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巧言善辩临危自救的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就是说语言与口才的威力十分巨大,在历史事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影响历史的关键因素。语言表达具有灵活性和多变性,在特定场合,会说话的人能让自己由被动变为主动,有时巧言善辩甚至还能临危自救。
蔡厨师认罪辩冤一次晋文公吃烤肉,烤肉端上桌时,晋文公发现肉的外边缠绕着一根长头发。这简直是对他的大不敬,晋文公大怒,于是派人把烤肉的蔡厨师押了上来问罪。
蔡厨师了解到被唤来的原因后,心中已明白了几分,知道有人故意缠上头发来陷害他。看到晋文公怒容满面的样子,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厨师,在君王面前没有申辩的权利。但如果不将冤屈辩明,自己则小命难保。聪明的蔡厨师立刻跪在晋文公面前
44□秦凤岗
认罪。他说道:“臣有罪,臣该死!臣的罪过有三:臣厨房里切肉用的刀,锋利得如同宝剑一样,肉被切断,可是没有切断肉外边的头发,这是臣的第一条罪状;烤肉的时候,臣用铁锥串起肉来烤,不停地来回反复翻动,却没有发现有头发缠在上面,这是臣的第二条罪状;炉火熊熊,旺得发红,肉都烤熟了,可缠在外面的头发却不焦。这是臣的第三条罪状,臣就死罪难免了。在贤明的国君面前臣没有什么可以申辩的,请君主治臣的罪吧。”
晋文公听了这番话猛然醒悟,立刻派人调查。果然有人陷害厨子,于是晋文公责令杀了那个人。蔡厨师也终于得免杀身之祸。
机智的蔡厨师以清晰的思维和敏捷的应变能力,用三条自相矛盾的推理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他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巧言自辩,最后得以自救。
蒯通以狗自喻得救蒯通多次劝说韩信背叛汉
王,拥兵自立,可都被韩信拒绝了。韩信被囚禁之后,说自己后悔没有听信蒯通的计谋。刘邦听了之后说:“你说的那人是齐国的蒯通吧?”于是,就派人把蒯通从齐国押解过来。见到他之后,刘邦就说:你为什么要怂恿淮阴侯造反呢?”蒯通回答道:“的确是我所教,可惜竖子不听从我的计谋,才会遭到杀害;假如他采取了我的计谋,那么死的人肯定就是你了。”刘邦听了之后怒喊道:“将其烹饪!”蒯通说:“哎,我冤枉啊!”刘邦不解,就问:“你怂恿韩信谋反,有何冤枉?”蒯通说:谁都知道狗这种生物,只会对除主人之外的陌生人狂吠。那时候,我只知道韩信,却不知道大王您啊。而且秦国都已经灭亡了,天下所有人都去争夺天下,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可以这么做。而您也这么做,难道您会把其他的人都给杀了吗?”听了这些话,刘邦就放掉了蒯通。
““语言学习SECRETARY’SCOMPANION
2019年第3期幸亏蒯通有先见之明,知道自己逃不出刘邦的手掌心,已经想好了对策。他先是承认错误,然后以狗自喻,以此说明自己是个忠臣,只忠于主人,又讨好刘邦,最终免去了被烹的结果,被无罪释放。可以说他为人极其聪明,说话极有技巧,应变能力很强。
叔詹智辩免被杀春秋时期,重耳逃亡路过郑国,郑文公不但没有以礼相待,还说了些不礼貌的话。大夫叔詹劝郑文公不要得罪重耳,郑文公不听;于是又劝其杀了重耳以绝后患,郑文公也不听。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即晋文公,于是决定攻打郑国以示报复。郑国向晋国求和,晋文公提出:郑国必须将正卿叔詹送到晋军营中。晋文公以为他当年流亡路过郑国时没有得到郑国的礼遇,这一切都是叔詹的主意,因此必欲将叔詹除之而后快。晋文公训斥叔詹说:“你作为郑国的正卿,不能让你的国君礼遇宾客,罪不可赦。”于是命人准备了一口大鼎,准备烹死叔詹。
叔詹并不畏惧,请求让他把心里话说出来,然近再领受死罪。晋文公答应了。叔詹说:“当初君侯您路过郑国之时,我就劝我们的国君说,晋公子非常贤明,他的左右随从也都是当世英才,如果将来他返回晋国,就一定会称霸诸侯。但上天要为郑国降下灾祸,所以我的良言没有被国君
采纳。现在君侯您认为这一切都是我的罪行,我的国君却认为这并不是我的过错,所以坚决不同意我到这里来。但我对我的国君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所以自请前来,请君侯裁处,以救郑国之难。我预料的事情最终成为现实,这说明我有智慧;我尽心竭力为了郑国,这说明我忠诚;大难临头不愿躲避这说明我勇敢;而牺牲自己挽救国家,这说明我仁义。像我这样仁、智、忠、勇俱全的臣子,依据你们晋国的法律,确实应该被处死吗?”说着用手抓住大鼎的鼎耳大声号哭说:“从今以后,所有做臣子的该怎样事奉国君,须以我叔詹为戒。”
叔詹的一番话澄清了当初没有礼待晋文公的原委,既说明他远见卓识,又及时消除了晋文公的误解,还不忘夸奖晋文公是贤明之君,晋国的大臣是当世英才,博得了晋国君臣的一致好感。同时言行始终理直气壮,博得了晋文公的同情与赏识,最终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受到了尊重。
吴使善辩得活命春秋末期,各国间以强欺弱,相互并吞,战火连绵。当楚国攻打弱小的吴国时,吴王忙派使臣去慰问楚军,想以此阻止战争的爆发。哪知楚军收下吴国送来的金银玉帛与佳酿美粟后,傲慢地说:“将其捆起来杀掉,用这个使臣的血涂抹我们的战鼓。”吴使争辩道:
“将军,我们诚心来慰劳楚军,可不能斩杀来使呀!”楚将哈哈大笑说:“慰劳?这叫朝贡!你们区区小国,只要楚兵每人吐一口唾液,便可淹死你们的的臣民,难道还要礼遇你这种弱国贱民吗?”
吴使眼看自己命悬一线,但他不甘心坐以待毙,决心自辩自救。他忽然大笑说:“这次到楚国,果然吉利,这是吴王的恩德呀!”楚将被吴使的大笑弄糊涂了,忙问:“你来时占卜了?”使臣微笑着点点头:“很吉利呀!”楚将冷冷地讥笑道:“可我现在就要把你杀了,吉在哪里呀?”
吴使挺前几步坦然答道:“你若把我杀了,这正是吉利之所在。因为吴国派我来,本就是试探将军的态度。如果将军发火了,那么,吴国就将深挖护城河,高筑壁垒,全民皆兵,与楚军决一死战;如果将军态度谦和,那么吴国就不相信楚国会进攻,防守就会松懈。现在将军要杀我,吴国获悉后一定会加强警戒。死我一人而保全国家,这不是吉利又是什么呢?”楚将听了忙说:“快放了他。”楚国知吴国已有准备,也打消了进攻的念头。
吴国使臣面对死亡表现出了超常的沉着冷静,并随机应变编造了一个既符合客观实际又看似合理的谎言,致使楚将觉得杀他是错误的,从而以自己的巧言善辩摆脱危机,既使自己得以活命,又圆满完成了使命。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