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露水的河

2020-11-28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一、

露水河,露水的何,露水凝聚成的河,一个有诗一样韵味的名字。

那是长白山大森林里的一条小河。河边有个小镇,小镇用了河的名字,也叫露水河。 从小镇沿河上朔,大约20公里就是河的源头了。像黄河源头在青藏高原那样,露水河的源头也是一片沼泽地,不过这片湿地是在大森林的里头。

河由森林里数不清的小溪汇成,小溪水盈不过尺许,溪上架着覆着厚厚苔癣的倒木,枝桠随意的伸向四面,像是树在生命离去的瞬间对生着活着的渴望。

溪水很凉,即使是盛夏,赤脚下水不过几分钟,再上岸小腿和脚也冰凉后红肿起来。 溪水清澈见底,水底也是苔癣。

即便是冰样凉的水,也有长不及寸瘦骨嶙嶙的鱼,见着人的影子很快游开。 你必须用心倾听,才能透过风,听见溪水很小心流动的声音。

溪边是茂密的针叶林。红松,沙松,落叶松,间杂着白桦、橡木。红松高大,树干像汗一样渗出油脂,鳞样的树皮是红透了的色,针叶长且墨绿,小时候见过的最粗壮的红松要我们6个孩子手牵手才能合抱起来。落叶松的针叶短小的多,树皮颜色也浅些。桦树在森林中孤独地苍白着。

森林里因为又高又密的树遮掩见不着阳光,有些闷热。

这个时候是夏天,有布谷鸟在藏在树叶间鸣叫,有松鼠停在树枝上警觉的偷窥着人。 离溪水稍远的的小山丘上,树下是近半尺厚松软橙黄的落叶,落叶间有臻蘑和松蘑可以采摘。到秋天的时候树下就应该有松塔和橡子了,还有用藤缠绕在树上的山葡萄。 森林是鲜活的、是它们的,是树、松鼠和小鸟、小溪和鱼、苔癣们的。

原始森林那让人陶醉眩晕的清香气息可能就是由这些树、这些落叶、这些草、这些无名的小花和小溪中的水混合成的吧? 二、

顺水边向下游去,河面宽了,水流大了、湍急了。

河底不再是苔癣,清一色的鹅卵石,间或有几块大的石头在河水里,中流砥柱的样子。 下到水中翻开大点的圆滑的石块,有小龙虾张牙舞爪快速后退着逃。捉的时候不能让小龙虾的两个前爪(螯)夹到。

捉得多了可以煮了吃,类似麻辣小龙虾之类。

小镇的小龙虾长在那个小河里,纯天然、没有寄生虫的。 当地有一种吃法叫“蝲蛄豆腐”(蝲蛄是小龙虾在当地的别名),是一种把小龙虾捣碎挤汁后蒸的羹。

离开那小镇多年,再回去的时候在一个离小镇很远的林中河边的小酒店,真的有这道菜。 那种鲜香,没找到词汇形容,只能说:美味。

回到现在的城市买来小龙虾照猫画虎的自己做了一次,突出了腥味,倒掉了。 那美味,也许是只能在那个小镇上、在那个林中河边的小酒店里才能再有吧。 三、

说到美食,小镇的另外一道美味是蛤蟆(学名林蛙)。

林蛙为北方特产,营养价值极高,深秋季入水冬眠,次年4、5月复苏出水入山。 林蛙出水在夜晚。雨,是蛙觉醒的钟。

清明前后,第一场雨的晚上,那小河的沿岸,背景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和朦胧可见的阴森的山,绵延多少里路是闪闪的灯龙,场面及其壮观。

也许经过7、8个月的冬眠,林蛙还没完全清醒,智商低下到见到灯光照射就一动不动束

手(爪)就擒。

人,这个时候着着雨靴和雨衣,或者持装有4、5节1号电池的手电筒,高级点的是嘎斯灯(电石作原料用水作催化剂生成可燃气体的一种照明装置),甚至还有点着火把的。 那时候蛤蟆多到用手捉不过来,聪明的人就发明了那种尖锥(细钢筋或者木棍上安上尖锐的铁丝)用来扎蛤蟆。尖锥可以是弯的,方便捕获物直接放入随身的口袋。 人家勤劳的不怕吃苦,走的远点,这一个晚上的收获可就大了。 如我般吃不得苦的(想想在雨里,还是东北那么冷的天挺辛苦的),再加上没高筒的雨靴、雨衣和嘎斯灯那么完备的设备,于是收获就很小很小的。 深夜回家来,又冷又累又困,睡觉,等第二天。 那是这个季节给全家的一道盛宴。

捉来的蛤蟆最简单的是煮着吃。经过一个冬天的冬眠,这个时候的蛤蟆肠胃什么内容也没有,干净的很,洗洗直接下锅。可以和菠菜一起煮汤,可以和土豆一起煮汤。比较绝的奢侈一点的是包好饺子,饺子熟的差不多的时候锅里再放蛤蟆。蛤蟆活着下锅(比较残忍哈),遇热本能地抱住饺子。一个蛤蟆抱着一个饺子,吃起来有趣也别有风味。 再奢侈点的,蛤蟆还可以油炸或者红烧着吃。 03年的时候与东北的一个厂家合作开发项目,去饭店时企业老总问我点什么菜,就一个:蛤蟆。那时候那么小的蛤蟆的价格已经涨价到10块钱一只了。陪同的几个高层管理谁都没好意思动这菜,我吃着还没过瘾。

蛤蟆出水后通常在进入一个池塘产卵,这个时候又是一个捉蛤蟆的高潮。

牛人们穿上连体水裤,找一个没入水口的大小合适的池塘,然后用水桶、水盆把池塘中的水掏干,你能想象那收获了。

春天的夜晚,蛤蟆在池塘呱呱的叫声太美妙了。那时候蛤蟆把头露出水面,只要用灯一照,这个蛤蟆就收入囊中了。 还有一个捉蛤蟆的季节,是9月底10月初蛤蟆入水冬眠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蛤蟆经过一个夏天的进食,肥硕了很多,可是因为肠胃里面全是虫子,处理起来太麻烦,没什么太大的意思。

跟你说,东北长白山的蛤蟆(林蛙)的美味绝不是现在酒店里什么牛蛙可以比拟的。 四、

酒,酿久了,用来酿造的原料就沉淀了。米酒还可以有稻米的颗粒悬浮着,那是酒酿;葡萄酒也保留了原果的酸甜和深红的色;白酒则很干净的失去颜色,善品者尚可体会芬芳醇香,如我等只剩下辛辣,换来微醺的陶醉。 日子和酿酒的道理一样。

那个小镇于我,少年是参杂着记忆的酒酿,是有淡淡的色彩、有酸涩或少许甜蜜味道的葡萄酒;青春就如失色的白酒,那是因为灵魂有选择的本能的失忆吧。 百度上说,露水河始建于1965年。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我就是这小镇第一代原住民了。 到小镇的时候是东北最冷的时候。那时候雪真大呀,经常的,早上要从窗子跳出去铲开堵住门的将近1米厚的积雪才能出行。 小镇在长白山麓的丘陵地带,和长白山主峰的直线距离大约40公里左右。一年的四个季节从家的窗口向东南方向望去,总能看见层层叠叠森林上面远方白色的山头。

小镇周边最多的是那种十几米高的小山丘,山丘上针叶的松树和多样的阔叶树混杂密集生长着。两个山丘之间常有小溪,小溪边是灌木丛,夏天的时候还有那些野生的猴头、牛毛广那样的蕨类和大叶芹、黄花菜那样的植物。这样的一个山丘一个山丘就连成了那个大森林。 这个时候是冬天,北风用积雪抚平了山丘下的“沟塘”。所以冬天的森林是平整的,只是那是积雪给我们的幻像,是十几米深的积雪的陷阱。人被幻像迷惑是危险的,常有冬天的猎

人把命留在十几米深的积雪里。

初春的时候,白天气温在零上,太阳把积雪的表面融化了。入夜,气温再回到零下,积雪表面冻成一层坚硬的雪盖,早上和上午的时候这层冰样的雪盖不会融化,人可以在雪面上行走不陷入雪中。

这个时候是“撵狍子”的季节。

狍子学名矮鹿、野羊,是体型大小类似羊、体毛褐色、长相在鹿和羊之间的一种野生动物。狍子奔跑的速度极快,在被猎人追捕的时候会停下来回头看看,等猎人追近了再跑。 这是狍子对自身本能的一种骄傲,人以为这是它的缺点,永远给猎人机会,所以人称袍子为傻狍子。

衍伸开来就有了一句东北的方言。傻狍子,是说人心思不够缜密、不够灵活,傻的意思。 狍子是偶蹄动物,蹄型尖细,在初春的雪盖上四蹄陷入雪中,奔跑的速度慢了许多,于是猎人有了机会。

猎狗奔跑的时候的四蹄掌面平铺在地上,和人一样不会陷入初春的雪盖。于是一人一狗,通常连猎枪都不需要,很容易的就捉住了狍子。

傻狍子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样的生命,无论怎样的骄傲和聪明,都是有弱点的。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平民百姓不许持有枪支,狍子也早已经是国家保护动物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