰培养分支杆菌; (4)PPD皮试; (5)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胸部B超; (6)胸液检查:常规、生化、结核抗体(ATA)、腺苷脱氨酶(ADA)、肿瘤标志物、乳糜试验、涂片找抗酸杆菌、培养分支杆菌、普通致病菌培养+药敏、细胞学检查、TB-DNA噬菌体法(血性胸液除外)。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痰普通致病菌培养、痰找癌细胞、细胞免疫指标、风湿性疾病检查、肺功能、脏器超声波。 (七)出院标准。 1.症状好转,体温正常。 2.胸部X线提示胸液明显吸收。 3.胸部B超提示胸液基本吸收或液性暗区<2cm,不能定位抽液。 4.可耐受抗结核治疗,治疗后未观察到严重副作用。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胸膜炎已成慢性者,胸膜增厚、或为包裹、分房分隔积液,或结核性脓胸、脓气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者等转入相关路径。 3.抗结核治疗后出现严重副作用。

二、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ICD-10:

A15.6,A16.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14天 时间 住院第1–3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主 □ 完成病历书写 要 □ 明确胸腔积液诊断:X线、B超等检查 诊 □ 完善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出凝血功能、生化、肝肾功能等 疗 □ 胸腔穿刺抽液了解胸水性质,有条件者胸膜活检,必要时胸腔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 工 □ 明确结核相关检查:PPD皮试、结核抗体检测 作 □ 根据病情选择其他检查以鉴别其他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所致胸腔积液 □ 根据病情应用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 长期医嘱: □ 按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护理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临时医嘱: □ X线、胸部B超 重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出凝血功能、生化、肝肾功能、术前传染病筛查等 点 □ 胸腔穿刺术 医 □ 胸液检查:常规、生化、乳糜试验、ADA、肿瘤标志物常规 嘱 □ 结核抗体检测、PPD皮试 □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3 □ 痰培养分支杆菌 □ CRP □ 血气分析 □ 血肿瘤标志物 □ 入院处理与护理评估 □ 卫生健康宣教 主要 □ 评估患者各项资料: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健康行为等并作好记录 护理 □ 按医嘱执行各项治疗 工作 □ 预约检查并及时运送病人检查 □ 住院治疗过程及出院计划解说 病情 □无 □有,原因: 变异 1. 记录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4天 住院第5–7天 □ 归档和评估各项检查结果 □ 追查胸膜活检病理结果 □ 根据胸水检查结果判断胸水性质 □ 观察PPD皮试结果 主 □ 观察PPD皮试结果 □ 明确诊断的制定抗结核方案并开始治疗 要 □ 必要时安排胸腔镜或其他胸膜活检术 □ 未能明确诊断的试验性抗结核治疗 诊 □ 定期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继续胸腔穿刺抽液疗 或胸腔闭式引流 工 □ 置管引流积液者观察置管引流通畅情况 作 □ 必要时科内讨论、以及院内会诊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按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护理 □ 按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护理 □ 二/三级护理 □ 二/三级护理 □ 普食 □ 普食 重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 点 临时医嘱: □ 抗结核治疗 医 临时医嘱: 嘱 □ 胸腔穿刺抽液术(必要时) □ 住院基础护理 □ 胸腔引流置管计量与护理 □ 患者检查指导 □ 服

用抗结核药物健康教育 □ 协助医生完成胸腔穿刺、胸膜活检、□ 动态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胸腔引流置管等各项检查、治疗并落果及时改善患者的护理问题 主要 实检查、治疗前后健康教育 护理 □ PPD皮试结果观察以及皮肤护理 工作 □ 胸腔穿刺术护理工作,解释病情 □ 饮食作息、用药指导检查与注意事项等 □ 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8–13天 住院第14天(出院日) □ 观察抗结核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主 □ 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继续胸腔穿刺抽液 □ 评估抗结核治疗副反应情况 要 □ 置管引流积液者观察置管引流通畅□ 出院教育 诊 情况 □ 填写首页 疗 □ 出院小结观察 工 □ 抗结核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 □ 出院后随诊及用药健康教育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 抗结核治疗,用药指导。疗程及门诊随诊 □ 按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护理 □ 定期复诊,复查生化、肝肾功能 □ 二/三级护理 □ 必要时门诊复查或专科归口治疗 重 □ 普食 点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 医 □ 抗结核治疗 嘱 临时医嘱: □ 胸腔穿刺抽液术(必要时) □ B超等检查(复查) 主要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 胸腔闭式引流拔管后护理 护理 □ 服用抗结核药物健康教育 □ 出院后随诊及用药健康教育 工作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CD–10:I27.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胸廓疾病等病史。 2.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衰竭的相应表现。 3.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显示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及/或右心房增大表现。 具有以上1加2条或1加3条,并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即可作出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

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治疗原发病。 2.降低肺动脉高压。 3.纠正心力衰竭。 (四)标准住院日为15–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7.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血沉、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病原学检查;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病情允许时)。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胸部CT、B超、心肌酶学检查、双下肢静脉超声等。 (七)出院标准。 1.症状明显缓解。 2.临床稳定72小时以上。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延长住院时间。 2.病情严重,需要呼吸支持者,归入其他路径。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CD-10:I27.9)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5–30天 时间 住院第1-3天 住院期间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主 □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 评估辅助检查的结果 要 □ 上级医师查房 □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处理可诊 □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能发生的并发症 疗 □ 开化验单 □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工 □ 完成病历书写 □ 指导吸入装置的正确应用 作 □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重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点 □ 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 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医 □ 控制性氧疗(根据病情) □ 控制性氧疗(根据病情) 嘱 □ 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必要时) □ 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必

要时) □ 吸痰(必要时) □ 吸痰(必要时) □ 抗菌药物、祛痰剂、支气管舒张剂、□ 抗菌药物、祛痰剂、支气管舒张剂、血管活性药、血管活性药、利尿剂 利尿剂 □ 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 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 糖皮质激素、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 糖皮质激素、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 □ 根据病情调整药物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对症治疗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血沉、D-二聚体、C□ 复查血常规、血气分析(必要时) 反应蛋白、脑钠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 异常指标复查 □ 病原学检查、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 酶学、肺功能 □ 胸部CT、B超、下肢静脉超声(必要时) □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 预防深静脉血栓(必要时)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主要□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 观察疗效及药物反应 护理 □ 观察患者情况 □ 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指导工作 □ 指导氧疗、吸入治疗 陪护人员协助患者拍背排痰方法 □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 进行戒烟建议和健康宣教 □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病情 1. 1. 变异 2. 2.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出院前1–3天 出院日 主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出院小结 要 □ 评估治疗效果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诊 □ 确定出院日期及出院后治疗方案 □ 预约复诊日期 疗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工 作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 基本同前 □ 出院带药 □ 根

据病情调整 □ 门诊随诊 重 点 医 临时医嘱: 嘱 □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 出院注意事项(戒烟、避免烟尘吸入、坚持□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康复锻炼、注意保暖、加强营养) 主要 □ 指导呼吸康复训练(根据需要)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护理 □ 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 出院指导 工作 □ 出院准备指导 病情□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CD-10:J84.1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间质性肺疾病指南》(英国胸科学会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爱尔兰胸科学会,2008年)。 1.有外科肺活检资料。 (1)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UIP特点。 (2)除外其他已知病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 (3)肺功能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或气体交换障碍。 (4)胸片和胸部HRCT有典型的异常影像。 2.无外科肺活检资料(临床诊断)。 缺乏肺活检资料原则上不能确诊IPF,但如果病人免疫功能正常,且符合以下所有主要诊断条件和至少3/4的次要诊断条件,可临床诊断IPF。 (1)主要条件: ①除外已知原因的间质性肺疾病; ②肺功能表现异常,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或气体交换障碍; ③胸部HRCT表现为双肺网格状改变,晚期出现蜂窝肺,少伴有磨玻璃影; ④经支气管肺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不支持其他疾病的诊断。 (2)次要条件: ①年龄>50岁; ②隐匿起病或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呼吸困难; ③起病≥3个月; ④双肺听诊可闻及吸气性Velcro音。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间质

性肺疾病指南》(英国胸科学会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爱尔兰胸科学会,2008年)。 1.对症、支持治疗。 2.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3.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 4.改善纤维化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84.109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HRCT、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4)肺功能(病情允许时):常规通气功能、弥散功能; (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病情允

许); (6)肺活检(必要时且病情允许)。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D–二聚体、肿瘤标志物、病原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药物选择。 1.糖皮质激素。 2.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 3.抗氧化制剂。 4.改善纤维化制剂。 5.其他辅助治疗:肺康复治疗;低氧血症进行氧疗,以及对症治疗。 (八)出院标准。 症状好转,生命体征平稳。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病情较重,出现并发症(如气胸、呼吸衰竭、严重肺部感染

等),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路径。 3.常规治疗无效或加重,退出本路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